第371章 科學開學
大明:最強太孫,開局求老朱賜死 作者:陳喵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海無情。
海上風高浪急。
隨便出了點意外,就是成片的死人,在海上沉船,基本隻能等死,大海茫茫,無人能救,很多出海的商人,基本隻是去自己熟悉的海域。
那些不熟悉的,需要付出性命來探索,肯定沒有人願意去。
何榮聽了朱允熥的話,其實甚是心動。
他們何家在廣東,私底下其實也有出海的商船,南洋的市場份額隻有這麽多,未來若是太多的人進來,大家能分的更少了。
如果還可以開拓,更加廣闊的市場。
去南洋的西邊經商。
得來的收益,肯定更大。
另外還有海盜問題,陳祖義這個人,何榮早就知道了。
隻是何家沒有兵,也不能自己組成海軍,一直拿陳祖義沒辦法,總不能帶廣東的兵,遠洋去收拾陳祖義,這樣也不合規矩。
如果大明海軍,能保證一切。
就算交稅了,也是可以的,以前不交稅,但也要給海盜保護費。
隻要賺的足夠多,交點稅怎麽了?
實際上,賺的越多,越不想交稅,畢竟交的稅也要越多,但到了未來,一切穩定下來了,交不交稅就不是他們可以決定的。
何榮快速想了一會,問道:“殿下是認真的嗎?”
朱允熥肯定道:“自然是認真的,我答應帶你們出海,也兌現了,李景隆開始組建商隊,不是嗎?”
確實兌現了。
在他看來,朱允熥還是很守信用。
答應過可以怎麽樣,最後就能怎麽樣,殿下沒有食言而肥。
何榮說道:“請殿下,放心把這件事交給臣,保證可以說服他們,支持殿下的商稅改革,兩廣都完全沒問題。”
何家在當地的威望,還是很足的。
何榮也有信心,回去勸說那些富商、宗族等勢力。
隻要宗族都同意了,其他人不在話下。
朱允熥道:“那就辛苦東莞伯,如果他們還有其他意見,也可以提出來。”
你們提是提了,但我參考不參考,還是視情況而定。
這就是朱允熥,暫時的想法。
何榮起來躬身道:“臣代替兩廣百姓,多謝殿下的恩賜!”
如果真的能夠實行下去,開拓更廣闊的市場,出海再無危險,他們能得到的收益更多。
確實也是一種恩賜。
朱允熥需要通過他們,為大明賺更多的錢。
他們算是互相成就,各取所需。
朱允熥需要有更多的錢,才能把大明打造成為最強的。
送走了何榮,朱允熥想了想還有福建的,暫時沒有辦法。
隻要把這些最難改的,全部改掉,剩下那些難度就不算太大了。
再有朱高熾帶動地方衛所,有足夠的兵力壓製,可以做到的事情很多。
“福建的布政,叫做蔣進。”
朱允熥想著,朗聲道:“來人,傳蔣進盡快進京。”
負責傳召的部門,叫做行人司。
他們聽了朱允熥的命令,馬上下去行動,安排人負責執行。
朱允熥看了看朱高熾最近,讓人傳回來的奏章。
有了衛所的加入,商稅改革恢複到順利的狀態,暫無別的問題,那麽可以放心了,他繼續處理其他政務。
到了下午,朱允熥暫無別的事情。
姚廣孝進宮,說是科學學堂那邊,可以正式開學。
這麽重要並且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件事,朱允熥當然要去看一看,首先安排出宮,來到了科學的學堂內。
石安誌已經在這裏,把一切安排好了。
五十三個孩子,也都坐在課室裏麵,不分男女。
科學的學堂,早就建造起來。
那些老兵知道朱允熥可以讓自己的孩子上學,所有人都支持這個學堂的建設,用了沒多久,學堂就出現在村子附近。
“殿下來了。”
有人說道。
姚廣孝他們,紛紛過去給朱允熥跪下行禮。
“免禮,都起來吧。”
朱允熥問道:“全部安排好了?”
石安誌上前道:“回殿下,安排好了,隨時可以入讀學校。”
朱允熥又問:“郭先生,你和陶先生見過麵了吧?”
不僅姚廣孝在這裏,陶誌學和郭勝也在,他們作為科學學堂的三個老師,今天一定不能缺席。
郭勝恭敬道:“我們已經見過了,陶先生知識淵博,我甚是佩服。”
陶誌學看到他如此讚同自己,也就開始商業互吹:“郭先生的學識,更加淵博,給我提供了很多想法,殿下讓我做的火器,更有信心了。”
朱允熥也看得出來,他們在互吹。
但是,不會吹一下,怎麽謙虛呢?
這都是小問題。
“如此最好。”
朱允熥放心道:“我們先進去看看,最近學堂,還在學習識字嗎?”
石安誌上前道:“回殿下,是的!三位老師是來了,但學生們還是差了點,若是識的字不多,怕是學不到三位老師的精髓。”
識字,是古代很多人,最渴望的技能。
能夠識字的人,要不是權貴,就是有錢人家。
貧苦百姓能活下去,便算不錯了,根本不敢想讀書識字。
朱允熥點頭道:“這樣挺好的。”
姚廣孝說道:“我打算從明天開始,先教學生們數字,學會了數字,才能更好地學習數理化。”
朱允熥道:“課程方麵,你們看著安排,我要一個結果即可,對了教材也好了吧?”
“好了!”
石安誌拿來三本書。
分別是數學、物理和化學,都是他們聯手編寫,再交給工部印刷。
其中一些特殊的圖形,還要特製的雕版,印刷這些教材,可不容易,但排除萬難,還是讓他們製作成功了。
朱允熥翻看了一會,滿意道:“你們做得很好,還有其他嗎?”
“殿下,這邊請。”
姚廣孝帶領朱允熥,到了學堂的後方。
隻見這裏,放著幾個煮水用的水壺。
朱允熥看了便明白什麽,問道:“大師,你們這是在測試什麽東西?”
郭勝點頭道:“我們看了殿下物理書裏麵,關於高壓、蒸汽的作用,想要試一試。”
姚廣孝解釋道:“主要是之前殿下和臣說過,水煮開了,會有很強大的蒸汽,能推到水壺出氣口上的木塞,將其打出去,我們在想能否把這種蒸汽利用起來。”
聽到他們真的在研究蒸汽機,朱允熥甚是欣慰,科學也不算浪費了。
海上風高浪急。
隨便出了點意外,就是成片的死人,在海上沉船,基本隻能等死,大海茫茫,無人能救,很多出海的商人,基本隻是去自己熟悉的海域。
那些不熟悉的,需要付出性命來探索,肯定沒有人願意去。
何榮聽了朱允熥的話,其實甚是心動。
他們何家在廣東,私底下其實也有出海的商船,南洋的市場份額隻有這麽多,未來若是太多的人進來,大家能分的更少了。
如果還可以開拓,更加廣闊的市場。
去南洋的西邊經商。
得來的收益,肯定更大。
另外還有海盜問題,陳祖義這個人,何榮早就知道了。
隻是何家沒有兵,也不能自己組成海軍,一直拿陳祖義沒辦法,總不能帶廣東的兵,遠洋去收拾陳祖義,這樣也不合規矩。
如果大明海軍,能保證一切。
就算交稅了,也是可以的,以前不交稅,但也要給海盜保護費。
隻要賺的足夠多,交點稅怎麽了?
實際上,賺的越多,越不想交稅,畢竟交的稅也要越多,但到了未來,一切穩定下來了,交不交稅就不是他們可以決定的。
何榮快速想了一會,問道:“殿下是認真的嗎?”
朱允熥肯定道:“自然是認真的,我答應帶你們出海,也兌現了,李景隆開始組建商隊,不是嗎?”
確實兌現了。
在他看來,朱允熥還是很守信用。
答應過可以怎麽樣,最後就能怎麽樣,殿下沒有食言而肥。
何榮說道:“請殿下,放心把這件事交給臣,保證可以說服他們,支持殿下的商稅改革,兩廣都完全沒問題。”
何家在當地的威望,還是很足的。
何榮也有信心,回去勸說那些富商、宗族等勢力。
隻要宗族都同意了,其他人不在話下。
朱允熥道:“那就辛苦東莞伯,如果他們還有其他意見,也可以提出來。”
你們提是提了,但我參考不參考,還是視情況而定。
這就是朱允熥,暫時的想法。
何榮起來躬身道:“臣代替兩廣百姓,多謝殿下的恩賜!”
如果真的能夠實行下去,開拓更廣闊的市場,出海再無危險,他們能得到的收益更多。
確實也是一種恩賜。
朱允熥需要通過他們,為大明賺更多的錢。
他們算是互相成就,各取所需。
朱允熥需要有更多的錢,才能把大明打造成為最強的。
送走了何榮,朱允熥想了想還有福建的,暫時沒有辦法。
隻要把這些最難改的,全部改掉,剩下那些難度就不算太大了。
再有朱高熾帶動地方衛所,有足夠的兵力壓製,可以做到的事情很多。
“福建的布政,叫做蔣進。”
朱允熥想著,朗聲道:“來人,傳蔣進盡快進京。”
負責傳召的部門,叫做行人司。
他們聽了朱允熥的命令,馬上下去行動,安排人負責執行。
朱允熥看了看朱高熾最近,讓人傳回來的奏章。
有了衛所的加入,商稅改革恢複到順利的狀態,暫無別的問題,那麽可以放心了,他繼續處理其他政務。
到了下午,朱允熥暫無別的事情。
姚廣孝進宮,說是科學學堂那邊,可以正式開學。
這麽重要並且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件事,朱允熥當然要去看一看,首先安排出宮,來到了科學的學堂內。
石安誌已經在這裏,把一切安排好了。
五十三個孩子,也都坐在課室裏麵,不分男女。
科學的學堂,早就建造起來。
那些老兵知道朱允熥可以讓自己的孩子上學,所有人都支持這個學堂的建設,用了沒多久,學堂就出現在村子附近。
“殿下來了。”
有人說道。
姚廣孝他們,紛紛過去給朱允熥跪下行禮。
“免禮,都起來吧。”
朱允熥問道:“全部安排好了?”
石安誌上前道:“回殿下,安排好了,隨時可以入讀學校。”
朱允熥又問:“郭先生,你和陶先生見過麵了吧?”
不僅姚廣孝在這裏,陶誌學和郭勝也在,他們作為科學學堂的三個老師,今天一定不能缺席。
郭勝恭敬道:“我們已經見過了,陶先生知識淵博,我甚是佩服。”
陶誌學看到他如此讚同自己,也就開始商業互吹:“郭先生的學識,更加淵博,給我提供了很多想法,殿下讓我做的火器,更有信心了。”
朱允熥也看得出來,他們在互吹。
但是,不會吹一下,怎麽謙虛呢?
這都是小問題。
“如此最好。”
朱允熥放心道:“我們先進去看看,最近學堂,還在學習識字嗎?”
石安誌上前道:“回殿下,是的!三位老師是來了,但學生們還是差了點,若是識的字不多,怕是學不到三位老師的精髓。”
識字,是古代很多人,最渴望的技能。
能夠識字的人,要不是權貴,就是有錢人家。
貧苦百姓能活下去,便算不錯了,根本不敢想讀書識字。
朱允熥點頭道:“這樣挺好的。”
姚廣孝說道:“我打算從明天開始,先教學生們數字,學會了數字,才能更好地學習數理化。”
朱允熥道:“課程方麵,你們看著安排,我要一個結果即可,對了教材也好了吧?”
“好了!”
石安誌拿來三本書。
分別是數學、物理和化學,都是他們聯手編寫,再交給工部印刷。
其中一些特殊的圖形,還要特製的雕版,印刷這些教材,可不容易,但排除萬難,還是讓他們製作成功了。
朱允熥翻看了一會,滿意道:“你們做得很好,還有其他嗎?”
“殿下,這邊請。”
姚廣孝帶領朱允熥,到了學堂的後方。
隻見這裏,放著幾個煮水用的水壺。
朱允熥看了便明白什麽,問道:“大師,你們這是在測試什麽東西?”
郭勝點頭道:“我們看了殿下物理書裏麵,關於高壓、蒸汽的作用,想要試一試。”
姚廣孝解釋道:“主要是之前殿下和臣說過,水煮開了,會有很強大的蒸汽,能推到水壺出氣口上的木塞,將其打出去,我們在想能否把這種蒸汽利用起來。”
聽到他們真的在研究蒸汽機,朱允熥甚是欣慰,科學也不算浪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