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叛將
反穿書:嫡女翻身日常 作者:排骨粥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爺!出事了!”
很少見顧瑾如此慌亂的樣子,就連溫三兩都忍不住多看了兩眼。
一隻白鴿停在顧瑾的肩頭,白鴿的羽毛上還沾著髒汙,一看就是一刻不停地趕來的。
能讓顧瑾著急成這樣的消息,顧明磊皺起了眉頭。
“出什麽事了?”
顧瑾穩住呼吸,把手裏的紙條遞給了他:“京城護龍衛來的消息。”
“李銳,很可能是那個叛將。”
顧明磊瞳孔猛地聚攏:“你說誰!”
“……李銳。”
桌上的盤子被顧明磊起身時的衣角帶到了地上,他臉色慘白,一把抓住顧瑾的衣領:“本王再問一遍,是誰!”
顧瑾看向他的眼睛,咽了口口水:“是李銳。”
顧明磊卸了力氣,他雙眼通紅,腳下一個踉蹌,差點撞到邊上的沙盤。顧瑾眼疾手快地扶了他一下,才沒讓他摔到地上。
怎麽會是李銳?他出征前,還特意讓李銳留下護衛玄都,怎麽會是李銳!
季醒和王坤宇同樣震驚,他們和李銳共事了這麽些年,半點也沒有瞧出他的異常,李銳怎麽會是叛將呢?
“顧侍衛,這會不會是哪裏出了差錯……李銳和我們共事多年,一直都勤勤懇懇,不曾有過差錯,就連侯爺當年也說他有領兵之能。”
顧瑾搖頭:“這鴿子是護龍衛用特殊法子養出來的,它帶來的消息就是護龍衛查出來的消息,不會出錯。”
“可不也說是可能?”王坤宇辯解道。
顧瑾沉默地看向他,護龍衛既然能找出李銳,說明手裏恐怕有些證據,隻不過這證據還不足以證明李銳通敵。但李銳有問題,是必然的。
王坤宇說完,也覺得牽強,不等顧瑾回答,自己閉上了嘴。
“王爺,現在怎麽辦?”顧瑾問。
李銳就駐紮在玄都外,錫勒盟大捷的消息,他肯定已經知曉,作為常年駐守北域的一位名將,他肯定能猜到鎮北軍現在直逼蒙金王都。他若是想做什麽,恐怕就在顧明磊攻破王都的那一刻了。
顧明磊攥緊了拳頭,營帳外就是蒙金王都的城池。
可身後玄都,李銳又是個隨時會爆炸的危險。
該怎麽辦?
是繼續攻城,還是調轉馬頭,回玄都?
張冉冉和顧珠還在玄都裏,他那將要出世的孩子也還在玄都裏。
“王爺……”季醒也看向了他,“要不我們還是鳴金收兵?”
紮布蹙眉,王都近在咫尺,讓他此時退兵,他心有不甘。但此時顧明磊才是主帥,而且他敢打賭,在他心裏,蒙金的死活遠不及妻兒重要。
帳中幾位將軍的視線都落在了顧明磊身上,等著他發話。
溫三兩起身:“我可以帶五萬人回去。”
“李銳營中可有十萬將士。”陳學凱反駁,“五萬人,先不說奔襲數百裏就已經足夠疲倦,還要對上自己兩倍的軍力……”更何況,李銳的營地在玄都城外,有著天然的優勢,他大可以背靠玄都,迎擊溫三兩的隊伍。
“而且,蒙金王都裏還有四十萬的守軍。我們在錫勒盟折損超過三分之一,此時三十萬的大軍,也隻剩二十萬,你再帶走五萬,攻城之戰,就更難了。”
現下蒙金打的是衛國之戰,反抗必定激烈,他們的兵力本就少於王都守軍了,顧明磊在這兒城門口坐了十二天,不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想要提前消耗王都守軍的精力。
溫三兩擰著眉頭坐了回去。
“攻城。”顧明磊抬起眸子,狠厲的殺氣在他的瞳孔裏翻轉,“今晚就攻城。”
“明晚之前,本王要蒙金的王位易主!”
在場沒有人反對,他們紛紛起身。
“是!謹遵王爺軍令!”
“胡凡童!”
“在!”已經提升為顧明磊帳前親衛的胡凡童在門口探出個腦袋。
顧明磊大筆一揮,在白紙上寫下:小心李銳四個字。然後裝進信封裏,用黃泥封住遞給胡凡童。
“你馬上帶著本王的手信,快馬前往玄都,記住,務必把信送到冉冉手上。”
胡凡童在門口聽了半個耳朵,此時雖然並不清楚詳細情況,但也知道玄都岌岌可危。
“是!”
顧明磊看著胡凡童的快馬疾馳而去,天邊的日頭已經開始西落。晚上就要來了。
緊張忙碌的氣氛在營地裏蔓延開來。他深深地吐了一口氣。
希望能趕上。
彼時玄都,張冉冉不解地看著白辭:“李將軍說要把兵帶進城裏?這麽突然?”
白辭點頭:“不過我回絕了。”
此時不是戰備,城中又有白辭手下的兩萬城防軍。根本不需要屯兵,更何況李銳營中的將士進了城,又該駐紮在哪裏?
戰備一事,張冉冉並不精通,但她相信白辭。
“白將軍既然覺得李銳將軍此時不必進城,那便如此做吧。”
白辭低頭應是。
正說著,顧珠端著一碗雞湯亦步亦趨地走了過來。
“冉冉,我給你燉了雞湯。”
白辭見狀連忙起身告辭。走時,他還打量了一眼顧珠的臉色,比起剛到時的那種慘白和毫無生氣,在將軍府住了半個月的顧珠臉色都紅潤了不少。
眼底也能瞧出點喜悅來了。
“姑姑怎得還這麽辛苦。這些事交給下人們去做就行了。”張冉冉剛要起身,又被顧珠按了回去。
她不好意思地把碎發別到耳後:“小八要我照顧你,可我來了,都是你在照顧我。”
張冉冉輕笑:“都是一家人,姑姑不必如此見外,快坐。”
雞湯溫熱鮮香,喝一碗下去,張冉冉渾身都暖和了起來,還出了一層薄汗。
“姑姑的手藝真是一絕。”她驚喜道。
顧珠彎起眉眼:“你喜歡就好。賀太醫說日子就在這幾天了,你得多補補,生孩子可不容易。”
張冉冉眯起眼睛淺笑。
雞湯喝完,她懶洋洋地靠在躺椅上,餘光瞥見顧珠頭上簡單的發飾,和過時的發髻。
她突然來了興趣。
“姑姑,我給你梳頭吧!”
顧珠愣住,不解地看向她。
半個時辰後,她看著銅鏡裏的自己,精致華麗的珠翠綴在頭上,發髻梳的漂亮整齊。
讓她想起出閣前做公主的日子。
“姑姑和王爺生的像,都說外甥像舅,我看侄子也像姑姑呢。”張冉冉撥弄著她頭上的流蘇,“不過姑姑和陛下才是最像的。”
顧珠含淚點了點頭:“同胞兄妹,哪裏會不像呢。”
她又做回那個公主了。
很少見顧瑾如此慌亂的樣子,就連溫三兩都忍不住多看了兩眼。
一隻白鴿停在顧瑾的肩頭,白鴿的羽毛上還沾著髒汙,一看就是一刻不停地趕來的。
能讓顧瑾著急成這樣的消息,顧明磊皺起了眉頭。
“出什麽事了?”
顧瑾穩住呼吸,把手裏的紙條遞給了他:“京城護龍衛來的消息。”
“李銳,很可能是那個叛將。”
顧明磊瞳孔猛地聚攏:“你說誰!”
“……李銳。”
桌上的盤子被顧明磊起身時的衣角帶到了地上,他臉色慘白,一把抓住顧瑾的衣領:“本王再問一遍,是誰!”
顧瑾看向他的眼睛,咽了口口水:“是李銳。”
顧明磊卸了力氣,他雙眼通紅,腳下一個踉蹌,差點撞到邊上的沙盤。顧瑾眼疾手快地扶了他一下,才沒讓他摔到地上。
怎麽會是李銳?他出征前,還特意讓李銳留下護衛玄都,怎麽會是李銳!
季醒和王坤宇同樣震驚,他們和李銳共事了這麽些年,半點也沒有瞧出他的異常,李銳怎麽會是叛將呢?
“顧侍衛,這會不會是哪裏出了差錯……李銳和我們共事多年,一直都勤勤懇懇,不曾有過差錯,就連侯爺當年也說他有領兵之能。”
顧瑾搖頭:“這鴿子是護龍衛用特殊法子養出來的,它帶來的消息就是護龍衛查出來的消息,不會出錯。”
“可不也說是可能?”王坤宇辯解道。
顧瑾沉默地看向他,護龍衛既然能找出李銳,說明手裏恐怕有些證據,隻不過這證據還不足以證明李銳通敵。但李銳有問題,是必然的。
王坤宇說完,也覺得牽強,不等顧瑾回答,自己閉上了嘴。
“王爺,現在怎麽辦?”顧瑾問。
李銳就駐紮在玄都外,錫勒盟大捷的消息,他肯定已經知曉,作為常年駐守北域的一位名將,他肯定能猜到鎮北軍現在直逼蒙金王都。他若是想做什麽,恐怕就在顧明磊攻破王都的那一刻了。
顧明磊攥緊了拳頭,營帳外就是蒙金王都的城池。
可身後玄都,李銳又是個隨時會爆炸的危險。
該怎麽辦?
是繼續攻城,還是調轉馬頭,回玄都?
張冉冉和顧珠還在玄都裏,他那將要出世的孩子也還在玄都裏。
“王爺……”季醒也看向了他,“要不我們還是鳴金收兵?”
紮布蹙眉,王都近在咫尺,讓他此時退兵,他心有不甘。但此時顧明磊才是主帥,而且他敢打賭,在他心裏,蒙金的死活遠不及妻兒重要。
帳中幾位將軍的視線都落在了顧明磊身上,等著他發話。
溫三兩起身:“我可以帶五萬人回去。”
“李銳營中可有十萬將士。”陳學凱反駁,“五萬人,先不說奔襲數百裏就已經足夠疲倦,還要對上自己兩倍的軍力……”更何況,李銳的營地在玄都城外,有著天然的優勢,他大可以背靠玄都,迎擊溫三兩的隊伍。
“而且,蒙金王都裏還有四十萬的守軍。我們在錫勒盟折損超過三分之一,此時三十萬的大軍,也隻剩二十萬,你再帶走五萬,攻城之戰,就更難了。”
現下蒙金打的是衛國之戰,反抗必定激烈,他們的兵力本就少於王都守軍了,顧明磊在這兒城門口坐了十二天,不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想要提前消耗王都守軍的精力。
溫三兩擰著眉頭坐了回去。
“攻城。”顧明磊抬起眸子,狠厲的殺氣在他的瞳孔裏翻轉,“今晚就攻城。”
“明晚之前,本王要蒙金的王位易主!”
在場沒有人反對,他們紛紛起身。
“是!謹遵王爺軍令!”
“胡凡童!”
“在!”已經提升為顧明磊帳前親衛的胡凡童在門口探出個腦袋。
顧明磊大筆一揮,在白紙上寫下:小心李銳四個字。然後裝進信封裏,用黃泥封住遞給胡凡童。
“你馬上帶著本王的手信,快馬前往玄都,記住,務必把信送到冉冉手上。”
胡凡童在門口聽了半個耳朵,此時雖然並不清楚詳細情況,但也知道玄都岌岌可危。
“是!”
顧明磊看著胡凡童的快馬疾馳而去,天邊的日頭已經開始西落。晚上就要來了。
緊張忙碌的氣氛在營地裏蔓延開來。他深深地吐了一口氣。
希望能趕上。
彼時玄都,張冉冉不解地看著白辭:“李將軍說要把兵帶進城裏?這麽突然?”
白辭點頭:“不過我回絕了。”
此時不是戰備,城中又有白辭手下的兩萬城防軍。根本不需要屯兵,更何況李銳營中的將士進了城,又該駐紮在哪裏?
戰備一事,張冉冉並不精通,但她相信白辭。
“白將軍既然覺得李銳將軍此時不必進城,那便如此做吧。”
白辭低頭應是。
正說著,顧珠端著一碗雞湯亦步亦趨地走了過來。
“冉冉,我給你燉了雞湯。”
白辭見狀連忙起身告辭。走時,他還打量了一眼顧珠的臉色,比起剛到時的那種慘白和毫無生氣,在將軍府住了半個月的顧珠臉色都紅潤了不少。
眼底也能瞧出點喜悅來了。
“姑姑怎得還這麽辛苦。這些事交給下人們去做就行了。”張冉冉剛要起身,又被顧珠按了回去。
她不好意思地把碎發別到耳後:“小八要我照顧你,可我來了,都是你在照顧我。”
張冉冉輕笑:“都是一家人,姑姑不必如此見外,快坐。”
雞湯溫熱鮮香,喝一碗下去,張冉冉渾身都暖和了起來,還出了一層薄汗。
“姑姑的手藝真是一絕。”她驚喜道。
顧珠彎起眉眼:“你喜歡就好。賀太醫說日子就在這幾天了,你得多補補,生孩子可不容易。”
張冉冉眯起眼睛淺笑。
雞湯喝完,她懶洋洋地靠在躺椅上,餘光瞥見顧珠頭上簡單的發飾,和過時的發髻。
她突然來了興趣。
“姑姑,我給你梳頭吧!”
顧珠愣住,不解地看向她。
半個時辰後,她看著銅鏡裏的自己,精致華麗的珠翠綴在頭上,發髻梳的漂亮整齊。
讓她想起出閣前做公主的日子。
“姑姑和王爺生的像,都說外甥像舅,我看侄子也像姑姑呢。”張冉冉撥弄著她頭上的流蘇,“不過姑姑和陛下才是最像的。”
顧珠含淚點了點頭:“同胞兄妹,哪裏會不像呢。”
她又做回那個公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