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江南的腐敗
反穿書:嫡女翻身日常 作者:排骨粥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傍晚時分,夕陽西下,桌邊的幾個官員吐出一口長長地濁氣,抬起脖子,按了按肩膀。
“王爺,都檢查過了,跟賬目上記錄的,差了整整有二十萬擔。”
“多少?!”顧明磊下意識地坐直了身子,二十萬擔,但是臨安一個府縣就差了二十萬擔,如果按照鎮北軍每人每月六十斤來算,二十萬擔的糧食,足夠十萬兵士將近四個月的軍糧了。
這還隻是臨安城,蜀州糧食缺數也有近十萬,若揚州也有問題……
顧明磊不敢細想。蒙金人拿到了那麽多的糧食,足夠與大靖在北域進行一場長達半年的鏖戰了。
“唐開軍人呢。”
“正在外麵候著。”
“叫進來。”
“是。”
唐開軍進來的時候還不知道裏麵發生了什麽,他緊張地看了一眼站在顧明磊身後的陳學凱,後者沒有什麽異樣,他心裏也不禁放心了許多。
有尚書大人的小兒子在,想必不會有什麽大問題。
可還沒等他回過神來呢,記錄著糧食出入條目的書冊就砸在了他頭上——砸的他官帽都歪了一下。
“王,王爺?”他驚恐地看著顧明磊,官帽都來不及伸手去扶。
“二十萬擔。”顧明磊壓著胸腔裏的火氣,“整整二十萬擔的糧食,埋了你全家都夠了!”
唐開軍的呼吸頓時沉重了起來,他雙手顫抖著,想去翻地上的文書記錄,翻開第一頁,見到上麵鮮紅的圓圈,他差點沒背過氣去。
快速翻完整本記錄,幾乎每一頁都有詳細的標注,缺了多少,差了多少,不多,但最後戶部的官員一加,卻是二十萬之數。
觸目驚心。張冉冉聽到二十萬的數字之時,呼吸都停滯了片刻。
“王……王爺。這和下官沒關係啊,下官真的不知道啊,下官……”
他的視線移向陳學凱,希望陳學凱能出言幫幫他,顧明磊冷笑,從懷裏掏出那塊玉佩,放在掌心把玩:“這玉佩倒是雕刻的精妙,冉冉,你瞧瞧,喜不喜歡?”
張冉冉摩挲著玉佩,笑道:“確實是一塊好玉。”
這時候再看陳學凱平淡的神色,唐開軍還有什麽不明白的。陳小將軍這是要大義滅親,連自己的父親都不救了啊!
不過這八王爺的手段也實在是了得,陳學凱是誰,是陳哲的兒子,陳哲是誰,是二王爺的嶽父,如今陳學凱卻跟太子一黨站在一起,唐開軍除了讚歎顧明磊手段了得,他還能說些什麽。
地上文書記錄裏鮮紅的字體像是在嘲笑他的自以為是。
就在他要認罪的時候,程山錯愕地從地上撿起了這些文書:“不可能,王爺,這怎麽可能呢,這糧倉的糧食進出都交給下官看過,怎麽會出現缺斤少兩的事兒呢!”
顧明磊眯起眸子,眼神不善地看著這個橫插一腳的老人。
程山是糧官,他當然知道這些文書都要程山過目。
聽了程山的話,唐開軍腦中靈光一閃,他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把腦袋伏在地上:“王爺明鑒,這糧食一事,下官實在是不知啊!”
“糧食是州府常務的重中之重,本宮記得,每次糧食入庫,出庫,一應文書都需要知府大人過目。先前本宮尚在臨安之際,府裏上交糧稅,都是要大人親自過目的不是嗎?”
張冉冉的話紮進唐開軍的心裏,他也是病急亂投醫,但此時也隻能一條道走到底了。
“下官真的不知!王妃也說了,糧食是州府常務的重中之重,事關民生,就是給下官一百個膽子,下官也不敢動府庫糧食啊!”
顧明磊審視地目光掃過程山臉上的不可置信,還有唐開軍臉上的情真意切。他突然覺得諷刺,唐開軍曾是科舉狀元,當年主持永江大壩的修建,整整兩年,都紮根在江岸,為永江兩岸的百姓築起了一座牢不可破的大堤。回京後,皇帝論功行賞,他從一個小小的文士院學士,一舉坐到戶部侍郎的位置,何其風光。
後來他自請下派臨安,皇帝還惋惜了好一陣子。
而如今他跪在這裏,二十萬擔的糧食在他手裏不知去處。顧明磊看到的不是一粒粒的米,那是江南百姓一滴滴的汗水,是北域將士一捧捧的熱血。
“既然如此,陳學凱,把唐大人和程大人都押入大牢,本王親自來審,看看這糧食,到底是誰弄丟的!”
“是。”陳學凱跪地領命。
窗外落日的最後一點餘暉也在此刻漸漸沉沒,黑夜降臨。
比起唐開軍的胡亂狡辯,揚州的張春榮倒是好處理的多了。馬司長在進入揚州的第一個晚上,查到揚州儲糧共四十三萬擔,除去大靖律中規定的次米最高份例,有將近十萬擔的精米被換成了次米。
事發之後,張春榮沒有任何掙紮狡辯,跪在馬司長麵前,一五一十地招了。
說起張春榮這個人,他沒有唐開軍如此功績,但能做到揚州知府,已然是不錯了。他三年前,是個探花郎。殿試之後,在戶部做了一年多,就突然被派到了揚州城。
說來也奇怪,那次調職,突如其來的,誰都沒想到揚州這個肥差會落到張春榮這小子身上。
馬才俊皺著眉頭翻閱手裏張春榮的口供。
“他說是賣給了臨安的糧商,名字問出來了嗎?”
手下搖頭:“就知道一個其中一個姓何,是個馬臉的大高個兒。臉上還有麻子。”
“去,把這份口供抄上兩份,一份送到蜀州陛下那兒,一份送往臨安,給八王爺,記住,要快。”
“是。”
月色如水,馬才俊卻無心欣賞,他疲倦地按了按眉心,這揚州十萬擔,蜀州十萬擔,二十萬擔,就是十萬大軍四個月的軍糧。若是再算上臨安……
蒙金拿著這些糧食想要開戰,綽綽有餘。
這些糧食絕對不能送進蒙金草原境內。,否則等待北域的必然是一場惡戰。
“司長……”
馬才俊抬手病退手下的人:“先下去吧,看緊張春榮。”
“是。”
“王爺,都檢查過了,跟賬目上記錄的,差了整整有二十萬擔。”
“多少?!”顧明磊下意識地坐直了身子,二十萬擔,但是臨安一個府縣就差了二十萬擔,如果按照鎮北軍每人每月六十斤來算,二十萬擔的糧食,足夠十萬兵士將近四個月的軍糧了。
這還隻是臨安城,蜀州糧食缺數也有近十萬,若揚州也有問題……
顧明磊不敢細想。蒙金人拿到了那麽多的糧食,足夠與大靖在北域進行一場長達半年的鏖戰了。
“唐開軍人呢。”
“正在外麵候著。”
“叫進來。”
“是。”
唐開軍進來的時候還不知道裏麵發生了什麽,他緊張地看了一眼站在顧明磊身後的陳學凱,後者沒有什麽異樣,他心裏也不禁放心了許多。
有尚書大人的小兒子在,想必不會有什麽大問題。
可還沒等他回過神來呢,記錄著糧食出入條目的書冊就砸在了他頭上——砸的他官帽都歪了一下。
“王,王爺?”他驚恐地看著顧明磊,官帽都來不及伸手去扶。
“二十萬擔。”顧明磊壓著胸腔裏的火氣,“整整二十萬擔的糧食,埋了你全家都夠了!”
唐開軍的呼吸頓時沉重了起來,他雙手顫抖著,想去翻地上的文書記錄,翻開第一頁,見到上麵鮮紅的圓圈,他差點沒背過氣去。
快速翻完整本記錄,幾乎每一頁都有詳細的標注,缺了多少,差了多少,不多,但最後戶部的官員一加,卻是二十萬之數。
觸目驚心。張冉冉聽到二十萬的數字之時,呼吸都停滯了片刻。
“王……王爺。這和下官沒關係啊,下官真的不知道啊,下官……”
他的視線移向陳學凱,希望陳學凱能出言幫幫他,顧明磊冷笑,從懷裏掏出那塊玉佩,放在掌心把玩:“這玉佩倒是雕刻的精妙,冉冉,你瞧瞧,喜不喜歡?”
張冉冉摩挲著玉佩,笑道:“確實是一塊好玉。”
這時候再看陳學凱平淡的神色,唐開軍還有什麽不明白的。陳小將軍這是要大義滅親,連自己的父親都不救了啊!
不過這八王爺的手段也實在是了得,陳學凱是誰,是陳哲的兒子,陳哲是誰,是二王爺的嶽父,如今陳學凱卻跟太子一黨站在一起,唐開軍除了讚歎顧明磊手段了得,他還能說些什麽。
地上文書記錄裏鮮紅的字體像是在嘲笑他的自以為是。
就在他要認罪的時候,程山錯愕地從地上撿起了這些文書:“不可能,王爺,這怎麽可能呢,這糧倉的糧食進出都交給下官看過,怎麽會出現缺斤少兩的事兒呢!”
顧明磊眯起眸子,眼神不善地看著這個橫插一腳的老人。
程山是糧官,他當然知道這些文書都要程山過目。
聽了程山的話,唐開軍腦中靈光一閃,他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把腦袋伏在地上:“王爺明鑒,這糧食一事,下官實在是不知啊!”
“糧食是州府常務的重中之重,本宮記得,每次糧食入庫,出庫,一應文書都需要知府大人過目。先前本宮尚在臨安之際,府裏上交糧稅,都是要大人親自過目的不是嗎?”
張冉冉的話紮進唐開軍的心裏,他也是病急亂投醫,但此時也隻能一條道走到底了。
“下官真的不知!王妃也說了,糧食是州府常務的重中之重,事關民生,就是給下官一百個膽子,下官也不敢動府庫糧食啊!”
顧明磊審視地目光掃過程山臉上的不可置信,還有唐開軍臉上的情真意切。他突然覺得諷刺,唐開軍曾是科舉狀元,當年主持永江大壩的修建,整整兩年,都紮根在江岸,為永江兩岸的百姓築起了一座牢不可破的大堤。回京後,皇帝論功行賞,他從一個小小的文士院學士,一舉坐到戶部侍郎的位置,何其風光。
後來他自請下派臨安,皇帝還惋惜了好一陣子。
而如今他跪在這裏,二十萬擔的糧食在他手裏不知去處。顧明磊看到的不是一粒粒的米,那是江南百姓一滴滴的汗水,是北域將士一捧捧的熱血。
“既然如此,陳學凱,把唐大人和程大人都押入大牢,本王親自來審,看看這糧食,到底是誰弄丟的!”
“是。”陳學凱跪地領命。
窗外落日的最後一點餘暉也在此刻漸漸沉沒,黑夜降臨。
比起唐開軍的胡亂狡辯,揚州的張春榮倒是好處理的多了。馬司長在進入揚州的第一個晚上,查到揚州儲糧共四十三萬擔,除去大靖律中規定的次米最高份例,有將近十萬擔的精米被換成了次米。
事發之後,張春榮沒有任何掙紮狡辯,跪在馬司長麵前,一五一十地招了。
說起張春榮這個人,他沒有唐開軍如此功績,但能做到揚州知府,已然是不錯了。他三年前,是個探花郎。殿試之後,在戶部做了一年多,就突然被派到了揚州城。
說來也奇怪,那次調職,突如其來的,誰都沒想到揚州這個肥差會落到張春榮這小子身上。
馬才俊皺著眉頭翻閱手裏張春榮的口供。
“他說是賣給了臨安的糧商,名字問出來了嗎?”
手下搖頭:“就知道一個其中一個姓何,是個馬臉的大高個兒。臉上還有麻子。”
“去,把這份口供抄上兩份,一份送到蜀州陛下那兒,一份送往臨安,給八王爺,記住,要快。”
“是。”
月色如水,馬才俊卻無心欣賞,他疲倦地按了按眉心,這揚州十萬擔,蜀州十萬擔,二十萬擔,就是十萬大軍四個月的軍糧。若是再算上臨安……
蒙金拿著這些糧食想要開戰,綽綽有餘。
這些糧食絕對不能送進蒙金草原境內。,否則等待北域的必然是一場惡戰。
“司長……”
馬才俊抬手病退手下的人:“先下去吧,看緊張春榮。”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