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無法地
驚!丫鬟揣娃回家,走出康莊大道 作者:諸神不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伯是第二次來到這清水縣縣衙。
到了縣衙衙門外,他上前向守門的衙役自報家門,說是前來拜訪羅縣令。
衙役聽說是縣令大人的舊識,片刻沒敢耽擱,跟另一名守衛叮囑一聲,轉身入內通報。
沒一會,羅縣令身邊的長隨流雲就出來接引王伯入內。
王伯跟著流雲繞過縣衙大堂,從一旁的路徑往後堂走去。
縣衙掛著“明鏡高懸”的大堂裏威嚴肅穆,隱隱傳出驚堂木聲。
據長隨流雲說,羅縣令和縣丞師爺他們這時正在辦理一起民事糾紛案。
進了後堂,流雲給王伯送來了茶水,客氣的說道。
“王叔稍候,我家大人有交代,若是您再過來,讓我一定及時通傳,我這便去前衙告知大人。”
王伯點點頭。
“有勞小哥了。”
長隨流雲拱了拱手,快步走了出去。
王伯端起茶盞不急不慢的喝著。
心下思索著這位年輕的羅縣令或許與國公夫人有什麽淵源也未可知。
不然上次國公夫人怎會將信寄到他的手上。
按說他們曾在路途中與羅縣令主仆倆有過一麵之緣。
羅縣令也說過他剛來清水縣赴任不久。
國公夫人能將信寄來這裏,應該是在他離開京城時就已知曉他的官職任命在這清水縣。
鎮國公府在京城地位顯赫,但凡有重大慶典或皇家活動,必在受邀之列。
其人脈關係錯綜複雜,與皇室、其他王公貴族、朝中官員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可謂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國公夫人能知曉這清水縣縣令的任命倒也不足為奇。
過了約摸有兩盞茶的功夫,羅縣令才處理完公務匆匆趕來。
羅縣令身穿一身深青色官服,輪廓分明的俊臉上掛著友好的笑容。
一進門就摘下了頭上的烏紗帽放到一旁的衣帽架上。
“失禮失禮,讓老王您久等了。”
羅縣令拱手說道。
王伯起身回禮。
“羅縣令客氣,大人公務要緊,老漢此來也無甚大事。”
兩人客套間分賓主落座。
王伯注意到羅縣令是獨自進來,屏退了縣衙裏其他人。
這會縣衙後堂隻有他二人在,羅縣令撣了撣身上的官袍,笑著問道。
“不知老王今日前來,所為何事?”
王伯也不與他過多的客套,直接說明來意。
“羅縣令事務繁忙,老漢也不好多做打攪,就來打聽一事,大人可聽說過南部瘴痍之地?”
羅縣令笑而不語。
提起桌上的茶壺給自己倒了一杯茶,又給王伯的茶杯裏添加了茶水。
隨後才道。
“老王實則是想打聽陳大學士的家人們被流放至何處吧?”
王伯頷首。
清水縣遠離朝堂,打聽一下被流放之人的消息而已,想來也不是什麽大事。
卻聽羅縣令輕歎一聲,自嘲的說道。
“老王,想來是國公夫人沒在你們的書信裏告知,我乃是陳大學士的學生。
去年高中探花,在翰林院任編修一職,本有著似錦前程。
隻因替恩師仗義諫言,被貶到這清水縣,成為一個七品芝麻官。”
王伯聽聞,麵露驚詫之色。
“竟有此事?大人您......”
羅縣令擺了擺手。
“無妨,既已至此,也是我自個兒甘願的。
關於陳大學士家人流放之地,我到了這清水縣也曾暗中查詢,確實知曉一二。
但此事知曉了也無從幫扶,我若告知於您,隻會給您徒添煩惱罷了。”
王伯正色道。
“大人但說無妨,老漢我自會量力而為。”
羅縣令沉思片刻,緩緩說道。
“據我多方麵打聽,朝廷送往南部的流放眾人,最後皆是被押送到最南端的一座島嶼。
那處島嶼占地麵積不小,島上環境惡劣,氣候濕熱,常年彌漫著肉眼可見的瘴氣。
其生存之艱難,讓朝廷沒有官兵願意駐守,久而久之形成了無人管控的孤島。”
說到此處,羅縣令冷哼一聲。
“朝廷明知此處絕非善地,卻把流放之人送去那裏,其用心實在是險惡。”
王伯皺起眉頭。
若是這樣,朝廷所謂的流放其實就是換個方式的送那些人去死。
“那可有法子知曉他們在島上的具體情況?”
羅縣令搖搖頭,神色凝重的從衣袖裏取出一張自繪的輿圖平鋪到桌上。
“老王您來看看,這是我結合縣衙裏的文書記檔,畫出的簡易圖紙。
這個位置就是那處島嶼,它與世隔絕,想要獲取島上具體情況,難如登天。
押送流放犯人的隊伍最後一站設在望鄉縣,也就是這個位置,距離那處島嶼最近。
那裏常年有官兵駐守,負責接收流放犯人。
通過船隻將他們送去島上,讓他們在島上自生自滅...”
王伯俯身認真的看著那張簡易圖紙,陷入沉思。
.....
柳宅。
易老爺子已經幫柳樹林仔細檢查完腿傷,也認可了孫兒提出的治療方案。
月紅她們幾個的逛街計劃因為此事被打斷。
暗香帶著小月娥去點心鋪子給家裏買點心,徐氏做完家務一早就挎著竹籃出去了。
月紅則是留在家關注著阿爹的腿疾。
前廳裏坐著的人不少。
有柳樹林、易老爺子、老管家、老婦人、柳月初,再就是月紅了。
易老爺子幫柳樹林檢查過腿疾之後,月紅請他幫著阿奶把了個脈。
聽說了老婦人先前的病狀,易老爺子把完脈後驚詫不已。
從脈象上來說,老太太的身體完全康健。
他甚至覺得柳樹林所說的老太太臥病在床,腦子犯糊塗那些都是誇大其詞。
“老夫人,您這身體恢複的挺好啊,不知請了哪位名醫幫您診治,老夫想與之結識一番。”
易老爺子捋著胡須,目光中滿是讚賞。
學無止境、達者為師。
他雖然曾經官至太醫院禦醫,但那隻是他有幸考進了太醫院。
不代表民間沒有比他更加醫術精湛的人。
總有人不追逐名利,一心專研醫術。
難得遇到這樣的隱世高人,易老爺子也想親自拜訪,誠心探討。
老婦人笑了笑,滿懷欣慰的說道。
“老爺子,哪有什麽名醫喲,婆子我這是托了自家大孫女的福!
在床上手腳無力的犯了成個月的迷糊,大孫女一回來,婆子我這腦子也清醒了,身上也有了些力氣。
第二天就能慢慢下床走路了,那是一天更比一天好,比吃了靈丹妙藥都管用。”
易老爺子.....
說大話的是老太太您,險些破防的是老頭子我啊!
要是生病了托兒孫福就能管用,還要他們這些苦心鑽研多年的郎中幹什麽?
柳樹林和柳月初顯然都很認同老婦人的話,在一旁連連點頭。
柳樹林與有榮焉的說道。
“是啊,咱們家大閨女一回來,家裏什麽都好了,可見我這大閨女是個有福的。”
易老爺子看向月紅。
看來這位是這個柳宅裏的核心人物。
目光不經意的劃過月紅的腹部。
還有個小的啊...
到了縣衙衙門外,他上前向守門的衙役自報家門,說是前來拜訪羅縣令。
衙役聽說是縣令大人的舊識,片刻沒敢耽擱,跟另一名守衛叮囑一聲,轉身入內通報。
沒一會,羅縣令身邊的長隨流雲就出來接引王伯入內。
王伯跟著流雲繞過縣衙大堂,從一旁的路徑往後堂走去。
縣衙掛著“明鏡高懸”的大堂裏威嚴肅穆,隱隱傳出驚堂木聲。
據長隨流雲說,羅縣令和縣丞師爺他們這時正在辦理一起民事糾紛案。
進了後堂,流雲給王伯送來了茶水,客氣的說道。
“王叔稍候,我家大人有交代,若是您再過來,讓我一定及時通傳,我這便去前衙告知大人。”
王伯點點頭。
“有勞小哥了。”
長隨流雲拱了拱手,快步走了出去。
王伯端起茶盞不急不慢的喝著。
心下思索著這位年輕的羅縣令或許與國公夫人有什麽淵源也未可知。
不然上次國公夫人怎會將信寄到他的手上。
按說他們曾在路途中與羅縣令主仆倆有過一麵之緣。
羅縣令也說過他剛來清水縣赴任不久。
國公夫人能將信寄來這裏,應該是在他離開京城時就已知曉他的官職任命在這清水縣。
鎮國公府在京城地位顯赫,但凡有重大慶典或皇家活動,必在受邀之列。
其人脈關係錯綜複雜,與皇室、其他王公貴族、朝中官員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可謂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國公夫人能知曉這清水縣縣令的任命倒也不足為奇。
過了約摸有兩盞茶的功夫,羅縣令才處理完公務匆匆趕來。
羅縣令身穿一身深青色官服,輪廓分明的俊臉上掛著友好的笑容。
一進門就摘下了頭上的烏紗帽放到一旁的衣帽架上。
“失禮失禮,讓老王您久等了。”
羅縣令拱手說道。
王伯起身回禮。
“羅縣令客氣,大人公務要緊,老漢此來也無甚大事。”
兩人客套間分賓主落座。
王伯注意到羅縣令是獨自進來,屏退了縣衙裏其他人。
這會縣衙後堂隻有他二人在,羅縣令撣了撣身上的官袍,笑著問道。
“不知老王今日前來,所為何事?”
王伯也不與他過多的客套,直接說明來意。
“羅縣令事務繁忙,老漢也不好多做打攪,就來打聽一事,大人可聽說過南部瘴痍之地?”
羅縣令笑而不語。
提起桌上的茶壺給自己倒了一杯茶,又給王伯的茶杯裏添加了茶水。
隨後才道。
“老王實則是想打聽陳大學士的家人們被流放至何處吧?”
王伯頷首。
清水縣遠離朝堂,打聽一下被流放之人的消息而已,想來也不是什麽大事。
卻聽羅縣令輕歎一聲,自嘲的說道。
“老王,想來是國公夫人沒在你們的書信裏告知,我乃是陳大學士的學生。
去年高中探花,在翰林院任編修一職,本有著似錦前程。
隻因替恩師仗義諫言,被貶到這清水縣,成為一個七品芝麻官。”
王伯聽聞,麵露驚詫之色。
“竟有此事?大人您......”
羅縣令擺了擺手。
“無妨,既已至此,也是我自個兒甘願的。
關於陳大學士家人流放之地,我到了這清水縣也曾暗中查詢,確實知曉一二。
但此事知曉了也無從幫扶,我若告知於您,隻會給您徒添煩惱罷了。”
王伯正色道。
“大人但說無妨,老漢我自會量力而為。”
羅縣令沉思片刻,緩緩說道。
“據我多方麵打聽,朝廷送往南部的流放眾人,最後皆是被押送到最南端的一座島嶼。
那處島嶼占地麵積不小,島上環境惡劣,氣候濕熱,常年彌漫著肉眼可見的瘴氣。
其生存之艱難,讓朝廷沒有官兵願意駐守,久而久之形成了無人管控的孤島。”
說到此處,羅縣令冷哼一聲。
“朝廷明知此處絕非善地,卻把流放之人送去那裏,其用心實在是險惡。”
王伯皺起眉頭。
若是這樣,朝廷所謂的流放其實就是換個方式的送那些人去死。
“那可有法子知曉他們在島上的具體情況?”
羅縣令搖搖頭,神色凝重的從衣袖裏取出一張自繪的輿圖平鋪到桌上。
“老王您來看看,這是我結合縣衙裏的文書記檔,畫出的簡易圖紙。
這個位置就是那處島嶼,它與世隔絕,想要獲取島上具體情況,難如登天。
押送流放犯人的隊伍最後一站設在望鄉縣,也就是這個位置,距離那處島嶼最近。
那裏常年有官兵駐守,負責接收流放犯人。
通過船隻將他們送去島上,讓他們在島上自生自滅...”
王伯俯身認真的看著那張簡易圖紙,陷入沉思。
.....
柳宅。
易老爺子已經幫柳樹林仔細檢查完腿傷,也認可了孫兒提出的治療方案。
月紅她們幾個的逛街計劃因為此事被打斷。
暗香帶著小月娥去點心鋪子給家裏買點心,徐氏做完家務一早就挎著竹籃出去了。
月紅則是留在家關注著阿爹的腿疾。
前廳裏坐著的人不少。
有柳樹林、易老爺子、老管家、老婦人、柳月初,再就是月紅了。
易老爺子幫柳樹林檢查過腿疾之後,月紅請他幫著阿奶把了個脈。
聽說了老婦人先前的病狀,易老爺子把完脈後驚詫不已。
從脈象上來說,老太太的身體完全康健。
他甚至覺得柳樹林所說的老太太臥病在床,腦子犯糊塗那些都是誇大其詞。
“老夫人,您這身體恢複的挺好啊,不知請了哪位名醫幫您診治,老夫想與之結識一番。”
易老爺子捋著胡須,目光中滿是讚賞。
學無止境、達者為師。
他雖然曾經官至太醫院禦醫,但那隻是他有幸考進了太醫院。
不代表民間沒有比他更加醫術精湛的人。
總有人不追逐名利,一心專研醫術。
難得遇到這樣的隱世高人,易老爺子也想親自拜訪,誠心探討。
老婦人笑了笑,滿懷欣慰的說道。
“老爺子,哪有什麽名醫喲,婆子我這是托了自家大孫女的福!
在床上手腳無力的犯了成個月的迷糊,大孫女一回來,婆子我這腦子也清醒了,身上也有了些力氣。
第二天就能慢慢下床走路了,那是一天更比一天好,比吃了靈丹妙藥都管用。”
易老爺子.....
說大話的是老太太您,險些破防的是老頭子我啊!
要是生病了托兒孫福就能管用,還要他們這些苦心鑽研多年的郎中幹什麽?
柳樹林和柳月初顯然都很認同老婦人的話,在一旁連連點頭。
柳樹林與有榮焉的說道。
“是啊,咱們家大閨女一回來,家裏什麽都好了,可見我這大閨女是個有福的。”
易老爺子看向月紅。
看來這位是這個柳宅裏的核心人物。
目光不經意的劃過月紅的腹部。
還有個小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