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師陸言親自登門拜訪平原君,趙陵二話不說,即刻就把家裏的銅鐵器物盡數報了上去,求生欲滿滿。


    其他尚在觀望的各家趕緊跟風,用極短的時間配合官府登記完畢。每家獲得了一石粟米的獎賞。


    禁止私鬥的法令在趙地執行,其餘郡縣受限於人手,執行力度還不盡如人意,不過陸言坐鎮的邯鄲城效果顯著。


    邯鄲的百姓在東市的高台下,已經見證了數場對惡性私鬥者的死刑執行。


    羅網天字一等,斷水劍汲、亂神劍啟,在一期間成為趙地遊俠心中最大的噩夢。


    高強度的鐵血鎮壓,讓這裏的遊俠知道,仗著武功肆意妄為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


    時間流逝,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出走。


    據說燕國那裏對遊俠待遇很好,還設有招賢館專門接待。不少人選擇去那裏碰碰運氣。


    齊國的商人行走天下,經常招攬會武功的遊俠護衛。齊國也是一個不錯的去處。楚國地大物博,勢力眾多,也是一個江湖人逐夢的選擇。


    總之,不是秦國就行。


    這一天,馮劫帶著人馬回歸了邯鄲官署。他將陸言的印信交還,抱拳回報:“國師大人,趙地全境的田畝已盡數丈量完畢。”


    “很好。”陸言稱讚一聲,眯著眼睛喊人,“司馬尚,你去按功勞、軍籍給士卒分配良田。”


    “是,國師大人。”司馬尚悶聲悶氣地領命,拿著田畝的登記冊跟軍功冊比對去了。


    陸言瞥了一眼這家夥的背影就沒再關注,笑著對馮劫說:“馮將軍,我來為你引薦,農業研究所的朱家先生。”


    朱家頂著個滑稽臉譜,捏了捏那一字胡,然後對著馮劫拱手,“在下朱家,馮劫將軍,幸會幸會。”


    馮劫看著身材矮小的朱家,不敢有半點不恭,趕緊低頭還禮,“朱家先生!馮劫失敬。”


    “家此來,奉大王命對趙地的農田種植進行考察。以後農業研究所也會在趙地建設,開展實驗田。”


    朱家說著話,臉譜切換成一副擔憂的樣子,“據說這趙地的農民可不好對付,少不得要麻煩馮將軍了。”


    “民以食為天,國以農為本。劫定會全力配合先生。”


    “說的不錯。”馮去疾走來,對兒子剛剛這番話表示滿意,又轉向陸言,“國師大人,接下來規範戶籍,還有根據地契劃分田畝,是一個繁重的工程。從趙製轉秦製,恐怕會激起相當大的不滿啊。”


    陸言對此早有預料,“萬事開頭難。趙人心有怨,我們自笑臉相迎、公事公辦。若有人敢炸刺,便叫他領受秦劍之鋒利。戶籍這事,就跟邊軍士卒受賞落實一事同時公布。”


    “恩威並施,國師大人所言甚是。”


    ……


    幾天後,邯鄲城東市的高台再度啟用,由司馬尚去宣布,與匈奴一戰中趙人士兵獲得的封賞。


    消息傳出去後,整座邯鄲城萬人空巷。


    司馬尚站在高台上,看著下麵擠得密密麻麻的人群,心情複雜。


    自從郭開成為丞相,李牧鎮守邊。十多年了,趙王偃對於李牧和邊境的士兵,可以說是“春風不度玉門關”。


    投降了仇人秦國,卻封侯受賞幹脆利落得不行。


    他幽幽一歎,運足了氣力開始宣讀賞賜將士的公文。


    “是司馬尚將軍,陸言承諾給邊軍的賞賜,真的做到了!”


    “李牧將軍封侯,邊軍士兵受賞。秦國的軍功製度,咱們趙人真的受用。”


    “我就說,陸言這人的話,還是可以相信的。”


    第一次登記金屬製品,每家每戶都領到了一石粟米;如今上次承諾的爵位、良田也落實;還有這些天一直依法處刑那些霍亂治安的賊人。


    以陸言為代表的秦國官府在趙地的信譽,得到了邯鄲多數百姓的初步認可。


    司馬尚宣讀完,便輪到陸言上場。他這一上場,就是個王炸。


    “今日宣告第一條,趙地的田畝已經全部重新丈量完畢,接下來要重整戶籍,根據戶籍、地契重新劃分土地,望所有人配合。


    今日宣告第二條,封君子孫三世而收爵祿,不再享有食邑。其名下田畝,複歸百姓。”


    “什麽?要重登戶籍,還要重分土地!”


    “他愛怎麽辦怎麽辦吧,打了半年的仗,土地都不知道荒成什麽樣了。”


    “別是要搶奪我們的田啊~”


    “陸言這人幹不出這種事吧。”


    百姓也不知這事兒是好是壞,但既然在這兒宣布了,陸言就會執行下去,他們也隻能盡力配合。


    “那個說大貴族子孫三代之後就不能把持良田,田要還給我們百姓,這個是好事吧。”


    “陸言他敢這麽做嗎?”


    “有秦國撐腰,他有什麽不敢的。再說了,他可不是那些讀死書的軟蛋。”


    “那這,就是好事對吧?”


    混雜在人群中的各方勢力探子都如遭雷擊,慌忙跑回去給自己的主子報信。


    負責監視的羅網很輕易就發現了這些逆流消失的人。


    封君子孫三世而收爵祿,不再享有食邑。名下田畝,複歸百姓。


    換個通俗的說法,就是打土豪分田地。不過這裏的土豪,是曾經血緣政治中的既得利益者。


    嬴政執掌秦國的封君封侯,與他國的封君封侯是有不少差別的。關鍵就在這個食邑的處理上。


    秦國的封君封侯,如果不特別說明你享有多少戶的食邑,那受封者隻是獲得了一個虛名。比如說李牧獲封關內侯。


    呂不韋曾經封洛陽,食邑過萬戶,意思就是這萬戶百姓需要向呂不韋交稅。還有嫪毐封太原。


    這種有食邑的封君封侯,在嬴政掌權之後,獲封的條件變得苛刻到不行。


    拿到趙國就不同了,沒有食邑的君侯那也配叫君侯?而且還是世襲製。


    那些世襲了三代人以上的封君家族,怎麽說也統治了地方幾十年,無論是興旺還是沒落,都在封地內享有極高的聲望。


    為了更長遠的考量,陸言要把這些豬殺了,將肉分給百姓。


    平原君府,趙陵正在內府的院子裏練劍,就聽到外麵一個仆人穿透力極強的喊叫,“君上!君上!大事不好,不好了君上~”


    他眉頭一皺,將玉劍歸鞘,不悅地問:“什麽事情,值得這麽大喊大叫?”


    仆人咽了口吐沫,彎下腰去,“君上,陸言剛剛宣布說,封君子孫三世而收爵祿,不能再享有食邑。還有田畝,也要收走。”


    趙陵先是一愣,隨即擺手讓他出去,“你下去,管好自己的嘴。”


    “是,君上。”


    陸言,前日你登我府門,我即刻便把你要的東西給了你。我的態度已經擺出來,可你未免欺人太甚!


    犀渠玉劍白光閃爍,騰起陣陣輕煙。趙陵的臉色一陣青一陣白,好一會兒才恢複原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考研在秦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沫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沫滓並收藏考研在秦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