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這是什麽意思?!我等有功無罪而遭驅逐,如今還封鎖函穀關,不讓我等回家,你們是什麽意思!”


    “對!我不服,有種你們秦人就在這裏殺了我。”


    “沒錯,有本事殺了我,讓天下人看看,秦國是怎麽對待有功之人的。”


    蒙恬守住函穀關門,想要出秦境的外客,紛紛被攔截在關內。


    原本無故被驅逐,這些外客心灰意冷的同時心裏也窩著火,此刻秦國這樣的行為,更是火上澆油。


    “秦王無道,任人唯親。驅逐有功之能臣,扶持無才之宗親,不用多久,國政必廢,內亂必出。你們秦國,等著玩兒完吧。”


    “不錯,既不讓我為官,又不讓我回家,好!那我就做一回伍子胥,砍了我,把我的眼睛按在這函穀關,我要親眼看著秦國自取滅亡。”


    “有誌不得舒,有家不能回,殺了我!”


    “對,殺了我。”


    蒙恬看著這幫被激怒起來不要命的外客,讓士兵們都小心應付,一旦發生流血,這件事就更難做了。


    李斯盯著外客的叫罵,站在了所有人麵前,“諸位,靜一靜,靜一靜。李斯代秦王先給諸位賠個不是。”


    “李斯?”


    “誰呀?”


    有人指著他的鼻子,“李斯,我知道你。你是楚國人,也是被驅逐的,你怎麽還在為秦王辦事?”


    李斯朝著所有人行禮,“秦王逐客,並非是本意。諸位也知道,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一直是外客主政。呂不韋釀成嫪毐之亂,老秦人對外客的仇恨一朝爆發,即便是秦王,也難以收拾。


    為了秦國大業,老秦人與外客,絕不能是敵人。大王下令驅逐外客,正是要諸位脫離朝堂爭鬥,免受波及。時間一到,諸位自然官複原職。”


    “李斯,秦王拿我們當什麽?我等皆是有功之士,無故被裁撤,如今你這封鎖函穀關囚禁我等,又拿官複原職來說話,當我等就是要飯的嗎?”


    “沒錯,這分明就是拿我們不當回事。”


    李斯揮手讓一群士兵抬上來箱子無數,打開來全是亮閃閃的黃金。


    “大王已有吩咐,諸位在函穀的一應衣食住行,都由我秦國負責,原職俸祿也同時給予,分文不差。


    大王更是令人修建一座書館,用紙張抄錄百家典籍,給諸位隨意觀看,更有國師大人坐鎮,諸位就當是放了個假。如此安排,諸位可還覺得秦國有負於你們?”


    原本被黃金吸引住目光的外客,有不少人頓時驚叫出聲。


    “你說,秦王專門為我等,在函穀關修了個書館?”


    “用新成的秦紙為我等抄錄典籍?”


    “還可以隨意觀看!”


    李斯笑了笑,“當今天下,有如此氣量的王,不會有第二個。”


    外客們開始私下交流:


    “反正也走不了,不如就,看看去?”


    “我看秦王挺有誠意……”


    “哼,我心裏這口氣還是咽不下。”


    突然有人舉手喊出聲,“李斯,你讓我等見到陸子再說。”


    “不錯,我等要見國師大人。”


    李斯跟蒙恬對視一眼,組織這些人去書館。


    陸言和蒙毅已經把藏書樓整理好,各種典籍分門別類,宦官們跑動的身影隨處可見。


    “這座藏書樓雖然簡陋,但論書藏書的量,已經不少了。”


    蒙毅在旁稱讚:“這也是多虧國師大人做出造紙術,一紙千言,方才能完成大王的囑托。”


    “這些宦官,都是鐵打的不成?不眠不休地抄書,現在還這麽有精神。”


    “毅讓他們日夜輪換工作,片刻也不敢放鬆。再說,此處雖忙,但比起宮中的各項嚴禁,也就算不得什麽了。”


    二人沒說幾句,就聽到府內嘈雜起來。


    “這裏就是書館。”


    “陸子題寫的牌匾,當真不凡。”


    “看來李斯沒有誆我們。”


    陸言走出來就看到蒙恬李斯帶著許多外客,正對這個匆匆改造的書館四處張望。


    蒙恬抱拳,“國師大人,外客們已經帶到。”


    陸言把這些外客的表情看在眼裏,朝著他們邀請,“諸位,我知道你們心中還有疑慮,我身後這座藏書樓,便是我王誠意的證明。諸位隨我進來。”


    走進藏書樓,宦官們各自在負責的區域站好,儒、墨、道、名、法、陰陽、醫家……各類典籍看得眼花繚亂。


    “居然還有數術和工匠之學!”


    “巫醫樂師百工之學,竟然應有盡有。秦王在數天之內就能調集如此人力物力,可見真心啊~”


    “是啊。”


    “這些都是秦宮中侍奉秦王讀書的宦官。秦王,果然沒有真地要驅逐我們……”


    有人迫不及待地問:“國師大人,於典籍若是有不解之處,是否可以請教國師大人?”


    “陸言這些日子便與諸位同住,但有疑問不決,都可以跟我探討。”


    得到肯定的回答,他頓時拜謝,“謝過國師大人。”


    “我等謝過國師大人。”


    宦官攔住各個搶先上手的外客,把規矩說出:“各位大人,借閱書籍需要先行登記,並注上歸還時間。還請妥善保管,不要讓書籍出現損毀。”


    “知道知道,快給我登記。”


    “這都是寶物,我等自然懂得珍惜。”


    陸言看著這幫人很快就把之前種種拋之腦後,一心撲到書裏去,麵露微笑。


    自鹹陽至函穀,一路黃沙莽莽,良士忠臣形影相吊。


    國內官位空出小半,國家必然生亂。這不僅在告訴秦人,外客對於治理國家的重要性,以緩解國內矛盾,也是在為以後發展教育埋下種子。


    等秦王收拾完宗室,秦國將徹底進入嬴政時代,所有一切對這個時代的變革,都從這裏開啟。


    “秦王政九年,五月甲子,言以逐客之函穀,修館挽才,作文以記之:


    自鹹陽五百裏,長風卷地。賢客雁歸,去留不屬,了卻君心。王命急宣,朝發國都,暮至函穀,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


    ……


    嚐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陸言不自覺地補上了前世背過的千古名句,那句“先天下之憂而憂”,曾驚豔了無數“恰同學少年”的風華正茂。


    藏書樓裏落針可聞,一片沉寂。


    李斯目光閃爍,將身子沉沉地彎下,“師弟心胸,李斯唯有仰望。”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國師大人,老夫慚愧。”


    “撲通”一聲,有人跪倒,“秦王逐客,我心有憋屈,便自甘墮落。小人多謝國師大人指點。”


    有人跟隨著跪下,“國師大人尚且因逐客令,屈尊與我等同住函穀,我等必不負國師,不負秦王。”


    “我等必不負國師,不負秦王。”


    “不負國師,不負秦王!”


    陸言看著眼前跪倒一地的外客幹才,愣愣出神。


    李斯跟旁邊的蒙毅耳語,“蒙尚書,將大王的誠意和國師這篇文章,多多抄錄,以後給每個外客人手一本。”


    蒙毅連連點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考研在秦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沫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沫滓並收藏考研在秦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