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翻譯翻譯什麽是驚喜,永不為奴
大明:開局搶了陳圓圓 作者:一杆老煙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三口箱子打開的時候,杜琛坐不住了,兩眼發直站到箱子前,嘖嘖讚歎。
他看了看德化瓷器,又愛不釋手拿起布匹撫摸。當他拿起一麵玻璃鏡時,頓時目瞪口呆大為震驚。
西方世界在14世紀時就有了玻璃鏡,但他們的玻璃鏡是用錫箔和水銀塗在玻璃背麵製成的,而大明朝軍事院生產的玻璃鏡,已經使用了鍍銀技術,自然不是西洋人的玻璃鏡所能相提並論的。
杜琛十分識貨,驚歎道:“多麽精美,多麽清晰無暇的玻璃鏡哪!敢問陛下,這種玻璃鏡是如何製造出來的?”
李存明笑道:“這可是我朝的核心機密,朕怎麽能告訴你?不過朕可以保證,我朝完全掌握了玻璃鏡的生產技術,遙遙領先於你們西方國家,而且產量、質量都有保證,想要多少有多少。”
“當真?”杜琛看見了巨大的商機。
李存明指著另外兩口箱子,道:“我朝燒製瓷器的工藝,全世界獨一無二,這一點你們心裏最清楚,朕不多說。”
“且說布匹綢緞,朕最近在浙江、福建、廣東三省建立了好幾個織布廠,生產技術有重大革新。不管你們西洋人胃口有多大,朕都能滿足!”
“杜琛,說了這麽多,你還要猶豫嗎?”李存明下了最後的通牒,斬釘截鐵道,“你要是不答應朕的條件,朕就去跟荷蘭人做生意。朕是要與荷蘭人作戰不假,但你想一想,朕今日白天才攻打下濠鏡澳,晚上就跟你談生意,自然也能用這種方式與荷蘭人打交道。”
“況且荷蘭人比你們好相處,比你們明事理,朕聽說日本人之所以願意跟荷蘭人打交道,是因為荷蘭人入鄉隨俗,隻談生意,不談政治,更不派人傳教。”
“杜琛,給你一個晚上的時間,明天告訴朕你的選擇,過時不候!”
杜琛眼珠子轉了兩下,咬著牙道:“不必考慮了,我這就答應陛下所有的要求,絕不反悔,且永遠信守諾言!”
李存明哈哈大笑:“好,識時務者為俊傑,你果然是個聰明人!杜琛,為表誠意,朕送你三千匹布,一百箱瓷器,一箱玻璃鏡。”
杜琛激動得不知道該怎麽說好了,崇禎出手太闊綽了,不愧是天朝上國的君主哪,好氣魄,大格局!
“是不是很激動,是不是很驚喜?”李存明一邊笑,一邊看向利類思,“來,給朕翻譯翻譯什麽是驚喜,翻譯翻譯什麽是他媽的驚喜!”
李存明與杜琛達成了合作意向之後,雙方擬定了協議,簽了字蓋了章。
杜琛懷著無比興奮的心情,連夜謄寫了一份協議,並附上一封聲情並茂的書信,派人送回葡萄牙國內。他知道,國王一定會鼎力支持的。
而李存明一天也不想耽誤,拿出早已規劃好的草圖,在城中安置葡萄牙人。同時下旨委派官員進駐濠鏡澳,總督府改換門庭成了大明朝的衙門。
又派出五千人的軍隊接收濠鏡澳防務,重修炮台,並下令把卜加勞鑄炮廠連同廠裏的火炮專家遷往佛山,不許葡萄牙人私自在大明領土上鑄造武器。
第三天,為了表明不會傳教的決心,杜琛帶著手下們拆除城中的那一座大教堂。
李存明前往觀看,陳圓圓突然在地上發現一隻死去的鳥兒,用木棍扒拉了幾下,搖頭道:“這隻鳥兒中了鉛彈,想必是因為前天的戰爭而死,我把它埋了吧。”
“林黛玉葬花,陳圓圓葬鳥,都是妙人!”李存明笑道。
“林黛玉是誰?”陳圓圓問道。
“一個大美人!”
陳圓圓便白了李存明一眼,用手帕包住那一隻死去的信天翁,一邊離開一邊道:“成天心裏隻想著大美人,哪管他人死活?戰爭如此殘酷,連飛鳥也不能幸免,可悲可歎!”
李存明慌忙道:“喂,你可別魔怔了,搞得跟李香君一樣成了網抑雲。”
話音剛落,卻見有人從教堂裏抬出一個巨大的十字架來。利類思跪在地上,高舉雙臂道:“主啊,原諒這些無知的人吧,我願意替你背負沉重的十字架……”
李存明回過頭道:“利類思,朕尊重你的信仰,理解你的心情。但你應該清楚,你的主管不著我大明朝的事情,我華夏民族屹立於東方之巔時,耶穌還沒誕生呢!”
……
當明朝水師收複濠鏡澳,沉浸在巨大的喜悅之中時,鄭森卻陷入了困境之中。
自從丟失了金門島後,鄭森的船隊仿佛被嚴嚴實實包裹起來的嬰兒,難以伸展手腳了。糧食仍舊欠缺,澎湖列島上怪病肆虐,人心不穩。
鄭森不得不把目光投向東番島南部,東番島北部地區多丘陵山地,適宜耕種的平原主要在西南部。而西南部地區掌控在荷蘭人手中,鄭森要以東番島為基地大展身手,就必須占領富庶廣袤的平原地區。
這一天,鄭森看著地圖,思考該如何往南邊進軍,卻突然有人來報:“少主,滿清朝廷派來了使者,見還是不見?”
“不見!”鄭森道。
“可是滿清使者已經上了島,還說帶來了老主人的消息。其中一人乃是林時對,他是錢謙益的老朋友了,柳娘子已經在招待他了。”
鄭森皺起眉頭道:“林時對怎麽來了,此人又為何跟滿清韃子勾搭?罷了,見一見他們吧。”
晚飯時,鄭森擺了酒席,宴請滿清使者。桌子上隻有一道菜,小蔥拌豆腐。
滿清使者正是光時亨,這家夥因為與鄭芝龍走得近,滿清朝廷認為讓他來勸降鄭森非常合適,便派他從海上悄悄潛伏南下。
林時對和柳如是作陪,坐在客位。鄭森與光時亨麵對麵坐下去,拿起筷子道:“島上生活困苦,隻有這麽一道菜肴,請用!”
柳如是端起米飯,夾了一筷子小蔥拌豆腐,津津有味吃了起來。
光時亨和林時對卻吃慣了山珍海味,哪裏看得上這麽一道簡單寡淡的菜,都坐著不動。
鄭森笑道:“二位,在海島上吃新鮮豆腐,那可是比吃燕窩魚翅還難得!蔥砌成碎末,與豆腐拌在一處,滴上香油,人間美味哪。”
光時亨淡淡一笑,趁機道:“人活一世,吃什麽都無所謂,能飽腹即可。但走的路卻要選好了,否則行差踏出萬劫不複哪。”
鄭森道:“此言差矣,民以食為天,吃什麽東西必須慎之又慎。小蔥拌豆腐,一清二楚,做人做事就該如此,所謂君子不欺暗室。有的人吃著昧良心的飯菜,就不怕嘴上生瘡,心裏愧疚嗎?”
兩人打起了機鋒,光時亨聽出了鄭森的譏嘲之意,道:“鄭公子喜歡吃小蔥拌豆腐,為人坦蕩明白,可你父親年邁體衰,你忍心他吃寡淡無味的食物嗎?”
“人各有命,父輩有父輩的使命,我有我的飯要吃,有我的路要走。”鄭森道。
光時亨見鄭森半點不肯退讓,使出了殺手鐧:“鄭公子,我南下的時候,令尊讓我給你帶一句話,他非常想念家人,希望一家人可以團聚,享受天倫之樂。攝政王也說了,隻要鄭公子投降我朝,立即封王。”
鄭森放下碗筷,一字一頓道:“我父親受了範文程的欺騙,落入韃子羅網之中,人到中年享受不了天倫之樂,全是拜陰險狡詐的韃子所賜,你們何必假惺惺的呢?”
“至於封王嘛,我鄭森確實胸有大誌,也想建功立業揚名立萬,但我絕不會接受韃子的施舍。別的不說,韃子狼心狗肺絕非善類,孫可望前車之鑒就在眼前,我說什麽也不敢相信韃子的鬼話!”
光時亨道:“孫可望之死,乃是感染風寒不治而亡,鄭公子莫要聽信謠言。”
“反正孫可望死了,這是事實!”鄭森冷笑。
光時亨啞口無言,孫可望之死,影響著實惡劣。
別說遠在東番島的鄭森有所懷疑,山東、山西等地也是謠言四起,人們都說孫可望死在了韃子手裏,韃子不值得信任。
眼見著光時亨吃了癟,林時對慌忙插話道:“森哥兒,滿清朝廷再有諸多不好之處,也比崇禎好多了吧?崇禎殺了你的老師錢尚書,最近又發兵攻打你的船隊,你五叔鄭芝豹全軍覆沒,你背負著這麽多的深仇大恨,難道不想報仇嗎?”
鄭森霍然起身,道:“林時對,我以前看在你是東林黨的份上,願意與你往來。可你有什麽資格來我麵前狺狺狂吠?我聽說漢人投降了韃子,往往淪落為包衣奴,我堂堂七尺男兒,生來是給人為奴為仆的嗎?”
“我確實跟崇禎有仇,但也分得清楚大是大非,明白家國大義。我鄭森永不為奴,你們休要多言,否則如同此桌!”
說著,拔出刀子斬在桌子上,桌角斷裂。
鄭森冷冷道:“光時亨,你當了漢奸,還敢來南邊活動,要是我把你交到崇禎手裏,你說會有什麽下場?林時對,你也一樣,你得罪崇禎的事情也不少。想活命的,滾吧!”
兩人羞憤交加,不敢多言,抱頭鼠竄。
柳如是看著鄭森,目光柔和:“森哥兒,你已經長成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啦!他們勸你歸降滿清韃子,師娘是不同意的,師娘還是勸你歸順大明朝吧。你已然不能在父親麵前盡孝,就該在皇帝身邊盡忠,你說是不是這麽一個道理?”
“容我想一想吧。”鄭森意興闌珊,離開了廳堂。
他看了看德化瓷器,又愛不釋手拿起布匹撫摸。當他拿起一麵玻璃鏡時,頓時目瞪口呆大為震驚。
西方世界在14世紀時就有了玻璃鏡,但他們的玻璃鏡是用錫箔和水銀塗在玻璃背麵製成的,而大明朝軍事院生產的玻璃鏡,已經使用了鍍銀技術,自然不是西洋人的玻璃鏡所能相提並論的。
杜琛十分識貨,驚歎道:“多麽精美,多麽清晰無暇的玻璃鏡哪!敢問陛下,這種玻璃鏡是如何製造出來的?”
李存明笑道:“這可是我朝的核心機密,朕怎麽能告訴你?不過朕可以保證,我朝完全掌握了玻璃鏡的生產技術,遙遙領先於你們西方國家,而且產量、質量都有保證,想要多少有多少。”
“當真?”杜琛看見了巨大的商機。
李存明指著另外兩口箱子,道:“我朝燒製瓷器的工藝,全世界獨一無二,這一點你們心裏最清楚,朕不多說。”
“且說布匹綢緞,朕最近在浙江、福建、廣東三省建立了好幾個織布廠,生產技術有重大革新。不管你們西洋人胃口有多大,朕都能滿足!”
“杜琛,說了這麽多,你還要猶豫嗎?”李存明下了最後的通牒,斬釘截鐵道,“你要是不答應朕的條件,朕就去跟荷蘭人做生意。朕是要與荷蘭人作戰不假,但你想一想,朕今日白天才攻打下濠鏡澳,晚上就跟你談生意,自然也能用這種方式與荷蘭人打交道。”
“況且荷蘭人比你們好相處,比你們明事理,朕聽說日本人之所以願意跟荷蘭人打交道,是因為荷蘭人入鄉隨俗,隻談生意,不談政治,更不派人傳教。”
“杜琛,給你一個晚上的時間,明天告訴朕你的選擇,過時不候!”
杜琛眼珠子轉了兩下,咬著牙道:“不必考慮了,我這就答應陛下所有的要求,絕不反悔,且永遠信守諾言!”
李存明哈哈大笑:“好,識時務者為俊傑,你果然是個聰明人!杜琛,為表誠意,朕送你三千匹布,一百箱瓷器,一箱玻璃鏡。”
杜琛激動得不知道該怎麽說好了,崇禎出手太闊綽了,不愧是天朝上國的君主哪,好氣魄,大格局!
“是不是很激動,是不是很驚喜?”李存明一邊笑,一邊看向利類思,“來,給朕翻譯翻譯什麽是驚喜,翻譯翻譯什麽是他媽的驚喜!”
李存明與杜琛達成了合作意向之後,雙方擬定了協議,簽了字蓋了章。
杜琛懷著無比興奮的心情,連夜謄寫了一份協議,並附上一封聲情並茂的書信,派人送回葡萄牙國內。他知道,國王一定會鼎力支持的。
而李存明一天也不想耽誤,拿出早已規劃好的草圖,在城中安置葡萄牙人。同時下旨委派官員進駐濠鏡澳,總督府改換門庭成了大明朝的衙門。
又派出五千人的軍隊接收濠鏡澳防務,重修炮台,並下令把卜加勞鑄炮廠連同廠裏的火炮專家遷往佛山,不許葡萄牙人私自在大明領土上鑄造武器。
第三天,為了表明不會傳教的決心,杜琛帶著手下們拆除城中的那一座大教堂。
李存明前往觀看,陳圓圓突然在地上發現一隻死去的鳥兒,用木棍扒拉了幾下,搖頭道:“這隻鳥兒中了鉛彈,想必是因為前天的戰爭而死,我把它埋了吧。”
“林黛玉葬花,陳圓圓葬鳥,都是妙人!”李存明笑道。
“林黛玉是誰?”陳圓圓問道。
“一個大美人!”
陳圓圓便白了李存明一眼,用手帕包住那一隻死去的信天翁,一邊離開一邊道:“成天心裏隻想著大美人,哪管他人死活?戰爭如此殘酷,連飛鳥也不能幸免,可悲可歎!”
李存明慌忙道:“喂,你可別魔怔了,搞得跟李香君一樣成了網抑雲。”
話音剛落,卻見有人從教堂裏抬出一個巨大的十字架來。利類思跪在地上,高舉雙臂道:“主啊,原諒這些無知的人吧,我願意替你背負沉重的十字架……”
李存明回過頭道:“利類思,朕尊重你的信仰,理解你的心情。但你應該清楚,你的主管不著我大明朝的事情,我華夏民族屹立於東方之巔時,耶穌還沒誕生呢!”
……
當明朝水師收複濠鏡澳,沉浸在巨大的喜悅之中時,鄭森卻陷入了困境之中。
自從丟失了金門島後,鄭森的船隊仿佛被嚴嚴實實包裹起來的嬰兒,難以伸展手腳了。糧食仍舊欠缺,澎湖列島上怪病肆虐,人心不穩。
鄭森不得不把目光投向東番島南部,東番島北部地區多丘陵山地,適宜耕種的平原主要在西南部。而西南部地區掌控在荷蘭人手中,鄭森要以東番島為基地大展身手,就必須占領富庶廣袤的平原地區。
這一天,鄭森看著地圖,思考該如何往南邊進軍,卻突然有人來報:“少主,滿清朝廷派來了使者,見還是不見?”
“不見!”鄭森道。
“可是滿清使者已經上了島,還說帶來了老主人的消息。其中一人乃是林時對,他是錢謙益的老朋友了,柳娘子已經在招待他了。”
鄭森皺起眉頭道:“林時對怎麽來了,此人又為何跟滿清韃子勾搭?罷了,見一見他們吧。”
晚飯時,鄭森擺了酒席,宴請滿清使者。桌子上隻有一道菜,小蔥拌豆腐。
滿清使者正是光時亨,這家夥因為與鄭芝龍走得近,滿清朝廷認為讓他來勸降鄭森非常合適,便派他從海上悄悄潛伏南下。
林時對和柳如是作陪,坐在客位。鄭森與光時亨麵對麵坐下去,拿起筷子道:“島上生活困苦,隻有這麽一道菜肴,請用!”
柳如是端起米飯,夾了一筷子小蔥拌豆腐,津津有味吃了起來。
光時亨和林時對卻吃慣了山珍海味,哪裏看得上這麽一道簡單寡淡的菜,都坐著不動。
鄭森笑道:“二位,在海島上吃新鮮豆腐,那可是比吃燕窩魚翅還難得!蔥砌成碎末,與豆腐拌在一處,滴上香油,人間美味哪。”
光時亨淡淡一笑,趁機道:“人活一世,吃什麽都無所謂,能飽腹即可。但走的路卻要選好了,否則行差踏出萬劫不複哪。”
鄭森道:“此言差矣,民以食為天,吃什麽東西必須慎之又慎。小蔥拌豆腐,一清二楚,做人做事就該如此,所謂君子不欺暗室。有的人吃著昧良心的飯菜,就不怕嘴上生瘡,心裏愧疚嗎?”
兩人打起了機鋒,光時亨聽出了鄭森的譏嘲之意,道:“鄭公子喜歡吃小蔥拌豆腐,為人坦蕩明白,可你父親年邁體衰,你忍心他吃寡淡無味的食物嗎?”
“人各有命,父輩有父輩的使命,我有我的飯要吃,有我的路要走。”鄭森道。
光時亨見鄭森半點不肯退讓,使出了殺手鐧:“鄭公子,我南下的時候,令尊讓我給你帶一句話,他非常想念家人,希望一家人可以團聚,享受天倫之樂。攝政王也說了,隻要鄭公子投降我朝,立即封王。”
鄭森放下碗筷,一字一頓道:“我父親受了範文程的欺騙,落入韃子羅網之中,人到中年享受不了天倫之樂,全是拜陰險狡詐的韃子所賜,你們何必假惺惺的呢?”
“至於封王嘛,我鄭森確實胸有大誌,也想建功立業揚名立萬,但我絕不會接受韃子的施舍。別的不說,韃子狼心狗肺絕非善類,孫可望前車之鑒就在眼前,我說什麽也不敢相信韃子的鬼話!”
光時亨道:“孫可望之死,乃是感染風寒不治而亡,鄭公子莫要聽信謠言。”
“反正孫可望死了,這是事實!”鄭森冷笑。
光時亨啞口無言,孫可望之死,影響著實惡劣。
別說遠在東番島的鄭森有所懷疑,山東、山西等地也是謠言四起,人們都說孫可望死在了韃子手裏,韃子不值得信任。
眼見著光時亨吃了癟,林時對慌忙插話道:“森哥兒,滿清朝廷再有諸多不好之處,也比崇禎好多了吧?崇禎殺了你的老師錢尚書,最近又發兵攻打你的船隊,你五叔鄭芝豹全軍覆沒,你背負著這麽多的深仇大恨,難道不想報仇嗎?”
鄭森霍然起身,道:“林時對,我以前看在你是東林黨的份上,願意與你往來。可你有什麽資格來我麵前狺狺狂吠?我聽說漢人投降了韃子,往往淪落為包衣奴,我堂堂七尺男兒,生來是給人為奴為仆的嗎?”
“我確實跟崇禎有仇,但也分得清楚大是大非,明白家國大義。我鄭森永不為奴,你們休要多言,否則如同此桌!”
說著,拔出刀子斬在桌子上,桌角斷裂。
鄭森冷冷道:“光時亨,你當了漢奸,還敢來南邊活動,要是我把你交到崇禎手裏,你說會有什麽下場?林時對,你也一樣,你得罪崇禎的事情也不少。想活命的,滾吧!”
兩人羞憤交加,不敢多言,抱頭鼠竄。
柳如是看著鄭森,目光柔和:“森哥兒,你已經長成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啦!他們勸你歸降滿清韃子,師娘是不同意的,師娘還是勸你歸順大明朝吧。你已然不能在父親麵前盡孝,就該在皇帝身邊盡忠,你說是不是這麽一個道理?”
“容我想一想吧。”鄭森意興闌珊,離開了廳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