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李過歸降,張煌言總督雲貴
大明:開局搶了陳圓圓 作者:一杆老煙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過,咱們又見麵了,這一次仍然是朕俘虜了你!”
天堂寨山下,當李過再次見到崇禎皇帝時,看到的仍舊是一張氣定神閑、親切和藹的笑臉。
而李過則身負綁繩,因為與齊大壯劇烈扭打,摔得鼻青臉腫,披頭散發。他一時間有些窘迫,有些尷尬。
再想到自己離開寧陵時,曾說過再見麵時成為俘虜的應該是崇禎,不由得萬分羞慚。
李存明從馬背上跳下來,親自給李過鬆綁,盯著他的眼睛道:
“朕來大別山,一半是真心愛惜將軍人才難得,一半則是李自成讓朕來的。李自成給朕托夢,說他最放心不下你,請求朕收留你,而後帶著你為大順報仇雪恨。”
“真的?”李過問道。
“朕豈會騙你!”李存明臉不紅心不跳,說得有鼻子有眼,“朕在夢裏見到李自成的魂魄,那魂魄頭戴皇帝冠冕,滿臉汙血,獨眼裏滲出紫黑色的血液,很是可怖。如今想來,李自成死得好生淒慘也!”
李過心頭一跳,崇禎描述的魂魄樣子,與他所見一模一樣,莫非李自成真的顯靈了?
李存明見李過神情緩和下去,竭力憋著笑,繼續趁熱打鐵道:
“朕與李自成爭鬥將近二十年,想不到他死後竟會托夢給朕,讓朕感慨萬千。這說明什麽呢?說明李自成臨死前終於想清楚了,韃子才是咱們最大的敵人,他心裏一定恨死了韃子,故而希望你與朕聯手抗擊敵人。”
“朕知道你心裏有個結解不開,埋怨朕沒有答應你的條件。朕把你口中的殺害李自成的凶手帶來了,傻大柱,你過來!”
傻大柱站到李過身前,拱拱手,坦誠道:“李將軍,是我和團練成員們在九宮山圍攻李自成,致使他自刎而死。團練成員們早已死在大順軍手裏,如今隻剩我一人了,你要報仇,盡管衝我來!”
仇人見麵分外眼紅,李過握緊拳頭吼道:“逆賊,我打死你!”
拳頭揮出,傻大柱站著不動。
嘭的一聲,李過覺得手指發疼,似乎骨折了,抬眼一看,卻見崇禎擋在傻大柱身前,替他挨了一拳。
“皇上!”明軍將士們叫起來,傻大柱噗通跪下去大哭。
“不礙事!”李存明笑盈盈的,看著李過道,“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天下罪孽盡歸朕一人承擔,請李將軍寬恕了傻大柱吧。”
說著,拔出七星寶劍,割下一縷頭發舉在手裏,朗聲道:“朕今日在李將軍麵前,在大順諸位將士麵前發誓,朕一定會替你們的皇帝、皇後以及袍澤們複仇,驅除韃虜,恢複華夏!若有違此誓,諸位可以砍下朕的頭顱,放到李自成墓前謝罪!”
“皇上!”明軍所有士兵齊刷刷跪下去,泣不成聲。
李過和他身後的農民軍則呆了,沉默不語,但許多人眼裏已經有了淚花。
張煌言叫道:“李將軍,難道我朝皇帝的誠意還不夠嗎?你還在猶豫什麽?”
李過回過神,仰天長歎道:“我李過豈是不識好歹,有眼無珠之人?叔父,從今而後,大順不複存在,侄兒此生又成了大明子民!”
繼而跪下去,道:“罪人李過,叩見皇上!”
農民軍士兵們也都跪下道:“我等罪人叩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存明哈哈大笑,彎腰攙扶起李過,讓其餘之人起身,欣慰地點頭道:“浪子回頭金不換,你們重回大明朝的懷抱,朕由衷感到高興。”
隨即宣旨道:“封李過為興國公,仍舊率領本部忠貞營兵馬;大小將士盡皆有賞,望爾等勉勵誅殺滿清韃子;在九宮山下營造陵墓,將大順皇帝、皇後合葬一處,以供緬懷。為大順朝殉國諸人樹碑立傳,並去除賊寇稱號。”
聽到聖旨,農民軍將士們一片歡騰。李過徹底放心了,暗想崇禎胸懷寬廣,不計前嫌坦誠相待,有聖主之資,此生定當誓死追隨。
“叮,獲得李過正麵情緒值”
“叮,一共獲得農民軍將士正麵情緒值”
李存明拉著李過的手,笑道:“走,回鎮子上去,朕命人準備宴席,犒賞三軍!”
……
河穀中的小鎮,一下子變得熱鬧喜慶起來。父老鄉親們前來道賀,軍營裏宰殺豬羊,處處洋溢著喜氣。
席間,李過道:“陛下,臣實在想不明白,您是如何在五天之內兵臨大別山的?”
李存明道:“朕揚言要在一個月之內活捉李將軍,大放煙霧彈,而後帶領著新軍急速前行,四天就從鳳陽到了大別山。”
“新軍?”
李存明便招招手,齊大壯帶著朱由崧走了過來。
李存明介紹道:“所謂的新軍,是朕到了南京操練出來的一支軍隊,他們最大的特點,便是善於長途奔襲,且裝備不同於以往的隊伍,每人配備一支燧發槍,一個軍用背包,講究的是機動靈活。”
李過看了燧發槍和軍用背包後,嘖嘖讚歎,又問道:“對了,從懸崖上跳下來的士兵們所使用的是什麽東西,怎麽能飛行自如,仿佛長了翅膀似的?”
“那是滑翔翼!”齊大壯簡明扼要介紹了滑翔翼的構造和飛行原理,惋惜道,“這是我軍第一次在實戰中使用滑翔翼,因為訓練時間隻有一個月,士兵們操作不熟練,為了抓住李將軍,一下子折損了十二個滑翔手。”
“還有我呢,在空中時嘴裏灌了多少冷風,受涼了,落地時摔了一跤,差點折斷了腰。”朱由崧道。
眾人哄笑起來,李存明指著朱由崧道:“李將軍,你知道他是誰嗎?他便是福王朱由崧!”
李過吃了一驚,眼前的朱由崧,哪裏還有一個藩王的樣子,跟一般的士兵沒什麽區別了。
朱由崧道:“我已經不是藩王了,如今在軍中效力,靠自己的本事一刀一槍賣力吃飯。李過,你們當初攻進開封城時,烹死了我的父王,按理說我也該找你們報仇才是。可既然你們歸降了我大明朝,以後便是一家人,以前的恩恩怨怨一筆勾銷,同心協力殺韃子報效皇上才是正理!”
“說得好,朱由崧,朕對你該刮目相看了!”李存明豎起了大拇指。
李過則讚歎道:“明軍裝備新奇優良,兵強馬壯,將士用命,就連藩王都上陣殺敵,今非昔比啦!大明朝煥然一新,老百姓們有救了!”
宴席散後,李存明將張煌言和李過留了下來,君臣三人坐在院裏飲茶。
李存明道:“朕和軍師猜測滿清平定甘肅之後,就會發兵入蜀,繼而占領雲貴地區。張煌言,朕有意派你去經營雲貴,你有何想法?”
張煌言認真思考之後,道:“雲貴地處邊疆,且多山地,自古貧窮閉塞。首要之事,還是應該恢複生產,推廣土豆、玉米的種植;其次則是抵抗韃子兵鋒,挫敗他們的戰略意圖,如果能與盤踞在川蜀一帶的各種勢力聯合一處,再好不過。”
李存明點頭道:“李邦華生前對你和堵胤錫大為讚歎,你果然沒有讓朕失望!你所說的兩點,正是朕想交代給你的,另外還有一件要緊事,貴州六盤水煤炭儲量豐富,你也得著手開礦,想辦法把煤炭送到佛山去。”
“臣謹記在心!”張煌言道。
李存明當即任命張煌言為雲貴總督,並讓李過帶著部隊一同去貴陽。李過又驚又喜,他與張煌言熟識,兩人在一起做事,不必擔心互相猜忌、互相掣肘。
“李將軍,去往雲貴的途中,朕允許你去九宮山拜祭,以盡臣子之道。”李存明又道。
從祠堂裏走出來,張煌言問道:“李將軍,有何感想?”
李過眼裏閃著激動的光芒,拍著手道:“以前你總在我麵前說崇禎如何雄才大略,如何有明君之風,我隻覺得聒噪。可如今,我李過服了,打心裏感到佩服敬畏,皇上真乃一代雄主也!”
隨即又有幾分失落道:“哎,我叔父隻做得馬上闖王,卻當不得天下君主。倘若他能像崇禎一樣,豈會有國破身死之禍?”
李過歸降大明朝之後,影響巨大而深遠,許多四處逃竄的大順軍隊紛紛南下投降。
李存明來者不拒,並作出妥善安排,且挑選出十萬精兵補充到京營中。到了此時,皇帝麾下已有三十萬忠心而驍勇的士兵。
天堂寨山下,當李過再次見到崇禎皇帝時,看到的仍舊是一張氣定神閑、親切和藹的笑臉。
而李過則身負綁繩,因為與齊大壯劇烈扭打,摔得鼻青臉腫,披頭散發。他一時間有些窘迫,有些尷尬。
再想到自己離開寧陵時,曾說過再見麵時成為俘虜的應該是崇禎,不由得萬分羞慚。
李存明從馬背上跳下來,親自給李過鬆綁,盯著他的眼睛道:
“朕來大別山,一半是真心愛惜將軍人才難得,一半則是李自成讓朕來的。李自成給朕托夢,說他最放心不下你,請求朕收留你,而後帶著你為大順報仇雪恨。”
“真的?”李過問道。
“朕豈會騙你!”李存明臉不紅心不跳,說得有鼻子有眼,“朕在夢裏見到李自成的魂魄,那魂魄頭戴皇帝冠冕,滿臉汙血,獨眼裏滲出紫黑色的血液,很是可怖。如今想來,李自成死得好生淒慘也!”
李過心頭一跳,崇禎描述的魂魄樣子,與他所見一模一樣,莫非李自成真的顯靈了?
李存明見李過神情緩和下去,竭力憋著笑,繼續趁熱打鐵道:
“朕與李自成爭鬥將近二十年,想不到他死後竟會托夢給朕,讓朕感慨萬千。這說明什麽呢?說明李自成臨死前終於想清楚了,韃子才是咱們最大的敵人,他心裏一定恨死了韃子,故而希望你與朕聯手抗擊敵人。”
“朕知道你心裏有個結解不開,埋怨朕沒有答應你的條件。朕把你口中的殺害李自成的凶手帶來了,傻大柱,你過來!”
傻大柱站到李過身前,拱拱手,坦誠道:“李將軍,是我和團練成員們在九宮山圍攻李自成,致使他自刎而死。團練成員們早已死在大順軍手裏,如今隻剩我一人了,你要報仇,盡管衝我來!”
仇人見麵分外眼紅,李過握緊拳頭吼道:“逆賊,我打死你!”
拳頭揮出,傻大柱站著不動。
嘭的一聲,李過覺得手指發疼,似乎骨折了,抬眼一看,卻見崇禎擋在傻大柱身前,替他挨了一拳。
“皇上!”明軍將士們叫起來,傻大柱噗通跪下去大哭。
“不礙事!”李存明笑盈盈的,看著李過道,“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天下罪孽盡歸朕一人承擔,請李將軍寬恕了傻大柱吧。”
說著,拔出七星寶劍,割下一縷頭發舉在手裏,朗聲道:“朕今日在李將軍麵前,在大順諸位將士麵前發誓,朕一定會替你們的皇帝、皇後以及袍澤們複仇,驅除韃虜,恢複華夏!若有違此誓,諸位可以砍下朕的頭顱,放到李自成墓前謝罪!”
“皇上!”明軍所有士兵齊刷刷跪下去,泣不成聲。
李過和他身後的農民軍則呆了,沉默不語,但許多人眼裏已經有了淚花。
張煌言叫道:“李將軍,難道我朝皇帝的誠意還不夠嗎?你還在猶豫什麽?”
李過回過神,仰天長歎道:“我李過豈是不識好歹,有眼無珠之人?叔父,從今而後,大順不複存在,侄兒此生又成了大明子民!”
繼而跪下去,道:“罪人李過,叩見皇上!”
農民軍士兵們也都跪下道:“我等罪人叩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存明哈哈大笑,彎腰攙扶起李過,讓其餘之人起身,欣慰地點頭道:“浪子回頭金不換,你們重回大明朝的懷抱,朕由衷感到高興。”
隨即宣旨道:“封李過為興國公,仍舊率領本部忠貞營兵馬;大小將士盡皆有賞,望爾等勉勵誅殺滿清韃子;在九宮山下營造陵墓,將大順皇帝、皇後合葬一處,以供緬懷。為大順朝殉國諸人樹碑立傳,並去除賊寇稱號。”
聽到聖旨,農民軍將士們一片歡騰。李過徹底放心了,暗想崇禎胸懷寬廣,不計前嫌坦誠相待,有聖主之資,此生定當誓死追隨。
“叮,獲得李過正麵情緒值”
“叮,一共獲得農民軍將士正麵情緒值”
李存明拉著李過的手,笑道:“走,回鎮子上去,朕命人準備宴席,犒賞三軍!”
……
河穀中的小鎮,一下子變得熱鬧喜慶起來。父老鄉親們前來道賀,軍營裏宰殺豬羊,處處洋溢著喜氣。
席間,李過道:“陛下,臣實在想不明白,您是如何在五天之內兵臨大別山的?”
李存明道:“朕揚言要在一個月之內活捉李將軍,大放煙霧彈,而後帶領著新軍急速前行,四天就從鳳陽到了大別山。”
“新軍?”
李存明便招招手,齊大壯帶著朱由崧走了過來。
李存明介紹道:“所謂的新軍,是朕到了南京操練出來的一支軍隊,他們最大的特點,便是善於長途奔襲,且裝備不同於以往的隊伍,每人配備一支燧發槍,一個軍用背包,講究的是機動靈活。”
李過看了燧發槍和軍用背包後,嘖嘖讚歎,又問道:“對了,從懸崖上跳下來的士兵們所使用的是什麽東西,怎麽能飛行自如,仿佛長了翅膀似的?”
“那是滑翔翼!”齊大壯簡明扼要介紹了滑翔翼的構造和飛行原理,惋惜道,“這是我軍第一次在實戰中使用滑翔翼,因為訓練時間隻有一個月,士兵們操作不熟練,為了抓住李將軍,一下子折損了十二個滑翔手。”
“還有我呢,在空中時嘴裏灌了多少冷風,受涼了,落地時摔了一跤,差點折斷了腰。”朱由崧道。
眾人哄笑起來,李存明指著朱由崧道:“李將軍,你知道他是誰嗎?他便是福王朱由崧!”
李過吃了一驚,眼前的朱由崧,哪裏還有一個藩王的樣子,跟一般的士兵沒什麽區別了。
朱由崧道:“我已經不是藩王了,如今在軍中效力,靠自己的本事一刀一槍賣力吃飯。李過,你們當初攻進開封城時,烹死了我的父王,按理說我也該找你們報仇才是。可既然你們歸降了我大明朝,以後便是一家人,以前的恩恩怨怨一筆勾銷,同心協力殺韃子報效皇上才是正理!”
“說得好,朱由崧,朕對你該刮目相看了!”李存明豎起了大拇指。
李過則讚歎道:“明軍裝備新奇優良,兵強馬壯,將士用命,就連藩王都上陣殺敵,今非昔比啦!大明朝煥然一新,老百姓們有救了!”
宴席散後,李存明將張煌言和李過留了下來,君臣三人坐在院裏飲茶。
李存明道:“朕和軍師猜測滿清平定甘肅之後,就會發兵入蜀,繼而占領雲貴地區。張煌言,朕有意派你去經營雲貴,你有何想法?”
張煌言認真思考之後,道:“雲貴地處邊疆,且多山地,自古貧窮閉塞。首要之事,還是應該恢複生產,推廣土豆、玉米的種植;其次則是抵抗韃子兵鋒,挫敗他們的戰略意圖,如果能與盤踞在川蜀一帶的各種勢力聯合一處,再好不過。”
李存明點頭道:“李邦華生前對你和堵胤錫大為讚歎,你果然沒有讓朕失望!你所說的兩點,正是朕想交代給你的,另外還有一件要緊事,貴州六盤水煤炭儲量豐富,你也得著手開礦,想辦法把煤炭送到佛山去。”
“臣謹記在心!”張煌言道。
李存明當即任命張煌言為雲貴總督,並讓李過帶著部隊一同去貴陽。李過又驚又喜,他與張煌言熟識,兩人在一起做事,不必擔心互相猜忌、互相掣肘。
“李將軍,去往雲貴的途中,朕允許你去九宮山拜祭,以盡臣子之道。”李存明又道。
從祠堂裏走出來,張煌言問道:“李將軍,有何感想?”
李過眼裏閃著激動的光芒,拍著手道:“以前你總在我麵前說崇禎如何雄才大略,如何有明君之風,我隻覺得聒噪。可如今,我李過服了,打心裏感到佩服敬畏,皇上真乃一代雄主也!”
隨即又有幾分失落道:“哎,我叔父隻做得馬上闖王,卻當不得天下君主。倘若他能像崇禎一樣,豈會有國破身死之禍?”
李過歸降大明朝之後,影響巨大而深遠,許多四處逃竄的大順軍隊紛紛南下投降。
李存明來者不拒,並作出妥善安排,且挑選出十萬精兵補充到京營中。到了此時,皇帝麾下已有三十萬忠心而驍勇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