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難題,陰謀與陽謀
大明:開局搶了陳圓圓 作者:一杆老煙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穿越到大明朝一年有餘,李存明時常感慨,古人智慧無窮不可小覷,他心生敬畏。
正因為心有敬畏,所以範文程必須死!
範文程命令陳洪範拉攏牛金星父子,略施計謀,便讓大順朝廷灰飛煙滅,便讓三國鼎立的局麵土崩瓦解,此等深謀遠慮,令人折服。
“真是個難纏的對手哪!”李存明由衷感慨。
他當即寫了兩封書信,交給鞏永固道:“火速派人到南京,將朕的信交給長平公主。朕已經在信裏交代清楚了,長平公主知道該怎麽做。”
鞏永固領命而去,李存明看著地圖,沉思良久,通盤考慮之後,對新的局麵有了應對之策。
命人找來閆爾梅和蔣德璟,李存明道:“三國鼎立的局麵不複存在,新的考驗又來到了眼前。既然滿清韃子出招了,咱們接招就是。”
“現在有三件事情必須立即去做,一是趁亂收複一些戰略要地,朕決定命令黃得功拿下承天府、襄陽府兩地,同時讓周遇吉經營開封城。”
“二是大順朝廷雖然敗亡了,但還有許多兵卒散落於各處。這些人聚起來,力量不容忽視,尤其盤踞在大別山的李過,手裏有六七萬人,朕想招安農民軍,以為己用,絕不能讓這些人投降到韃子的陣營裏去。”
閆爾梅點頭道:“理應如此!農民軍國破家亡,對韃子有深仇大恨,士氣可用。咱們漢人本是一家,麵對外敵,就該放棄偏見,同仇敵愾抗擊韃子。”
李存明繼續道:“韃子有意攻打川蜀,咱們要早做準備,在雲貴一帶布置上重兵,並委派幹才之人擔當雲貴總督。二位愛卿,你們可有適合的人選?”
蔣德璟道:“湖廣總督何騰蛟如何?”
“何騰蛟去了雲貴,湖廣總督又有誰來擔任呢?”閆爾梅反問一句,捋著胡須道,“臣猜測皇上的意思,派去雲貴總攬大局的人,不僅要有非凡的才幹,還必須對農民軍沒有成見。如果韃子攻下了川蜀,張獻忠的軍隊逃離蜀地時,雲貴總督必須想法子招降他們,並精誠合作。”
李存明欣慰地點著頭:“軍師啊,多爾袞有範文程,朕有了你,可謂一時龍爭虎鬥,不遑多讓!張煌言、堵胤錫二人對農民軍向來態度友好,心胸開闊,不是腐儒們能相比的。可堵胤錫當了江北總督,張煌言被李過挾持,朕覺得無人可用了!”
閆爾梅道:“韃子一時半會兒攻打不下蜀地,咱們先招降李過。等張煌言回到陛下身旁,再委以重任不遲。”
“也隻能如此了。”李存明點著頭,當即派馬士英拿著禦筆書信前往大別山與李過談判。
同時四處張貼榜文,宣告天下,大明皇帝赦免農民軍罪行,有意招安。
李自成死去的消息很快傳遍天下,明朝各地一片歡騰。南京城裏大放煙花,士紳們奔走相告,比過年還要喜慶熱鬧。
何騰蛟親自帶著傻大柱到鳳陽府麵見皇上,為他邀功。傻大柱披紅掛綠,一路行來,受到官紳、百姓們的歡迎,人人將他當作大英雄。
李自成死後,他的部下狂怒不已,蕩平通山縣。那些團練成員死於大順兵卒的複仇怒火之下,隻有傻大柱僥幸逃出生天。
李存明在府衙接見傻大柱,見他腰圓背闊,是條漢子,笑著道:“你叫什麽名字?”
“傻大柱!”
李存明大笑:“朕問你姓甚名誰?”
“小民姓張,卻沒有名字,村裏人都叫我傻大柱。”
“罷了,朕賜你姓名為朱大柱吧。朱大柱,你且詳細說一說,如何殺死李自成的。”
傻大柱便繪聲繪色說了那一天的情形,最後道:“要不是我爺爺被大順衙役活活打死,我也不會跟李自成為難。我沒有殺了他,讓他自刎的,好歹是個皇帝嘛,給他留些體麵。他死了,我還幫他合眼,可惜合不上,他應該不甘心。對了,我取走了他腰間的一枚印章,請皇上過目。”
李存明歎道:“看不出來,你傻大柱也懂得英雄惜英雄。李自成英雄一世,最終因你而死,但並不辱沒了他,你做得很好。”
接過印章看了,確實是大順皇帝玉璽,印章一側刻著“永昌元年”四個字。
“這枚印章,朕收下了,留作紀念吧。”李存明道。
而後頒下聖旨,封朱大柱為順侯,賞銀萬兩、黃金千兩,並在南京營造侯府。
李存明在江北頒發削藩詔令之後,大明朝的爵位不再世襲。傻大柱仍舊感激涕零,哭喊道:“叩謝天恩!爺爺,我成了侯爺啦,可惜您老人家沒有福氣……”
哭夠了,傻大柱請旨道:“皇上,臣打小就是個農民,當不來侯爺。我在湖北加入地方團練後,覺得當兵挺好的,臣想參軍,請皇上恩準!”
“好啊,大明朝的王爺侯爺們不貪圖享受,願意上陣廝殺,中興有望了!”李存明大為高興。
隨即攙扶起傻大柱,親自拉著他的手,入席同飲。
“叮,獲得傻大柱正麵情緒值”
卻說十多天之後,馬士英從大別山回來了,給李存明帶來了一個棘手的難題。
原來李過說了,他可以帶著將士們歸降大明朝,但有一個要求,必須殺了在九宮山圍攻李自成的那些人,否則免談。
李存明大皺眉頭,良久不語。
“陛下,殺傻大柱一人即可獲得李過幾萬人馬,且李過歸降之後,帶來的示範效應巨大,其他在各地觀望的農民軍必會紛紛效仿,何樂而不為呢?”閆爾梅道。
李存明仍舊不說話,麵有難色。
閆爾梅繼續道:“皇上如果不願意殺害傻大柱,臣倒有個折中的法子,去監牢裏找個與傻大柱容貌身材相近之人殺了,頭顱拿給李過看,再讓傻大柱從此隱姓埋名,保他一世榮華富貴即可。反正李過未曾見過傻大柱,如此偷天換日,豈不兩全其美?”
李存明抬起眼皮,看向閆爾梅道:“軍師,你智計百出,朕向來很欣賞你。但朕這一次不會聽從你的建議,朕不能殺傻大柱!”
“為什麽呢?別人都可以殺,唯獨傻大柱殺不得!請軍師細想,傻大柱等人殺死李自成,何錯之有?他李自成發兵攻打湖廣地區,本就是我們的敵人,殺了敵人便是立了大功。為了討好農民軍,讓朕殺了有功之人,這種事情能做嗎?”
“倘若如此,天下百姓會怎麽看待朕?軍中將士們會不會寒心?如果日後有敵人來犯,百姓們、將士們就會多了一個心眼,立了功也不會有好下場,他們還能奮勇殺敵,保家衛國嗎?”
“朕不是聖母白蓮花,也懂得無毒不丈夫的道理。朕對付韃子、漢奸、東林黨人的手段,你是親眼目睹的,也該知道朕對待敵人不是心慈手軟之人。問題在於,咱們要搞明白誰是敵人,誰是朋友。”
“朕行事,陰謀也好,陽謀也罷,但求問心無愧,但求能拯救大明朝而已!”
閆爾梅汗顏道:“陛下所說,才是聖君之言,是臣淺薄了。”
李存明道:“小孩子才做選擇,朕全部都要,既不殺傻大柱,還要降服李過。對付李過,朕不用陰謀,堂堂正正使用陽謀也能讓他歸降!”
正因為心有敬畏,所以範文程必須死!
範文程命令陳洪範拉攏牛金星父子,略施計謀,便讓大順朝廷灰飛煙滅,便讓三國鼎立的局麵土崩瓦解,此等深謀遠慮,令人折服。
“真是個難纏的對手哪!”李存明由衷感慨。
他當即寫了兩封書信,交給鞏永固道:“火速派人到南京,將朕的信交給長平公主。朕已經在信裏交代清楚了,長平公主知道該怎麽做。”
鞏永固領命而去,李存明看著地圖,沉思良久,通盤考慮之後,對新的局麵有了應對之策。
命人找來閆爾梅和蔣德璟,李存明道:“三國鼎立的局麵不複存在,新的考驗又來到了眼前。既然滿清韃子出招了,咱們接招就是。”
“現在有三件事情必須立即去做,一是趁亂收複一些戰略要地,朕決定命令黃得功拿下承天府、襄陽府兩地,同時讓周遇吉經營開封城。”
“二是大順朝廷雖然敗亡了,但還有許多兵卒散落於各處。這些人聚起來,力量不容忽視,尤其盤踞在大別山的李過,手裏有六七萬人,朕想招安農民軍,以為己用,絕不能讓這些人投降到韃子的陣營裏去。”
閆爾梅點頭道:“理應如此!農民軍國破家亡,對韃子有深仇大恨,士氣可用。咱們漢人本是一家,麵對外敵,就該放棄偏見,同仇敵愾抗擊韃子。”
李存明繼續道:“韃子有意攻打川蜀,咱們要早做準備,在雲貴一帶布置上重兵,並委派幹才之人擔當雲貴總督。二位愛卿,你們可有適合的人選?”
蔣德璟道:“湖廣總督何騰蛟如何?”
“何騰蛟去了雲貴,湖廣總督又有誰來擔任呢?”閆爾梅反問一句,捋著胡須道,“臣猜測皇上的意思,派去雲貴總攬大局的人,不僅要有非凡的才幹,還必須對農民軍沒有成見。如果韃子攻下了川蜀,張獻忠的軍隊逃離蜀地時,雲貴總督必須想法子招降他們,並精誠合作。”
李存明欣慰地點著頭:“軍師啊,多爾袞有範文程,朕有了你,可謂一時龍爭虎鬥,不遑多讓!張煌言、堵胤錫二人對農民軍向來態度友好,心胸開闊,不是腐儒們能相比的。可堵胤錫當了江北總督,張煌言被李過挾持,朕覺得無人可用了!”
閆爾梅道:“韃子一時半會兒攻打不下蜀地,咱們先招降李過。等張煌言回到陛下身旁,再委以重任不遲。”
“也隻能如此了。”李存明點著頭,當即派馬士英拿著禦筆書信前往大別山與李過談判。
同時四處張貼榜文,宣告天下,大明皇帝赦免農民軍罪行,有意招安。
李自成死去的消息很快傳遍天下,明朝各地一片歡騰。南京城裏大放煙花,士紳們奔走相告,比過年還要喜慶熱鬧。
何騰蛟親自帶著傻大柱到鳳陽府麵見皇上,為他邀功。傻大柱披紅掛綠,一路行來,受到官紳、百姓們的歡迎,人人將他當作大英雄。
李自成死後,他的部下狂怒不已,蕩平通山縣。那些團練成員死於大順兵卒的複仇怒火之下,隻有傻大柱僥幸逃出生天。
李存明在府衙接見傻大柱,見他腰圓背闊,是條漢子,笑著道:“你叫什麽名字?”
“傻大柱!”
李存明大笑:“朕問你姓甚名誰?”
“小民姓張,卻沒有名字,村裏人都叫我傻大柱。”
“罷了,朕賜你姓名為朱大柱吧。朱大柱,你且詳細說一說,如何殺死李自成的。”
傻大柱便繪聲繪色說了那一天的情形,最後道:“要不是我爺爺被大順衙役活活打死,我也不會跟李自成為難。我沒有殺了他,讓他自刎的,好歹是個皇帝嘛,給他留些體麵。他死了,我還幫他合眼,可惜合不上,他應該不甘心。對了,我取走了他腰間的一枚印章,請皇上過目。”
李存明歎道:“看不出來,你傻大柱也懂得英雄惜英雄。李自成英雄一世,最終因你而死,但並不辱沒了他,你做得很好。”
接過印章看了,確實是大順皇帝玉璽,印章一側刻著“永昌元年”四個字。
“這枚印章,朕收下了,留作紀念吧。”李存明道。
而後頒下聖旨,封朱大柱為順侯,賞銀萬兩、黃金千兩,並在南京營造侯府。
李存明在江北頒發削藩詔令之後,大明朝的爵位不再世襲。傻大柱仍舊感激涕零,哭喊道:“叩謝天恩!爺爺,我成了侯爺啦,可惜您老人家沒有福氣……”
哭夠了,傻大柱請旨道:“皇上,臣打小就是個農民,當不來侯爺。我在湖北加入地方團練後,覺得當兵挺好的,臣想參軍,請皇上恩準!”
“好啊,大明朝的王爺侯爺們不貪圖享受,願意上陣廝殺,中興有望了!”李存明大為高興。
隨即攙扶起傻大柱,親自拉著他的手,入席同飲。
“叮,獲得傻大柱正麵情緒值”
卻說十多天之後,馬士英從大別山回來了,給李存明帶來了一個棘手的難題。
原來李過說了,他可以帶著將士們歸降大明朝,但有一個要求,必須殺了在九宮山圍攻李自成的那些人,否則免談。
李存明大皺眉頭,良久不語。
“陛下,殺傻大柱一人即可獲得李過幾萬人馬,且李過歸降之後,帶來的示範效應巨大,其他在各地觀望的農民軍必會紛紛效仿,何樂而不為呢?”閆爾梅道。
李存明仍舊不說話,麵有難色。
閆爾梅繼續道:“皇上如果不願意殺害傻大柱,臣倒有個折中的法子,去監牢裏找個與傻大柱容貌身材相近之人殺了,頭顱拿給李過看,再讓傻大柱從此隱姓埋名,保他一世榮華富貴即可。反正李過未曾見過傻大柱,如此偷天換日,豈不兩全其美?”
李存明抬起眼皮,看向閆爾梅道:“軍師,你智計百出,朕向來很欣賞你。但朕這一次不會聽從你的建議,朕不能殺傻大柱!”
“為什麽呢?別人都可以殺,唯獨傻大柱殺不得!請軍師細想,傻大柱等人殺死李自成,何錯之有?他李自成發兵攻打湖廣地區,本就是我們的敵人,殺了敵人便是立了大功。為了討好農民軍,讓朕殺了有功之人,這種事情能做嗎?”
“倘若如此,天下百姓會怎麽看待朕?軍中將士們會不會寒心?如果日後有敵人來犯,百姓們、將士們就會多了一個心眼,立了功也不會有好下場,他們還能奮勇殺敵,保家衛國嗎?”
“朕不是聖母白蓮花,也懂得無毒不丈夫的道理。朕對付韃子、漢奸、東林黨人的手段,你是親眼目睹的,也該知道朕對待敵人不是心慈手軟之人。問題在於,咱們要搞明白誰是敵人,誰是朋友。”
“朕行事,陰謀也好,陽謀也罷,但求問心無愧,但求能拯救大明朝而已!”
閆爾梅汗顏道:“陛下所說,才是聖君之言,是臣淺薄了。”
李存明道:“小孩子才做選擇,朕全部都要,既不殺傻大柱,還要降服李過。對付李過,朕不用陰謀,堂堂正正使用陽謀也能讓他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