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大炮開兮轟他娘,血淚之河
大明:開局搶了陳圓圓 作者:一杆老煙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紅夷大炮發射的巨大實心炮彈,裹挾著狂風,蘊藏著千鈞之力,從天而降猛砸下來。
實心炮彈重量從數公斤到十多公斤不等,造成的是物理性傷害和毀滅。砸在城牆上,磚石碎裂;砸在人群裏,碾壓成肉泥;砸在屋頂上,房倒屋塌。
第一輪火炮攻擊過後,明軍損失很大。城牆垛口損壞不少,有的炮彈嵌在了城牆裏,裂縫密布;許多士卒不幸被炮彈砸中,當場斃命,死狀慘不忍睹。
朱由崧嚇傻了,朱由榔嚇呆了,朱常淓嚇哭了。
陳圓圓哇哇狂吐,魂飛魄散。李存明拍著她的背,冷冷道:“這才是戰爭,殘酷而蠻橫!看一看吧,你的吳大將軍引韃子入關,帶來了一群怎樣的惡魔!”
紅夷大炮發射之後,需要複位、重新裝彈,調整方向角和仰角,最熟練的炮兵也需要一到兩分鍾的操作時間。
在這短暫的戰鬥間歇,明軍搶修城牆,並快速重新排好隊列,隨時準備硬扛下第二輪炮彈的轟擊。
在清軍大營裏,多爾袞遠遠看著炮彈飛入濟寧城中,黑煙四起,他才覺得稍稍出了一口惡氣,冷笑道:“崇禎,打仗靠的是真槍實彈,靠的是精良火炮,不是打嘴仗就能贏的!”
“哼,本王最清楚明軍的實力,他們的紅衣大炮攻擊範圍隻有三裏左右,可咱們清軍的紅衣大炮卻有五裏的射程。本王就站在濟寧城五裏之外,我能打你,你卻無力還手,該輪到你崇禎生悶氣了!”
滿清避諱“蠻夷”二字,紅夷大炮改稱紅衣大炮。
自從皇太極以來,滿清十分重視火器的生產和裝備。當初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人投降滿清,皇太極親自出城三十裏迎接,禮遇隆重,並且很快就給這三人封了王。
孔有德三人的投降,給滿清帶來了許多火器和大炮。而且孔、耿二人當年跟著火炮專家孫元化在登州製造火器,投降時帶走了許多工匠,滿清的火器製造和運用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有了長足的發展。
多爾袞和明軍交手很多次,早已摸清楚了明軍的實力。經過兩代人的努力經營,滿清火器裝備遠勝於明軍,故而多爾袞是有這個實力和自信來嘲諷崇禎的。
不料話音剛落,己方第二輪火炮攻擊還沒展開,突然炮聲大作,明軍也開炮了。
“能打到這裏來嗎?浪費炮彈!嗬……”多鐸一臉不屑,打著嗬欠。
隨即看見一枚炮彈越飛越近,砸爛了己方一座紅夷大炮。繼而炮彈如雨,咚咚咚落了下來,軍營裏響起了一片慘叫聲。
多鐸目瞪口呆,多爾袞也慌亂了:“明軍什麽時候裝備了如此精良的紅衣大炮?”
隨即鎮定下來,叫道:“方才明軍開炮,暴露了他們的實力,城牆上的紅衣大炮不多,比我軍差遠了。來吧,看誰的火力更猛,開炮!”
多爾袞確實是一個優秀的主帥,僅憑著明軍的炮火,就猜出了對方的實力。沒錯,濟寧城裝備的紅衣大炮並不多,每一座城門上隻配備了五門,僅是清軍的三分之一。
這些大炮,是徐州城裏那些工匠沒日沒夜豁出性命趕造出來的,數月內造出二十門已經到了極限。好在工匠們現在生產積極性高,造出的大炮不比清軍的遜色。
又是一輪慘烈的攻擊,清軍使出了渾身解數,明軍也不甘落後。炮彈在天空中颼颼飛竄,黑煙滾滾,炮聲隆隆。
李存明一手扶著陳圓圓,一手摸著下巴道:“好啊,拚家底了!將士們,不要吝嗇炮彈,有多少打多少,咱大明朝的氣勢可不能輸給韃子。開炮,大炮開兮轟他娘,威加四海兮回故鄉!”
雙方殺紅了眼,驚天動地的炮戰進行了很長時間。士兵們倒下一片又一片,房屋塌了一間又一間,城牆裂了一處又一處,濃煙升起一股又一股。
濟寧城經受著炮火的摧殘,搖搖欲墜,卻又始終挺立不倒。
直到雙方的火炮已經滾燙到無以複加,不能繼續使用,這一場炮戰才停歇下來。
清軍損失了二十門紅夷大炮,幾百個士兵;明軍則慘重得多,報廢了一半的大炮,死了三千多人。
更要命的是,東、北兩門被轟塌了,城牆也出現了缺口。翁之琪正組織人手搶修城牆,周遇吉和劉文炳分別帶著數千人把守東北兩門。
朱由崧等人麵如死灰,早已站立不住,躲在女牆後麵抖成一團。
陳圓圓牙齒咯咯作響,癱軟在李存明懷裏,似乎隻剩下半條命了。
李存明道:“要不你下去吧,離開城牆安全一些。”
“不!”陳圓圓很倔強。
“哎,自古多情癡,可惜情癡空餘恨。”李存明冷笑。
……
炮戰結束後,多爾袞不給明軍喘息的機會,立即下令:“三軍出動,重點攻擊東門和北門!”
多鐸道:“本王領兵南下時,曾經了解過寧陵保衛戰,有人告訴我,明軍是依靠地雷、開花彈打贏的。包圍徐州時,本王也見識過明軍地雷和開花彈的厲害,要打到城牆下,必須付出很大的代價。”
“地雷,開花彈……”多爾袞隨即有了主意,下令道,“來啊,把那些老百姓帶過來,讓他們打頭陣。”
清兵一路南下,抓捕了許多不肯剃發易服的百姓,尤其在濟寧一帶,抓了一萬多人。這些人,即將成為排雷的炮灰。
清兵傾巢而出,按照事先的部署行動起來。他們沒有立即發動攻擊,在三裏外擺下陣型後,又玩起了攻心戰術。
兩萬多個老百姓們被帶到軍陣前,一個尖嘴猴腮的官員騎馬往前跑出百米,耀武揚威喊道:
“本官山東巡撫兼領兵部尚書銜孫之獬,替大清攝政王傳話。城裏的明軍聽著,與大清為敵沒有好下場,如果繼續執迷不悟,這些拒不剃發的百姓便是你們的榜樣!我數三下,如果還不投降,休怪我大清翻臉無情!”
“一!”
喊聲落地,前排一百多個老百姓人頭落地,腦袋滴溜溜在地上打轉。
“二!”
地府陰曹裏又多了上百個冤魂,明軍咒罵不已。
三聲數完,孫之獬驅馬跑回了營中。清兵驅趕著剩餘的百姓們往前走,百姓們嚎啕大哭,走得慢了,立即被一刀砍死,那悲慘的景象讓人不忍睹視。
李存明緊緊攥住陳圓圓的手臂,問道:“看見沒有,這就是韃子的真實麵目,殘暴凶狠。你說聊城大屠殺時,跟吳三桂沒有關係。現在呢,他吳三桂就在清軍陣營裏,他為何不阻止韃子殺害我漢人同胞?”
“……”陳圓圓張了張嘴巴,沒有說出話來。
轟隆一聲巨響,兩裏外一顆地雷炸了。一個踩中地雷的百姓身體騰飛,雙腿斷了,噴射著血水。
百姓們的嚎哭聲更大,不多時,北門、東門前爆炸不斷,死傷無數。百姓們的淚水、血水匯聚成河流,滾滾浪潮衝撞著陳圓圓的心田。
陳圓圓身體緩緩滑落,她坐在城牆上抱頭痛哭:“怎麽會這樣,怎麽會這樣?吳將軍,你為何不阻止?”
實心炮彈重量從數公斤到十多公斤不等,造成的是物理性傷害和毀滅。砸在城牆上,磚石碎裂;砸在人群裏,碾壓成肉泥;砸在屋頂上,房倒屋塌。
第一輪火炮攻擊過後,明軍損失很大。城牆垛口損壞不少,有的炮彈嵌在了城牆裏,裂縫密布;許多士卒不幸被炮彈砸中,當場斃命,死狀慘不忍睹。
朱由崧嚇傻了,朱由榔嚇呆了,朱常淓嚇哭了。
陳圓圓哇哇狂吐,魂飛魄散。李存明拍著她的背,冷冷道:“這才是戰爭,殘酷而蠻橫!看一看吧,你的吳大將軍引韃子入關,帶來了一群怎樣的惡魔!”
紅夷大炮發射之後,需要複位、重新裝彈,調整方向角和仰角,最熟練的炮兵也需要一到兩分鍾的操作時間。
在這短暫的戰鬥間歇,明軍搶修城牆,並快速重新排好隊列,隨時準備硬扛下第二輪炮彈的轟擊。
在清軍大營裏,多爾袞遠遠看著炮彈飛入濟寧城中,黑煙四起,他才覺得稍稍出了一口惡氣,冷笑道:“崇禎,打仗靠的是真槍實彈,靠的是精良火炮,不是打嘴仗就能贏的!”
“哼,本王最清楚明軍的實力,他們的紅衣大炮攻擊範圍隻有三裏左右,可咱們清軍的紅衣大炮卻有五裏的射程。本王就站在濟寧城五裏之外,我能打你,你卻無力還手,該輪到你崇禎生悶氣了!”
滿清避諱“蠻夷”二字,紅夷大炮改稱紅衣大炮。
自從皇太極以來,滿清十分重視火器的生產和裝備。當初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人投降滿清,皇太極親自出城三十裏迎接,禮遇隆重,並且很快就給這三人封了王。
孔有德三人的投降,給滿清帶來了許多火器和大炮。而且孔、耿二人當年跟著火炮專家孫元化在登州製造火器,投降時帶走了許多工匠,滿清的火器製造和運用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有了長足的發展。
多爾袞和明軍交手很多次,早已摸清楚了明軍的實力。經過兩代人的努力經營,滿清火器裝備遠勝於明軍,故而多爾袞是有這個實力和自信來嘲諷崇禎的。
不料話音剛落,己方第二輪火炮攻擊還沒展開,突然炮聲大作,明軍也開炮了。
“能打到這裏來嗎?浪費炮彈!嗬……”多鐸一臉不屑,打著嗬欠。
隨即看見一枚炮彈越飛越近,砸爛了己方一座紅夷大炮。繼而炮彈如雨,咚咚咚落了下來,軍營裏響起了一片慘叫聲。
多鐸目瞪口呆,多爾袞也慌亂了:“明軍什麽時候裝備了如此精良的紅衣大炮?”
隨即鎮定下來,叫道:“方才明軍開炮,暴露了他們的實力,城牆上的紅衣大炮不多,比我軍差遠了。來吧,看誰的火力更猛,開炮!”
多爾袞確實是一個優秀的主帥,僅憑著明軍的炮火,就猜出了對方的實力。沒錯,濟寧城裝備的紅衣大炮並不多,每一座城門上隻配備了五門,僅是清軍的三分之一。
這些大炮,是徐州城裏那些工匠沒日沒夜豁出性命趕造出來的,數月內造出二十門已經到了極限。好在工匠們現在生產積極性高,造出的大炮不比清軍的遜色。
又是一輪慘烈的攻擊,清軍使出了渾身解數,明軍也不甘落後。炮彈在天空中颼颼飛竄,黑煙滾滾,炮聲隆隆。
李存明一手扶著陳圓圓,一手摸著下巴道:“好啊,拚家底了!將士們,不要吝嗇炮彈,有多少打多少,咱大明朝的氣勢可不能輸給韃子。開炮,大炮開兮轟他娘,威加四海兮回故鄉!”
雙方殺紅了眼,驚天動地的炮戰進行了很長時間。士兵們倒下一片又一片,房屋塌了一間又一間,城牆裂了一處又一處,濃煙升起一股又一股。
濟寧城經受著炮火的摧殘,搖搖欲墜,卻又始終挺立不倒。
直到雙方的火炮已經滾燙到無以複加,不能繼續使用,這一場炮戰才停歇下來。
清軍損失了二十門紅夷大炮,幾百個士兵;明軍則慘重得多,報廢了一半的大炮,死了三千多人。
更要命的是,東、北兩門被轟塌了,城牆也出現了缺口。翁之琪正組織人手搶修城牆,周遇吉和劉文炳分別帶著數千人把守東北兩門。
朱由崧等人麵如死灰,早已站立不住,躲在女牆後麵抖成一團。
陳圓圓牙齒咯咯作響,癱軟在李存明懷裏,似乎隻剩下半條命了。
李存明道:“要不你下去吧,離開城牆安全一些。”
“不!”陳圓圓很倔強。
“哎,自古多情癡,可惜情癡空餘恨。”李存明冷笑。
……
炮戰結束後,多爾袞不給明軍喘息的機會,立即下令:“三軍出動,重點攻擊東門和北門!”
多鐸道:“本王領兵南下時,曾經了解過寧陵保衛戰,有人告訴我,明軍是依靠地雷、開花彈打贏的。包圍徐州時,本王也見識過明軍地雷和開花彈的厲害,要打到城牆下,必須付出很大的代價。”
“地雷,開花彈……”多爾袞隨即有了主意,下令道,“來啊,把那些老百姓帶過來,讓他們打頭陣。”
清兵一路南下,抓捕了許多不肯剃發易服的百姓,尤其在濟寧一帶,抓了一萬多人。這些人,即將成為排雷的炮灰。
清兵傾巢而出,按照事先的部署行動起來。他們沒有立即發動攻擊,在三裏外擺下陣型後,又玩起了攻心戰術。
兩萬多個老百姓們被帶到軍陣前,一個尖嘴猴腮的官員騎馬往前跑出百米,耀武揚威喊道:
“本官山東巡撫兼領兵部尚書銜孫之獬,替大清攝政王傳話。城裏的明軍聽著,與大清為敵沒有好下場,如果繼續執迷不悟,這些拒不剃發的百姓便是你們的榜樣!我數三下,如果還不投降,休怪我大清翻臉無情!”
“一!”
喊聲落地,前排一百多個老百姓人頭落地,腦袋滴溜溜在地上打轉。
“二!”
地府陰曹裏又多了上百個冤魂,明軍咒罵不已。
三聲數完,孫之獬驅馬跑回了營中。清兵驅趕著剩餘的百姓們往前走,百姓們嚎啕大哭,走得慢了,立即被一刀砍死,那悲慘的景象讓人不忍睹視。
李存明緊緊攥住陳圓圓的手臂,問道:“看見沒有,這就是韃子的真實麵目,殘暴凶狠。你說聊城大屠殺時,跟吳三桂沒有關係。現在呢,他吳三桂就在清軍陣營裏,他為何不阻止韃子殺害我漢人同胞?”
“……”陳圓圓張了張嘴巴,沒有說出話來。
轟隆一聲巨響,兩裏外一顆地雷炸了。一個踩中地雷的百姓身體騰飛,雙腿斷了,噴射著血水。
百姓們的嚎哭聲更大,不多時,北門、東門前爆炸不斷,死傷無數。百姓們的淚水、血水匯聚成河流,滾滾浪潮衝撞著陳圓圓的心田。
陳圓圓身體緩緩滑落,她坐在城牆上抱頭痛哭:“怎麽會這樣,怎麽會這樣?吳將軍,你為何不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