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夏初。


    清明時節。


    下過幾場毛毛細雨後。


    早晚微涼,中午居然開始熱起來了。


    參加完巧姐姐的婚禮。


    薑淼淼一家在桃溪村待了好幾日,主要是鄉民們太熱情了。


    給他們送了好些禮物,瓜果蔬菜、臘肉、雞蛋、自家釀的果酒之類的農家特產。


    她的小布兜裏塞滿了果脯蜜餞,都快裝不下了還在塞。


    就像他們以後都不會回來似的。


    不過回不回來他們還真不知道,畢竟京城到這山高水長的,一兩年內應該是不會來回奔波的。


    拜別了親朋,大伯還帶著兄妹三人去給早逝的祖父掃墓了。


    薑淼淼好奇的看著祖父石碑上的碑文。


    薑淼淼好奇的看著祖父石碑上的碑文。


    二哥薑子宴也看到了,“大伯,薑家竟然不是青石鎮人嗎?”


    “不是,你曾祖父是金陵人士。”


    大伯說薑家祖上原也是書香門第,後來家道中落,又逢戰亂,才從北邊往南走,逃難到了青石鎮。


    準備在青石鎮安家。


    原本當地人是十分排斥外鄉人的。


    可巧曾祖父會識文斷字,看賬算術都不在話下,便順理成章的留了下來。


    讀書人在村民眼裏就是很受敬仰的,誰家看個信,買賣東西算個賬啥的都用得上。


    曾祖父兄弟在桃溪村安了家,娶了當地的女子為妻,生兒育女,繁衍子嗣。


    祖父是家裏的幺子,性情溫和沉默寡言。


    曾祖母怕兒子體弱多病,恐兒子被人欺負了去,便為他娶了個悍婦。


    也就是渣爹薑雲澤的娘,薑老夫人。


    婚後二人貌合神離。


    大字不識幾個的薑老夫人,卻成日逼著丈夫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本就身子不好的祖父,哪裏有精力去念書科考,在成日與妻子吵吵嚷嚷中度過。


    時日一長,就鬱鬱而終。


    留下年幼的薑雲澤母子二人相依為命,繼承了他爹的衣缽,繼續科考。


    寡母洗衣,童子中試,在薑大伯家和薑族長的幫扶下,這才能繼續完成學業,及弟入仕。


    可寒門學子無背景,無倚仗,想要步步高升,在朝堂站穩腳跟,談何容易。


    一靠拜師門,二靠婚姻。


    他兩者都做到了,娶了他們阿娘,拜在了齊尚書門下,還貪心的也娶了恩師的女兒,憑借著一文一武兩家在朝堂的威望。


    他平步青雲,官路順遂。


    年紀輕輕就官拜三品禮部侍郎。


    可他就是這樣的,走出去以後,就不願記起來時的路,不願想起曾經泥濘中的自己。


    祭拜完祖先,娘親還在河邊燒了紙錢,放了河燈。


    祭拜那些曾舍命相救的人。


    等巧兒姐回門,祭拜完祖先,拜別親友。


    薑淼淼一家才才回江州,準備回京事宜,全家從天不亮就開始忙碌,收拾行裝。


    包括薑淼淼小朋友。


    她尋思來尋思去,也不知道收啥。


    最終還是隻收了些路上打發時間的玩具,小孩嘛除了吃就是玩。


    該帶得娘親和姨姨都為她帶好了,自從過上了千金小姐的生活,她就感覺自己沒有手沒有腳了。


    除了吃飯,喝水,拉粑粑撒尿,其它全是喜兒幫她張羅好的。


    前些年,甚至吃飯和喝水都是讓人喂的。


    吃她倒是不用擔心,秀秀姨會準備的,說不定還會拉上幾隻羊呢。


    至於鍋碗瓢盆什麽的,估計也會帶上。


    從南到北,路途遙遠,吃住不一定能時時碰到客棧,多數時候還是要在戶外過夜紮帳篷的。


    薑淼淼感覺像是在露營,姨姨打個獵,挖些野菜,就又是一頓美味佳肴。


    不過還是帶上了村民送的果脯蜜餞,全帶上了。


    也好在路上無聊打發時間。


    看著娘親在收拾衣物,都是輕便的棉布衣物,綢子緞子的都很少。


    她說不必帶華麗的衣飾,便易舒適為主。


    娘親想的很周到。


    華麗的衣飾招賊,也容易皺,不耐磨。


    大哥啥也沒帶,就帶了幹爹送他的劍譜,景王送他的寶劍。


    就二哥帶得多。


    除了一大箱子書,就是平日用的一應用具,茶杯茶具是少不了的,就連他平用的軟枕也都帶了。


    薑淼淼覺得二哥多少是有些嬌氣的。


    最要命的是二哥還帶了《三字經》《千字文》,這完全就是給她帶的嘛。


    瞧著二哥是準備在路上教她念書呢。


    至於小白狼,姨姨擔心它把腿走斷了,給分配到了一輛馬車。


    馬車上裝的是一些金銀財物和賬本。


    有小白在,誰也盜不走。


    臨行前,同崔家二老吃了個餞別飯。


    崔老太太將一封信放在娘親手中,“青瑤,這信就拜托你送給崔琰了,親手交給他最好。”


    陸青瑤點頭,“老夫人放心。”


    老太太握著她的手,笑吟吟道:“你們在京城遇到任何事,都可以去找崔琰,他一定會幫你們的。”


    陸青瑤點頭應下。


    話雖如此,但呈崔家的恩情已經夠多了,又怎會開得了那個口。


    薑淼淼就覺得有些奇怪,崔老太太不是有倆兒子嗎,怎的隻讓娘親給大兒子送信?


    聽榮安郡主說過,她大舅舅很厲害,是任翰林學士,陛下親信。


    在皇帝跟前說話很有份量。


    不過她又說,她家大舅舅年歲也不小,居然至今還未給她找個舅母。


    二舅舅家的大表弟都到總角之年了。


    薑淼淼想,是不是那位崔大公子貌相醜陋,否則這等身份地位怎麽會娶不到妻呢。


    想想又覺得不對。


    崔家人就沒一個長的醜的。


    看著門口幾大車的東西,陸青瑤感歎,來時啥也沒有,就一輛車幾個包袱。


    這會兒跟搬家似的,總想把什麽都帶上。


    出城後,他們是跟著一品居的車隊一路北上的。


    說來也是巧了,途中還遇到了孫家大房二房倆夫婦回京城。


    這說起來也算是親戚了,就商量了結伴而行。


    都還以為孫二郎帶著媳婦小姨子回去了,原來現在才走。


    許二嫂和許三姑娘窩在馬車裏不肯出來,大概是覺得沒臉。


    孫大郎的妻子潘氏倒是打了一下招呼,但也都是淡淡的


    但陸青瑤還是找潘氏說話了,甚至鑽進了潘氏的馬車。


    一開始薑淼淼就不明白了,娘親為何非要湊上去。


    然而,不到半日功夫。


    娘親就和孫大嫂處得跟姐妹似的,聽說還談成了一筆買賣。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之喜滿鴻福小農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淡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淡淡並收藏穿越之喜滿鴻福小農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