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茶樓酒肆。


    說書先生每日都有新故事。


    取材多是來自民間。


    當然,百姓之間的家長裏短,誰也沒興趣聽。


    要聽就是聽王孫公主郡主們的八卦軼事。


    近日的酒肆茶樓人滿為患,京城的一品居也不例外,都請了說書先生。


    不止京城,各郡州的一品居也都請了說書先生。


    因為他們東家覺得,茶肆酒樓是最聚人氣的地方,也是市井消息匯聚之地。


    方便互通有無。


    今日的說書先生,幾乎都在改編玉清長公主的故事。


    因為近日的公主府發生了一件大事。


    曹駙馬遇刺,去世了。


    接著不到兩日,他最寵愛的獨女嘉月小郡主也隨他而去了。


    玉清長公主喪夫又喪女的,悲傷不已。


    誰料屋漏偏逢連夜雨。


    在曹駙馬出殯那日,曹夫人又因悲傷過度受了刺激,導致精神失常,見人就發瘋,差點在兒子的靈堂上掐死玉清公主。


    長公主寬容大度,不止為曹夫人請了太醫,還特地為她請了人照看。


    這人就是曹駙馬新晉的外室,曹夫人的娘家遠房侄女林氏。


    起因便是曹駙馬去世後一日,外邊便謠傳不斷,有一女找上公主府,聲稱是曹駙馬的外室,還謠傳嘉月小郡主不是長公主親生,乃是外室之子。


    怎料前腳剛爆出外室,後腳小郡主就隨她爹爹去了。


    玉清公主不忍那林表妹孤苦無依,便給了恩典,給了名分,將林表妹抬了貴妾,並讓她與婆母兼姨母的曹夫人相伴。


    畢竟公主身份尊貴,也不可能真的替曹駙馬守寡伺候老母。


    豈料還沒出三日,曹夫人發起瘋來打了林氏,二人大打出手,林氏失手誤殺了婆母,自知罪念深重。


    上吊自盡了。


    曹府又多添了兩副棺材。


    最讓人感慨的就數玉清長公主。


    才出嫁三餘載,一夕之間,夫家就全沒了。


    有不少百姓聞言都為她深感惋惜,但那些後宅婦人聽罷,都紛紛打了個冷顫,既敬又怕。


    不愧是長公主。


    別人家養外室,最多就是去母留子,這公主的夫君養外室。


    就直接是團滅了。


    這魄力,這手段,果決得令人佩服。


    當然也有覺得長公主心狠手辣,冷血無情的,不過也多半是那些外室女。


    聽得膽戰心驚。


    卻無人敢置喙,就連言官都閉口不言。


    若傳言為真,那嘉月郡主恐怕真不是長公主的親子。


    混淆皇室血脈可是大罪。


    如此處置,反倒是保全了曹家,也保全了皇後顏麵,倒也算是顧全大局,處理得當


    而且,話說回來,移花接木這種事放在任何一個當娘的身上,都想將人團滅。


    特別是那些正室夫人們,都是站在長公主這頭的,耳提麵命自家夫君,“少管閑事,勿要惹禍上身,小心你們外邊那些寶兒可兒的被人給滅了。”


    眾人在討論八卦的同時,自然也有不少人提到了那不知所蹤的真郡主。


    可憐的小郡主,也不知是死是活,身在何處?


    玉清公主喬裝打扮,帶著帷帽去了一品居。


    聽了台上台下關於她的不少事,甚至有些都是連她自己都不知道的。


    她莞爾一笑。


    聽得百姓議論分析,在想起這些日子五弟景王查的人和事,思緒一下就開闊了。


    她根據種種跡象,推斷出了女兒就在江州,且與那被拋棄的薑夫人有關。


    恰好那薑夫人有個女兒,與她女兒一般大小。


    還有那鬆柏林裏的嬰孩屍骨。


    不會有錯的。


    她從前隻知陸氏母子對五弟有恩,所以弟弟才會百般維護。


    弟弟的恩人,自然也是她的恩人。


    所以在得知五弟想除去齊氏庶女時,她也義不容辭,伸了援手。


    沒想到,幫到的竟是自己。


    玉清公主看著下手風塵仆仆的嬤嬤,微笑道:“豐嬤嬤,千裏迢迢從江州回來,辛苦了。”


    “殿下言重了,承蒙殿下看得起我這把老骨頭,我自當竭盡全力為殿下效力。”


    豐嬤嬤是宮裏的老人了,也算是看著玉清公主長大的,公主出嫁,她隨嫁來了公主府,掌管府中庫房。


    很少在外人跟前露麵。


    得知齊夫人尋了個宮裏的嬤嬤去約束庶女,豐嬤嬤便在半路頂替了她。


    玉清公主給她賜了座,上了茶點,這才開口又問:“怎麽樣,可有收獲?”


    “有的,那齊氏女先後在江州開設賭坊當鋪和古董鋪子,大肆斂財,借著齊尚書和薑大人的名義收受賄賂,結黨營私……”


    “可有留下證據?”


    “有,在她們銷毀證據前,老奴就讓人謄抄了一份。”豐嬤嬤說著呈上了一個木匣子。


    說起來她都有些佩服那薑三姑娘了,做事狠辣果決,心思細膩,小小年紀料理家事就很有一手。


    做事的模樣和手段,曾數次讓她忽略了小姑娘的年紀。


    絕對不是一個十幾歲孩子該有的心智。


    若非她早有準備,否則根本就拿不到這些信箋和賬本。


    玉清公主讓人收下賬本和證據。


    從前她隻覺得是幫五弟報恩,如今對付齊氏對付齊家,心境卻是大不同了。


    因這事,事關薑家,事關薑夫人,事關那小姑娘。


    得謹慎處理。


    幸好那齊氏庶女是個蠢的,這麽喜歡坑爹坑夫君,如此甚好。


    倒是讓她找到了口子。


    玉清公主飲了口茶,掩下眼角眉梢的喜意。


    放下茶盞,平複了心情,這才開口問道:“嬤嬤,你在江州可見過那薑夫人?”


    “見過,老奴與薑夫人打過幾次照麵。”


    若是從前,豐嬤嬤一定會好奇,長公主為何會如此關注薑家妻妾。


    但在見到陸青瑤幼女的那一刻,她也十分詫異。


    像,那雙眼睛太像了!


    昨兒一回到京城,就聽說曹駙馬一家沒了,連同嘉月小郡主也沒了,還傳出駙馬養了外室。


    長公主這會兒又問起了薑夫人。


    再看上座的長公主。


    雖然身著素衣,麵容蒼白,卻無半分憔悴之色。


    見到她的時候,眼底裏的喜色溢於言表。


    哪裏像是剛剛喪夫喪子的人。


    仔細一看,那臉蒼白的有些過了,一定是為她施妝的婢女手藝不佳。


    豐嬤嬤覺得自己心中的猜測十有八九錯不了。


    正琢磨著要不要將自己的發現告訴公主時,就聽見公主急切問道:“薑夫人為人如何?她膝下是否育有一女?那孩子叫什麽名,薑夫人對她好嗎?”


    玉清公主握緊團扇,身子不由自主的前傾,眸光閃爍。


    回想起景王曾經給她看過的畫像,她是見過那孩子的。


    隻是那畫裏的小人兒太過活潑好動,硬是連一張板正的正臉都沒留下。


    當時隻覺畫中的小娃娃活潑可愛的緊,是她見過最好看俏皮的小女娃。


    現在一想到小姑娘竟然是她女兒。


    隻覺不可思議。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之喜滿鴻福小農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淡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淡淡並收藏穿越之喜滿鴻福小農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