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悅來客棧的屋簷下,苟尚峰感覺自己像個剛從新手保護圈裏走出來的遊戲小白,麵對著一個龐大、陌生、且沒有任何提示和地圖的開放世界。


    深吸了一口氣,這口氣裏混合著塵土、牲畜糞便、街邊食攤的油煙以及各種生活氣息,他終於邁開了腳步,匯入了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流。


    街道是土路,被無數雙腳和車輪壓得還算平整,但一場雨過後想必會泥濘不堪。


    兩旁的建築大多是土木結構,臨街的店鋪都敞開著門臉,裏麵光線昏暗。


    各種招牌幡子隨風招展,上麵寫著他勉強能認出一些繁體字的字號——“陳氏米鋪”“趙家布行”“王麻子鐵匠鋪”


    ……


    叫賣聲此起彼伏。


    “剛出爐的炊餅嘞!又香又軟!”


    “上好的粗麻布,結實耐穿!”


    “打鐵咯!鋤頭、鐮刀、菜刀!”


    聲音洪亮,中氣十足,帶著濃重的關中口音,和苟尚峰聽慣了的普通話截然不同。


    他努力分辨著,感覺連聽懂這些叫賣都需要集中精神。


    行人摩肩接踵。


    穿著短打、扛著麻袋的力夫腳步匆匆;穿著長衫的讀書人慢悠悠地踱著方步,偶爾還搖頭晃腦;提著菜籃子的婦人則靈活地在人群中穿梭。


    時不時還有一隊挎著腰刀的衙役走過,行人會下意識地避讓。


    一切都充滿了勃勃生機,但也透著一股和他所熟悉的現代社會截然不同的粗糲感。


    沒有高樓大廈,沒有汽車鳴笛,沒有手機低頭族,但空氣中彌漫的塵土、街角偶爾可見的汙穢、以及人們身上那洗得發白的、帶著補丁的衣物,都在提醒他這個時代的物質匱乏。


    他的肚子不合時宜地“咕嚕”叫了一聲。


    昨晚那點米粥早就消化完了,早上在客棧也沒吃東西。


    此刻聞到街邊食攤飄來的香味,他感覺自己的胃酸都在加速分泌。


    他看到一個攤位上,一個大嬸正在烙著金黃色的油餅,香氣四溢。


    旁邊還有賣剛蒸出來的、白胖胖的熱饅頭。


    苟尚峰下意識地摸了摸口袋裏那九枚銅錢。


    他記得小廝石頭說,一碗最普通的飯加鹹菜都要兩三文。


    那這看起來就好吃不少的油餅、饅頭,一個怎麽也得一兩文吧?


    他這點錢也就夠買幾個饅頭,或者一兩個油餅。


    【唉,想當年在醫院,雖然累成狗,但至少外賣隨便點。現在連個饅頭都得算計著買】他悲從中來。


    不行!不能坐以待斃!必須主動出擊!


    他想起了孫郎中的去向——縣城東頭的藥市。


    去藥市看看!


    一來,說不定能碰到孫郎中,跟著他至少暫時餓不死。


    二來,藥市,顧名思義,是賣藥材的地方吧?他雖然不認識多少,但萬一能看到些眼熟的、現代很貴但在古代可能很常見的藥材呢?比如人參?雖然他也搞不清楚什麽樣的人參比較值錢。


    再不濟,去看看古代的藥材市場長什麽樣,也算是考察了,為他以後可能的倒爺生涯積累點經驗。


    有了目標,苟尚峰感覺心裏的迷茫稍微驅散了一些。


    他向旁邊一個看起來比較和善的、賣自家編的草鞋的老大爺打聽了一下藥市的方向。


    老大爺很熱情,操著濃重的口音給他指了路:“往東走!順著這條街一直往東,過了那個石橋,再走一小段就到了!今日逢集,藥市那邊熱鬧得很!”


    “謝謝大爺!” 苟尚峰道了謝,心裏記下方向。


    他不再像剛才那樣漫無目的地閑逛,而是加快了腳步,順著老大爺指的方向,朝著縣城東邊走去。


    街道越往東走,似乎越發熱鬧起來,路邊的攤販也多了不少,除了賣日用品和食物的,還出現了賣牲畜、賣農具、甚至還有看起來像是算命和賣狗皮膏藥的。


    空氣中的氣味也更加複雜,人聲也更加鼎沸。


    苟尚峰擠在人流中,一邊小心地護著自己口袋裏那幾枚巨款,一邊好奇地觀察著這個鮮活又陌生的古代縣城集市。


    藥市就快到了吧?那裏,又會有什麽在等著他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大唐治病救不了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周山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周山石並收藏我在大唐治病救不了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