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掌櫃認得此人,意外之餘,便嚷道:“這是張三郎,素來照顧我店內買賣的,如何誣賴他?”
韓伯曹亦道:“無憑無據,不可空口指認。”
謝家少年淡笑:“並非空口無憑,捕頭且上前一步。”
韓伯曹不解其意,便走到跟前兒,張三郎才要往後退,韓伯曹便嗅到一股有些淡的桂花香氣,似曾相識。
謝鳳道:“捕頭可聞到了?他身上的桂花油香氣,跟王娘子所用一模一樣。”
張三郎麵上掠過一絲慌張之色,旋即道:“這、我是在別處沾染上的,何足為奇?”
謝家少年道:“你可要想好了,到底是在哪裏、誰人身上沾到的,韓捕頭自會去查證,你若說的有半點兒不對,便是‘自證反失’,是要入案的。”
張三郎色變,眼珠亂轉,忙狡辯說:“什麽、什麽自證反失……我一時記不得了,或許是在賣桂花油攤子那裏沾上的,或者走在街上不留神蹭到的……記不得了不成麽?”
韓伯曹見張三郎神情有異,心中一動,便看少年道:“隻憑此點,尚且不能認定就是他。”
謝鳳不慌不忙:“自然不僅是這點,另一點是,他左手上有一枚戒子,韓捕頭可仔細看,若我方才所見不錯,王娘子右手上也有同樣的戒子。”
張三郎嚇得縮手,裏頭王娘子也握著右手,王掌櫃呆了呆,捉住她的手看了會,果然擼下一個銀戒指來,走出來看那張三郎手上的,卻是同樣的一對戒指。
王掌櫃跟韓伯曹對視一眼,王掌櫃咽了口唾沫:“這、這個……”狐疑不定。
謝鳳仍是泰然自若,道:“王掌櫃,你再認一認,張三郎手中這把傘。”
王掌櫃一呆,舉頭看去,頓時驚叫起來:“這是我的傘,如何在你手中?”
韓伯曹很是意外:“這是王掌櫃的傘?”
王掌櫃早一把將那把傘奪了過去,翻來覆去看了會兒,氣道:“這可不是我的傘?前天還用過的,何況……”將傘倒轉,便見傘柄上刻著一個“王”字,道:“這是小兒淘氣才刻上的……還有錯兒麽?”
張三郎目瞪口呆,支支唔唔。
這會兒,那王娘子見勢不妙,忙出門來道:“不錯,正是咱們家的,不過、是因為他方才過來照顧買賣,我見下雨,就借給他使喚,又有什麽?你別跟著一驚一乍的!”
王掌櫃拿著傘,不知如何,雖然已經有些懷疑,尚不肯全信。
韓伯曹心裏有些為難,就看謝鳳,卻見少年清雋秀麗的臉上仍帶著很淡的笑,依舊氣定神閑。
在場眾人也都指點猜測不休,老謝叔上前,道:“鳳兒……”
謝鳳抬手示意他不必擔心,才又說道:“既然王娘子如此說,就證實這位張三郎今兒來過的了?”
張三郎有些膽怯,不敢回答,王娘子卻掐腰道:“不錯!來過又怎麽樣?我們開門做生意,一天來的人沒有成百也有幾十。”
謝鳳不慍不惱,隻輕輕掃她一眼,便道:“傘可以給人,那……娘子的私物呢?”
王娘子一愣:“什麽私物?”問了這句,猛地抬手在胸口一按,有些驚疑不定地看向謝鳳,這會子,才透出幾分做賊心虛來。
謝鳳回頭又看張三郎,慢慢說道:“三郎頸間這是何物?”
韓伯曹離的近,又比張三郎高,聞言低頭,卻見他後頸處有些衣裳褶皺,衣領底下,卻透著一絲水紅係帶。
王掌櫃也抬頭來看,卻不知怎麽樣。
隻張三郎抬手在頸間一抹,竟是一個字也說不出,麵如土色。
此刻王娘子便向著張三郎使眼色,張三郎會意,咽了幾口唾沫,腳下往後,竟是個要逃的模樣。
韓伯曹早留意到他神色異常,當下一把揪住衣領,手指勾起,就把底下那水紅色係帶往上一拉,竟拉出半幅的紅肚兜來,然而看著小巧精致,卻不似是男人家的東西,何況張三郎這個年紀,哪裏還用這種肚兜,可見必然是女人家的私物。
韓伯曹心中已經有數,而王掌櫃低頭仔細盯了會子,忽然叫道:“這個是……天殺的,原來真的是你!”他跟王娘子自是夫妻,對婆娘的貼身之物如何會不認得?雙手一拍大腿,便衝上來揪著張三郎便廝打。
看熱鬧的眾人也大聲叫嚷起來,有笑者,有罵者。
王娘子見狀,再也不敢叫嚷,捂著臉跑回裏屋去了。
謝鳳看到這兒,便才後退一步,旁邊幾個捕快便去拉扯那兩人。
韓伯曹轉頭看向謝鳳,想了想,便走到跟前:“小公子如何知道他身上戴著王娘子的私物?”
若說傘,桂花油、戒子都是多加留心就能發現,那這私物藏在裏頭,縱然露出了一角係帶,又怎會猜到是那王娘子所有?何況王娘子的私物,尋常也不會展露給外人看,他又怎會一眼認得。
謝鳳溫聲道:“起先我來店內之時,這張三郎便曾去隔壁,當時他衣冠楚楚,不料片刻王掌櫃來,他倉促外出,便有些衣冠不整,我又看見那水紅係帶,自忖男子絕不會無緣無故係這般肚兜,便鬥膽一猜,誰知竟中了。”
韓伯曹聽了,倒也合情合理,挑不出大錯兒,便隻一點頭,不再追問。
正要將張三郎拉回衙門,忽地又見街頭處人頭攢動,依稀有人叫道:“不好了,出了人命了!快來人啊,公差,公差!”
韓捕頭見叫嚷的不像話,忙叫一個捕快押住張三郎,他自己卻帶人往那一處飛奔趕去。
踏過青石板路,飛奔來至題扇橋上,卻見橋上已經站了一堆人,正伸長脖子瞪大眼睛看往橋下綠波上,把欄杆前擠得滿滿當當。
一個捕快叫道:“讓開讓開,捕頭來了!”
眾人方讓開一個空子,韓捕頭上前一步,也放眼看去,目光所及,卻見橋下的河麵上,浮著一頂常見的烏篷船,這倒也罷了,再細看,卻見裏頭依稀躺著一個人,直挺挺地動也不動。
旁邊的捕快見了,驚呼道:“那人是死了麽?”
韓伯曹見狀,倒吸一口冷氣,忙穩住心神道:“快下去,把這船拉到岸邊!”兩個捕快匆匆地便下橋而去。
韓伯曹凝眸細看,這烏篷船內光線自然是暗的,卻依稀看出那倒在裏頭的,正是個“艄公”的打扮,胸口處似有些血跡。
那船兒將飄到橋下之時,有幾個公差乘了船拿著長鉤,便來將這小船兒勾住,硬生生拖到岸邊去了。
此刻那些撐船的艄公們探頭探腦,有人已經認出來死者是何人,正在議論紛紛。韓伯曹飛身下了題扇橋,便到那烏篷船內查看究竟。
聽周圍艄公們說,這死者原本叫做楊老大,原本不在本地做活,前幾年才從蘇杭地方回來的,在此以撐船為生。
韓伯曹亦道:“無憑無據,不可空口指認。”
謝家少年淡笑:“並非空口無憑,捕頭且上前一步。”
韓伯曹不解其意,便走到跟前兒,張三郎才要往後退,韓伯曹便嗅到一股有些淡的桂花香氣,似曾相識。
謝鳳道:“捕頭可聞到了?他身上的桂花油香氣,跟王娘子所用一模一樣。”
張三郎麵上掠過一絲慌張之色,旋即道:“這、我是在別處沾染上的,何足為奇?”
謝家少年道:“你可要想好了,到底是在哪裏、誰人身上沾到的,韓捕頭自會去查證,你若說的有半點兒不對,便是‘自證反失’,是要入案的。”
張三郎色變,眼珠亂轉,忙狡辯說:“什麽、什麽自證反失……我一時記不得了,或許是在賣桂花油攤子那裏沾上的,或者走在街上不留神蹭到的……記不得了不成麽?”
韓伯曹見張三郎神情有異,心中一動,便看少年道:“隻憑此點,尚且不能認定就是他。”
謝鳳不慌不忙:“自然不僅是這點,另一點是,他左手上有一枚戒子,韓捕頭可仔細看,若我方才所見不錯,王娘子右手上也有同樣的戒子。”
張三郎嚇得縮手,裏頭王娘子也握著右手,王掌櫃呆了呆,捉住她的手看了會,果然擼下一個銀戒指來,走出來看那張三郎手上的,卻是同樣的一對戒指。
王掌櫃跟韓伯曹對視一眼,王掌櫃咽了口唾沫:“這、這個……”狐疑不定。
謝鳳仍是泰然自若,道:“王掌櫃,你再認一認,張三郎手中這把傘。”
王掌櫃一呆,舉頭看去,頓時驚叫起來:“這是我的傘,如何在你手中?”
韓伯曹很是意外:“這是王掌櫃的傘?”
王掌櫃早一把將那把傘奪了過去,翻來覆去看了會兒,氣道:“這可不是我的傘?前天還用過的,何況……”將傘倒轉,便見傘柄上刻著一個“王”字,道:“這是小兒淘氣才刻上的……還有錯兒麽?”
張三郎目瞪口呆,支支唔唔。
這會兒,那王娘子見勢不妙,忙出門來道:“不錯,正是咱們家的,不過、是因為他方才過來照顧買賣,我見下雨,就借給他使喚,又有什麽?你別跟著一驚一乍的!”
王掌櫃拿著傘,不知如何,雖然已經有些懷疑,尚不肯全信。
韓伯曹心裏有些為難,就看謝鳳,卻見少年清雋秀麗的臉上仍帶著很淡的笑,依舊氣定神閑。
在場眾人也都指點猜測不休,老謝叔上前,道:“鳳兒……”
謝鳳抬手示意他不必擔心,才又說道:“既然王娘子如此說,就證實這位張三郎今兒來過的了?”
張三郎有些膽怯,不敢回答,王娘子卻掐腰道:“不錯!來過又怎麽樣?我們開門做生意,一天來的人沒有成百也有幾十。”
謝鳳不慍不惱,隻輕輕掃她一眼,便道:“傘可以給人,那……娘子的私物呢?”
王娘子一愣:“什麽私物?”問了這句,猛地抬手在胸口一按,有些驚疑不定地看向謝鳳,這會子,才透出幾分做賊心虛來。
謝鳳回頭又看張三郎,慢慢說道:“三郎頸間這是何物?”
韓伯曹離的近,又比張三郎高,聞言低頭,卻見他後頸處有些衣裳褶皺,衣領底下,卻透著一絲水紅係帶。
王掌櫃也抬頭來看,卻不知怎麽樣。
隻張三郎抬手在頸間一抹,竟是一個字也說不出,麵如土色。
此刻王娘子便向著張三郎使眼色,張三郎會意,咽了幾口唾沫,腳下往後,竟是個要逃的模樣。
韓伯曹早留意到他神色異常,當下一把揪住衣領,手指勾起,就把底下那水紅色係帶往上一拉,竟拉出半幅的紅肚兜來,然而看著小巧精致,卻不似是男人家的東西,何況張三郎這個年紀,哪裏還用這種肚兜,可見必然是女人家的私物。
韓伯曹心中已經有數,而王掌櫃低頭仔細盯了會子,忽然叫道:“這個是……天殺的,原來真的是你!”他跟王娘子自是夫妻,對婆娘的貼身之物如何會不認得?雙手一拍大腿,便衝上來揪著張三郎便廝打。
看熱鬧的眾人也大聲叫嚷起來,有笑者,有罵者。
王娘子見狀,再也不敢叫嚷,捂著臉跑回裏屋去了。
謝鳳看到這兒,便才後退一步,旁邊幾個捕快便去拉扯那兩人。
韓伯曹轉頭看向謝鳳,想了想,便走到跟前:“小公子如何知道他身上戴著王娘子的私物?”
若說傘,桂花油、戒子都是多加留心就能發現,那這私物藏在裏頭,縱然露出了一角係帶,又怎會猜到是那王娘子所有?何況王娘子的私物,尋常也不會展露給外人看,他又怎會一眼認得。
謝鳳溫聲道:“起先我來店內之時,這張三郎便曾去隔壁,當時他衣冠楚楚,不料片刻王掌櫃來,他倉促外出,便有些衣冠不整,我又看見那水紅係帶,自忖男子絕不會無緣無故係這般肚兜,便鬥膽一猜,誰知竟中了。”
韓伯曹聽了,倒也合情合理,挑不出大錯兒,便隻一點頭,不再追問。
正要將張三郎拉回衙門,忽地又見街頭處人頭攢動,依稀有人叫道:“不好了,出了人命了!快來人啊,公差,公差!”
韓捕頭見叫嚷的不像話,忙叫一個捕快押住張三郎,他自己卻帶人往那一處飛奔趕去。
踏過青石板路,飛奔來至題扇橋上,卻見橋上已經站了一堆人,正伸長脖子瞪大眼睛看往橋下綠波上,把欄杆前擠得滿滿當當。
一個捕快叫道:“讓開讓開,捕頭來了!”
眾人方讓開一個空子,韓捕頭上前一步,也放眼看去,目光所及,卻見橋下的河麵上,浮著一頂常見的烏篷船,這倒也罷了,再細看,卻見裏頭依稀躺著一個人,直挺挺地動也不動。
旁邊的捕快見了,驚呼道:“那人是死了麽?”
韓伯曹見狀,倒吸一口冷氣,忙穩住心神道:“快下去,把這船拉到岸邊!”兩個捕快匆匆地便下橋而去。
韓伯曹凝眸細看,這烏篷船內光線自然是暗的,卻依稀看出那倒在裏頭的,正是個“艄公”的打扮,胸口處似有些血跡。
那船兒將飄到橋下之時,有幾個公差乘了船拿著長鉤,便來將這小船兒勾住,硬生生拖到岸邊去了。
此刻那些撐船的艄公們探頭探腦,有人已經認出來死者是何人,正在議論紛紛。韓伯曹飛身下了題扇橋,便到那烏篷船內查看究竟。
聽周圍艄公們說,這死者原本叫做楊老大,原本不在本地做活,前幾年才從蘇杭地方回來的,在此以撐船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