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治理之策
紅樓:穿越成為金陵首富 作者:趙柿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熙鳳仔細揣度著其中利弊,用手指一下一下的叩擊著桌麵。
黛玉見王熙鳳如此,明白她不願意開庫細查下去。
賬務的問題不僅僅是下人的貪汙,其中定也少不了賈府主子們的授意,打點關係、私相授受、款項挪用,若是真一件一件的查下去,不僅關係鬧僵了不說,賈璉和王熙鳳管家的權力沒準也會被其他人剝奪。
黛玉眼眸微轉,說道:“鳳姐姐,我覺得其實也沒有必要非黑即白。”
王熙鳳回神,目光定在黛玉的眼眸中,笑著問道:“依妹妹的意思?”
“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這賬本說到底,也不過是給人看的,提醒一下哪花銷大了、哪需要注意了、哪裏有漏洞了......”黛玉說著,把桌上放的賬本輕輕合了起來,手指在上邊點了一下。
接著說道:“隻要都是用於府內,維係日常開支運行了,那就沒什麽對錯之分。別說公侯府邸了,就是七品芝麻小官的家裏,哪個不需要運作的?這些費用也記不到明麵上。咱們若是在每筆賬務上都較真,非要分一個是非曲直,隻怕哪個屋裏都能牽扯出事兒來。”
王熙鳳笑道:“正是這個道理,開庫事小,但若是因小失大,隻怕後患無窮。”
“姐姐既肯找我來幫忙,那肯定是察覺到了府裏開支的問題,動了改革的心思......”黛玉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接著笑道:“咱們治理家務,也不必效仿商鞅、王安石之法,以雷霆手段‘破舊立新’反倒會引得眾人不滿,再說咱們也沒有到斷尾求生的地步......”
黛玉頓了頓,接著說道:“當年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先改官製、禁胡服,後再推廣語言、改姓氏,一步一步將鮮卑貴族與漢族同化。依我看,咱們不如效仿北魏孝文帝之法,‘漸進同化’先抓兩件事作為試點推行,若是有了成效,再擴大到其他方麵,一點一點來方是長久之計。”
王熙鳳聽完大喜,笑著說道:“妹妹讀書萬卷,果然思路廣、方法多,先前聽你二哥哥說自愧不如,今日我聽下來,也要自愧不如了!”
黛玉說道:“我說的這些都是‘紙上談兵’,具體的事務還是姐姐經驗多,我也要多和鳳姐姐學習才是。”
王熙鳳笑道:“那依妹妹的方法,我看就先以藥材、食材和布料采購做文章,這三項都是些用的多、花費少的,咱們倒也好管控。隻是......”
黛玉見王熙鳳眼神中眸光流轉,麵露笑意卻欲言又止,便猜出個大概來。
她歎了口氣說道:“任憑什麽事,二奶奶隻管吩咐。”
王熙鳳笑道:“妹妹若是願意,那個新的記賬方式不如教給幾個伶俐的小丫鬟,府裏賬務冗雜,若是都重新記,隻怕妹妹也兼顧不全。”
黛玉聽後,心裏思索一番。
教給她們是沒有問題,但現代社會的複式記賬科目有很多涉及到企業管理的內容,這個時代的人很難理解具體是什麽意思,對於這部分的詞匯必須得替換成大家更好理解的才行,比如資產改成留存、負債要改成欠賬等等。
黛玉想了想,對王熙鳳說道:“教給大家沒有問題,隻是需要給我一些時間準備一下。”
王熙鳳笑道:“這好說,妹妹準備好了咱們再開始也不遲。依我看,咱們先定幾個小丫鬟,她們學會了再去教下麵的婆子們和賬房,這樣也不多勞煩妹妹。”
黛玉笑道:“多謝姐姐心疼。這丫鬟們都定誰,姐姐心裏有主意沒有?”
王熙鳳一邊想一邊念道:“平兒、紫鵑、襲人都算上,她們肯定是要會的,姑娘們那邊倒省勁,她們屋裏的用度也是並在老祖宗那裏的,不用單獨算......大嫂子那裏定素雲,兩位太太屋裏暫定下善姐和彩霞,等回明了她們,再做定奪。妹妹覺得如何?”
黛玉說道:“這段時間我看著三妹妹屋裏的侍書也很不錯,不如把她一起叫上?另外......寶玉屋裏有一個叫‘小紅’的,見過幾麵,人倒是很機靈也認得幾個字,不如把她也一起叫上。”
黛玉之所以提起侍書,因為她明白以探春的性格,聽說了這件事一定是要來學習的,所以提起侍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變相的邀請探春。
提起小紅,則是因為原著中小紅機敏果敢、口齒伶俐是一個能擔大事的丫鬟,本身也是受到王熙鳳的重用,不如趁著這件事,做一個順手推舟的人情,讓王熙鳳早一些得到這個幫手。
王熙鳳問道:“小紅是誰?”
黛玉說道:“聽紫鵑說,是林之孝的女兒,本名叫林紅玉,因和寶玉撞了字,所以改名叫小紅。這個丫鬟我看著倒是十分機靈,姐姐不妨了解一下。”
王熙鳳笑著說道:“妹妹推薦的人,定是錯不了。隻還有一事,姑娘房中若是隻叫了侍書,二姑娘和四姑娘心裏難免會有芥蒂,倒不如一並省了。我知道妹妹是想叫三姑娘來,咱們私下說一聲倒罷了,侍書這丫頭我看著也沒有這方麵的才能。”
黛玉忽然想起王熙鳳剛才說的這些人裏,並沒有寶釵屋裏的,便問道:“寶姐姐呢?”
王熙鳳說道:“你還用操心寶姑娘?她們家裏是皇商,多少賬算得清清楚楚,況且她們屋裏的吃穿用度也都是花的自家銀子,與咱們府裏無關,這事我看就罷了。”
黛玉聽後,微微笑道:“我倒是糊塗了,既如此那就聽鳳姐姐安排。”
王熙鳳接著說道:“自從妹妹回了府,我不知勞煩了多少次,等這些手頭事情都處理完了,定要好好謝謝妹妹才是!到時再叫上姑娘們一起,咱們多說說話,也省得她們整日裏無事可做。”
黛玉笑道:“我可不敢問鳳姐姐要賞,你以後不編排我,我就念阿彌陀佛了。”
二人又說笑一番,王熙鳳便起身告辭,說道:“妹妹剛說的修造別院之事,我先去回了老祖宗,看看她們怎麽定奪,這是第一要緊之事了。等定下來了,我再來和你說。”
黛玉忙說道:“鳳姐姐切記,把關鍵放在‘避開蘭台寺的監察’上麵,一應事務從簡才是辦法。”
王熙鳳回身笑了笑,用手指點了一下黛玉,未再多說什麽,便出門離開了。
黛玉把王熙鳳送至門口,看著她離開的背影,心裏想著:修造省親別院一切從簡,不僅僅是政治原因,對賈府的財務來說也是好事。
這些時日算下來,賈府的賬務雖然存在虧空,但還能保持收支的平衡,若是還堅持按原來的規格修造省親別院,必定會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徹底打破這樣的財務平衡,之後若是再想彌補,隻怕是難上加難。
黛玉見王熙鳳如此,明白她不願意開庫細查下去。
賬務的問題不僅僅是下人的貪汙,其中定也少不了賈府主子們的授意,打點關係、私相授受、款項挪用,若是真一件一件的查下去,不僅關係鬧僵了不說,賈璉和王熙鳳管家的權力沒準也會被其他人剝奪。
黛玉眼眸微轉,說道:“鳳姐姐,我覺得其實也沒有必要非黑即白。”
王熙鳳回神,目光定在黛玉的眼眸中,笑著問道:“依妹妹的意思?”
“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這賬本說到底,也不過是給人看的,提醒一下哪花銷大了、哪需要注意了、哪裏有漏洞了......”黛玉說著,把桌上放的賬本輕輕合了起來,手指在上邊點了一下。
接著說道:“隻要都是用於府內,維係日常開支運行了,那就沒什麽對錯之分。別說公侯府邸了,就是七品芝麻小官的家裏,哪個不需要運作的?這些費用也記不到明麵上。咱們若是在每筆賬務上都較真,非要分一個是非曲直,隻怕哪個屋裏都能牽扯出事兒來。”
王熙鳳笑道:“正是這個道理,開庫事小,但若是因小失大,隻怕後患無窮。”
“姐姐既肯找我來幫忙,那肯定是察覺到了府裏開支的問題,動了改革的心思......”黛玉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接著笑道:“咱們治理家務,也不必效仿商鞅、王安石之法,以雷霆手段‘破舊立新’反倒會引得眾人不滿,再說咱們也沒有到斷尾求生的地步......”
黛玉頓了頓,接著說道:“當年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先改官製、禁胡服,後再推廣語言、改姓氏,一步一步將鮮卑貴族與漢族同化。依我看,咱們不如效仿北魏孝文帝之法,‘漸進同化’先抓兩件事作為試點推行,若是有了成效,再擴大到其他方麵,一點一點來方是長久之計。”
王熙鳳聽完大喜,笑著說道:“妹妹讀書萬卷,果然思路廣、方法多,先前聽你二哥哥說自愧不如,今日我聽下來,也要自愧不如了!”
黛玉說道:“我說的這些都是‘紙上談兵’,具體的事務還是姐姐經驗多,我也要多和鳳姐姐學習才是。”
王熙鳳笑道:“那依妹妹的方法,我看就先以藥材、食材和布料采購做文章,這三項都是些用的多、花費少的,咱們倒也好管控。隻是......”
黛玉見王熙鳳眼神中眸光流轉,麵露笑意卻欲言又止,便猜出個大概來。
她歎了口氣說道:“任憑什麽事,二奶奶隻管吩咐。”
王熙鳳笑道:“妹妹若是願意,那個新的記賬方式不如教給幾個伶俐的小丫鬟,府裏賬務冗雜,若是都重新記,隻怕妹妹也兼顧不全。”
黛玉聽後,心裏思索一番。
教給她們是沒有問題,但現代社會的複式記賬科目有很多涉及到企業管理的內容,這個時代的人很難理解具體是什麽意思,對於這部分的詞匯必須得替換成大家更好理解的才行,比如資產改成留存、負債要改成欠賬等等。
黛玉想了想,對王熙鳳說道:“教給大家沒有問題,隻是需要給我一些時間準備一下。”
王熙鳳笑道:“這好說,妹妹準備好了咱們再開始也不遲。依我看,咱們先定幾個小丫鬟,她們學會了再去教下麵的婆子們和賬房,這樣也不多勞煩妹妹。”
黛玉笑道:“多謝姐姐心疼。這丫鬟們都定誰,姐姐心裏有主意沒有?”
王熙鳳一邊想一邊念道:“平兒、紫鵑、襲人都算上,她們肯定是要會的,姑娘們那邊倒省勁,她們屋裏的用度也是並在老祖宗那裏的,不用單獨算......大嫂子那裏定素雲,兩位太太屋裏暫定下善姐和彩霞,等回明了她們,再做定奪。妹妹覺得如何?”
黛玉說道:“這段時間我看著三妹妹屋裏的侍書也很不錯,不如把她一起叫上?另外......寶玉屋裏有一個叫‘小紅’的,見過幾麵,人倒是很機靈也認得幾個字,不如把她也一起叫上。”
黛玉之所以提起侍書,因為她明白以探春的性格,聽說了這件事一定是要來學習的,所以提起侍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變相的邀請探春。
提起小紅,則是因為原著中小紅機敏果敢、口齒伶俐是一個能擔大事的丫鬟,本身也是受到王熙鳳的重用,不如趁著這件事,做一個順手推舟的人情,讓王熙鳳早一些得到這個幫手。
王熙鳳問道:“小紅是誰?”
黛玉說道:“聽紫鵑說,是林之孝的女兒,本名叫林紅玉,因和寶玉撞了字,所以改名叫小紅。這個丫鬟我看著倒是十分機靈,姐姐不妨了解一下。”
王熙鳳笑著說道:“妹妹推薦的人,定是錯不了。隻還有一事,姑娘房中若是隻叫了侍書,二姑娘和四姑娘心裏難免會有芥蒂,倒不如一並省了。我知道妹妹是想叫三姑娘來,咱們私下說一聲倒罷了,侍書這丫頭我看著也沒有這方麵的才能。”
黛玉忽然想起王熙鳳剛才說的這些人裏,並沒有寶釵屋裏的,便問道:“寶姐姐呢?”
王熙鳳說道:“你還用操心寶姑娘?她們家裏是皇商,多少賬算得清清楚楚,況且她們屋裏的吃穿用度也都是花的自家銀子,與咱們府裏無關,這事我看就罷了。”
黛玉聽後,微微笑道:“我倒是糊塗了,既如此那就聽鳳姐姐安排。”
王熙鳳接著說道:“自從妹妹回了府,我不知勞煩了多少次,等這些手頭事情都處理完了,定要好好謝謝妹妹才是!到時再叫上姑娘們一起,咱們多說說話,也省得她們整日裏無事可做。”
黛玉笑道:“我可不敢問鳳姐姐要賞,你以後不編排我,我就念阿彌陀佛了。”
二人又說笑一番,王熙鳳便起身告辭,說道:“妹妹剛說的修造別院之事,我先去回了老祖宗,看看她們怎麽定奪,這是第一要緊之事了。等定下來了,我再來和你說。”
黛玉忙說道:“鳳姐姐切記,把關鍵放在‘避開蘭台寺的監察’上麵,一應事務從簡才是辦法。”
王熙鳳回身笑了笑,用手指點了一下黛玉,未再多說什麽,便出門離開了。
黛玉把王熙鳳送至門口,看著她離開的背影,心裏想著:修造省親別院一切從簡,不僅僅是政治原因,對賈府的財務來說也是好事。
這些時日算下來,賈府的賬務雖然存在虧空,但還能保持收支的平衡,若是還堅持按原來的規格修造省親別院,必定會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徹底打破這樣的財務平衡,之後若是再想彌補,隻怕是難上加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