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五萬
瞎眼神醫,開局遇到聖女報恩 作者:十一條金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顧興從來就沒想過,與孫洪在嶺河江麵上決一死戰。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刻意營造出來的假象。
畢竟朔方軍都是北方將士,不善水戰,人數上也處於下風。
若與孫洪的五萬大軍,在江麵上硬碰硬的正麵交手,無異於以己之短,攻彼之長,此乃兵家大忌!
但論起攻城和守城,顧興對朔方軍有著絕對的自信。
所以從一開始,他的目標就隻有互換城池,然後將剩下的事情,交給李洵元帥。
“嶺北城中沒有糧草,箭矢也不多,在李洵元帥的二十萬大軍麵前,絕對撐不住七天。”
“而這嶺南城中有糧有箭,守上一個月不成問題。”
“接下來就是等著長安的援軍抵達,再打上一場守城硬仗!”
顧興分析著敵我雙方的優勢與劣勢,心中大定。
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怎麽看,己方都是穩贏!
就在這時,劉將軍突然來報,城外出現了孫洪的大軍。
顧興聞言,臉上絲毫不見驚慌之色,甚至還想見一見這位嶺南城守將。
“走吧,咱們一起去打個招呼。”隻見顧興嗬嗬一笑,閑庭信步般的走上城頭。
此刻的嶺南城外,孫洪正端坐在馬背之上,對著朔方軍破口大罵。
又叫囂著讓顧興出來,與他大戰一場。
“這是氣壞了啊!”
聽著城外的罵聲,顧興隨口調侃一句,卻絲毫不為所動。
現在隻有傻子,才會出去和孫洪大軍死拚。
說笑間,顧興來到城頭,與城下的孫洪四目相對。
“孫將軍,久仰大名了!”
顧興率先開口,給予了對方最基本的尊重。
孫洪沒有說話,隻是借著日出的霞光,默默盯著城頭上的顧興。
好一個意氣風發的少年將軍!
雖然他早就知道,朔方軍的主將顧興隻有十九歲,但是此刻親眼所見,依舊難免有些震驚。
“顧將軍少年英雄,為何要替魔教叛逆效命?”
沉默片刻之後,孫洪緩緩開口,言語中竟然沒有再繼續謾罵,而是誠摯勸降道:“如果顧將軍迷途知返,在下願為你擔保,舉薦顧將軍入朝為將,定能得到陛下重用!”
“顧將軍不妨考慮考慮,如何?”
“孫將軍還是死心吧!”顧興沒有任何意外的果斷拒絕。
說話間,他的腦海中也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師父,還有師父的兒子林瀟。
自己現在可是在為小師弟打天下,怎麽可能投降大虞朝廷?
緊接著,顧興又對著城下的孫洪笑了笑,同樣開口勸降道:“孫將軍英雄豪傑,依我看不如早日棄暗投明,加入我朔方軍怎麽樣?”
“孫將軍若是肯來,我願任命你為朔方軍副將,地位僅次於我和我的兄弟,如何?”
“癡心妄想!”孫洪冷哼一聲,拒絕的也是極為幹脆。
“那孫將軍是想要攻城了?”
聽見顧興的詢問,孫洪一時間也犯了難。
他已經仔細打量過嶺南城,雖然城門破損,但是卻被朔方軍用碎石和屍體堵住。
再加上對方挾大勝之威,士氣正盛,自己若想要強攻城池,無異於自尋死路。
思來想去,似乎也隻有退兵這一條路可走,以圖日後謀劃。
“撤!”
既然已經決定撤軍,孫洪便不再糾結,揮手率軍退去,後又乘船回到嶺北城中。
在回來的這一路上,孫洪想了許多。
其中想的最多的,就是後悔自己,為何沒有聽從張將軍的勸告。
如果他能在城中,多留上五千兵馬,何至於這麽快就被朔方軍攻破嶺南城?
都怪自己被嶺北城中的糧草,迷昏了頭腦,試圖一戰而定,才有了今日之敗。
“顧興,我記住你了!”
孫洪深吸一口氣,強行壓住心中的怒火,轉而思考起了自己的處境。
眼下的嶺北城中,沒有任何多餘的糧草。
可是自己麾下,再加上北岸營寨中李副將所率的人馬,卻還有三萬七千餘人。
這些將士們經過兩天兩夜的鏖戰和渡河,現在都在急等著吃飯,這可如何是好?
難道真的要縱兵搶糧?
“事急從權,如果部下嘩變,對於百姓們的傷害更大!”
孫洪咬了咬牙,當即下令讓人去找城中富商“借”糧。
隻要能挺過這段時間,等到長安的援軍攻破嶺南城,他們也就得救了。
與顧興的想法一樣,孫洪也不認為自己麾下的三萬餘人,會敗的比敵軍更快。
哪怕此時的嶺北城中,缺糧缺箭,但是最起碼,他在人數上是占據優勢的。
就這樣,在互相交換了城池之後。
顧興與孫洪度過了一段,還算是相安無事的和平時光。
即便孫洪每隔三天,都會親自率軍來到嶺南城下叫戰,卻依舊沒什麽效果。
嶺南城中,沒有任何一員將領願意搭理孫洪,全都在笑著看他的笑話。
第九天。
嶺南城下一片安靜。
那些早早過來,準備看熱鬧的將軍們,望著空無一人的江麵,不禁麵麵相覷。
孫洪人呢?今天怎麽沒過來?
難道?
其中幾個還算機靈的將軍對視一眼,緊接著快步朝著顧興的住處跑去。
一定是李洵元帥的大軍,兵臨嶺北城下了。
他們的猜測並沒有錯。
就在一天前,李洵所率的二十萬大軍,終於和姬永的兩千餘殘軍相遇。
於是姬永言簡意賅的,向李洵說明了兩軍的戰況。
而在得知顧興的所作所為之後,李洵大喜過望,連喊了三聲好!
並且立即下令,在今天清晨時分,全軍猛攻嶺北城。
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打通與嶺南城之間的聯係。
孫洪得知此事,一張本就憔悴的臉上,如今更是隻剩下了愁容。
李洵的大軍來的實在是太快了,甚至比顧興預測的十天時間,還要早上兩天。
而長安的援軍呢?此時又走到了哪裏?
孫洪無從得知,隻能全力統率麾下將士們,抵擋李洵大軍的進攻。
殊不知,他日日夜夜翹首以盼的長安援軍,此刻正由於突然遭遇大雨的原因,已經全軍停下來休整。
距離嶺南城,至少還有半月左右的路程。
援軍的數量,也不是長安信件中寫的十萬人,而是隻有五萬!
長安現在太窮了,缺錢少糧,周朗根本無力調動十萬大軍。
隻能寄希望這五萬援軍,加上嶺南城中原本的五萬守軍,可以借助嶺河天險和城池,將北疆大軍擋在北岸。
不讓他們渡過嶺河就好。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刻意營造出來的假象。
畢竟朔方軍都是北方將士,不善水戰,人數上也處於下風。
若與孫洪的五萬大軍,在江麵上硬碰硬的正麵交手,無異於以己之短,攻彼之長,此乃兵家大忌!
但論起攻城和守城,顧興對朔方軍有著絕對的自信。
所以從一開始,他的目標就隻有互換城池,然後將剩下的事情,交給李洵元帥。
“嶺北城中沒有糧草,箭矢也不多,在李洵元帥的二十萬大軍麵前,絕對撐不住七天。”
“而這嶺南城中有糧有箭,守上一個月不成問題。”
“接下來就是等著長安的援軍抵達,再打上一場守城硬仗!”
顧興分析著敵我雙方的優勢與劣勢,心中大定。
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怎麽看,己方都是穩贏!
就在這時,劉將軍突然來報,城外出現了孫洪的大軍。
顧興聞言,臉上絲毫不見驚慌之色,甚至還想見一見這位嶺南城守將。
“走吧,咱們一起去打個招呼。”隻見顧興嗬嗬一笑,閑庭信步般的走上城頭。
此刻的嶺南城外,孫洪正端坐在馬背之上,對著朔方軍破口大罵。
又叫囂著讓顧興出來,與他大戰一場。
“這是氣壞了啊!”
聽著城外的罵聲,顧興隨口調侃一句,卻絲毫不為所動。
現在隻有傻子,才會出去和孫洪大軍死拚。
說笑間,顧興來到城頭,與城下的孫洪四目相對。
“孫將軍,久仰大名了!”
顧興率先開口,給予了對方最基本的尊重。
孫洪沒有說話,隻是借著日出的霞光,默默盯著城頭上的顧興。
好一個意氣風發的少年將軍!
雖然他早就知道,朔方軍的主將顧興隻有十九歲,但是此刻親眼所見,依舊難免有些震驚。
“顧將軍少年英雄,為何要替魔教叛逆效命?”
沉默片刻之後,孫洪緩緩開口,言語中竟然沒有再繼續謾罵,而是誠摯勸降道:“如果顧將軍迷途知返,在下願為你擔保,舉薦顧將軍入朝為將,定能得到陛下重用!”
“顧將軍不妨考慮考慮,如何?”
“孫將軍還是死心吧!”顧興沒有任何意外的果斷拒絕。
說話間,他的腦海中也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師父,還有師父的兒子林瀟。
自己現在可是在為小師弟打天下,怎麽可能投降大虞朝廷?
緊接著,顧興又對著城下的孫洪笑了笑,同樣開口勸降道:“孫將軍英雄豪傑,依我看不如早日棄暗投明,加入我朔方軍怎麽樣?”
“孫將軍若是肯來,我願任命你為朔方軍副將,地位僅次於我和我的兄弟,如何?”
“癡心妄想!”孫洪冷哼一聲,拒絕的也是極為幹脆。
“那孫將軍是想要攻城了?”
聽見顧興的詢問,孫洪一時間也犯了難。
他已經仔細打量過嶺南城,雖然城門破損,但是卻被朔方軍用碎石和屍體堵住。
再加上對方挾大勝之威,士氣正盛,自己若想要強攻城池,無異於自尋死路。
思來想去,似乎也隻有退兵這一條路可走,以圖日後謀劃。
“撤!”
既然已經決定撤軍,孫洪便不再糾結,揮手率軍退去,後又乘船回到嶺北城中。
在回來的這一路上,孫洪想了許多。
其中想的最多的,就是後悔自己,為何沒有聽從張將軍的勸告。
如果他能在城中,多留上五千兵馬,何至於這麽快就被朔方軍攻破嶺南城?
都怪自己被嶺北城中的糧草,迷昏了頭腦,試圖一戰而定,才有了今日之敗。
“顧興,我記住你了!”
孫洪深吸一口氣,強行壓住心中的怒火,轉而思考起了自己的處境。
眼下的嶺北城中,沒有任何多餘的糧草。
可是自己麾下,再加上北岸營寨中李副將所率的人馬,卻還有三萬七千餘人。
這些將士們經過兩天兩夜的鏖戰和渡河,現在都在急等著吃飯,這可如何是好?
難道真的要縱兵搶糧?
“事急從權,如果部下嘩變,對於百姓們的傷害更大!”
孫洪咬了咬牙,當即下令讓人去找城中富商“借”糧。
隻要能挺過這段時間,等到長安的援軍攻破嶺南城,他們也就得救了。
與顧興的想法一樣,孫洪也不認為自己麾下的三萬餘人,會敗的比敵軍更快。
哪怕此時的嶺北城中,缺糧缺箭,但是最起碼,他在人數上是占據優勢的。
就這樣,在互相交換了城池之後。
顧興與孫洪度過了一段,還算是相安無事的和平時光。
即便孫洪每隔三天,都會親自率軍來到嶺南城下叫戰,卻依舊沒什麽效果。
嶺南城中,沒有任何一員將領願意搭理孫洪,全都在笑著看他的笑話。
第九天。
嶺南城下一片安靜。
那些早早過來,準備看熱鬧的將軍們,望著空無一人的江麵,不禁麵麵相覷。
孫洪人呢?今天怎麽沒過來?
難道?
其中幾個還算機靈的將軍對視一眼,緊接著快步朝著顧興的住處跑去。
一定是李洵元帥的大軍,兵臨嶺北城下了。
他們的猜測並沒有錯。
就在一天前,李洵所率的二十萬大軍,終於和姬永的兩千餘殘軍相遇。
於是姬永言簡意賅的,向李洵說明了兩軍的戰況。
而在得知顧興的所作所為之後,李洵大喜過望,連喊了三聲好!
並且立即下令,在今天清晨時分,全軍猛攻嶺北城。
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打通與嶺南城之間的聯係。
孫洪得知此事,一張本就憔悴的臉上,如今更是隻剩下了愁容。
李洵的大軍來的實在是太快了,甚至比顧興預測的十天時間,還要早上兩天。
而長安的援軍呢?此時又走到了哪裏?
孫洪無從得知,隻能全力統率麾下將士們,抵擋李洵大軍的進攻。
殊不知,他日日夜夜翹首以盼的長安援軍,此刻正由於突然遭遇大雨的原因,已經全軍停下來休整。
距離嶺南城,至少還有半月左右的路程。
援軍的數量,也不是長安信件中寫的十萬人,而是隻有五萬!
長安現在太窮了,缺錢少糧,周朗根本無力調動十萬大軍。
隻能寄希望這五萬援軍,加上嶺南城中原本的五萬守軍,可以借助嶺河天險和城池,將北疆大軍擋在北岸。
不讓他們渡過嶺河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