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到了這份上,齊平宗自然要接下去了,思忖半晌這才問道:“你且先說來聽聽。”


    宋轍見他動心,頓時鬆了口氣:“如今這田照舊由軍戶屯,每年仍留按著三成租金支付佃戶,不過清吏司要額外再收一成稅,另今年的秋稅還請大人幫忙翰旋一二。”


    齊平宗心頭也撥弄著算盤,秋稅不過是叫趙炳等人把銀子吐些出來,額外一成稅也不算多,這自然是最好的結果,可宋轍又為何這般行事……


    “隻是這樣?”齊平宗有些看不透眼前這後生,往日裏隻沒將他放在眼裏過,不過是個攀附權貴之徒,這段時日竟然讓他刮目相看。


    宋轍頷首:“下官不敢隱瞞大人,這修訂後的魚鱗圖冊照例還是要送去戶部記檔的,否則下官不好交代,但下官與大人之間的約定,能不能叫上頭應下作數,這是下官自己的事,絕不為難大人出麵。”


    齊平宗在京城也是有親信及朋黨,知曉這些日子高品隻字未提過這個學生。


    原來那說是得意門生也不為過,可宋轍這般行事倒是不得不讓人懷疑,這裏頭有幾分是高品的意思。


    “那一成利就放你清吏司?不記在戶部名下?”齊平宗這話問的直接,若丟戶部必然是沈謙的主意,可丟清吏司嘛……高品那老東西看似風輕雲淡,實則蘇州大半地都是高家的。


    宋轍表情不太自然,隻點了點頭不敢做答。


    怪道如此!齊平宗臉上譏諷一笑,道:“你這恩師,自來小心。”


    “是,次輔常告誡下官,舉止不可不慎其幾,一毫之差,悔不可追。”提起高品,宋轍麵色恭敬答道。


    談及此,佑兒才起身叫候在廊外的小二重新上菜,她不再進去,隻留在外頭用飯,等著宋轍。


    至於她為何方才必要陪在裏頭,按照宋轍說的原話,若兩個大男人在飯桌上談要事,尤其是涉及生死利益之事,旁邊有女子在,除非必要時,是不易起衝突的。


    這也是今日要帶她來,且要她說出那一串數的緣由。


    齊平宗那樣傲慢的人,不屑對女人動手,但若是宋轍來說,必定鼻青臉腫。


    再見那上房的門打開,已過戌時。比之齊平宗走得平穩,宋轍簡直是搖搖欲墜,幸而一旁的小二機靈,否則必要栽跟鬥的。


    佑兒見狀,忙上前去將他扶住,看著沒二兩肉的人,幾乎傾在佑兒肩上,壓得她咬牙切齒。


    “往日不知大人是如此豪爽之人,下官真是悔恨未早日與大人交心。”宋轍醉意朦朧,口齒不清說著話:“先前都是下官的錯!下官認罰!”


    齊平宗見他這說著話,臉都要湊到他脖子上了,忙上前快走一步躲開,囑咐佑兒道:“扶好你家大人。”


    說罷下力拍了拍宋轍的肩道:“本官還有要事,就不送宋主事了。”


    “大人!”宋轍忍著痛意,雙手就要去撲齊平宗:“大人的好,下官都記在心裏!絕不辜負!”


    罷了罷了,齊平宗連說幾個好,這才將人送出酒樓外,挼風忙駕著馬車過來。


    這事可算了結,見宋轍上了車,齊平宗拂了拂衣袍:“酸儒文官,最是難纏。”


    宋轍上了馬車,閉目凝神片刻,再睜眼時哪裏還有醉意。


    從懷裏摸出與齊平宗簽下的約書,這才露出鬆乏的神情:“不枉費我醉一場。”


    佑兒見他心頭高興,問道:“大人今日為何要先呈白菜豆腐?”


    她言笑晏晏的模樣,宋轍唇角也不自覺染上了笑意:“成事都需一個過程,期間張弛有度才能拿捏人心。”


    他說的話雲裏霧裏,佑兒細細品道:“先叫他心頭不高興,再徐徐圖之?”


    “不錯,他先以為我要他退田,又見那般菜色,必然更添了層不痛快。”宋轍將約書小心放好,倒是鄭重其事對佑兒表了謝意:“今日有勞你陪我同來,方才可嚇到了?”


    佑兒搖了搖頭,不知是金子的緣故,還是宋轍的緣故,總之她在關鍵時刻沒有怯場。


    夜裏的登州不算熱鬧,畢竟是屯兵之地,顯少流寇劫匪,但相比之濟南及汝州等府就清冷多了。


    馬車在路上行駛,襯得周遭靜極了。


    車中兩人一時眼神交匯,宋轍慌忙低下了頭,泠然道:“明日就啟程回去,今夜回去將行李收拾好。”


    這本就是意料之中的事,佑兒點了點頭,好奇問道:“那些地怎麽辦?”


    聲勢浩大的量了一番,難不成白費了功夫?


    宋轍眉宇之間是清冽之氣,他顯少與人提及朝政,可佑兒既然問了,思索片刻道:“被強占的上等良田,興許明年就會有個結果,這約書和魚鱗圖冊就是還田的證據。”


    但佑兒不明所以,宋轍極有耐心解釋道:“其實我那日之所以到登州府,是因為收到玉京傳話,秋稅之變在登州。我在山東時日算長,登州之事自然知曉。都說蛇打七寸,這齊總督之七寸,就是這些偷梁換柱來的良田。如果不然,我倒沒那膽量與他打擂台。”


    不過是圍魏救趙的計策罷了,佑兒這才恍然大悟:“難怪大人先前那般行事高調,原來是先迷惑他,再叫他過幾日好好給大人湊稅銀。”


    自然如此,否則宋轍一個小主事,若真在登州挑起事來,也不見得京城有人撈他。


    稅銀才是戶部當務之急之事,若是總督不點頭,他怎能收齊。


    “北麵韃靼接連挑釁,待冬寒朝廷必然會發兵鎮壓。如今正值高築牆廣積糧之時,我眼下若叫軍戶退田,朝廷必不答應。隻要湊足了軍餉和糧草,來年打了勝仗,這田之事必然有個說法。”


    打仗?佑兒眼皮子一跳,百姓最是不敢聽到這話。


    “大人,那韃靼離山東遠嗎?”


    見她眼中害怕,宋轍故作沉思道:“還是挺近的,之間就隔了三省呢。”


    佑兒心道,若是真來了山東,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乎。那真要多攢些銀子細軟,若有不測還能往南逃,江南富庶最是費錢。


    宋轍見她這般,就曉得她腦袋裏想什麽事,難得的安逸之時,他閉著眼養神。


    背負了多少人的性命,多少戶人家的苦楚心酸,這仗怎麽能輸呢。


    懷中的約書沉甸甸的,他又何嚐不是將前程都壓在了上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錯撩清冷郎君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子礁的逍遙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子礁的逍遙子並收藏錯撩清冷郎君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