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十幾個女知青要過來!
1968:剛娶女知青,你讓我老登逆襲? 作者:流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好家夥,咱們今年的年夜飯是真豐盛啊!”
王建國看著桌子上麵放的菜,已經六道菜了。
這六道菜分別是豬肉酸菜燉粉條,小雞燉蘑菇,地莫利燉魚。
還有蒜薹炒肉,紅腸炒雞蛋,另外一道菜則是蔥爆羊肉!
而且每一道菜上麵都能夠看得出來放了不少的油。
“哈哈,可不是嗎,今年托了建國你的福!”
“是啊,今年咱們這是吃上好東西了。”
“往年哪裏敢這麽吃啊!”
“還得是淑貞和淑華,還有美惠旺夫啊!”
“可不說是呢,你看看美蘭嫁給衛國之後,生了一個大胖小子不說,現在肚子裏麵還有一個。”
“人家妹妹嫁給建國之後,那也是旺夫的不行。”
“那還用你們說麽,我這幾個兒媳婦那是一個比一個好!”
一群人,聽到王建國的話之後全都忍不住大笑了起來。
說說笑笑,眾人開始倒酒推杯換盞起來。
雖然還有兩道菜沒做好呢,但喝酒的可以先吃。
自己家的人沒有這麽多的規矩,整個王家屯的人在食堂裏麵擺了四桌。
男人們坐了一桌半,像是王建國這種不喝酒的就坐在女人一桌。
邊上那兩個男知青,衛國和建業,還有王建國的老叔和父親,大哥等人坐在那邊開始喝了起來。
咋說呢,王建國這一桌都是不喝酒的,光吃不喝。
像是幾個奶奶,大娘,二大娘,淑婷等人這會也都開始喝了起來。
“咱們這日子是越過越好了啊!”
“再有一個來月就開春了。”
“到時候咱們又能夠上山挖野菜了。”
“這兩天時間得抓緊時間把那梅花鹿的鹿茸賣掉了。”
“等開春之前趕緊把拖拉機弄回來。”
吃著飯,大爺爺就忍不住出聲說了起來。
大爺爺的年紀最大,今年已經七十多歲了。
就連年紀最小的,王建國的親奶奶,今年也六十多歲了。
不過這些老人雖然做不了什麽重活了。
但端著一些水和吃食送到地裏麵還是可以的。
在屯子邊上也能夠種植一些蔬菜什麽的!
“對,咱們得抓緊時間才行了。”
“建國不是說來年要整什麽梯田和大棚嗎?”
二爺爺也是跟著出聲說了起來。
“對,大爺爺,二爺爺。”
“我的想法是咱們開春的時候,用一個月的時間抓緊時間把地種上。”
“完事休息幾天,在咱們村的半山腰上麵建立兩個梯田!”
“不用太大,加起來一百畝就行了。”
“夏天倒是無所謂,可以直接種菜,等到秋收之後,咱們就抓緊時間給溫泉改道。”
“讓溫泉進入到大棚裏麵,讓大棚冬天裏麵也能夠種出蔬菜。”
“蔬菜的產量都高,一百畝地的話,咱們一年也能夠收到很多很多蔬菜了。”
王建國也是滿臉笑意的說道。
梯田這個東西最大的作用就是防止水土流失。
再一個製作梯田的話就得把半山腰上麵的樹全都砍伐掉。
今年肯定是不可能把大棚全都弄出來的。
在拖拉機的幫助下,能開荒五十畝地就算是多到不能再多了。
也不知道今年還能不能多來一些知青了。
王家屯現在最大的尷尬就是地有,但沒人種。
人實在是太少了,要是再來十幾二十個知青的話。
就算是這些人都不會種地,但是可以讓他們在半山腰上麵開荒不是?
有著一百畝地的大棚,再加上這六百畝地的良田。
養活一百人都不是問題!
這邊眾人說說笑笑,吃吃喝喝。
等到吃完飯的時候已經過了十二點了。
“行了,你們在這玩吧!”
“我們這些歲數大的是熬不住了。”
“我們就先回去睡覺去了。”
“等明天早上我們這些老家夥再來換你們這些小年輕的。”
吃飽喝足,又說了一會吉祥話,眾人這才散了開來。
喝酒的依然還在喝酒,那些十四歲的小夥子們拎著槍。
大家一起回去,就連李雲峰的老媽也帶著嫂子和美惠一起回去了。
隻有王建國和淑貞四姐妹留在了這裏。
大娘那一桌散了,淑婷順勢加入到了老爹這一桌開始喝了起來。
王建國則是坐在壁爐邊上,看著壁爐裏麵的火焰沉思了起來。
今年種地是一個非常大的任務。
王家屯和其他的屯子還不一樣。
像是紅旗生產隊啥的,倒是可以吸引外鄉人。
但王家屯裏麵全都是老王家的人,根本容納不了其他的人。
“爸,老叔。”
“你們說要不讓大姑和大姑父過來呢?”
王建國想了想,隻想出了這麽一個辦法。
隻不過大姑父和大姑他們家不算是老王家的人了。
包括大姑父的三個兒子,一個閨女都是姓楊的。
“他們是回不來了。”
“你大姑他們都是一家都姓楊。”
“人家也不會改成咱們王姓!”
“再一個就是他們老楊家也就兩戶。”
“老庫子前段時間也沒了。”
“咱們呐,今年累一點就累一點。”
“完全沒有任何的問題。”
老叔想了想,讓自己大姐他們回來還是不妥。
倒不是他們會排斥人家。、
主要是老楊家的人丁也不興旺。
要是大姐,大姐夫來到王家的話。
那老庫子一家在紅旗生產隊就更加的難過了。
“算了,今年咱們累點就累點了。”
王建國撓了撓腦袋,有些無奈地說道。
“建國兄,咱們村裏麵很缺人嗎?”
這個時候,建業和衛國也是忍不住出聲問道。
雖然他們來到這邊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但對於農村生活也並不是特別熟悉。
關鍵是現在還沒有種地呢,他們也不了解種地的流程。
“是啊,現在咱們村裏麵的人太少了。”
“等到三月份,咱們可是有著不少活要幹呢。”
聽到王建國這麽一說,衛國的眼睛頓時一亮。
“那建國兄,要是咱們村來他二三十個知青,是不是勞動力就夠了?”
“我們哥倆在四九城可是有著不少兄弟姐妹呢。”
“我們大院裏麵不少人可都是年紀夠了。”
“隻要我們一封信回去,最起碼可以來十五個以上的知青。”
兩人滿臉笑意的說道。
“當然,女知青也能來十幾二十個!”
王建國看著桌子上麵放的菜,已經六道菜了。
這六道菜分別是豬肉酸菜燉粉條,小雞燉蘑菇,地莫利燉魚。
還有蒜薹炒肉,紅腸炒雞蛋,另外一道菜則是蔥爆羊肉!
而且每一道菜上麵都能夠看得出來放了不少的油。
“哈哈,可不是嗎,今年托了建國你的福!”
“是啊,今年咱們這是吃上好東西了。”
“往年哪裏敢這麽吃啊!”
“還得是淑貞和淑華,還有美惠旺夫啊!”
“可不說是呢,你看看美蘭嫁給衛國之後,生了一個大胖小子不說,現在肚子裏麵還有一個。”
“人家妹妹嫁給建國之後,那也是旺夫的不行。”
“那還用你們說麽,我這幾個兒媳婦那是一個比一個好!”
一群人,聽到王建國的話之後全都忍不住大笑了起來。
說說笑笑,眾人開始倒酒推杯換盞起來。
雖然還有兩道菜沒做好呢,但喝酒的可以先吃。
自己家的人沒有這麽多的規矩,整個王家屯的人在食堂裏麵擺了四桌。
男人們坐了一桌半,像是王建國這種不喝酒的就坐在女人一桌。
邊上那兩個男知青,衛國和建業,還有王建國的老叔和父親,大哥等人坐在那邊開始喝了起來。
咋說呢,王建國這一桌都是不喝酒的,光吃不喝。
像是幾個奶奶,大娘,二大娘,淑婷等人這會也都開始喝了起來。
“咱們這日子是越過越好了啊!”
“再有一個來月就開春了。”
“到時候咱們又能夠上山挖野菜了。”
“這兩天時間得抓緊時間把那梅花鹿的鹿茸賣掉了。”
“等開春之前趕緊把拖拉機弄回來。”
吃著飯,大爺爺就忍不住出聲說了起來。
大爺爺的年紀最大,今年已經七十多歲了。
就連年紀最小的,王建國的親奶奶,今年也六十多歲了。
不過這些老人雖然做不了什麽重活了。
但端著一些水和吃食送到地裏麵還是可以的。
在屯子邊上也能夠種植一些蔬菜什麽的!
“對,咱們得抓緊時間才行了。”
“建國不是說來年要整什麽梯田和大棚嗎?”
二爺爺也是跟著出聲說了起來。
“對,大爺爺,二爺爺。”
“我的想法是咱們開春的時候,用一個月的時間抓緊時間把地種上。”
“完事休息幾天,在咱們村的半山腰上麵建立兩個梯田!”
“不用太大,加起來一百畝就行了。”
“夏天倒是無所謂,可以直接種菜,等到秋收之後,咱們就抓緊時間給溫泉改道。”
“讓溫泉進入到大棚裏麵,讓大棚冬天裏麵也能夠種出蔬菜。”
“蔬菜的產量都高,一百畝地的話,咱們一年也能夠收到很多很多蔬菜了。”
王建國也是滿臉笑意的說道。
梯田這個東西最大的作用就是防止水土流失。
再一個製作梯田的話就得把半山腰上麵的樹全都砍伐掉。
今年肯定是不可能把大棚全都弄出來的。
在拖拉機的幫助下,能開荒五十畝地就算是多到不能再多了。
也不知道今年還能不能多來一些知青了。
王家屯現在最大的尷尬就是地有,但沒人種。
人實在是太少了,要是再來十幾二十個知青的話。
就算是這些人都不會種地,但是可以讓他們在半山腰上麵開荒不是?
有著一百畝地的大棚,再加上這六百畝地的良田。
養活一百人都不是問題!
這邊眾人說說笑笑,吃吃喝喝。
等到吃完飯的時候已經過了十二點了。
“行了,你們在這玩吧!”
“我們這些歲數大的是熬不住了。”
“我們就先回去睡覺去了。”
“等明天早上我們這些老家夥再來換你們這些小年輕的。”
吃飽喝足,又說了一會吉祥話,眾人這才散了開來。
喝酒的依然還在喝酒,那些十四歲的小夥子們拎著槍。
大家一起回去,就連李雲峰的老媽也帶著嫂子和美惠一起回去了。
隻有王建國和淑貞四姐妹留在了這裏。
大娘那一桌散了,淑婷順勢加入到了老爹這一桌開始喝了起來。
王建國則是坐在壁爐邊上,看著壁爐裏麵的火焰沉思了起來。
今年種地是一個非常大的任務。
王家屯和其他的屯子還不一樣。
像是紅旗生產隊啥的,倒是可以吸引外鄉人。
但王家屯裏麵全都是老王家的人,根本容納不了其他的人。
“爸,老叔。”
“你們說要不讓大姑和大姑父過來呢?”
王建國想了想,隻想出了這麽一個辦法。
隻不過大姑父和大姑他們家不算是老王家的人了。
包括大姑父的三個兒子,一個閨女都是姓楊的。
“他們是回不來了。”
“你大姑他們都是一家都姓楊。”
“人家也不會改成咱們王姓!”
“再一個就是他們老楊家也就兩戶。”
“老庫子前段時間也沒了。”
“咱們呐,今年累一點就累一點。”
“完全沒有任何的問題。”
老叔想了想,讓自己大姐他們回來還是不妥。
倒不是他們會排斥人家。、
主要是老楊家的人丁也不興旺。
要是大姐,大姐夫來到王家的話。
那老庫子一家在紅旗生產隊就更加的難過了。
“算了,今年咱們累點就累點了。”
王建國撓了撓腦袋,有些無奈地說道。
“建國兄,咱們村裏麵很缺人嗎?”
這個時候,建業和衛國也是忍不住出聲問道。
雖然他們來到這邊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但對於農村生活也並不是特別熟悉。
關鍵是現在還沒有種地呢,他們也不了解種地的流程。
“是啊,現在咱們村裏麵的人太少了。”
“等到三月份,咱們可是有著不少活要幹呢。”
聽到王建國這麽一說,衛國的眼睛頓時一亮。
“那建國兄,要是咱們村來他二三十個知青,是不是勞動力就夠了?”
“我們哥倆在四九城可是有著不少兄弟姐妹呢。”
“我們大院裏麵不少人可都是年紀夠了。”
“隻要我們一封信回去,最起碼可以來十五個以上的知青。”
兩人滿臉笑意的說道。
“當然,女知青也能來十幾二十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