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明輝蹲在縣實驗小學的施工工地上,看著工人們搬運木材,指尖陀螺在掌心轉出殘影。這些鬆木表麵粗糙,帶著自然的結疤,實則是空間速生鬆經過“老化處理”的產物,內部用靈泉浸泡過的竹筋加固——既符合“本土鬆木”的表象,又能承受三層建築的重量。


    “明輝,”沈明遠遞來一份圖紙,“校長說圖書館要趕在國慶節前落成,教育局領導要來剪彩。但縣木材廠的庫存不夠,你看……”


    “後山還有片‘野鬆林’,”少年轉動圖紙,指著標注“廢棄林地”的區域,“我記得裏麵有幾棵枯樹,明天讓人砍了,就說‘緊急調用’。”他故意提高聲音,讓旁邊的施工隊長聽見。


    當晚,沈明輝在空間裏啟動自動伐木係統。激光束精準切割鬆木,樹皮被剝下後,露出預先雕刻好的年輪紋理——每棵樹的年輪都對應不同的年份,最早的可追溯到1950年。他設計的樹皮再生裝置能在木材表麵形成逼真的苔蘚層,用靈泉噴霧加速生長,三天後就能達到“自然風化”的效果。


    “明輝,”沈默軒通過對講機提醒,“教育局基建科的驗收標準裏有一項‘木材碳十四檢測’,你準備怎麽應對?”


    少年從工具箱裏取出一個鉛盒,裏麵裝著經過輻射處理的木屑:“用這個替換檢測樣本,碳十四含量會顯示為‘五十年前的木材’。”他頓了頓,“不過最好的辦法是讓檢測員‘不小心’打翻樣本,拖延時間。”


    三天後,基建科王科長來現場抽樣時,沈明輝故意撞倒檢測設備,木屑灑了一地。他立刻蹲下收拾,趁機將鉛盒裏的木屑混入樣本袋:“王科長,實在抱歉,我馬上重新取樣。”


    “算了,”王科長揮揮手,“你們廠的木材我信得過,走個流程就行。”


    圖書館的建造過程中,沈明輝悄悄在地基裏埋設了空間的“靈能中和層”——由靈泉礦石和普通砂石混合而成,能抵消空間鬆木的異常能量波動。他還設計了隱藏的通風係統,管道直通空間後山,表麵偽裝成“防空洞預留通道”。


    “明輝哥,”小雨背著書包路過工地,好奇地看著腳手架,“圖書館會有滑梯嗎?”


    少年笑著搖頭:“圖書館是看書的地方,不過我在頂樓設計了個‘秘密角落’,你和小誌可以去那裏玩。”他眨眨眼,“但要記住,不能帶同學去。”


    孩子點頭,從口袋裏掏出一顆糖果:“這是用空間草莓做的,可甜了!”


    沈明輝接過糖果,注意到糖紙是用空間棉纖維壓製的,可降解且不留痕跡。他摸摸女兒的頭:“以後帶零食來學校,要放在這個包裏。”他遞過一個帆布書包,夾層裏縫著防嗅探的鉛箔,“記住,不能讓別人看到裏麵的東西。”


    圖書館封頂那天,沈明輝在屋頂安裝了太陽能板——這是空間靈能轉化裝置的偽裝,白天吸收陽光,夜晚為空間的通風係統供電。他特意在太陽能板邊緣留下幾處“安裝瑕疵”,讓設備看起來更像“鄉鎮企業的土辦法”。


    “沈工,”施工隊長拍著他的肩膀,“你這太陽能板真能發電?我咋聽說城裏人都用進口的?”


    “進口的太貴,”沈明輝笑道,“我們這是‘國產改良版’,效率差點,但勝在便宜。”他指向遠處的變壓器,“發的電先輸給學校食堂,剩下的存進蓄電池,夠晚上開燈用的。”


    圖書館內部裝修時,沈明輝堅持使用“傳統工藝”——書架用榫卯結構,不上一顆鐵釘,表麵塗的是靈泉調製的蟲膠漆,既能防蟲,又有自然的木香。他在書架背麵設計了隱藏的保險櫃,用磁卡開啟,裏麵可以存放沈家的秘密文件。


    “明輝,”沈明遠送來一批書籍,“二叔說,這些農業科技書要放在‘內部參考區’,用普通書皮包裝。”


    少年接過書,看到封麵寫著《土壤改良新技術》,裏麵卻是空間秘錄的影印版。他迅速將書插入特定書架,按照預先設計的編碼排列,外人看來隻是普通的農技書籍,隻有沈家人才知道,第三排第五列的書脊角度代表空間入口的坐標。


    國慶節前一天,圖書館正式落成。剪彩儀式上,小雨和小誌作為學生代表上台發言。沈明輝看著女兒站在台上,穿著用空間棉製作的校服,領口別著靈泉結晶打磨的校徽——在陽光下閃爍,卻不會引起科學儀器的注意。


    “感謝沈家伯伯和叔叔,”小雨奶聲奶氣地說,“以後我們有新書看了!”她忽然指向屋頂的太陽能板,“那個會發光的板子,是不是星星變的呀?”


    台下一片笑聲,校長趕緊打圓場:“那是高科技,以後你們好好學習就明白了。”


    沈明輝鬆了口氣,悄悄按下口袋裏的遙控器,太陽能板表麵的反光塗層自動調整角度,減弱了靈泉結晶的微光。他知道,孩子的天真可能隨時暴露秘密,而他能做的,就是在每一個細節裏埋下“解釋”的伏筆。


    儀式結束後,沈明輝帶著小雨走進頂樓的“秘密角落”。這裏擺放著用空間鬆木做的書桌,抽屜裏有靈泉濕度調節器,能自動保持書籍幹燥。窗外是後山的樹林,透過特製的百葉窗,能看到空間入口的偽裝岩石。


    “爸爸,”小雨摸著書桌的木紋,“這裏聞起來像咱家的地窖。”


    “因為用了和地窖一樣的木材呀,”沈明輝笑道,“以後你和小誌可以來這裏寫作業,要是累了,就看看窗外的樹。”他指向遠處的鬆鼠玩偶,“那是自動喂水器,按下按鈕會流出‘山泉水’——其實是淨化過的自來水。”


    孩子開心地跑過去按按鈕,水流出來的瞬間,沈明輝啟動了隱藏的靈泉檢測裝置,確保水質安全。他看著女兒的笑臉,忽然想起自己小時候在空間裏偷玩齒輪的場景,心中泛起苦澀——有些童年樂趣,注定隻能在秘密中生長。


    圖書館開放後,沈明輝定期來“檢查設備”。他在書架間安裝了微型攝像頭,監控死角用仿生機械鳥巡邏,鳥喙裏藏著靈泉波動檢測儀。有次發現一個老師在角落打電話,提到“沈家的木材有古怪”,他立刻通過廣播播放白噪音,掩蓋關鍵詞。


    “明輝,”沈默蘭在家族會議上表揚,“圖書館的投資很成功,現在教育局把沈家列為‘尊師重教模範家庭’,連縣長都知道咱們了。”


    “這隻是第一步,”沈默軒道,“接下來要成立‘教育基金會’,用空間收益資助貧困學生,但資金流動必須通過三層以上的化名公司。明輝,你設計的‘慈善捐款自動分配係統’什麽時候能上線?”


    “下周測試,”少年翻開設計圖,“係統會隨機分配助學金,避免資金流向集中。不過需要一台小型服務器,我打算用空間的量子芯片偽裝成‘國產工控機’。”


    深秋的某個夜晚,沈明輝在圖書館的地下室調試服務器。這裏原本是儲物間,現在被改造成微型數據中心,空調係統用靈泉冷卻,電費卻記在學校的賬上。他看著屏幕上滾動的數據流,忽然意識到,沈家的秘密已經融入了縣城的教育係統,如同靈泉滲入土壤,無聲卻有力。


    “爸爸,”小雨的聲音從樓梯間傳來,“我忘帶作業本了。”


    少年迅速關閉服務器,轉身時換上溫和的表情:“下次記得收拾好書包。走,爸爸帶你回家,明天還要上學呢。”


    月光透過窗戶灑在書架上,沈明輝牽著女兒的手走過走廊,路過“教師閱覽室”時,看到裏麵亮著燈。他不經意地掃了眼,發現正是那個打電話的老師在查閱《木材工業》雜誌,頁麵上印著“鬆木輻射檢測”的標題。


    他握緊小雨的手,指尖陀螺在褲兜裏轉動。有些秘密,注定要在黑暗中守護,而他,願意成為那個永遠站在陰影裏的人,讓孩子的世界永遠充滿陽光,讓沈家的智慧永遠藏在“教育投資”的每一塊磚、每一本書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青磚下的秘密:靈泉守護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隻頹廢的大肥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隻頹廢的大肥焦並收藏青磚下的秘密:靈泉守護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