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銷社的驗貨室裏,白熾燈管在灰牆上投下冷光,沈秀蘭盯著質檢員手中的密度鏡,指尖掐進掌心的老繭——那是三年紡織磨出的印記,此刻卻在發抖。木桌上擺著兩匹布,一匹是沈家的土布,一匹是省局的標準品,經緯線在燈光下形成刺眼的對比。


    “132根\/英寸,”質檢員的鋼筆尖敲著檢測報告,“國家標準是100根,你們超了32%,這不是‘特殊工藝’,是嚴重超標!”他望向陪同的王主任,“老王,這樣的布要是流入市場,出了質量問題誰負責?”


    王主任的笑臉僵在臉上,目光轉向沈默軒:“小沈,你說句話,這密度咋回事?是不是偷偷改了紡織流程?”


    沈默軒早就料到會有此劫,上前半步,故意讓對方看見他補丁摞補丁的袖口:“同誌,咱哪懂啥流程?就是按老輩人的法子,棉花用後山的泉水泡三宿,紗線曬幹了又浸一遍,木機的榫卯是爺爺傳的,織的時候得念‘豐收咒’——”他忽然指向布麵上的麥穗紋,“您看這花紋,鐵柱叔說像毛主席語錄裏的‘麥穗低頭’,代表咱社員的虛心。”


    質檢員冷笑:“封建迷信那套早過時了!”他忽然盯著沈秀蘭的手,“你這梭子,比標準梭子重兩錢,是不是改了重量?”


    沈秀蘭舉起梭子,鬆木表麵的麥穗紋在燈光下流轉:“同誌,這梭子是後山的鐵鬆木,蟲蛀過的地方剛好合手,公社的木匠都誇‘天然趁手’。”她忽然解開領口,露出銀墜子——那是用空間棉桃殼磨的,“您看這墜子,泡過泉水的棉花殼,硬得能劃玻璃,紡出來的線能差嗎?”


    驗貨室的門突然被推開,趙鐵柱領著三個社員闖進來,手裏舉著染了槐葉斑的棉桃:“領導,沈家的棉花,是後山的野棉!”他故意讓棉桃上的蟲眼對著燈光,“您看這桃殼,蟲咬過的地方都結疤,紡出來的線能不結實?”


    沈默軒在心裏冷笑——這些棉桃是他提前用槐葉汁偽造的蟲眼,空間棉花哪會生蟲?但麵上卻做出驚喜的樣子:“鐵柱叔,您把野棉送來了?正好讓領導看看,咱沒偷集體的好棉。”


    質檢員接過棉桃,觸感比普通棉桃堅硬,卻帶著天然的溫潤:“野棉?後山有野生棉株?”


    “有!”張老漢的咳嗽聲從門口傳來,他拄著拐杖,懷裏抱著本《社員手冊》,“我親眼看見秀蘭妹子在岩縫裏摘棉桃,那地方連羊都上不去,不是野棉是啥?”他翻開手冊,裏麵夾著片空間棉葉,葉脈間的金斑被槐葉汁染成褐色,“您看這葉紋,和毛主席像章上的麥穗一個樣,山神爺賜的!”


    驗貨室裏的氣氛突然軟化,王主任趁機拍板:“老周,社員們都看著呢,這布雖說密度高,卻是咱公社的‘自力更生’成果,要不先定十匹當‘特供福利布’,出了問題我擔著?”


    質檢員盯著張老漢手中的棉葉,忽然看見葉脈在燈光下投出麥穗狀陰影,與沈家布麵上的花紋一致。他想起縣革委會最近提倡的“抓革命促生產”, sighed口氣:“下不為例!特供布可以,但必須在包裝上注明‘試驗品,僅供內部’,並且——”他指向沈秀蘭,“把紡線流程寫成報告,送省局備案。”


    沈秀蘭立刻應下,指尖在梭子上飛快劃過麥穗紋——所謂流程報告,不過是把空間靈泉換成“後山神泉”,把黑土種植寫成“岩縫野棉”。她忽然想起地窖裏藏的《農正秘典》,裏麵的紡織篇正好有“山泉浸棉,木機順脈”的記載,正好用來應付備案。


    當天傍晚,沈家三兄妹在後山岩縫裏開會,沈默誠摸著新刻的木梭,上麵的麥穗紋比之前深了三分:“小軒,質檢員盯著木機榫卯,要不要把空間裏的老木匠請來?”


    沈默軒搖頭,從空間取出塊帶蟲眼的棉桃殼:“不用,咱就說木機是‘三代貧農祖傳’,榫卯結構是‘舊社會匠人留的活命計’,革委會最恨舊社會,反而不會深究。”他望向沈秀蘭,“二姐,明天去鎮上教婦女紡線,故意漏幾手‘錯針’,讓她們知道,沒咱沈家的‘神泉’,仿不來這密度。”


    沈秀蘭輕笑,梭子在掌心轉出銀弧:“我在布角留了暗紋,每匹布的麥穗紋方向不同,將來要是有人仿造,咱能認出來。”她忽然指向岩縫深處,那裏傳來潺潺的靈泉聲,“小軒,你說質檢員看見的棉葉陰影,是不是空間在幫忙?”


    沈默軒摸著胸前的玉佩,麥穗紋在暗處微微發燙:“或許,空間知道咱需要‘山神顯靈’,才讓葉影成紋。”他望向星空,“記住,質量爭議不可怕,怕的是沒把爭議變成‘社員智慧’的證明。明天讓明珠在學校教孩子們唱‘神泉布,麥穗紋,社員心,向北京’,讓全縣都知道,咱的布是‘毛主席關懷的成果’。”


    三日後,縣供銷社的紅頭文件下來了,《關於第三生產隊特供土布的批複》上蓋著鮮紅的公章,末尾特別注明:“該布密度超標係‘社員因地製宜之創舉,望各隊學習其自力更生精神’。”沈秀蘭看著文件,忽然發現“自力更生”四個字,正好蓋在布麵麥穗紋的位置,像極了天意。


    深夜,沈默軒進入空間,發現織布機旁的黑土上,竟自動長出了苧麻,葉片上的金斑排列成質檢報告的模樣。他忽然想起《農正秘典》的“應劫篇”:“地脈應劫而生,秘藏隨勢而顯。”或許,空間早已算準了這場質量爭議,用苧麻的金斑紋路,為沈家的辯解添上了最隱秘的注腳。


    趙鐵柱的狗在後山狂吠,卻始終不敢靠近岩縫半步。沈默軒摸著新收的棉桃,知道這場爭議隻是開始,未來還會有無數次檢測、無數次質疑,但隻要將秘密藏在“社員智慧”的外衣下,藏在“自力更生”的口號裏,沈家的土布,就能在時代的織機上,繼續編織屬於自己的傳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青磚下的秘密:靈泉守護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隻頹廢的大肥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隻頹廢的大肥焦並收藏青磚下的秘密:靈泉守護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