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臨時應對
青磚下的秘密:靈泉守護者 作者:一隻頹廢的大肥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後山的霧靄還未散盡,沈家院子裏已響起急促的砸門聲。沈默軒擦了把手上的槐葉汁,將最後一枚空間雞蛋塞進貼滿公社紅頭文件的木盒,指尖在蛋殼上抹了層混著紅土的麵糊——這是仿照集體糧囤的封泥,專門用來迷惑檢查人員。
“開門!工商所突擊檢查!”巡查隊長的皮鞋踢在木門上,驚飛了簷角的麻雀。沈秀蘭迅速將裝著普通雞蛋的竹筐擺在顯眼處,筐沿露出半張皺巴巴的《種禽培育申請書》,公章上的麥穗紋與玉佩如出一轍。
沈默誠頂著亂發去開門,故意露出昨夜在林場幹活的補丁:“領導,這麽早?我家雞還沒下蛋呢。”他撓了撓頭,目光落在對方手中的賬本——那是老陳連夜偽造的“第三生產隊種禽培育台賬”,每筆記錄都夾著槐樹花瓣。
隊長推開他,手電筒的光掃過雞窩:“少裝糊塗,有人舉報你家雞蛋‘大小異常,疑似私運’。”他的目光落在木盒上,封泥上的公社印章還帶著潮氣,“這是啥?”
沈秀蘭搶步上前,掀開盒蓋:“領導,這是咱申請的‘公社特供種禽’,縣供銷社王主任親自批的。”她指著雞蛋上的紅土印記,“您看這標號,001到010,每隻種禽的腳環都登記在台賬上。”
隊長翻開台賬,看見趙鐵柱的簽名和手印清晰可見,每頁都蓋著“第三生產隊”的公章:“趙鐵柱知道這事?”
“知道知道!”趙鐵柱的破鑼嗓子從院外傳來,他拎著半筐麥麩,故意撞翻了門口的槐葉堆,“隊長,這是咱隊的重點培育項目,王主任說要給縣招待所供種蛋,您看這腳環——”他抓起一隻空間母雞,腳環上的編號與台賬一致,“都是我親自刻的,錯不了。”
隊長的手指劃過母雞的羽毛,觸感比普通雞柔軟,卻沒發現藏在絨毛下的金斑。沈默軒適時地咳嗽,指向牆角的陶罐:“領導,這是種禽喝的‘山泉水’,王主任說水質含礦物質,工商所要是不信,咱送縣上化驗。”
陶罐裏的靈泉水被槐葉染成渾濁的黃綠色,水麵漂著幾片野漆樹的枯葉,氣味刺鼻。隊長皺著眉後退半步,目光落在牆上的《種禽培育許可證》——那是老陳托人從縣供銷社偷蓋的公章,有效期精確到“本批次”。
“行吧,”隊長合上賬本,“但每周要報培育進度,再發現私賣——”他的話被沈秀蘭遞來的搪瓷缸打斷,裏麵是靈泉煮的槐葉茶,苦味蓋過了泉水的清甜。
等檢查人員離開,趙鐵柱立刻湊過來,壓低聲音:“老誠,我婆娘的磺胺粉呢?昨晚她咳得睡不著……”
沈默誠遞過個小紙包,裏麵是用空間雞蛋換的西藥:“鐵柱叔,您剛才在台賬上按的手印,可得記牢了,要是工商所再查,就說‘種禽培育是集體決策’。”他拍了拍對方的肩膀,“王主任說了,等這批種蛋孵出雛雞,給您家分兩隻。”
午後,沈默軒蹲在空間裏,看著新孵化的雛雞啄食靈泉拌的小米。這些雛雞的喙部金尖比上一批更明顯,他用槐樹汁調成金色,在每隻腳上點了個斑點,與台賬上的“種禽特征”一致:“二姐,咱把這些雛雞的絨毛剪短三分,趙鐵柱摸的時候,就說‘培育期脫毛’。”
沈秀蘭正在給種禽腳環刻新編號,銅刀在鬆木上劃出麥穗紋:“我在縣供銷社看見,王主任把咱的‘特供種禽’寫進了季度報告,說‘為社會主義食堂提供優質種源’。”她忽然輕笑,“工商所的隊長喝了咱的槐葉茶,拉肚子拉了一下午,現在看見咱的陶罐就躲。”
深夜,老陳的貨車停在供銷社後院,車鬥裏的化肥袋夾層中,藏著二十枚空間雞蛋:“沈小哥,縣醫院的張大夫說了,這蛋能讓傷員恢複快三成,下次換磺胺粉,給您加倍。”他指著車頭的公社標誌,“現在咱走‘特供渠道’,車牌是王主任批的,暢通無阻。”
沈默軒點頭,遞過個布袋,裏麵是空間產的黃豆:“老陳叔,這是‘種禽飼料’,您交給縣農資站,就說後山的野豆,蛋白質高。”他望向縣城方向,“趙鐵柱在公社放話,說咱的種禽‘是毛主席他老人家托夢送的’,現在全村都信了。”
次月,沈家雞窩迎來縣供銷社的“種禽驗收團”,王主任親自帶隊,胸前的像章換成了麥穗圖案。沈默軒領著他們參觀空間,當然,展現在眾人眼前的是經過偽裝的普通雞舍,空間母雞的金斑羽毛被染成土黃色,腳環編號與賬本一一對應。
“同誌們,”王主任拍著沈默軒的肩膀,“這就是咱公社的‘紅色種禽’,吃的是野糧,下的是紅心蛋,完全符合‘自力更生’的精神!”他指向沈秀蘭手中的竹匾,十枚雞蛋擺成五角星形狀,蛋殼上的紅土印記組成“為人民服務”。
人群中響起熱烈的掌聲,張老漢抹著淚說:“俺孫子喝了種禽蛋的湯,能下地跑了!”趙鐵柱跟著鼓掌,卻在沒人注意時,悄悄摸了摸口袋裏的磺胺粉——那是沈家剛送的,比公社衛生院的藥效強三倍。
夜深人靜,沈默軒站在雞窩前,看著空間母雞在月光下踱步,羽毛下的金斑時隱時現。他忽然聽見玉佩輕響,麥穗紋與種禽腳環的紋路重合,在地麵投下小小的農耕圖騰。《農正秘典》的殘頁在腦海中浮現:“善假於物者,藏秘於名,名正則言順,言順則事成。”
沈秀蘭抱著新收的雙黃蛋走來,蛋殼上的紅土印記已風幹:“小軒,你說趙鐵柱真信了‘種禽’的說法?”
沈默軒笑了,指尖劃過蛋殼上的麥穗紋:“他信不信不重要,重要的是工商所信、供銷社信、全縣都信——當秘密成為集體的榮譽,就沒人會深究榮譽背後的星光。”
後山的狼嚎傳來,卻驚不起雞窩裏的半點動靜。沈默軒摸著胸前的玉佩,知道最危險的藏,從來不是物理的隱蔽,而是讓秘密融入時代的洪流,成為集體記憶的一部分。就像這些被稱為“公社特供”的雞蛋,它們帶著空間的饋贈,卻披著集體的外衣,在曆史的長夜裏,默默滋養著沈家,也滋養著這片土地。
“開門!工商所突擊檢查!”巡查隊長的皮鞋踢在木門上,驚飛了簷角的麻雀。沈秀蘭迅速將裝著普通雞蛋的竹筐擺在顯眼處,筐沿露出半張皺巴巴的《種禽培育申請書》,公章上的麥穗紋與玉佩如出一轍。
沈默誠頂著亂發去開門,故意露出昨夜在林場幹活的補丁:“領導,這麽早?我家雞還沒下蛋呢。”他撓了撓頭,目光落在對方手中的賬本——那是老陳連夜偽造的“第三生產隊種禽培育台賬”,每筆記錄都夾著槐樹花瓣。
隊長推開他,手電筒的光掃過雞窩:“少裝糊塗,有人舉報你家雞蛋‘大小異常,疑似私運’。”他的目光落在木盒上,封泥上的公社印章還帶著潮氣,“這是啥?”
沈秀蘭搶步上前,掀開盒蓋:“領導,這是咱申請的‘公社特供種禽’,縣供銷社王主任親自批的。”她指著雞蛋上的紅土印記,“您看這標號,001到010,每隻種禽的腳環都登記在台賬上。”
隊長翻開台賬,看見趙鐵柱的簽名和手印清晰可見,每頁都蓋著“第三生產隊”的公章:“趙鐵柱知道這事?”
“知道知道!”趙鐵柱的破鑼嗓子從院外傳來,他拎著半筐麥麩,故意撞翻了門口的槐葉堆,“隊長,這是咱隊的重點培育項目,王主任說要給縣招待所供種蛋,您看這腳環——”他抓起一隻空間母雞,腳環上的編號與台賬一致,“都是我親自刻的,錯不了。”
隊長的手指劃過母雞的羽毛,觸感比普通雞柔軟,卻沒發現藏在絨毛下的金斑。沈默軒適時地咳嗽,指向牆角的陶罐:“領導,這是種禽喝的‘山泉水’,王主任說水質含礦物質,工商所要是不信,咱送縣上化驗。”
陶罐裏的靈泉水被槐葉染成渾濁的黃綠色,水麵漂著幾片野漆樹的枯葉,氣味刺鼻。隊長皺著眉後退半步,目光落在牆上的《種禽培育許可證》——那是老陳托人從縣供銷社偷蓋的公章,有效期精確到“本批次”。
“行吧,”隊長合上賬本,“但每周要報培育進度,再發現私賣——”他的話被沈秀蘭遞來的搪瓷缸打斷,裏麵是靈泉煮的槐葉茶,苦味蓋過了泉水的清甜。
等檢查人員離開,趙鐵柱立刻湊過來,壓低聲音:“老誠,我婆娘的磺胺粉呢?昨晚她咳得睡不著……”
沈默誠遞過個小紙包,裏麵是用空間雞蛋換的西藥:“鐵柱叔,您剛才在台賬上按的手印,可得記牢了,要是工商所再查,就說‘種禽培育是集體決策’。”他拍了拍對方的肩膀,“王主任說了,等這批種蛋孵出雛雞,給您家分兩隻。”
午後,沈默軒蹲在空間裏,看著新孵化的雛雞啄食靈泉拌的小米。這些雛雞的喙部金尖比上一批更明顯,他用槐樹汁調成金色,在每隻腳上點了個斑點,與台賬上的“種禽特征”一致:“二姐,咱把這些雛雞的絨毛剪短三分,趙鐵柱摸的時候,就說‘培育期脫毛’。”
沈秀蘭正在給種禽腳環刻新編號,銅刀在鬆木上劃出麥穗紋:“我在縣供銷社看見,王主任把咱的‘特供種禽’寫進了季度報告,說‘為社會主義食堂提供優質種源’。”她忽然輕笑,“工商所的隊長喝了咱的槐葉茶,拉肚子拉了一下午,現在看見咱的陶罐就躲。”
深夜,老陳的貨車停在供銷社後院,車鬥裏的化肥袋夾層中,藏著二十枚空間雞蛋:“沈小哥,縣醫院的張大夫說了,這蛋能讓傷員恢複快三成,下次換磺胺粉,給您加倍。”他指著車頭的公社標誌,“現在咱走‘特供渠道’,車牌是王主任批的,暢通無阻。”
沈默軒點頭,遞過個布袋,裏麵是空間產的黃豆:“老陳叔,這是‘種禽飼料’,您交給縣農資站,就說後山的野豆,蛋白質高。”他望向縣城方向,“趙鐵柱在公社放話,說咱的種禽‘是毛主席他老人家托夢送的’,現在全村都信了。”
次月,沈家雞窩迎來縣供銷社的“種禽驗收團”,王主任親自帶隊,胸前的像章換成了麥穗圖案。沈默軒領著他們參觀空間,當然,展現在眾人眼前的是經過偽裝的普通雞舍,空間母雞的金斑羽毛被染成土黃色,腳環編號與賬本一一對應。
“同誌們,”王主任拍著沈默軒的肩膀,“這就是咱公社的‘紅色種禽’,吃的是野糧,下的是紅心蛋,完全符合‘自力更生’的精神!”他指向沈秀蘭手中的竹匾,十枚雞蛋擺成五角星形狀,蛋殼上的紅土印記組成“為人民服務”。
人群中響起熱烈的掌聲,張老漢抹著淚說:“俺孫子喝了種禽蛋的湯,能下地跑了!”趙鐵柱跟著鼓掌,卻在沒人注意時,悄悄摸了摸口袋裏的磺胺粉——那是沈家剛送的,比公社衛生院的藥效強三倍。
夜深人靜,沈默軒站在雞窩前,看著空間母雞在月光下踱步,羽毛下的金斑時隱時現。他忽然聽見玉佩輕響,麥穗紋與種禽腳環的紋路重合,在地麵投下小小的農耕圖騰。《農正秘典》的殘頁在腦海中浮現:“善假於物者,藏秘於名,名正則言順,言順則事成。”
沈秀蘭抱著新收的雙黃蛋走來,蛋殼上的紅土印記已風幹:“小軒,你說趙鐵柱真信了‘種禽’的說法?”
沈默軒笑了,指尖劃過蛋殼上的麥穗紋:“他信不信不重要,重要的是工商所信、供銷社信、全縣都信——當秘密成為集體的榮譽,就沒人會深究榮譽背後的星光。”
後山的狼嚎傳來,卻驚不起雞窩裏的半點動靜。沈默軒摸著胸前的玉佩,知道最危險的藏,從來不是物理的隱蔽,而是讓秘密融入時代的洪流,成為集體記憶的一部分。就像這些被稱為“公社特供”的雞蛋,它們帶著空間的饋贈,卻披著集體的外衣,在曆史的長夜裏,默默滋養著沈家,也滋養著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