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集體名義
青磚下的秘密:靈泉守護者 作者:一隻頹廢的大肥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霜降後的第一個晴天,沈家院子裏飄著新刷的桐油味。沈默誠踩著梯子,將“第三生產隊家庭飼養試點”的木牌釘在雞窩上方,鬆木上的麥穗紋與玉佩如出一轍,卻被他用後山紅土抹得斑駁,隻隱約可見淺金色的紋路。
“誠子,往牌角再刷層槐葉汁,”大姑沈劉氏在下麵指揮,手裏攥著剛從空間摘的苜蓿,“趙鐵柱那廝眼神毒,別讓他看出木紋不對。”她轉身對正在拌雞食的三姑,“他三姑,把靈泉玉米粉埋深點,上麵蓋層麥麩,別讓雞刨出來。”
沈默軒蹲在雞窩前,看著五隻空間母雞混在十五隻普通雞群裏,腳環上的麥穗紋被槐樹皮染成深褐色,與木牌上的集體標記一模一樣。這些母雞比普通雞高出半個頭,羽毛卻故意弄得蓬鬆雜亂,乍看與老母雞無異,唯有喂食時,喙部啄食靈泉玉米的速度快如閃電。
“哐——”村口的銅鑼響了,趙鐵柱的破鑼嗓子傳來:“全體社員注意!飼養試點掛牌儀式,都去曬穀場集合!”他穿著半新的藍布衫,胸前別著“副業監管員”的木牌,路過沈家時故意咳嗽,目光在雞窩上逡巡。
沈秀蘭擦了擦手,從圍裙裏掏出個油紙包,裏麵是兩枚雙黃蛋,蛋殼用槐樹汁染出集體糧囤的紅印章:“鐵柱叔,您給公社幹部捎個禮?咱試點的頭茬蛋,沾沾喜氣。”
趙鐵柱的手在油紙包上頓住,想起婆娘昨晚誇沈家雞蛋燉的湯“比肉還香”,哼了聲:“少來這套,等會兒掛牌儀式上,把雞窩鑰匙交出來,老子每周三查崗。”他接過蛋時,指尖觸到蛋殼上的凹凸紋——那是沈秀蘭故意刻的集體編號,與公社賬冊一致。
曬穀場上,縣供銷社的王主任正在講話,胸前的毛主席像章在陽光下閃閃發亮:“同誌們,沈家的‘野雞蛋’是咱公社的寶貝,這試點,就是要讓大家看看,社會主義家庭副業怎麽搞!”他指向沈默軒,“小夥子,說說經驗!”
沈默軒低頭搓了搓手,裝出憨厚的樣子:“沒啥經驗,就是聽黨的話,把後山的野雞種引回家,雞吃的是野糧,喝的是山泉,下的蛋自然結實。”他忽然提高聲音,“鐵柱叔幫咱定的規矩,七成交公,三成自留,咱堅決執行!”
人群中響起稀稀拉拉的掌聲,張老漢咳嗽著接話:“沈家的雞,給咱村的孤寡老人分了五隻,俺家的虎娃喝了雞蛋湯,浮腫消了!”這話像顆炸彈,炸得趙鐵柱臉色青白——他剛在公社大會上批判“平均主義”,此刻卻被村民當眾打臉。
掛牌儀式結束後,王主任單獨留下沈默軒,往他手裏塞了張紙條:“縣招待所每周要十斤蛋,老陳走供銷社渠道,安全。”他壓低聲音,“聽說你家還有‘會飛的野雞’,下次帶我瞧瞧?”
沈默軒心裏一緊,麵上卻笑道:“主任說笑了,雞哪會飛?不過後山岩縫裏的雞,確實比圈養的精神。”他指向雞窩,“您看這腳環,鐵柱叔親自刻的,每隻雞都有編號,跑不了。”
當天傍晚,趙鐵柱帶著會計來“首查”,手電筒的光在雞窩掃來掃去。沈秀蘭早將空間母雞趕到最裏層,用稻草遮住金斑羽毛,隻露出普通雞的灰黃色尾羽:“叔,您數吧,正好二十隻,腳環一個不少。”
會計低頭記賬,趙鐵柱卻突然伸手,抓住一隻空間母雞的翅膀——羽毛下的金屬光澤一閃而過。沈默軒心跳加速,卻見沈秀蘭立刻撲上去:“叔,這雞脾氣烈,上個月啄傷過張老漢!”她故意讓雞掙紮,濺起的鬆針和槐葉碎迷住對方眼睛,“您看這雞爪子,比普通雞多根腳趾,後山的野雞種都這樣。”
趙鐵柱揉著眼睛,看見雞爪上多出的腳趾——那是沈默軒用槐樹皮臨時粘上去的。他罵罵咧咧地放手,沒注意到母雞收翅時,尾羽根部閃過的金斑,與玉佩紋路完全一致。
深夜,老陳的驢車悄悄停在供銷社後院,車鬥裏的化肥袋夾層中,藏著沈家的十枚空間雞蛋。“沈小哥,”老陳點著旱煙,獨眼在月光下發亮,“劉大廚把您的蛋擺上外賓席,說蛋黃像金子,蛋白像水晶,縣革委會要發‘副業先進’錦旗呢。”
沈默軒遞過個陶罐,裏麵是靈泉泡的楊梅酒:“老陳叔,這酒給您壓驚,下次送蛋,咱用公社的飼料袋裝,袋口縫上麥穗紋,趙鐵柱看見是集體物資,不敢查。”他望向縣城方向,“王主任要的‘野雞種證明’,我讓明珠在學校畫了張圖,說後山有‘七彩野雞’,孩子們傳得比廣播還快。”
次月初一,沈家雞窩迎來首批“參觀團”,鄰村的婦女主任們挎著竹籃前來“學習經驗”。沈秀蘭帶著她們看石槽裏的野糧,指著牆角的陶罐:“姐妹們,咱這雞喝的是岩縫水,我爹當年在山上挖的泉眼,水甜著呢。”她掀開陶罐,靈泉水的草木香混著槐葉味撲麵而來,“不信你們嚐嚐?”
婦女主任們紛紛搖頭,卻記住了“岩縫泉水”的說法。當她們離開時,每個竹籃裏都裝著沈家送的“野雞種雞蛋”——普通雞蛋用槐樹汁染了斑點,底部卻悄悄印著極小的麥穗紋。
冬至前夜,沈默軒在空間裏發現首批雙黃蛋,蛋殼薄如蟬翼,蛋黃卻凝而不散,在靈泉水中能浮起三寸。他忽然想起《農正秘典》的批注:“雙黃現,地脈開”,低頭看見玉佩的麥穗紋竟在蛋殼上投下光影,與空間黑土的紋路完全重合。
“小軒,”沈默誠的聲音從入口傳來,“趙鐵柱今晚在公社喝醉酒,說要查咱的‘資產階級雞窩’,我把他婆娘請來嘮嗑了。”他手裏拎著兩斤空間豬肉,“剛從林場換的,給鐵柱婆娘包餃子,堵住她的嘴。”
沈秀蘭正在給空間母雞修剪尾羽,金斑羽毛落在草垛裏,像撒了把碎金:“哥,把豬肉送給趙鐵柱的娘,她逢人就誇咱沈家孝順,比趙鐵柱的監管員牌子管用。”她忽然輕笑,“剛才看見鐵柱婆娘數雞,把空間母雞當成了她送的那隻,還拍著胸脯說‘我盯著呢’。”
更深露重時,沈默軒獨自坐在雞窩旁,聽著空間母雞均勻的呼吸聲。木牌上的麥穗紋在月光下若隱若現,與玉佩遙相呼應。他知道,所謂集體名義,從來不是枷鎖,而是最堅固的偽裝——當沈家的副業成為集體的驕傲,當空間的饋贈變成公社的“先進成果”,秘密便在眾目睽睽之下悄然生長。
趙鐵柱的腳步聲在遠處消失,帶著醉意的咒罵飄來:“他娘的沈家,雞窩比老子的炕還幹淨……”沈默軒笑了,摸了摸胸前的玉佩,麥穗紋路在掌心發燙,像在訴說一個古老的智慧:最深的藏,是讓秘密在集體的土壤裏紮根,讓每一顆果實,都帶著時代的印記,卻又暗藏屬於自己的星光。
“誠子,往牌角再刷層槐葉汁,”大姑沈劉氏在下麵指揮,手裏攥著剛從空間摘的苜蓿,“趙鐵柱那廝眼神毒,別讓他看出木紋不對。”她轉身對正在拌雞食的三姑,“他三姑,把靈泉玉米粉埋深點,上麵蓋層麥麩,別讓雞刨出來。”
沈默軒蹲在雞窩前,看著五隻空間母雞混在十五隻普通雞群裏,腳環上的麥穗紋被槐樹皮染成深褐色,與木牌上的集體標記一模一樣。這些母雞比普通雞高出半個頭,羽毛卻故意弄得蓬鬆雜亂,乍看與老母雞無異,唯有喂食時,喙部啄食靈泉玉米的速度快如閃電。
“哐——”村口的銅鑼響了,趙鐵柱的破鑼嗓子傳來:“全體社員注意!飼養試點掛牌儀式,都去曬穀場集合!”他穿著半新的藍布衫,胸前別著“副業監管員”的木牌,路過沈家時故意咳嗽,目光在雞窩上逡巡。
沈秀蘭擦了擦手,從圍裙裏掏出個油紙包,裏麵是兩枚雙黃蛋,蛋殼用槐樹汁染出集體糧囤的紅印章:“鐵柱叔,您給公社幹部捎個禮?咱試點的頭茬蛋,沾沾喜氣。”
趙鐵柱的手在油紙包上頓住,想起婆娘昨晚誇沈家雞蛋燉的湯“比肉還香”,哼了聲:“少來這套,等會兒掛牌儀式上,把雞窩鑰匙交出來,老子每周三查崗。”他接過蛋時,指尖觸到蛋殼上的凹凸紋——那是沈秀蘭故意刻的集體編號,與公社賬冊一致。
曬穀場上,縣供銷社的王主任正在講話,胸前的毛主席像章在陽光下閃閃發亮:“同誌們,沈家的‘野雞蛋’是咱公社的寶貝,這試點,就是要讓大家看看,社會主義家庭副業怎麽搞!”他指向沈默軒,“小夥子,說說經驗!”
沈默軒低頭搓了搓手,裝出憨厚的樣子:“沒啥經驗,就是聽黨的話,把後山的野雞種引回家,雞吃的是野糧,喝的是山泉,下的蛋自然結實。”他忽然提高聲音,“鐵柱叔幫咱定的規矩,七成交公,三成自留,咱堅決執行!”
人群中響起稀稀拉拉的掌聲,張老漢咳嗽著接話:“沈家的雞,給咱村的孤寡老人分了五隻,俺家的虎娃喝了雞蛋湯,浮腫消了!”這話像顆炸彈,炸得趙鐵柱臉色青白——他剛在公社大會上批判“平均主義”,此刻卻被村民當眾打臉。
掛牌儀式結束後,王主任單獨留下沈默軒,往他手裏塞了張紙條:“縣招待所每周要十斤蛋,老陳走供銷社渠道,安全。”他壓低聲音,“聽說你家還有‘會飛的野雞’,下次帶我瞧瞧?”
沈默軒心裏一緊,麵上卻笑道:“主任說笑了,雞哪會飛?不過後山岩縫裏的雞,確實比圈養的精神。”他指向雞窩,“您看這腳環,鐵柱叔親自刻的,每隻雞都有編號,跑不了。”
當天傍晚,趙鐵柱帶著會計來“首查”,手電筒的光在雞窩掃來掃去。沈秀蘭早將空間母雞趕到最裏層,用稻草遮住金斑羽毛,隻露出普通雞的灰黃色尾羽:“叔,您數吧,正好二十隻,腳環一個不少。”
會計低頭記賬,趙鐵柱卻突然伸手,抓住一隻空間母雞的翅膀——羽毛下的金屬光澤一閃而過。沈默軒心跳加速,卻見沈秀蘭立刻撲上去:“叔,這雞脾氣烈,上個月啄傷過張老漢!”她故意讓雞掙紮,濺起的鬆針和槐葉碎迷住對方眼睛,“您看這雞爪子,比普通雞多根腳趾,後山的野雞種都這樣。”
趙鐵柱揉著眼睛,看見雞爪上多出的腳趾——那是沈默軒用槐樹皮臨時粘上去的。他罵罵咧咧地放手,沒注意到母雞收翅時,尾羽根部閃過的金斑,與玉佩紋路完全一致。
深夜,老陳的驢車悄悄停在供銷社後院,車鬥裏的化肥袋夾層中,藏著沈家的十枚空間雞蛋。“沈小哥,”老陳點著旱煙,獨眼在月光下發亮,“劉大廚把您的蛋擺上外賓席,說蛋黃像金子,蛋白像水晶,縣革委會要發‘副業先進’錦旗呢。”
沈默軒遞過個陶罐,裏麵是靈泉泡的楊梅酒:“老陳叔,這酒給您壓驚,下次送蛋,咱用公社的飼料袋裝,袋口縫上麥穗紋,趙鐵柱看見是集體物資,不敢查。”他望向縣城方向,“王主任要的‘野雞種證明’,我讓明珠在學校畫了張圖,說後山有‘七彩野雞’,孩子們傳得比廣播還快。”
次月初一,沈家雞窩迎來首批“參觀團”,鄰村的婦女主任們挎著竹籃前來“學習經驗”。沈秀蘭帶著她們看石槽裏的野糧,指著牆角的陶罐:“姐妹們,咱這雞喝的是岩縫水,我爹當年在山上挖的泉眼,水甜著呢。”她掀開陶罐,靈泉水的草木香混著槐葉味撲麵而來,“不信你們嚐嚐?”
婦女主任們紛紛搖頭,卻記住了“岩縫泉水”的說法。當她們離開時,每個竹籃裏都裝著沈家送的“野雞種雞蛋”——普通雞蛋用槐樹汁染了斑點,底部卻悄悄印著極小的麥穗紋。
冬至前夜,沈默軒在空間裏發現首批雙黃蛋,蛋殼薄如蟬翼,蛋黃卻凝而不散,在靈泉水中能浮起三寸。他忽然想起《農正秘典》的批注:“雙黃現,地脈開”,低頭看見玉佩的麥穗紋竟在蛋殼上投下光影,與空間黑土的紋路完全重合。
“小軒,”沈默誠的聲音從入口傳來,“趙鐵柱今晚在公社喝醉酒,說要查咱的‘資產階級雞窩’,我把他婆娘請來嘮嗑了。”他手裏拎著兩斤空間豬肉,“剛從林場換的,給鐵柱婆娘包餃子,堵住她的嘴。”
沈秀蘭正在給空間母雞修剪尾羽,金斑羽毛落在草垛裏,像撒了把碎金:“哥,把豬肉送給趙鐵柱的娘,她逢人就誇咱沈家孝順,比趙鐵柱的監管員牌子管用。”她忽然輕笑,“剛才看見鐵柱婆娘數雞,把空間母雞當成了她送的那隻,還拍著胸脯說‘我盯著呢’。”
更深露重時,沈默軒獨自坐在雞窩旁,聽著空間母雞均勻的呼吸聲。木牌上的麥穗紋在月光下若隱若現,與玉佩遙相呼應。他知道,所謂集體名義,從來不是枷鎖,而是最堅固的偽裝——當沈家的副業成為集體的驕傲,當空間的饋贈變成公社的“先進成果”,秘密便在眾目睽睽之下悄然生長。
趙鐵柱的腳步聲在遠處消失,帶著醉意的咒罵飄來:“他娘的沈家,雞窩比老子的炕還幹淨……”沈默軒笑了,摸了摸胸前的玉佩,麥穗紋路在掌心發燙,像在訴說一個古老的智慧:最深的藏,是讓秘密在集體的土壤裏紮根,讓每一顆果實,都帶著時代的印記,卻又暗藏屬於自己的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