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遼州本地土生土長的人士,雪山雙鷹以前曾經多次路過今天行動的目的地,不敢說閉著眼睛都能找到,至少對此地還是比較熟悉的。


    今天的情況卻是讓姐妹倆感覺到有點蹊蹺,總覺得這環境越走越陌生。


    不過畢竟是晚上,而且還是風雪交加的,稍微有點偏差在所難免,大家也沒太當回事。


    繼續走了不短的一段時間,所有人都覺得有點不對勁了。


    “大姐,這地兒有這麽遠?我怎麽感覺都走老半天了。”馬行遠按捺不住心裏的疑問,開口問起來。


    馬行空勒馬停下來,仔細觀察了一下周圍的情況,肯定的說:“這環境看起來都差不多啊,按說是沒問題的。不過,確實是走得久了點,照理說現在早就該到地兒了。”


    手下的各位姐妹也都議論紛紛,雖然各有看法,但是都很一致地認為確實不太對勁。


    最終討論下來,沒有得到統一的結論,大家紛紛把目光看向隊伍中的一位年齡最大的大姐。


    這位大姐名字叫馬行山,是馬氏姐妹的族人。


    馬行山除了年齡在這些人中最長之外,還是原來參幫中最為有名的跑山人,自小就跟隨母輩上山討生活,找參、采藥、捕獵等各種跑山手段都是一流,足跡遍及遼州的各種深山老林,人稱活地圖。


    活地圖馬行山今天也有點迷茫,麵對著大家期待的目光,不說點什麽似乎又交代不過去。


    兩眼看著天空的月亮想了半天,馬行山拔刀跑到前麵的一棵大樹邊,揮刀砍下一片樹皮,轉頭對大家說:“大家都看著點,我來帶路,都仔細點看緊腳下。”


    說罷帶頭打馬往大樹正前方走去。


    這是跑山人迷路時的一種標準做法,找顯眼的標記物一路留下痕跡,如果轉不出去再根據標記物另外找方向,慢慢多嚐試幾次,總有機會走出去。不得不說馬行山還是挺有眼力,揮刀砍的這棵大樹比周圍其他的樹粗壯了很多,是個比較有特點的固定標記物。


    有活地圖帶路,大家的信心馬上又被提了起來,一邊跟上前去,還一邊互相討論著。


    好在夜晚寒風呼嘯的聲音較大,把大家說話聲掩蓋得嚴嚴實實,否則搞這麽大的動靜去偷襲,隻怕隔數裏遠對手早就被吵醒了。


    又走了大約幾袋煙工夫,前頭的活地圖突然停了下來,看著麵前的一棵大樹發呆。


    馬行空走上去催著問道:“咋的,怎麽不走了?”


    馬行山指著前麵那棵大樹,歎口氣說:“果然又繞回來了。”


    大家順著她的手指一看,果不其然,這大樹比周圍的粗壯了很多,就是馬行山做標記的第一棵大樹。


    馬行山沒有絲毫慌亂,彷佛這一切都在她的預料之中,回首對著大家很有氣魄地一揮手:“大家繼續跟我走,注意一路留下標記。”


    話畢,帶頭往大樹左邊方向走去。


    馬行空很捧場地呼應道:“大家都聽山姐的,跟好了,跟好了。”


    遼州之地山多樹多,樹林中也沒有什麽正式的路,馬行山這次往左邊走的路稍微艱難了一點,不過勉強還能打馬通過。


    比剛才走的時間多了大約兩袋煙工夫,大家果然又走回了原地。


    這次,馬行山根本連解釋都不用,直接帶領人馬往右邊走去。


    又是一頓折騰,和左邊那一圈時間差不多,精疲力盡的眾人最終還是不負眾望地回到了原點,一個個看著前麵的那棵大樹發呆。


    馬行山使勁盯著前麵這棵大樹,臉色有點難看地說:“鬼撞牆,我們今天是碰到鬼撞牆了。”


    遼州大地山高林密,經濟、交通都不發達,生活在這裏的老百姓相對來說保持了更多的古老習慣。加上這裏自然環境保存較好,經常會碰到一些奇怪的事情,因此也流傳下來很多古老的傳說。


    鬼撞牆就是其中流傳比較廣的一種。


    據說在荒山野外,特別是深夜時分,走夜路的人特別容易碰到鬼撞牆。具體的表現就是即使在你很熟悉的地方,無論你怎麽走,都會發現在原地打轉。


    參幫的人靠山吃山,對這片大地都抱有敬畏之心,對各種傳說也都深信不疑。因此,跑山找參采藥的人都有很多規矩,例如入山不能喧嘩,月事來臨不能上山等等。


    馬行山此言一出,很快就引起大家的共鳴。


    各位姐妹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最後得出一致的結論,大家確實是碰到鬼撞牆了。


    馬行遠膽子比較小,四處張望一下,似乎感覺在周圍虛空某處,就有一些不可知的東西正盯著自己。趕緊打馬往馬行山身邊靠了靠,聲音有點顫抖地問:“山姐,這鬼...鬼撞牆怎麽破?”


    馬行山不愧為活地圖,對遼州山山水水了若指掌,對各種傳說也如數家珍,沉吟一下說:“以前上山聽前輩們說過,鬼最怕惡人,如果碰到鬼撞牆,就惡狠狠地罵她們。罵得越狠越好,最好讓她怕我們,這道牆自然而然也就破了。”


    馬行空不愧為老大,傲然說道:“這個好辦,好人咱們裝不來,惡人還用裝嗎,姐妹們,用咱們最狠的話來罵吧。”


    馬行遠也壯著膽子冷笑著說道:“在遼州這片地頭,我們都不算惡人的話,誰還敢稱惡人。”


    馬行山指著前麵那棵做了標記的樹說:“大家就對著這棵樹罵,隻要罵到位,應該會看到變化,到時這道牆就會打開的。”


    有執行能力比較強的手下,已經遵從領導們的意思直接開始幹活了:“她娘的倒黴鬼,竟敢攔住我們,信不信老娘一刀砍了你。”


    “鬼孫子,奶奶今天一把火燒了你。”


    有人帶頭,其他人紛紛發揮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藝術,開始五花八門地罵出了不同的水準。不過,罵到最後都殊途同歸的問候起這隻倒黴鬼的長輩。


    “鬼兒子,我幹你娘。”


    這位姐姐是對同性有特別愛好,其餘諸人更多的問候還是指向對方的父係人物。


    “鬼兒子,我是你娘,幹你爹。”


    “我幹你爺爺。”


    “我問候你太爺爺。”這個就有點占隊友的便宜了。


    “我問候你太太爺爺。”被占便宜的也不可肯吃虧,直接又找回了場子。


    然後,大家就蜂擁而上,對倒黴鬼的祖宗往前開始翻,直到翻了十幾代,太字實在太多,一口氣都無法數過來時,一位平時頗為機靈的夥伴很有創意地提出一種新的罵法。


    “我問候你十四代祖宗。”


    大家都很善於聽從優秀的建議,愉快地接受了這種數字替代方式,十五、十六地把祖宗輩分往上累加。


    遼州這地方窮人較多,大部分人打小就沒讀過書,具體到參幫幫眾,能識得幾個字的基本都是幫中中層以上幹部,再具體到雪山雙鷹帶的這幾十號人,清一色的純文盲。


    數字很快就累加到超過這些文盲計算能力的上限。


    “我問候你二十八代祖宗。”


    “我問候你...三十...九代祖宗。”


    “那...我問候你,一百代祖宗。”


    這隻倒黴鬼的祖宗輩分徹底亂成了一團,九泉之下估計也都難以安生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冬雷震震夏雨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酒新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酒新壺並收藏冬雷震震夏雨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