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意思,這位宋鄉長有背景?”
在龍劍昆的引導下,大家終於有些開竅了。
“這是必然的,而且背景很深。”
龍劍昆點點頭,篤定地說道。
“確實。”
大家不住點頭。
江北日報是省直機關報,市這一級,肯定是調動不動的,換句話說,宋思銘的背景很可能在省裏。
“我還以為是草根逆襲呢!”
“沒想到是下鄉體驗生活。”
許多人不免感慨起來。
“下鄉體驗生活能夠體驗到這個程度,也是很不容易了,我以前反正沒見過,也沒聽過這麽有背景,還跑到貧困鄉鎮鍛煉的。”
“最主要的是,人家給當地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龍劍昆旋即評價道。
“這倒是,一個鄉,短短半年,就搞了幾十億的投資,我一個縣,都比不上。”
“比不上正常的。”
“你們知道嗎?連戴浩淼院士的人工智能模型項目,都落在王寨鄉了,這可比幾十億的投資意義大多了。”
緊接著,就有人提及人工智能大模型。
“人工智能大模型落到王寨鄉了?”
許多人滿是驚訝。
他們的消息不怎麽靈通,隻知道前段時間,昌順高新區在竭力爭取人工智能大模型,沒想到就這麽悄無聲息地落敗了。
“這位宋鄉長的背景,已經不能很深來形容了,簡直通天。”
有人說道。
要知道,當初江北省委省政府,為了人工智能大模型,可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恐怕當時,沒人能想到,這麽一個政治意義重大的項目,會便宜一個鄉鎮。
“高新區的孫主任,是不是也在考察團裏?”
有人忽然問道。
“對,就在前麵那輛車上。”
有認識孫國華的確認道。
“讓孫主任去王寨鄉,這不是傷口上撒鹽嗎?”
年前,戴浩淼院士到昌順考察前,高新區從上到下,加了整整一個月的班,管委會主任孫國華更是連續一個月沒回家,吃住在辦公室。
忙活了這麽久,卻被人靠著關係,半路截胡,孫國華心中的怨氣,還不知道有多重。
“別到時候,孫主任再和那位宋鄉長打起來。”
有人擔心地說道。
“不至於,不至於。”
有熟悉孫國華的,說道:“孫主任控製情緒還是非常厲害的,之前,被開發區搶了那麽多項目,不也是一聲沒坑嗎?”
“有沒有可能,孫主任根本不知道是開發區搶了項目,所以,才一聲不吭?”
話題分分鍾又轉到昌順開發區和昌順高新區的矛盾上。
按照功能定位,開發區承接傳統項目,高新區承接高新項目,但現實是,傳統項目越來越少,即便有,也是汙染嚴重的項目,開發區靠近市區,光是環評一項就過不了。
這種情況下,開發區逐漸把手伸向了汙染小,產值高的高新項目。
由於開發區管委會主任由副市長兼任,直接與市裏接洽的高新項目,幾乎都被安排到了開發區,反觀高新區,毛都撈不到一根。
“其實,孫主任還不是最慘的。”
一名副縣長說道。
“孫主任還不是最慘的?”
“那誰是最慘的?”
大家望向這名副縣長。
“江台市商務局副局長錢濤,就因為江台沒拿下人工智能大模型這個項目,他成了背鍋俠,被扔到區裏當副區長,還是排名最後的副區長,如果深度參與了也還好,問題是,他隻是在接待戴院士的時候湊了個人頭,鍋直接就扣到他身上了,你說上哪說理去?”
這名副縣長和錢濤認識,講述江台與人工智能大模型失之交臂,所引發他的連鎖反應。
“這麽一比的話,孫主任確實算是幸運的了。”
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大家對孫國華的同情,迅速轉移到錢濤身上。
不管怎麽說,孫國華的高新區主任,還能穩穩地當著,而錢濤則是被徹底邊緣化了,副區長,很可能就是錢濤的最後一站了。
“我估摸也是江台那邊的領導,期望值太高了,這才非得拉一個人出來背鍋。”
“不像咱們昌順,雖然盡了最大努力,但沒抱最大希望,畢竟是和江台爭,爭不過才是常態。”
等大家討論得差不多了,黎縣副縣長龍劍昆進行了一番總結。
對於龍劍昆的總結,大家深以為然。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沒有希望,也就沒有失望,孫國華沒受影響,很大程度上,也是市領導對人工智能大模型,沒有一種勢在必得的心態。
要不然,孫國華作為第一責任人,高低會被拉出來走兩步。
最後一輛車聊得熱火朝天,但前麵幾輛車,可就安靜多了,特別是第三輛車,因為第三輛車上坐的是昌順市委常委,副市長高廣閣。
自從上了車,高廣閣就沒說一句話。
高廣閣不說話,車上的其他人,自然也不敢說話。
孫國華就坐在高廣閣的後麵,他知道高廣閣為什麽不說話,昌順市常務副市長馬上就調走了。
高廣閣自然想更進一步,從常委副市長,變成常務副市長。
可就在這幾天,一條內部消息傳出,副市長喬興文,正在省裏積極運作,意圖跨過高廣閣,一步從普通副市長,變成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高廣閣和喬興文素來不睦,他可以接受當不上常務副市長,但不能接受喬興文當上常務副市長。
估計這會兒正在思考應對之策。
這讓孫國華看到了機會。
因為,他和喬興文,一樣不對付。
喬興文不止是副市長,還是昌順開發區管委主任的書記、主任。
高新區總是拿不到項目,根源就是喬興文仗著擔任副市長的優勢,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把項目都給自己的開發區了。
孫國華一開始都沒意識到這件事,直到過年和宋思銘一起吃飯,宋思銘提醒他,他才意識到不是自己能力不行,而是有人暗中使壞。
高新區沒有成績,他就沒有前途。
孫國華自然不希望阻斷自己前途的罪魁禍首上位。
所謂敵人的敵人是朋友,這種時候,他覺得,自己有必要幫高廣閣一把,因為,幫高廣閣就等於幫自己。
在龍劍昆的引導下,大家終於有些開竅了。
“這是必然的,而且背景很深。”
龍劍昆點點頭,篤定地說道。
“確實。”
大家不住點頭。
江北日報是省直機關報,市這一級,肯定是調動不動的,換句話說,宋思銘的背景很可能在省裏。
“我還以為是草根逆襲呢!”
“沒想到是下鄉體驗生活。”
許多人不免感慨起來。
“下鄉體驗生活能夠體驗到這個程度,也是很不容易了,我以前反正沒見過,也沒聽過這麽有背景,還跑到貧困鄉鎮鍛煉的。”
“最主要的是,人家給當地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龍劍昆旋即評價道。
“這倒是,一個鄉,短短半年,就搞了幾十億的投資,我一個縣,都比不上。”
“比不上正常的。”
“你們知道嗎?連戴浩淼院士的人工智能模型項目,都落在王寨鄉了,這可比幾十億的投資意義大多了。”
緊接著,就有人提及人工智能大模型。
“人工智能大模型落到王寨鄉了?”
許多人滿是驚訝。
他們的消息不怎麽靈通,隻知道前段時間,昌順高新區在竭力爭取人工智能大模型,沒想到就這麽悄無聲息地落敗了。
“這位宋鄉長的背景,已經不能很深來形容了,簡直通天。”
有人說道。
要知道,當初江北省委省政府,為了人工智能大模型,可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恐怕當時,沒人能想到,這麽一個政治意義重大的項目,會便宜一個鄉鎮。
“高新區的孫主任,是不是也在考察團裏?”
有人忽然問道。
“對,就在前麵那輛車上。”
有認識孫國華的確認道。
“讓孫主任去王寨鄉,這不是傷口上撒鹽嗎?”
年前,戴浩淼院士到昌順考察前,高新區從上到下,加了整整一個月的班,管委會主任孫國華更是連續一個月沒回家,吃住在辦公室。
忙活了這麽久,卻被人靠著關係,半路截胡,孫國華心中的怨氣,還不知道有多重。
“別到時候,孫主任再和那位宋鄉長打起來。”
有人擔心地說道。
“不至於,不至於。”
有熟悉孫國華的,說道:“孫主任控製情緒還是非常厲害的,之前,被開發區搶了那麽多項目,不也是一聲沒坑嗎?”
“有沒有可能,孫主任根本不知道是開發區搶了項目,所以,才一聲不吭?”
話題分分鍾又轉到昌順開發區和昌順高新區的矛盾上。
按照功能定位,開發區承接傳統項目,高新區承接高新項目,但現實是,傳統項目越來越少,即便有,也是汙染嚴重的項目,開發區靠近市區,光是環評一項就過不了。
這種情況下,開發區逐漸把手伸向了汙染小,產值高的高新項目。
由於開發區管委會主任由副市長兼任,直接與市裏接洽的高新項目,幾乎都被安排到了開發區,反觀高新區,毛都撈不到一根。
“其實,孫主任還不是最慘的。”
一名副縣長說道。
“孫主任還不是最慘的?”
“那誰是最慘的?”
大家望向這名副縣長。
“江台市商務局副局長錢濤,就因為江台沒拿下人工智能大模型這個項目,他成了背鍋俠,被扔到區裏當副區長,還是排名最後的副區長,如果深度參與了也還好,問題是,他隻是在接待戴院士的時候湊了個人頭,鍋直接就扣到他身上了,你說上哪說理去?”
這名副縣長和錢濤認識,講述江台與人工智能大模型失之交臂,所引發他的連鎖反應。
“這麽一比的話,孫主任確實算是幸運的了。”
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大家對孫國華的同情,迅速轉移到錢濤身上。
不管怎麽說,孫國華的高新區主任,還能穩穩地當著,而錢濤則是被徹底邊緣化了,副區長,很可能就是錢濤的最後一站了。
“我估摸也是江台那邊的領導,期望值太高了,這才非得拉一個人出來背鍋。”
“不像咱們昌順,雖然盡了最大努力,但沒抱最大希望,畢竟是和江台爭,爭不過才是常態。”
等大家討論得差不多了,黎縣副縣長龍劍昆進行了一番總結。
對於龍劍昆的總結,大家深以為然。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沒有希望,也就沒有失望,孫國華沒受影響,很大程度上,也是市領導對人工智能大模型,沒有一種勢在必得的心態。
要不然,孫國華作為第一責任人,高低會被拉出來走兩步。
最後一輛車聊得熱火朝天,但前麵幾輛車,可就安靜多了,特別是第三輛車,因為第三輛車上坐的是昌順市委常委,副市長高廣閣。
自從上了車,高廣閣就沒說一句話。
高廣閣不說話,車上的其他人,自然也不敢說話。
孫國華就坐在高廣閣的後麵,他知道高廣閣為什麽不說話,昌順市常務副市長馬上就調走了。
高廣閣自然想更進一步,從常委副市長,變成常務副市長。
可就在這幾天,一條內部消息傳出,副市長喬興文,正在省裏積極運作,意圖跨過高廣閣,一步從普通副市長,變成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高廣閣和喬興文素來不睦,他可以接受當不上常務副市長,但不能接受喬興文當上常務副市長。
估計這會兒正在思考應對之策。
這讓孫國華看到了機會。
因為,他和喬興文,一樣不對付。
喬興文不止是副市長,還是昌順開發區管委主任的書記、主任。
高新區總是拿不到項目,根源就是喬興文仗著擔任副市長的優勢,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把項目都給自己的開發區了。
孫國華一開始都沒意識到這件事,直到過年和宋思銘一起吃飯,宋思銘提醒他,他才意識到不是自己能力不行,而是有人暗中使壞。
高新區沒有成績,他就沒有前途。
孫國華自然不希望阻斷自己前途的罪魁禍首上位。
所謂敵人的敵人是朋友,這種時候,他覺得,自己有必要幫高廣閣一把,因為,幫高廣閣就等於幫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