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盧大勝的了解,這一次老商標轉讓,鄭元吉直接明碼標價。


    這裏的價並不是商標的正式轉讓價格,而是鄭元吉個人獲得的好處費。


    根據不同的品類,不同的知名度,那些老商標,被分成了三檔。


    三檔五十萬,二檔八十萬,一檔一百萬。


    盧大勝想要獲得的青冷、寶順兩個商標,一個在一檔,一個在三檔,加起來,就要一百五十萬。


    而這還隻是單純給鄭元吉的錢,給市國資委的錢,需要另算。


    可即便如此,還是有許多人拎著黑塑料袋,排著隊,去鄭元吉家。


    隻因先前從市國資委轉出去的青山醇,開了一個好頭。


    原本沒那麽多人,知道青山醇的情況,但前幾天,王培基和梁洪芳在網上發視頻舉報宋思銘,鬧得沸沸揚揚,連帶著把青山醇酒廠帶了出來。


    以至於所有人都知道重新上市的青山醇,供不應求,甚至需要收購現成的酒廠,來增加產能。


    然後,大家就產生了一種錯覺,青山國資委投入市場的那些老品牌,都能成為第二個青山醇。


    價錢不是問題。


    買到就是賺到。


    結果就是那些給鄭元吉送了好處費的,全都被市紀委拎過去,配合調查。


    錢沒了不說,說不定還得去監獄裏待上個一年半載。


    擱在以前,行賄不是什麽太大的問題,認罪認罰,人基本上不會有什麽事。


    但是去年,最新版的刑法修正案正式實施,進一步修改完善了行賄犯罪的規定,加大了對行賄行為的懲治力度。


    達到一定數額,除非有立功表現,否則,大概率是實刑。


    這也讓盧大勝一陣後怕。


    錢損失了,倒是小事,但人進去了,可是影響三代,他兒子今年高三,已經下定決心報考軍校。


    他險些就拖了兒子的後腿。


    當天下午,盧大勝專程跑了一趟王寨鄉,向宋思銘表達感謝。


    宋思銘也已在第一時間,獲知了鄭元吉被留置的消息。


    雖然,王振早就跟宋思銘通過氣,但對市紀委前一秒留置,後一秒就發公告的操作,宋思銘還是有些吃驚。


    按照慣例,都是先把人留置了,查一段時間,證據確鑿,可以移交司法機關了,再對外發宣布。


    這一次,市紀委卻搞了一個無縫銜接。


    宋思銘考慮了一下,原因隻有兩個。


    第一個,前期調查十分充分,完成了絕大多數證據的固定,已經不可能出現抓錯的極端情況。


    第二個,可以視為先斬後奏,斷絕一部分領導為鄭元吉說情,求情的可能。


    這也從側麵,體現出了新任紀委書記饒立言,鐵腕反腐的決心。


    盧大勝自然不會想這麽多,他隻知道,宋思銘是自己的貴人。


    上次企業家座談會,把他安排到第一排,讓他成功吸引到好幾個本地的合作夥伴,談成了好幾筆大生意,這一次,又把一隻腳已邁進坑裏的他,拉了回來。


    這也堅定盧大勝跟著宋思銘混的決心。


    “宋書記,不論後續那兩個商標,能不能拿下來,大勝商貿到王寨鄉建廠是肯定的,希望宋書記,不要嫌棄大勝商貿規模小,投資少。”


    感謝完宋思銘,盧大勝又對宋思銘說道。


    他的商貿公司,這些年幹的都是買進賣出的生意,並不參與生產環節,但是,隨著市場越來越透明,這樣的生意,也越來越難做。


    所以,盧大勝已經確定要向上遊發展,自己生產自己賣,這樣才能維持住利潤空間。


    “盧總,你千萬別這麽說,王寨鄉統共都沒吃上幾頓飽飯,又怎會嫌棄助力王寨鄉發展的客商?哪怕盧總不在王寨鄉投資,單純就是到王寨鄉轉一圈,吃頓飯,我們也是舉雙手歡迎。”


    宋思銘正色回應盧大勝。


    如果是別的當官的這麽說,盧大勝權當是客氣話,但在宋思銘這裏,盧大勝確信是真話實話。


    因為,宋思銘就不是那種虛頭巴腦的人。


    “宋鄉長,有個事,我得跟您說一下。”


    盧大勝隨後就對宋思銘說道。


    “盧總有什麽話直說就行。”


    宋思銘回道。


    “王寨鄉最近是不是要修路?”


    盧大勝先跟宋思銘確認。


    “對。”


    “從瀾滄縣城到王寨鄉的縣道,王寨鄉內部的鄉道,都要修。”


    宋思銘回答道。


    “工程完成招標了嗎?”


    盧大勝又問。


    “據我所知,正在招標中。”


    這次修路,主要還是由縣交通局負責,王寨鄉隻是配合,因此,宋思銘也隻是了解一個大概。


    “但是有人跟我說,招標隻是一個形式,中標的公司,早招標開始前就已經確定了。”


    盧大勝說道。


    “是誰跟盧總說的?”


    宋思銘皺了皺眉,問道。


    “青山聚興建工的總經理王洪山。”


    “年前,一個飯局,王洪山喝得有點多,聊起了王寨鄉的道路工程,說他們董事長早就打點好了,工程肯定是他們的。”


    “年前,他們已經開始調集設備,年後設備人員直接入場。”


    盧大勝介紹情況。


    “會不會是喝多了吹牛?”


    宋思銘不太相信一個醉鬼的話。


    “當時,我也以為王洪山在吹牛。”


    “但是,今天,我來王寨鄉的時候,發現靠近縣城的路邊,已經開始上圍擋了。”


    盧大勝說道。


    “開始上圍擋了嗎?”


    宋思銘不得不重視起來。


    工程圍擋肯定是工程方負責,但現在,招標還沒完成,工程方還沒確定,圍擋卻先一步圍上了。


    很難不讓人懷疑,其中有貓膩。


    “宋書記,聚興建工的董事長叫徐波,徐波的背景很複雜,年輕時因為打架鬥毆被判過刑,出獄後,開始搞工程,原先他的工程公司叫聚義建工,因為建的橋通車第一天塌了,還死了兩個人,就注銷了聚義建工,銷聲匿跡幾年後,又成立了現在的聚興建工。”


    “不過,很多人反映,聚興建工和之前的聚義建工一樣,還是各種偷工減料,他們修的路最多撐三年,就又得重修。”


    盧大勝知道宋思銘發展王寨鄉不容易,不想宋思銘在修路上的問題上踩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官路浮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爭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爭渡並收藏官路浮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