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有財從盈穀圩鎮回來,就直接過了思源農莊。把那幅“誠信行千裏”的書法和紅綢交給睇牛全:“這幅書法就貼在農莊的《營業執照》傍邊;然後拿梯子來把農莊的牌匾的先用這紅綢鋪罩上,等開業才揭開!”
“為什麽要先把牌匾罩上?”睇牛全有點不解。
“這是儀式感,就像新娘子頭上的紅頭蓋那樣,要等到洞房花燭夜才能揭開那道理!你未結婚不會明白的了!”夏有財說。
睇牛全由上而下看了夏有財一下,然後說:“我說夏老板呀,你都好像未結婚啊?”
“反正就是這道理,別駁嘴了。扛竹梯子來幹活吧。”
睇牛全“哦”了聲就去找梯子了。
夏有財來到山嘴坳下麵,馬騮強正和一班泥水佬在搭建牛棚。
八個牛棚的主體工程基本完成,現在就是往傘形棚麵鋪貼綠色琉璃瓦。
夏有財給每個泥水佬都拋了支煙,然後說:“各位師傅辛苦了,如果口渴就自己動手煲茶來飲,農莊上有水有電,你們自己招呼自己好了。”
泥水佬們就說:“夏老板客氣了,我們會的了。”
這時泥水三從牛棚上下來,爬上了山嘴坳上進了水塔旁邊的竹林,過了一會又從上麵下來。
“三師傅,上去搞什麽啊?”夏有財問。
“放水!”泥水三答道。
“放什麽水?水塔上的水都自動流下來的!”
“不是放水塔的水,而是放我自己的。”泥水三說完指指下麵。
夏有財這才明白,原來泥水三是上竹林撒尿。
這樣一來,夏有財馬上意識到農莊上還欠缺一項至關緊要的配套設施:公廁!
夏有財連忙走上魚塘基,進行實地研究分析,為新建公廁進行選址。
夏有財從第一口魚塘,走到第四口魚塘,又從山腳走出大門口,最後敲定了兩處選址,是農莊內最為適合,人流最為密集的兩處地方:第二口魚塘和第三口魚塘交匯轉角處建一座;草莓種植基地與農耕體驗場接壤處又建一座。
選好址,夏有財就找來支竹竿,紮上紅袋子,立在那兩個選好的地址上。然後返回牛棚工地,對馬騮強說:“搞完牛棚和升旗台之後,就去建兩座公廁。地址我選好了,就豎了紅袋子那兩處。”
馬騮強在牛棚頂上放下磚刀,撩起衣襟擦了下額上的汗,摘下草帽扇了幾下涼,然後對夏有財說:“我說夏老板啊,這個農莊到底有沒有整體規劃布局的?”
“當然有啦!我連地圖都繪出來了!”夏有財說:“魚塘中心主塘基位是農家樂風味餐館,可同時容納四百人同時就餐!最靠近山邊魚塘基是建腐竹和豆腐加工點。蝦鉗坑望下空地是建三層板房民宿旅館,依山傍水,全塘風景盡收眼底。在大門崗後麵搭建員工宿舍,二樓是辦公室,樓下是員工飯堂。”
“哪怎麽我發覺你好像是想到一樣才去搞一樣,辦事東一粒西一抓,做做停停,沒點連貫的?”馬騮強說。
“我都想一下子搞起來啊,但我又要看著自己口袋裏夠不夠料啊!從實際出發,邊幹邊發展,循序漸進吧!”夏有財說:“當然,有很多項目是突發靈感臨時添加上去的,比如牛棚這項就是,如果以後還發現有什麽新創意,還是會臨時添加的。總之一句話,以後農莊大把發展,大把工程給你幹,工錢也不會跑你的!”
“誰擔心那工錢了?今時今日的財哥還信不過嗎?”馬騮強說:“是了,那兩座廁所怎樣設計布局?”
“按男左女右分設,每邊八個卡位,入口設洗手台。裏邊地上鋪地磚,貼米半牆裙,外牆瓷磚到頂。”夏有財說:“廁所一定要在開業前搞好!”
夏有財經過幾日的苦思冥想,幾經構思、起草,推敲修改。一副用於農莊開業的新對聯終於敲定下來了。
上聯:不忘初心開拓進取闖出一片新天地。
下聯:牢記使命真抓實幹脫貧致富奔小康。
橫批:飲水思源。
接下來一連幾個晚上,夏有財沒有看電視,沒有上快手,也沒有刷抖音。而是把兩張木台拉拚到一起,擺開文房四寶去練書法寫毛筆字。
夏有財現在就主攻練習去寫這副對聯,他決定用正楷體工工整整地寫出來,讓每個到農莊的人都看得清楚看得明白。
今晚夏有財正在舊報紙上練習寫毛筆字,夏立誌就扛著兩肥料袋的東西過來放地上:“扶貧單位發放給你的馬鈴薯種。”
夏有財就說:“我那幾塊水田都轉給添貴耕種了,沒地方種。你扛去給你堂弟木旺種吧!”
夏立誌說:“這樣不符合原則,指標是給貧困戶的,不能挪作他用。你明天拉過農莊,在草莓場側邊犁幾墜地把它栽了,到時大把用場!”
夏有財一聽,覺得也好,反正農莊大把旱地,種什麽不是種?是不?
夏立誌坐下點了支煙,見夏有財擺開駕步,像模像樣地練寫字。就說:“當初讀書時不見你這麽用功,現在臨老才學吹奏!”
“不是臨老學吹奏,我是在寫農莊的對聯。”夏有財說完就把對聯拿給夏立誌看:“你看下,給點意見。”
夏立誌看著這副對聯,說:“整體構思不錯,又極具現代意識,很好!”
夏有財聽到夏立誌這樣讚自己,開心到不得了。連忙給夏立誌倒了杯茶問:“這派忙村中環境整治的事,都忙到暈頭轉向了吧?”
“沒辦法啦,我不去管就沒人去管了,誰叫我是村民小組長呢?是吧?”夏立誌說。
“是了,那晚跟你老婆吵那麽凶,這段時間她有沒有飽飯給你吃?”
“早沒事啦,反正我身正不怕影子歪,是不?女人嘛,就是喜歡久不久鬧上一陣子!”
過了一會,夏立誌就問:“是了,磨石嶺上我和你隔離那塊山地還開不開來種沙糖桔?”
“現在要打理農莊,哪有時間種,如果金花嫂子要種就叫她種過來好了!”夏有財說。
夏立誌說:“她就是有這想法,所以叫我來問下你的。如果連同你的山地一起種,那我家就可以種四百樹了。”
“為什麽要先把牌匾罩上?”睇牛全有點不解。
“這是儀式感,就像新娘子頭上的紅頭蓋那樣,要等到洞房花燭夜才能揭開那道理!你未結婚不會明白的了!”夏有財說。
睇牛全由上而下看了夏有財一下,然後說:“我說夏老板呀,你都好像未結婚啊?”
“反正就是這道理,別駁嘴了。扛竹梯子來幹活吧。”
睇牛全“哦”了聲就去找梯子了。
夏有財來到山嘴坳下麵,馬騮強正和一班泥水佬在搭建牛棚。
八個牛棚的主體工程基本完成,現在就是往傘形棚麵鋪貼綠色琉璃瓦。
夏有財給每個泥水佬都拋了支煙,然後說:“各位師傅辛苦了,如果口渴就自己動手煲茶來飲,農莊上有水有電,你們自己招呼自己好了。”
泥水佬們就說:“夏老板客氣了,我們會的了。”
這時泥水三從牛棚上下來,爬上了山嘴坳上進了水塔旁邊的竹林,過了一會又從上麵下來。
“三師傅,上去搞什麽啊?”夏有財問。
“放水!”泥水三答道。
“放什麽水?水塔上的水都自動流下來的!”
“不是放水塔的水,而是放我自己的。”泥水三說完指指下麵。
夏有財這才明白,原來泥水三是上竹林撒尿。
這樣一來,夏有財馬上意識到農莊上還欠缺一項至關緊要的配套設施:公廁!
夏有財連忙走上魚塘基,進行實地研究分析,為新建公廁進行選址。
夏有財從第一口魚塘,走到第四口魚塘,又從山腳走出大門口,最後敲定了兩處選址,是農莊內最為適合,人流最為密集的兩處地方:第二口魚塘和第三口魚塘交匯轉角處建一座;草莓種植基地與農耕體驗場接壤處又建一座。
選好址,夏有財就找來支竹竿,紮上紅袋子,立在那兩個選好的地址上。然後返回牛棚工地,對馬騮強說:“搞完牛棚和升旗台之後,就去建兩座公廁。地址我選好了,就豎了紅袋子那兩處。”
馬騮強在牛棚頂上放下磚刀,撩起衣襟擦了下額上的汗,摘下草帽扇了幾下涼,然後對夏有財說:“我說夏老板啊,這個農莊到底有沒有整體規劃布局的?”
“當然有啦!我連地圖都繪出來了!”夏有財說:“魚塘中心主塘基位是農家樂風味餐館,可同時容納四百人同時就餐!最靠近山邊魚塘基是建腐竹和豆腐加工點。蝦鉗坑望下空地是建三層板房民宿旅館,依山傍水,全塘風景盡收眼底。在大門崗後麵搭建員工宿舍,二樓是辦公室,樓下是員工飯堂。”
“哪怎麽我發覺你好像是想到一樣才去搞一樣,辦事東一粒西一抓,做做停停,沒點連貫的?”馬騮強說。
“我都想一下子搞起來啊,但我又要看著自己口袋裏夠不夠料啊!從實際出發,邊幹邊發展,循序漸進吧!”夏有財說:“當然,有很多項目是突發靈感臨時添加上去的,比如牛棚這項就是,如果以後還發現有什麽新創意,還是會臨時添加的。總之一句話,以後農莊大把發展,大把工程給你幹,工錢也不會跑你的!”
“誰擔心那工錢了?今時今日的財哥還信不過嗎?”馬騮強說:“是了,那兩座廁所怎樣設計布局?”
“按男左女右分設,每邊八個卡位,入口設洗手台。裏邊地上鋪地磚,貼米半牆裙,外牆瓷磚到頂。”夏有財說:“廁所一定要在開業前搞好!”
夏有財經過幾日的苦思冥想,幾經構思、起草,推敲修改。一副用於農莊開業的新對聯終於敲定下來了。
上聯:不忘初心開拓進取闖出一片新天地。
下聯:牢記使命真抓實幹脫貧致富奔小康。
橫批:飲水思源。
接下來一連幾個晚上,夏有財沒有看電視,沒有上快手,也沒有刷抖音。而是把兩張木台拉拚到一起,擺開文房四寶去練書法寫毛筆字。
夏有財現在就主攻練習去寫這副對聯,他決定用正楷體工工整整地寫出來,讓每個到農莊的人都看得清楚看得明白。
今晚夏有財正在舊報紙上練習寫毛筆字,夏立誌就扛著兩肥料袋的東西過來放地上:“扶貧單位發放給你的馬鈴薯種。”
夏有財就說:“我那幾塊水田都轉給添貴耕種了,沒地方種。你扛去給你堂弟木旺種吧!”
夏立誌說:“這樣不符合原則,指標是給貧困戶的,不能挪作他用。你明天拉過農莊,在草莓場側邊犁幾墜地把它栽了,到時大把用場!”
夏有財一聽,覺得也好,反正農莊大把旱地,種什麽不是種?是不?
夏立誌坐下點了支煙,見夏有財擺開駕步,像模像樣地練寫字。就說:“當初讀書時不見你這麽用功,現在臨老才學吹奏!”
“不是臨老學吹奏,我是在寫農莊的對聯。”夏有財說完就把對聯拿給夏立誌看:“你看下,給點意見。”
夏立誌看著這副對聯,說:“整體構思不錯,又極具現代意識,很好!”
夏有財聽到夏立誌這樣讚自己,開心到不得了。連忙給夏立誌倒了杯茶問:“這派忙村中環境整治的事,都忙到暈頭轉向了吧?”
“沒辦法啦,我不去管就沒人去管了,誰叫我是村民小組長呢?是吧?”夏立誌說。
“是了,那晚跟你老婆吵那麽凶,這段時間她有沒有飽飯給你吃?”
“早沒事啦,反正我身正不怕影子歪,是不?女人嘛,就是喜歡久不久鬧上一陣子!”
過了一會,夏立誌就問:“是了,磨石嶺上我和你隔離那塊山地還開不開來種沙糖桔?”
“現在要打理農莊,哪有時間種,如果金花嫂子要種就叫她種過來好了!”夏有財說。
夏立誌說:“她就是有這想法,所以叫我來問下你的。如果連同你的山地一起種,那我家就可以種四百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