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侍衛把一遝連弩圖紙送進皇宮內殿時,安武帝正在禦書房和內閣首輔張重威、柱國大將軍劉知亮商討北征之事。
李公公在禦書房門外接過圖紙,立即轉送到安武帝手中。
安武帝和張重威、劉知亮粗過一遍,看出畫了兩種連弩:聯排連弩和臥式連弩。
圖紙既有立體線條圖、零部件加工圖,還有安裝步驟圖。
每張圖紙都添加文字說明、注意事項。
細看聯排連弩,主要由三大部分組成:
主體是個木匣,木匣前端開五個凹槽,木匣內可以裝有多支弩箭。
木匣通過杠杆與弓弦相連,且可以在弩臂上上下滑動,方便裝填弩箭。
兩側是弩臂、弓弦和扳手等。
木匣尾部是杠杆機構,其作用是使弩可以連續發射。
使用時弓弦托住箭匣中的箭,然後將扳手向前推,箭匣跟著滑動,弓弦則沿箭匣底部的弦路往後移。
當弓弦張到最大限度時,弩機機牙上升,將弓弦從坎缺中頂出從而射出弩箭。
……
臥式連弩固定在兩層長板床上,腰弩在上層,弩手在下層。
弩身內部設計有齒輪、滑槽、彈簧和連杆等。
弩身後端設有瞄準器,通過調整瞄準器的角度和高度,可以準確地鎖定目標。
弩身上有刻度線,可以更加精確地控製射擊的距離和角度。
使用時一人半躺在床上,兩手拉弩弦、兩腳蹬弩背,用腰部力量拉開弩弦。
還需要一人上箭,並指揮拉弩弦的人旋轉角度、方向瞄準目標。
等確定目標後喊出“發射”、“放”等。
拉弦的人放手,弩身內部的機構運作產生一股強大推力,將弩箭從弩槽中迅速推出。
除了聯排連弩和臥式連弩圖紙,陳隆還畫了四輪木板車圖紙。
木板車是用來安裝固定連弩。
防禦時用木棍卡進車輪固定木板車,然後操作連弩對付敵人。
進攻或撤退時,推著木板車可以帶著連弩快速進退。
……
……
安武帝問張重威:“張大人,這樣的連弩我們能打造得出來嗎?”
張重威抿著嘴點點頭,等看完最後一張圖紙後才說道:
“打造應該不難,但威力如何要等測試過才知道,但至少可以肯定比弓箭威力強不少。
陳隆那小子還真不簡單,聖上就不想重點栽培一下嗎?”
安武帝不明白:“什麽意思?”
“儲君人選一天未定,秦良賢那老匹夫就天天揪著這事不放。”
“就由那老匹夫說吧,現在還不到重點栽培某個人的時候,等軍隊北征凱旋歸來再做打算。”
“大將軍北征後,朝堂上可就沒人替聖上擋那老匹夫的攻擊啦。”
“張大人是朕的老師,你不出麵替朕擋他還能有誰。”
張重威嘿嘿笑道:“他拿【抽龍鞭】抽臣就像抽耕田的牛一樣理所當然,臣可不敢惹他。”
劉知亮忽然說道:“陳隆那小子做事顧頭不顧腚,不按常理出招。
要不給他找份差事做吧,專門對付秦良瓊那老匹夫的差事。”
安武帝立即否定:“不行不行,要是讓陳隆對付老匹夫,估計不出一個月老匹夫就飲恨西北。
老匹夫雖然遭人煩,有時朕真恨不得殺他。
可他畢竟都是為國家、為朕考慮,所以不能讓他被氣死。”
劉知亮說道:“那小子做事雖然魯莽衝撞,看誰不順眼就打。
掙錢也是用歪門邪道手段,但老臣看他秉性並不壞。
要不讓他跟老臣到戰場上殺敵立功?正好磨一磨他的棱角。”
張重威反對:“不行不行。
他就是個愣頭青,到戰場上很可能還是顧頭不顧腚往前衝,怎麽死的都不知道。
倒不如把他外放到地方曆練曆練,讓他暗中巡察地方官員政績的同時,也讓他了解民生多艱。”
安武帝笑道:“張大人這是為你未來的乘龍快婿鋪路嗎?”
張重威愣住,不明白安武帝這話從何而來:“臣的乘龍快婿?誰?”
“我們正在討論的是誰?”
“陳隆是臣的乘龍快婿?這話從何而來?”
“陳隆三天兩頭往張府跑找張大人的寶貝女兒,甚至夜間爬到張大人寶貝女兒屋頂,張大人抓住他卻把他好好的放了。
這還不能說明張大人心儀陳隆嗎?”
張重威暗自心驚:我尼瑪什麽事都在你的掌控之中,連年輕人的卿卿我我也掌控?
就算你已經知道,我還是要否認這些事。
“聖上可能有所誤會,是陳隆整天在外麵搞七搞八沒空管他妹妹,就把妹妹交給小女幫忙照看、接送到國子監。
他到臣府上是接他妹妹回懷親王府,在這過程免不了和小女接觸。”
安武帝笑笑,稍微轉換話題:“確實應該把陳隆外放,不然朕的那些侄子估計全部都要遭殃。”
劉知亮有些搞不懂:“一個文采斐然的青年,怎麽這麽心狠手辣?
再讓他這麽鬧下去,他不死就得多死幾個聖上的侄子。”
張重威說道:“可是被他下狠手的那些人哪個是無辜的?”
“說的也是。”
安武帝說道:“張大人,你想要陳隆做你的乘龍快婿的話,就要好好替他規劃以後的道路。
他的老子是指望不上了。”
張重威點頭說道:“什麽乘龍快婿,八字還沒一撇。
不過他確實是個青年才俊,是要好好引導他多做為國為民的事,做大事。”
劉知亮對安武帝說道:“聖上,這次北征何不派幾個優秀的侄子參軍?
讓他們為國家出力的同時也能撈些戰功,順便考察他們在戰場上的綜合表現,為國家儲備後續人才。”
劉知亮就差直接說派儲君候選人到戰場上曆練曆練,選出表現最優秀的將來繼承皇位了。
他沒明說,但安武帝和張重威都明白他的意思。
張重威附和:“大將軍的提議不錯!
所謂的【京城四秀】已經殘廢,聖上是該趁早考察其他侄子,擇優派出去曆練曆練。
別都留在京城被陳隆禍害了。”
“朕也在琢磨這件事,等過些天朕收集到足夠侄子們的信息,朕會篩選幾個充當隨軍參將跟隨大軍北征。”
“聖上聖明!”
“聖上聖明!”
“張大人,打造連弩的事盡快安排下去。”
“是,臣告退。”
張重威拿著圖紙退出禦書房。
“老臣也告退。”
劉知亮說完也退出禦書房。
兩人離開後,劉公公走進禦書房。
安武帝問他:“老李,你覺得陳隆怎麽樣?”
李公公不敢貿然回答:“聖上指的是哪方麵?”
“人品、心胸、眼界、能力等等各方麵。”
李公公暗自搖頭:我白問了,還不如直接回答你。
李公公想半天,蹦出四個字:“能幹大事。”
安武帝暗罵:老東西,算朕閑得蛋疼才問你。
。。。。。。
李公公在禦書房門外接過圖紙,立即轉送到安武帝手中。
安武帝和張重威、劉知亮粗過一遍,看出畫了兩種連弩:聯排連弩和臥式連弩。
圖紙既有立體線條圖、零部件加工圖,還有安裝步驟圖。
每張圖紙都添加文字說明、注意事項。
細看聯排連弩,主要由三大部分組成:
主體是個木匣,木匣前端開五個凹槽,木匣內可以裝有多支弩箭。
木匣通過杠杆與弓弦相連,且可以在弩臂上上下滑動,方便裝填弩箭。
兩側是弩臂、弓弦和扳手等。
木匣尾部是杠杆機構,其作用是使弩可以連續發射。
使用時弓弦托住箭匣中的箭,然後將扳手向前推,箭匣跟著滑動,弓弦則沿箭匣底部的弦路往後移。
當弓弦張到最大限度時,弩機機牙上升,將弓弦從坎缺中頂出從而射出弩箭。
……
臥式連弩固定在兩層長板床上,腰弩在上層,弩手在下層。
弩身內部設計有齒輪、滑槽、彈簧和連杆等。
弩身後端設有瞄準器,通過調整瞄準器的角度和高度,可以準確地鎖定目標。
弩身上有刻度線,可以更加精確地控製射擊的距離和角度。
使用時一人半躺在床上,兩手拉弩弦、兩腳蹬弩背,用腰部力量拉開弩弦。
還需要一人上箭,並指揮拉弩弦的人旋轉角度、方向瞄準目標。
等確定目標後喊出“發射”、“放”等。
拉弦的人放手,弩身內部的機構運作產生一股強大推力,將弩箭從弩槽中迅速推出。
除了聯排連弩和臥式連弩圖紙,陳隆還畫了四輪木板車圖紙。
木板車是用來安裝固定連弩。
防禦時用木棍卡進車輪固定木板車,然後操作連弩對付敵人。
進攻或撤退時,推著木板車可以帶著連弩快速進退。
……
……
安武帝問張重威:“張大人,這樣的連弩我們能打造得出來嗎?”
張重威抿著嘴點點頭,等看完最後一張圖紙後才說道:
“打造應該不難,但威力如何要等測試過才知道,但至少可以肯定比弓箭威力強不少。
陳隆那小子還真不簡單,聖上就不想重點栽培一下嗎?”
安武帝不明白:“什麽意思?”
“儲君人選一天未定,秦良賢那老匹夫就天天揪著這事不放。”
“就由那老匹夫說吧,現在還不到重點栽培某個人的時候,等軍隊北征凱旋歸來再做打算。”
“大將軍北征後,朝堂上可就沒人替聖上擋那老匹夫的攻擊啦。”
“張大人是朕的老師,你不出麵替朕擋他還能有誰。”
張重威嘿嘿笑道:“他拿【抽龍鞭】抽臣就像抽耕田的牛一樣理所當然,臣可不敢惹他。”
劉知亮忽然說道:“陳隆那小子做事顧頭不顧腚,不按常理出招。
要不給他找份差事做吧,專門對付秦良瓊那老匹夫的差事。”
安武帝立即否定:“不行不行,要是讓陳隆對付老匹夫,估計不出一個月老匹夫就飲恨西北。
老匹夫雖然遭人煩,有時朕真恨不得殺他。
可他畢竟都是為國家、為朕考慮,所以不能讓他被氣死。”
劉知亮說道:“那小子做事雖然魯莽衝撞,看誰不順眼就打。
掙錢也是用歪門邪道手段,但老臣看他秉性並不壞。
要不讓他跟老臣到戰場上殺敵立功?正好磨一磨他的棱角。”
張重威反對:“不行不行。
他就是個愣頭青,到戰場上很可能還是顧頭不顧腚往前衝,怎麽死的都不知道。
倒不如把他外放到地方曆練曆練,讓他暗中巡察地方官員政績的同時,也讓他了解民生多艱。”
安武帝笑道:“張大人這是為你未來的乘龍快婿鋪路嗎?”
張重威愣住,不明白安武帝這話從何而來:“臣的乘龍快婿?誰?”
“我們正在討論的是誰?”
“陳隆是臣的乘龍快婿?這話從何而來?”
“陳隆三天兩頭往張府跑找張大人的寶貝女兒,甚至夜間爬到張大人寶貝女兒屋頂,張大人抓住他卻把他好好的放了。
這還不能說明張大人心儀陳隆嗎?”
張重威暗自心驚:我尼瑪什麽事都在你的掌控之中,連年輕人的卿卿我我也掌控?
就算你已經知道,我還是要否認這些事。
“聖上可能有所誤會,是陳隆整天在外麵搞七搞八沒空管他妹妹,就把妹妹交給小女幫忙照看、接送到國子監。
他到臣府上是接他妹妹回懷親王府,在這過程免不了和小女接觸。”
安武帝笑笑,稍微轉換話題:“確實應該把陳隆外放,不然朕的那些侄子估計全部都要遭殃。”
劉知亮有些搞不懂:“一個文采斐然的青年,怎麽這麽心狠手辣?
再讓他這麽鬧下去,他不死就得多死幾個聖上的侄子。”
張重威說道:“可是被他下狠手的那些人哪個是無辜的?”
“說的也是。”
安武帝說道:“張大人,你想要陳隆做你的乘龍快婿的話,就要好好替他規劃以後的道路。
他的老子是指望不上了。”
張重威點頭說道:“什麽乘龍快婿,八字還沒一撇。
不過他確實是個青年才俊,是要好好引導他多做為國為民的事,做大事。”
劉知亮對安武帝說道:“聖上,這次北征何不派幾個優秀的侄子參軍?
讓他們為國家出力的同時也能撈些戰功,順便考察他們在戰場上的綜合表現,為國家儲備後續人才。”
劉知亮就差直接說派儲君候選人到戰場上曆練曆練,選出表現最優秀的將來繼承皇位了。
他沒明說,但安武帝和張重威都明白他的意思。
張重威附和:“大將軍的提議不錯!
所謂的【京城四秀】已經殘廢,聖上是該趁早考察其他侄子,擇優派出去曆練曆練。
別都留在京城被陳隆禍害了。”
“朕也在琢磨這件事,等過些天朕收集到足夠侄子們的信息,朕會篩選幾個充當隨軍參將跟隨大軍北征。”
“聖上聖明!”
“聖上聖明!”
“張大人,打造連弩的事盡快安排下去。”
“是,臣告退。”
張重威拿著圖紙退出禦書房。
“老臣也告退。”
劉知亮說完也退出禦書房。
兩人離開後,劉公公走進禦書房。
安武帝問他:“老李,你覺得陳隆怎麽樣?”
李公公不敢貿然回答:“聖上指的是哪方麵?”
“人品、心胸、眼界、能力等等各方麵。”
李公公暗自搖頭:我白問了,還不如直接回答你。
李公公想半天,蹦出四個字:“能幹大事。”
安武帝暗罵:老東西,算朕閑得蛋疼才問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