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困境
六零:日穿十分鍾,擺爛成首富 作者:包升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今兒原本就是一場正常的會議,科工委作為統管所有軍工相關的部門,這種會議,完全不需要主任參加;
沒想到,這位夏宗元主任,竟然還親自來了;
不過想一想,畢竟也是涉及到全國多個軍工廠的存亡問題,夏主任親自來參加會議,也沒啥不合理的;
隨著華國跟周邊的關係好轉,自己也從備戰備荒的狀態,轉移到了經濟發展;
大家一起追求好生活沒有錯,可問題是原先那些建立在全國各地的軍工廠,一下子失去了訂單;
沒訂單就沒活幹,沒活幹也自然沒錢拿;
工廠中數以千計的工人,背後就是數千的家庭;
這些廠子的負責人,當地的領導,為了自己的員工,這段時間,是輪番的來找科工委;
所以最終呢,也才有了這個會議;
“夏主任,我們這是沒辦法了,三個月沒開工了,廠子裏兩千多人,三個月不發工資,活不下去了啊”
“我們也是,山溝溝裏,廠子的工人,想出去找點零活養家,都沒有...”
“咱們也不能眼見著工人餓死不是,要是實在沒單子可以生產,那你就給我們工人安排新地方”
“對,領導,這事要是解決不了,我就賴在京市不走了...”
這些個廠子的負責人,肩負著幾千人的生計問題,壓力巨大,這眼下可算找到訴苦的出口了,巴拉巴拉的,整個會議室像是養了一千隻鴨子;
李向東被吵的實在沒辦法,偷偷從空間裏掏出了小耳塞,遭不住啊;
等到大家夥都吵得差不多了,夏主任才終於咳了一聲,開始發言:
“都別吵了啊,這不是已經在想辦法;
我就實話跟你們說,之前的庫存,國內現在都消耗不掉,不可能再有訂單;
今天咱們特意把工業進出口公司的同誌們請過來,就是想要商議一下,看看是否能擴大出口範圍”
夏主任安撫完這些廠子的負責人,轉頭看向王部長和李向東:
“那個.李向東,小李同誌,武器出口這塊,各個項目你都熟,你來說說,能不能想辦法,給各個廠子都拉來點訂單”
“這幾年的訂單,早就已經安排生產了;
我們也在跟進各方的消息,挖掘潛在客戶,不過一時之間,怕是...”
李向東的話沒說死,不過意思也表達到了;
這會大家都處於一個相對和平的時期,對武器的需求量確實不大;
他們現在手裏拿到的幾個訂單,要麽是前幾年簽訂的,陸續在交付;
要麽就是幾個小單子,補充防禦的;
想通過擴大外需來增加訂單量,隻能說可能性真的不大;
不過這些軍工廠,原本也是華國下了大力氣,花了很多錢財建設起來的;
這會要是散場了,別說那些工人,就是設備,損失也不小;
何況眼看著再熬一段時間,就要到了華國軍工出口的一個重要轉折性節點了;
“我倒是有一個想法,咱們可以靈活點;
咱們有人有設備,也沒有必要停工;
武器暫時生產不了,咱們就生產點別的,啥冰箱、電視、電風扇這些;”
李向東提到的這個轉型,也是個權宜之計,這樣能保證廠子不解散,廠子裏的工人還有活幹,不至於失業;
而且大家現在生活好了,對這些電器需求量很大,市場上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想要買個洗衣機啥的,還得托關係弄工業票,甚至高價到黑市上或者友誼商店搞;
要是這些廠子能生產這些電器,那豈不是一舉兩得;
李向東這話一出,好像是熱油鍋裏不小心滴進去了水;
幾個廠子的負責人,都不悅的皺起來眉毛,有那脾氣暴躁的,已經開啟了豌豆射手模式:
“你賣不出去,就說自己沒能耐,還世界和平;
老子是造槍造炮的,不是給你造電風扇享受的;
你手底下幾個人,隨便一出口,就想讓我們幾千人的廠子去轉型?”
“朱廠長,你激動什麽?”夏主任厲聲喝了一句,終於打住了那位朱廠長的話頭;
“李同誌這是好心,幫你們想辦法,解決問題,你這是什麽態度;
再說了,造洗衣機、電風扇怎麽了,那是為人民群眾服務;
咋的,造電風扇的,就比你造大炮的貢獻小了”
科工委統管全國的軍工相關部門,夏主任站得高望得遠;
眼下並不是大麵積把軍工企業全都解散、轉型的好時機;
武器可以不生產,但是需要保持生產能力;
一旦有危險,他需要立刻就能動員全部力量,去生產出去巨量的武器;
在這種前提下,李向東的提議,反而更符合眼下的情況;
進可攻退可守!
領導說話,可不像李向東那麽客氣;
李向東充其量就是提個建議,夏主任是直接下命令,按照李同誌的想法,各個廠子,提出自己的整改方案;
別管心裏怎麽想,不過事情總算也是有了個說法,一群負責人、地方領導嘩啦啦的起身離開了;
“李同誌,你到我辦公室來一下”
李向東走在了最後,他年輕,尊老愛幼嘛;
結果剛到門口,就被特意等在那裏的夏主任叫住了;
沒想到,這位夏宗元主任,竟然還親自來了;
不過想一想,畢竟也是涉及到全國多個軍工廠的存亡問題,夏主任親自來參加會議,也沒啥不合理的;
隨著華國跟周邊的關係好轉,自己也從備戰備荒的狀態,轉移到了經濟發展;
大家一起追求好生活沒有錯,可問題是原先那些建立在全國各地的軍工廠,一下子失去了訂單;
沒訂單就沒活幹,沒活幹也自然沒錢拿;
工廠中數以千計的工人,背後就是數千的家庭;
這些廠子的負責人,當地的領導,為了自己的員工,這段時間,是輪番的來找科工委;
所以最終呢,也才有了這個會議;
“夏主任,我們這是沒辦法了,三個月沒開工了,廠子裏兩千多人,三個月不發工資,活不下去了啊”
“我們也是,山溝溝裏,廠子的工人,想出去找點零活養家,都沒有...”
“咱們也不能眼見著工人餓死不是,要是實在沒單子可以生產,那你就給我們工人安排新地方”
“對,領導,這事要是解決不了,我就賴在京市不走了...”
這些個廠子的負責人,肩負著幾千人的生計問題,壓力巨大,這眼下可算找到訴苦的出口了,巴拉巴拉的,整個會議室像是養了一千隻鴨子;
李向東被吵的實在沒辦法,偷偷從空間裏掏出了小耳塞,遭不住啊;
等到大家夥都吵得差不多了,夏主任才終於咳了一聲,開始發言:
“都別吵了啊,這不是已經在想辦法;
我就實話跟你們說,之前的庫存,國內現在都消耗不掉,不可能再有訂單;
今天咱們特意把工業進出口公司的同誌們請過來,就是想要商議一下,看看是否能擴大出口範圍”
夏主任安撫完這些廠子的負責人,轉頭看向王部長和李向東:
“那個.李向東,小李同誌,武器出口這塊,各個項目你都熟,你來說說,能不能想辦法,給各個廠子都拉來點訂單”
“這幾年的訂單,早就已經安排生產了;
我們也在跟進各方的消息,挖掘潛在客戶,不過一時之間,怕是...”
李向東的話沒說死,不過意思也表達到了;
這會大家都處於一個相對和平的時期,對武器的需求量確實不大;
他們現在手裏拿到的幾個訂單,要麽是前幾年簽訂的,陸續在交付;
要麽就是幾個小單子,補充防禦的;
想通過擴大外需來增加訂單量,隻能說可能性真的不大;
不過這些軍工廠,原本也是華國下了大力氣,花了很多錢財建設起來的;
這會要是散場了,別說那些工人,就是設備,損失也不小;
何況眼看著再熬一段時間,就要到了華國軍工出口的一個重要轉折性節點了;
“我倒是有一個想法,咱們可以靈活點;
咱們有人有設備,也沒有必要停工;
武器暫時生產不了,咱們就生產點別的,啥冰箱、電視、電風扇這些;”
李向東提到的這個轉型,也是個權宜之計,這樣能保證廠子不解散,廠子裏的工人還有活幹,不至於失業;
而且大家現在生活好了,對這些電器需求量很大,市場上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想要買個洗衣機啥的,還得托關係弄工業票,甚至高價到黑市上或者友誼商店搞;
要是這些廠子能生產這些電器,那豈不是一舉兩得;
李向東這話一出,好像是熱油鍋裏不小心滴進去了水;
幾個廠子的負責人,都不悅的皺起來眉毛,有那脾氣暴躁的,已經開啟了豌豆射手模式:
“你賣不出去,就說自己沒能耐,還世界和平;
老子是造槍造炮的,不是給你造電風扇享受的;
你手底下幾個人,隨便一出口,就想讓我們幾千人的廠子去轉型?”
“朱廠長,你激動什麽?”夏主任厲聲喝了一句,終於打住了那位朱廠長的話頭;
“李同誌這是好心,幫你們想辦法,解決問題,你這是什麽態度;
再說了,造洗衣機、電風扇怎麽了,那是為人民群眾服務;
咋的,造電風扇的,就比你造大炮的貢獻小了”
科工委統管全國的軍工相關部門,夏主任站得高望得遠;
眼下並不是大麵積把軍工企業全都解散、轉型的好時機;
武器可以不生產,但是需要保持生產能力;
一旦有危險,他需要立刻就能動員全部力量,去生產出去巨量的武器;
在這種前提下,李向東的提議,反而更符合眼下的情況;
進可攻退可守!
領導說話,可不像李向東那麽客氣;
李向東充其量就是提個建議,夏主任是直接下命令,按照李同誌的想法,各個廠子,提出自己的整改方案;
別管心裏怎麽想,不過事情總算也是有了個說法,一群負責人、地方領導嘩啦啦的起身離開了;
“李同誌,你到我辦公室來一下”
李向東走在了最後,他年輕,尊老愛幼嘛;
結果剛到門口,就被特意等在那裏的夏主任叫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