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章 錢不是問題
在外太空建長城,被藍星直播了! 作者:小小吱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842章 錢不是問題
“可能需要數億的資金才能成功培養一個專家。”
“至於院士級別的專家,更是要花費數十億進行各種實驗材料和設備的購置和使用,才可能培養出一個。”
“至於那些獲得過世界級獎項的專家,每個國家都將他們視為國寶。
如果真的計算他們的培養成本,至少要數百億起。”
“並且這些專家後續的研發也需要大量資金支持,這都不是小數目。”
宮壘聽了點點頭,直接對童院長說:“行,你就給我找最頂尖的專家,隻要他們願意來,盡心研究,錢不是問題,我給百億補貼!”
聽到這話,童院長頓時震驚不已。
專注於科研的他,並不了解砂國的經濟狀況。
他隻知道最近砂國打贏了好幾場仗,口碑急速上升。
原本沒什麽人關注的王室皇家研究所,最近接到了不少全球科技大會的邀請。
這意味著砂國的王室皇家研究所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名聲大噪。
一向低調的童院長也感到有些意外。
但他一看宮壘的眼神就明白了。
接著宮壘繼續說道:“你也知道國家之間的競爭除了經濟政治外,最重要的就是軍事科技領域。”
宮壘和童院長邊走邊路過一個小展覽館。
裏麵展示的是科學院的各種裝備、武器和技術成果。
宮壘指著一台放在裏麵的引擎說:
“就像這個引擎,我們的六代機裝上了全新的動力係統,可以掛載最新的雷達幹擾設備。”
“這些東西在之前的戰鬥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童院長隨即表示認同:“確實,引擎讓飛機飛得更快,而雷達幹擾係統保護了飛機安全,兩者的結合已經超過了現在的五代戰機。”
說到科技方麵的東西,童院長一下子就懂了,宮壘繼續說道:
“正是如此,盡管目前砂國戰鬥力很強,但這隻是暫時的。”
“如果某個國家突然科技進步,搞出了新裝備,砂國就會落後。”
“技術突變很可能某天到來,像海嘯一樣難以抵抗。”
童院長聽後驚訝地看著宮壘說:“陛下,臣沒想到您的知識如此淵博!”
“確實如此,科技爆發就像當年發明蒸汽機和火槍一樣,跨時代的創新。”
“這些能夠使一個國家的軍事、政治和經濟地位徹底改變。”
“這也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意義。”
兩人一邊聊著一邊來到辦公室,宮壘看著日程表說:“童院長,你的安排這麽滿身體還吃得消嗎?”
在宮壘看來,童院長的日程從早七點排到晚十點。
密集的日程讓宮壘覺得自己的聊天都在占用童院長的時間。
童院長笑了笑說:“放心,雖然計劃是一小時,但通常半小時或十幾分鍾就夠用了。”
這時秘書抱著文件過來,向宮壘問候:“陛下好。”
接著秘書補充道:“童院長的研究速度比我們要快一倍多。”
“我們用一兩個小時完成的任務,他半小時就能搞定。
我們經常勸老人家休息,但他總是不肯聽,陛下您幫幫忙勸勸吧。”
宮壘聞言,轉向童院長。
童院長尷尬地擺手:“偶爾這樣。”
宮壘看著童院長精神奕奕的樣子,也不再多說什麽。
於是他說:“一年365天,364天都是偶爾,對吧?”
“按年齡來說,您是我的長輩,整個科學院也都靠您操持管理,您一定要注意身體!”
說到這裏,宮壘又轉向童院長說:“之前,我應該讓你做過一份忠誠度測試表。”
童院長一聽,馬上對秘書說:“把c074測試表拿過來。”
秘書迅速前往資料儲存間查找文件。
同時,童院長轉向宮壘說道:“陛下您放寬心,在咱們研究所裏工作的都是跟我共事了20多年的老同事。
他們在研究工作上非常可靠,為人方麵我更是清楚得很。”
“這些研究員都挺專心的,不會多想其他事情。”
宮壘聽後笑了笑,然後說:“那好吧,這個就隨便看看就好了。”
這份測試表,其實是前任國王布置下來的。
當時,他就擔心投入大量資源和時間培養出來的科學家們萬一跑了,那麽所有的努力就白費了。
而且要是他們帶著重要的資料走了,還可能對國家造成極大的威脅。
因此,老國王對此非常重視,特地設計了這樣一套忠誠度評估體係。
不過依宮壘來看,經過最近幾次活動,砂國上下已經空前團結了。
不論是民眾對於政府的信任程度,還是各行各業對未來發展的樂觀態度,都有了明顯改善。
待童院長遞過表格來匯報時:
“這次的平均分達到了75%,比過去還高出整整5個百分點!”
“最值得一提的是,上一次的新低點是57%,而這次的最低分數都有65%,說明進步非常顯著。”
“一般來講,隻要超過45%,就不會出現背叛的情況,您可以完全放心,我會替您看緊皇家科研所!”
核實完所有研究人員的忠心後,在童院長的帶領下,宮壘參觀了pch199遠程精確火箭的組裝線。
在這裏,隻見機器一批接一批地組裝完成。
每一台設備安裝都非常精準,生產線還配置了許多新型高技術機械臂。
有了機械臂的幫助,整體裝配速度大大提高。
通過觀察傳送帶上部件移動的速度以及機械臂的操作效率,宮壘覺得實際產能或許遠遠超出童院長之前的預測。
說不定這是他想給自己一個驚喜?
隨後兩人來到了中控中心。
大屏幕前展示了核動力航空母艦的核心反應堆部分的研發進展。
無塵室內,成群結隊的研究人員正忙得熱火朝天。
他們推著小車、手持各種檢測工具,一絲不苟地對各部件進行檢驗。
另一旁還有十幾位技術人員圍繞在一台巨大的裝置旁邊,緊張有序地檢查和固定零件。
整個空間幹淨整潔至極,而裏麵工作人員也絲毫沒有懈怠。
看到這情景,童院長感到很自豪。
看了一會兒後他對童院長感慨道:
“可能需要數億的資金才能成功培養一個專家。”
“至於院士級別的專家,更是要花費數十億進行各種實驗材料和設備的購置和使用,才可能培養出一個。”
“至於那些獲得過世界級獎項的專家,每個國家都將他們視為國寶。
如果真的計算他們的培養成本,至少要數百億起。”
“並且這些專家後續的研發也需要大量資金支持,這都不是小數目。”
宮壘聽了點點頭,直接對童院長說:“行,你就給我找最頂尖的專家,隻要他們願意來,盡心研究,錢不是問題,我給百億補貼!”
聽到這話,童院長頓時震驚不已。
專注於科研的他,並不了解砂國的經濟狀況。
他隻知道最近砂國打贏了好幾場仗,口碑急速上升。
原本沒什麽人關注的王室皇家研究所,最近接到了不少全球科技大會的邀請。
這意味著砂國的王室皇家研究所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名聲大噪。
一向低調的童院長也感到有些意外。
但他一看宮壘的眼神就明白了。
接著宮壘繼續說道:“你也知道國家之間的競爭除了經濟政治外,最重要的就是軍事科技領域。”
宮壘和童院長邊走邊路過一個小展覽館。
裏麵展示的是科學院的各種裝備、武器和技術成果。
宮壘指著一台放在裏麵的引擎說:
“就像這個引擎,我們的六代機裝上了全新的動力係統,可以掛載最新的雷達幹擾設備。”
“這些東西在之前的戰鬥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童院長隨即表示認同:“確實,引擎讓飛機飛得更快,而雷達幹擾係統保護了飛機安全,兩者的結合已經超過了現在的五代戰機。”
說到科技方麵的東西,童院長一下子就懂了,宮壘繼續說道:
“正是如此,盡管目前砂國戰鬥力很強,但這隻是暫時的。”
“如果某個國家突然科技進步,搞出了新裝備,砂國就會落後。”
“技術突變很可能某天到來,像海嘯一樣難以抵抗。”
童院長聽後驚訝地看著宮壘說:“陛下,臣沒想到您的知識如此淵博!”
“確實如此,科技爆發就像當年發明蒸汽機和火槍一樣,跨時代的創新。”
“這些能夠使一個國家的軍事、政治和經濟地位徹底改變。”
“這也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意義。”
兩人一邊聊著一邊來到辦公室,宮壘看著日程表說:“童院長,你的安排這麽滿身體還吃得消嗎?”
在宮壘看來,童院長的日程從早七點排到晚十點。
密集的日程讓宮壘覺得自己的聊天都在占用童院長的時間。
童院長笑了笑說:“放心,雖然計劃是一小時,但通常半小時或十幾分鍾就夠用了。”
這時秘書抱著文件過來,向宮壘問候:“陛下好。”
接著秘書補充道:“童院長的研究速度比我們要快一倍多。”
“我們用一兩個小時完成的任務,他半小時就能搞定。
我們經常勸老人家休息,但他總是不肯聽,陛下您幫幫忙勸勸吧。”
宮壘聞言,轉向童院長。
童院長尷尬地擺手:“偶爾這樣。”
宮壘看著童院長精神奕奕的樣子,也不再多說什麽。
於是他說:“一年365天,364天都是偶爾,對吧?”
“按年齡來說,您是我的長輩,整個科學院也都靠您操持管理,您一定要注意身體!”
說到這裏,宮壘又轉向童院長說:“之前,我應該讓你做過一份忠誠度測試表。”
童院長一聽,馬上對秘書說:“把c074測試表拿過來。”
秘書迅速前往資料儲存間查找文件。
同時,童院長轉向宮壘說道:“陛下您放寬心,在咱們研究所裏工作的都是跟我共事了20多年的老同事。
他們在研究工作上非常可靠,為人方麵我更是清楚得很。”
“這些研究員都挺專心的,不會多想其他事情。”
宮壘聽後笑了笑,然後說:“那好吧,這個就隨便看看就好了。”
這份測試表,其實是前任國王布置下來的。
當時,他就擔心投入大量資源和時間培養出來的科學家們萬一跑了,那麽所有的努力就白費了。
而且要是他們帶著重要的資料走了,還可能對國家造成極大的威脅。
因此,老國王對此非常重視,特地設計了這樣一套忠誠度評估體係。
不過依宮壘來看,經過最近幾次活動,砂國上下已經空前團結了。
不論是民眾對於政府的信任程度,還是各行各業對未來發展的樂觀態度,都有了明顯改善。
待童院長遞過表格來匯報時:
“這次的平均分達到了75%,比過去還高出整整5個百分點!”
“最值得一提的是,上一次的新低點是57%,而這次的最低分數都有65%,說明進步非常顯著。”
“一般來講,隻要超過45%,就不會出現背叛的情況,您可以完全放心,我會替您看緊皇家科研所!”
核實完所有研究人員的忠心後,在童院長的帶領下,宮壘參觀了pch199遠程精確火箭的組裝線。
在這裏,隻見機器一批接一批地組裝完成。
每一台設備安裝都非常精準,生產線還配置了許多新型高技術機械臂。
有了機械臂的幫助,整體裝配速度大大提高。
通過觀察傳送帶上部件移動的速度以及機械臂的操作效率,宮壘覺得實際產能或許遠遠超出童院長之前的預測。
說不定這是他想給自己一個驚喜?
隨後兩人來到了中控中心。
大屏幕前展示了核動力航空母艦的核心反應堆部分的研發進展。
無塵室內,成群結隊的研究人員正忙得熱火朝天。
他們推著小車、手持各種檢測工具,一絲不苟地對各部件進行檢驗。
另一旁還有十幾位技術人員圍繞在一台巨大的裝置旁邊,緊張有序地檢查和固定零件。
整個空間幹淨整潔至極,而裏麵工作人員也絲毫沒有懈怠。
看到這情景,童院長感到很自豪。
看了一會兒後他對童院長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