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的那些兄嫂子侄,甚至是自己的兒子,都覺得他活該至此。
他並非是執著高官之人,他曾經也向往過悠然見南山的生活。
“爹,你怎麽能去通州?現如今朝堂怎麽能離開你啊?一天也不能沒有你啊?”
孟海揚瞬間著急了!出口就阻止。
“這個世上沒有誰是離不開誰的,朝堂沒有我便有旁人替代。”
孟東辰淡淡的回應,他這幾天明顯發現自己對這個孟家,冷淡疏遠多了。
終究他也是一個外人。
從前他不跟孟家這麽多人糾纏各種瑣事,如今真正糾纏其中,是真的很不舒服。
曾經他的千年家族,誰敢質疑他的號令?更別說有人敢挑戰他的權威了。
孟家人既做不到尊重自己這個掌權人,也做不到他們自力更生,一個個都是見利忘義的。
偏偏自己一個人成了他們眼裏的異類,是需要被糾正過來的那個犯錯的人。
“爹,如果真的要去的話,兒子替你去可以嗎?你才到這樣的位置上,還是花了那麽大代價來的,不能就這樣輕易舍棄了啊?”
孟海揚著急之下,也願意替代父親去通州了,盡管他很不願意去麵對那樣的母親。
但輕重緩急,他還是能分得清的。
如果爹真舍棄了這個位置,太可惜了,也太浪費那百萬的家產了。
孟東辰淡淡的笑了起來,清冷的看向自己的兒子,他已經被孟家影響的也快要唯利是圖了。
“你們一個個的說著百萬家產不容易的時候,竟然沒有一個人願意承認,那根本不是你們掙的,是你的母親掙的。
她掙多少跟你們有關係嗎?她不是你們願意承認的人,那她掙多少怎麽會跟你們有關係?
她身體不好,身邊已經有一個病弱的兒子需要她照顧,你還是留在這邊為你祖父祖母盡孝吧。
你母親那邊,我會親自去照顧一段時間的,不需要你們去打擾她。”
孟東辰這麽一說,孟海揚一下子就知道自己真正惹惱了父親了。
他一下子就跪了下來。
“爹,我錯了,我真的錯了,你別生氣,我明天就帶著玲玲去通州,好好盡孝。
娘不論如何都是我娘,我不應該對她不孝,我錯了,爹你別生氣?”
孟海揚自然是聰明的,隻不過他從前一直是這麽對待母親的,爹從來不說,他就以為這是應該的。
他一直都是以為爹根本看不起娘嫌棄娘的,一直以為娘是全家人都嫌棄的女人,因為正常女子,就沒有跟娘一樣的。
但,他今天才發現,在爹的眼裏,真正被鄙夷的,竟然是孟家人?
爹高高在上的鄙夷著孟家,一邊霸占娘掙的家產,一邊嫌棄娘。
爹轉頭就那麽高看娘了,他即便反應不過來,也知道不能由著爹,任意賭氣的就這麽去通州,不管朝政了。
首輔之位,來之不易,更是被多少人嫉妒盯著的,豈能在這個時候拱手讓人?
孟東辰低頭看著跪在自己腳邊的兒子,沉著臉好長時間,任由他一個人認錯道歉,表態去孝敬他母親的話。
蔡玲玲一直等到很晚才等到新婚的夫君從公公屋子裏出來了。
他們一家人現在住的很是簡陋,是公公租住的兩進的院子。
他不願意住自己的陪嫁莊子,也不願意用自己的陪嫁銀子另外買新房,就這樣租住了兩進的院子。
公公跟祖父祖母住前院,她們帶著少量的陪嫁住後院。
“我幫你用熱水毛巾揉一揉吧,這麽冷的天,不揉好了會難受好幾天呢!”
蔡玲玲攆開了自己的陪嫁丫鬟,親自伺候照顧夫君,這種下跪造成的淤青,她隻能親自來。
男人都是要臉麵的。
“玲玲,對不起,讓你跟著我吃苦了,若不是我娘,你也不會被人笑話,更加不用吃這麽多苦頭,住這樣的地方!”
孟海揚對自己的新婚嫡妻,還是給了足夠的尊重的。
不說她出身,就說她的賢良性格,他就很喜歡。
他是最不喜歡看到跟自己娘那樣強勢女人的,幸虧他自己嫡妻不是那樣強勢不講理的女子。
蔡玲玲稍微手頓了一下,然後淡淡一笑的回應著:“夫君萬萬不可這麽說,你我夫妻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她回娘家後,爹再三交代她,一定要對孟家所有人睜一眼閉一眼,尤其是在婆婆的問題上,決不能摻和插嘴。
她唯一的立場,就是附和孟海揚,哪怕心裏不讚成,也不能被人發現,她既然已經嫁給孟海揚了,就必須成為他夫唱婦隨的那個人。
孟海揚笑了起來,腿上的淤青都沒有那麽疼了似的。
“可惜我爹了,不得已了休了我娘,還得繼續給她收拾尾巴。
我娘在通州休養,沒有兩天就搶了忠勇侯的兒子袁晨,當成是她的親兒子養在膝下了。”
孟海揚一邊享受蔡玲玲的伺候照顧,一邊淡淡解釋起來今晚的事。
蔡玲玲緩慢的繼續給孟海揚揉著淤青,心裏也是震動不小。
自己的婆婆,還真不是一般的人,這件事換成任何別的女人,根本不可能做的。
怎麽敢的呢?忠勇侯那個人看起來就很不好惹的樣子,她怎麽就不怕呢?
那忠勇侯可是跟著一起去的通州啊!
“我爹就因為這件事,想親自去通州照顧我娘一段日子,也是不願意跟忠勇侯府對上。
不過我爹才上這樣的位置哪能走開?所以我才會苦苦認錯,讓爹勉強同意了,由我帶著你一起去通州給我娘盡孝。
玲玲,還是要辛苦你,在這個大冷的天,奔波去通州伺候我娘,但願她想明白後,能讓回去忠勇侯的兒子。
她要能做到這點,我日後就是好好孝敬她,也能做得到!”
孟海揚的語氣帶著施舍,蔡玲玲也隻能點頭順從答應。
哪怕心裏根本不看好,也不可能露出了一絲半點的。
孟家的事,尤其是事關婆婆的,她一定謹記爹娘教導,跟著夫君站隊。
哪怕站錯了,也要跟著夫君一起。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事實上隻要公公有心,朝堂上根本沒有哪個臣子,是公公的對手,這是爹對公公的高度評價。
他並非是執著高官之人,他曾經也向往過悠然見南山的生活。
“爹,你怎麽能去通州?現如今朝堂怎麽能離開你啊?一天也不能沒有你啊?”
孟海揚瞬間著急了!出口就阻止。
“這個世上沒有誰是離不開誰的,朝堂沒有我便有旁人替代。”
孟東辰淡淡的回應,他這幾天明顯發現自己對這個孟家,冷淡疏遠多了。
終究他也是一個外人。
從前他不跟孟家這麽多人糾纏各種瑣事,如今真正糾纏其中,是真的很不舒服。
曾經他的千年家族,誰敢質疑他的號令?更別說有人敢挑戰他的權威了。
孟家人既做不到尊重自己這個掌權人,也做不到他們自力更生,一個個都是見利忘義的。
偏偏自己一個人成了他們眼裏的異類,是需要被糾正過來的那個犯錯的人。
“爹,如果真的要去的話,兒子替你去可以嗎?你才到這樣的位置上,還是花了那麽大代價來的,不能就這樣輕易舍棄了啊?”
孟海揚著急之下,也願意替代父親去通州了,盡管他很不願意去麵對那樣的母親。
但輕重緩急,他還是能分得清的。
如果爹真舍棄了這個位置,太可惜了,也太浪費那百萬的家產了。
孟東辰淡淡的笑了起來,清冷的看向自己的兒子,他已經被孟家影響的也快要唯利是圖了。
“你們一個個的說著百萬家產不容易的時候,竟然沒有一個人願意承認,那根本不是你們掙的,是你的母親掙的。
她掙多少跟你們有關係嗎?她不是你們願意承認的人,那她掙多少怎麽會跟你們有關係?
她身體不好,身邊已經有一個病弱的兒子需要她照顧,你還是留在這邊為你祖父祖母盡孝吧。
你母親那邊,我會親自去照顧一段時間的,不需要你們去打擾她。”
孟東辰這麽一說,孟海揚一下子就知道自己真正惹惱了父親了。
他一下子就跪了下來。
“爹,我錯了,我真的錯了,你別生氣,我明天就帶著玲玲去通州,好好盡孝。
娘不論如何都是我娘,我不應該對她不孝,我錯了,爹你別生氣?”
孟海揚自然是聰明的,隻不過他從前一直是這麽對待母親的,爹從來不說,他就以為這是應該的。
他一直都是以為爹根本看不起娘嫌棄娘的,一直以為娘是全家人都嫌棄的女人,因為正常女子,就沒有跟娘一樣的。
但,他今天才發現,在爹的眼裏,真正被鄙夷的,竟然是孟家人?
爹高高在上的鄙夷著孟家,一邊霸占娘掙的家產,一邊嫌棄娘。
爹轉頭就那麽高看娘了,他即便反應不過來,也知道不能由著爹,任意賭氣的就這麽去通州,不管朝政了。
首輔之位,來之不易,更是被多少人嫉妒盯著的,豈能在這個時候拱手讓人?
孟東辰低頭看著跪在自己腳邊的兒子,沉著臉好長時間,任由他一個人認錯道歉,表態去孝敬他母親的話。
蔡玲玲一直等到很晚才等到新婚的夫君從公公屋子裏出來了。
他們一家人現在住的很是簡陋,是公公租住的兩進的院子。
他不願意住自己的陪嫁莊子,也不願意用自己的陪嫁銀子另外買新房,就這樣租住了兩進的院子。
公公跟祖父祖母住前院,她們帶著少量的陪嫁住後院。
“我幫你用熱水毛巾揉一揉吧,這麽冷的天,不揉好了會難受好幾天呢!”
蔡玲玲攆開了自己的陪嫁丫鬟,親自伺候照顧夫君,這種下跪造成的淤青,她隻能親自來。
男人都是要臉麵的。
“玲玲,對不起,讓你跟著我吃苦了,若不是我娘,你也不會被人笑話,更加不用吃這麽多苦頭,住這樣的地方!”
孟海揚對自己的新婚嫡妻,還是給了足夠的尊重的。
不說她出身,就說她的賢良性格,他就很喜歡。
他是最不喜歡看到跟自己娘那樣強勢女人的,幸虧他自己嫡妻不是那樣強勢不講理的女子。
蔡玲玲稍微手頓了一下,然後淡淡一笑的回應著:“夫君萬萬不可這麽說,你我夫妻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她回娘家後,爹再三交代她,一定要對孟家所有人睜一眼閉一眼,尤其是在婆婆的問題上,決不能摻和插嘴。
她唯一的立場,就是附和孟海揚,哪怕心裏不讚成,也不能被人發現,她既然已經嫁給孟海揚了,就必須成為他夫唱婦隨的那個人。
孟海揚笑了起來,腿上的淤青都沒有那麽疼了似的。
“可惜我爹了,不得已了休了我娘,還得繼續給她收拾尾巴。
我娘在通州休養,沒有兩天就搶了忠勇侯的兒子袁晨,當成是她的親兒子養在膝下了。”
孟海揚一邊享受蔡玲玲的伺候照顧,一邊淡淡解釋起來今晚的事。
蔡玲玲緩慢的繼續給孟海揚揉著淤青,心裏也是震動不小。
自己的婆婆,還真不是一般的人,這件事換成任何別的女人,根本不可能做的。
怎麽敢的呢?忠勇侯那個人看起來就很不好惹的樣子,她怎麽就不怕呢?
那忠勇侯可是跟著一起去的通州啊!
“我爹就因為這件事,想親自去通州照顧我娘一段日子,也是不願意跟忠勇侯府對上。
不過我爹才上這樣的位置哪能走開?所以我才會苦苦認錯,讓爹勉強同意了,由我帶著你一起去通州給我娘盡孝。
玲玲,還是要辛苦你,在這個大冷的天,奔波去通州伺候我娘,但願她想明白後,能讓回去忠勇侯的兒子。
她要能做到這點,我日後就是好好孝敬她,也能做得到!”
孟海揚的語氣帶著施舍,蔡玲玲也隻能點頭順從答應。
哪怕心裏根本不看好,也不可能露出了一絲半點的。
孟家的事,尤其是事關婆婆的,她一定謹記爹娘教導,跟著夫君站隊。
哪怕站錯了,也要跟著夫君一起。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事實上隻要公公有心,朝堂上根本沒有哪個臣子,是公公的對手,這是爹對公公的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