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或許對ieim公司330億美元收購友邦保險無感,但直到現在10年後,國內也就2017年有一例中化430億美元收購先正達可以媲美,其他大規模的並購基本都是國企之間的遊戲。
還好現在是2009年,如果拖到2010年,保誠保險的報價是355億美元,這個價格賀正誠咬咬牙也能答應下來。謝世榮,袁天發都看好友邦保險的未來,能夠保證每年20億美元的利潤,而2020年疫情之下友邦保險的淨利潤大約是58億美元。等到友邦成為ieim的全資子公司,就可以靠友邦保險的盈利還掉借款。
那麽ieim要借多少錢呢,怎麽借呢?
袁天發等人回到香江後,就要開始賣蘋果了,可以肯定從賬麵上看這是一筆虧本的買賣,蘋果公司的市值可以漲20倍,但友邦保險的市值漲5倍就算很厲害了。不過蘋果是別人的,友邦是自己的,這兩者意義不同。
賀正誠在謝世榮的陪同下正式走進了位於中環的美國國際集團大廈,一眾媒體記者瘋狂拍照,記錄這曆史性的一刻。
香江華商崛起的曆史從李半城收購和記黃埔開始,跨過近半個世紀到了2009年,香江商人又一次站在了曆史的風口上。
“李半城賀正誠一老一少,代表著香江兩個曆史時期,從前我們可以背靠大陸在香江創業,現在我們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創業。”信報轉載了成報的一篇社會,香江的機會可能變少了,但全球的機會更多了。
“我們縱觀賀正誠一生,從資本市場上賺到的錢不及創業的十分之一,從u盤專利到聯想股份,從成立序曲到打造極光apod,從健力寶,寰亞到聯發科,隻有不斷拓展自己的邊界……”
不僅香江媒體在解讀賀正誠,國內媒體也是如此,外界很難定義賀正誠是金融家,企業家還是創業者,這個憑借一己之力改變整個世界的人無疑成為國內外許多人的財富偶像。
aig的年度股東大會上正式通過友邦保險的出售方案,71歲的謝世榮也在這一天正式從aig退休,然後加入ieim和弘毅董事會,袁天發接棒執掌了友邦人壽ceo。
在aig國際大廈安撫友邦人壽的管理層,這是一家優秀的公司,除了投資領域,賀正誠基本不會幹涉公司的運營。而且承諾會在公司業績達標後開啟股權激勵模式。
保險公司也有資管業務,資金主要來源於保險資金,弘毅的資管業務主要是各大機構(養老、主權基金)和私人。友邦保險後來的投資水平一直低於行業平均水平,這可能和公司的戰略有關係,說不清,反正有了賀正誠,友邦的投資至少十年內都是一流水平,盈利能力會大幅提升。
然而沒想到的是,他以為很好的安撫並沒有起到多少作用,保誠保險ceo杜嘉從退出收購開始就悄悄的展開了挖角行動,還好因為他承諾了股權激勵,對高管有吸引力,所以主要是不上不下的中高層被挖走不少。
還好這種挖角行動在他宣布入住友邦保險,外界大規模的宣傳之後逐漸平息下來。
ieim收購友邦保險的方案逐漸公開,250億美元現金,80億美元股票:按照16.5港元一股的價格定向增發20億普通股,另外還增發17.7億優先股。
另外按照16.5港元的價格對外發行20億普通股和20億優先股,優先股股息率都是固定的6.8%。
總的來說就是ieim的總股本增加到160億,還有約37.7億優先股,籌集的資金大約是165億美元。
收購友邦保險總共需要330億美元,減去出售股權的165億,還有165億美元的缺額。
還好ieim出售花旗銀行股票套現11.5億美元(稅前),出售尚德電力套現27億(稅前),正在出售的蘋果公司股票,多少決定了他們的發債額度。
一開始摩根士丹利想要折價收購,這顯然是不可能的,賀正誠可不會這麽軟,他還有賀氏家族基金可以掏錢,而現在蘋果公司股價一天天上漲,市值已經接近900億美元了。
曆史同期蘋果公司市值約1300億美元,大疆創新成功壓製了蘋果近400億美元的市值。
“按照1000億美元估值計算,我自己接手50億美元,另外20億美元股票賣給你們,並且承諾三年內溢價回購。”賀正誠為了速戰速決,出了殺招。
蘋果公司現在的市值約900億,溢價約11.1%轉讓,賀正誠還願意每年增加5%,也就是三年內按照21,22或23億美元回購。可以說完全避免了他們的風險。
可惜別人不會這麽傻,真要按照這種模式,就相當於幫助賀某人變相融資,最大的風險是蘋果公司股價下跌,可是現在apod成為市場的壟斷者,aurora手機銷量突破一千萬台,前景遠大,出意外的可能性非常低。
“20億美元太少了,至少50億美元,回購收益率也要增加。”摩根士丹利的代表沒有直接拒絕,蘋果是很好,但沒有人敢打包票,萬一諾基亞,三星反應過來,重新占領市場?
“大疆創新明年可能會上市,摩根士丹利難道不想承銷?”賀正誠威脅道,高盛,大通銀行可都是他的“朋友”。
妥協,妥協,相互妥協,這是一切談判的現實表現。
不管如何妥協,ieim約7%的蘋果股份要賣70億美元是不會動搖的,這些人最少可以通過他們的合同進行無風險套利。
“ieim總共持有蘋果6300萬股,我們要3300萬股,回購年利率10%……”摩根士丹利團隊回去討論後給出新的條件
“回購年利率調整到8%。”
“好!”
這其中還有各種條款,假設賀氏家族基金不回購,就要折價出售股份給摩根士丹利。反正各種條款看起來很嚴謹,隻要蘋果公司三年內市值上漲超過1250億美元,基本就失效了。那麽蘋果公司三年內市值能夠漲到多少呢?現實的情況是5000億美元。
一切談妥,摩根士丹利耗資約37億收購ieim持有的蘋果公司3300萬股,賀氏家族基金耗資33.6億收購3000萬股。ieim從中獲得了70.6億美元。
一番操作後,ieim通過出售股票套現了109億美元,加上通過出售股票的165億美元,還差56億美元。但他們不可能隻發行56億美元的債務,畢竟還有複雜的法律和稅務問題需要處理,比如企業虧損可以抵扣資本利得稅,所以他們最後決定發行各種期限各種形式的企業債80億美元,利率限定在8%以內。
按照現在融資方案,ieim每年的利息支出就有9億美元,一旦友邦和南山保險的盈利不及預期,後果難以預料。
ieim的總股本增加到160億股,賀正誠明麵上35億股,持股比例降到了21.9%,加上賀氏家族基金的10億股,持股比例也就28%,aig之前的5億股加上這次20億普通股,持股比例增加到15.6%。
還好現在是2009年,如果拖到2010年,保誠保險的報價是355億美元,這個價格賀正誠咬咬牙也能答應下來。謝世榮,袁天發都看好友邦保險的未來,能夠保證每年20億美元的利潤,而2020年疫情之下友邦保險的淨利潤大約是58億美元。等到友邦成為ieim的全資子公司,就可以靠友邦保險的盈利還掉借款。
那麽ieim要借多少錢呢,怎麽借呢?
袁天發等人回到香江後,就要開始賣蘋果了,可以肯定從賬麵上看這是一筆虧本的買賣,蘋果公司的市值可以漲20倍,但友邦保險的市值漲5倍就算很厲害了。不過蘋果是別人的,友邦是自己的,這兩者意義不同。
賀正誠在謝世榮的陪同下正式走進了位於中環的美國國際集團大廈,一眾媒體記者瘋狂拍照,記錄這曆史性的一刻。
香江華商崛起的曆史從李半城收購和記黃埔開始,跨過近半個世紀到了2009年,香江商人又一次站在了曆史的風口上。
“李半城賀正誠一老一少,代表著香江兩個曆史時期,從前我們可以背靠大陸在香江創業,現在我們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創業。”信報轉載了成報的一篇社會,香江的機會可能變少了,但全球的機會更多了。
“我們縱觀賀正誠一生,從資本市場上賺到的錢不及創業的十分之一,從u盤專利到聯想股份,從成立序曲到打造極光apod,從健力寶,寰亞到聯發科,隻有不斷拓展自己的邊界……”
不僅香江媒體在解讀賀正誠,國內媒體也是如此,外界很難定義賀正誠是金融家,企業家還是創業者,這個憑借一己之力改變整個世界的人無疑成為國內外許多人的財富偶像。
aig的年度股東大會上正式通過友邦保險的出售方案,71歲的謝世榮也在這一天正式從aig退休,然後加入ieim和弘毅董事會,袁天發接棒執掌了友邦人壽ceo。
在aig國際大廈安撫友邦人壽的管理層,這是一家優秀的公司,除了投資領域,賀正誠基本不會幹涉公司的運營。而且承諾會在公司業績達標後開啟股權激勵模式。
保險公司也有資管業務,資金主要來源於保險資金,弘毅的資管業務主要是各大機構(養老、主權基金)和私人。友邦保險後來的投資水平一直低於行業平均水平,這可能和公司的戰略有關係,說不清,反正有了賀正誠,友邦的投資至少十年內都是一流水平,盈利能力會大幅提升。
然而沒想到的是,他以為很好的安撫並沒有起到多少作用,保誠保險ceo杜嘉從退出收購開始就悄悄的展開了挖角行動,還好因為他承諾了股權激勵,對高管有吸引力,所以主要是不上不下的中高層被挖走不少。
還好這種挖角行動在他宣布入住友邦保險,外界大規模的宣傳之後逐漸平息下來。
ieim收購友邦保險的方案逐漸公開,250億美元現金,80億美元股票:按照16.5港元一股的價格定向增發20億普通股,另外還增發17.7億優先股。
另外按照16.5港元的價格對外發行20億普通股和20億優先股,優先股股息率都是固定的6.8%。
總的來說就是ieim的總股本增加到160億,還有約37.7億優先股,籌集的資金大約是165億美元。
收購友邦保險總共需要330億美元,減去出售股權的165億,還有165億美元的缺額。
還好ieim出售花旗銀行股票套現11.5億美元(稅前),出售尚德電力套現27億(稅前),正在出售的蘋果公司股票,多少決定了他們的發債額度。
一開始摩根士丹利想要折價收購,這顯然是不可能的,賀正誠可不會這麽軟,他還有賀氏家族基金可以掏錢,而現在蘋果公司股價一天天上漲,市值已經接近900億美元了。
曆史同期蘋果公司市值約1300億美元,大疆創新成功壓製了蘋果近400億美元的市值。
“按照1000億美元估值計算,我自己接手50億美元,另外20億美元股票賣給你們,並且承諾三年內溢價回購。”賀正誠為了速戰速決,出了殺招。
蘋果公司現在的市值約900億,溢價約11.1%轉讓,賀正誠還願意每年增加5%,也就是三年內按照21,22或23億美元回購。可以說完全避免了他們的風險。
可惜別人不會這麽傻,真要按照這種模式,就相當於幫助賀某人變相融資,最大的風險是蘋果公司股價下跌,可是現在apod成為市場的壟斷者,aurora手機銷量突破一千萬台,前景遠大,出意外的可能性非常低。
“20億美元太少了,至少50億美元,回購收益率也要增加。”摩根士丹利的代表沒有直接拒絕,蘋果是很好,但沒有人敢打包票,萬一諾基亞,三星反應過來,重新占領市場?
“大疆創新明年可能會上市,摩根士丹利難道不想承銷?”賀正誠威脅道,高盛,大通銀行可都是他的“朋友”。
妥協,妥協,相互妥協,這是一切談判的現實表現。
不管如何妥協,ieim約7%的蘋果股份要賣70億美元是不會動搖的,這些人最少可以通過他們的合同進行無風險套利。
“ieim總共持有蘋果6300萬股,我們要3300萬股,回購年利率10%……”摩根士丹利團隊回去討論後給出新的條件
“回購年利率調整到8%。”
“好!”
這其中還有各種條款,假設賀氏家族基金不回購,就要折價出售股份給摩根士丹利。反正各種條款看起來很嚴謹,隻要蘋果公司三年內市值上漲超過1250億美元,基本就失效了。那麽蘋果公司三年內市值能夠漲到多少呢?現實的情況是5000億美元。
一切談妥,摩根士丹利耗資約37億收購ieim持有的蘋果公司3300萬股,賀氏家族基金耗資33.6億收購3000萬股。ieim從中獲得了70.6億美元。
一番操作後,ieim通過出售股票套現了109億美元,加上通過出售股票的165億美元,還差56億美元。但他們不可能隻發行56億美元的債務,畢竟還有複雜的法律和稅務問題需要處理,比如企業虧損可以抵扣資本利得稅,所以他們最後決定發行各種期限各種形式的企業債80億美元,利率限定在8%以內。
按照現在融資方案,ieim每年的利息支出就有9億美元,一旦友邦和南山保險的盈利不及預期,後果難以預料。
ieim的總股本增加到160億股,賀正誠明麵上35億股,持股比例降到了21.9%,加上賀氏家族基金的10億股,持股比例也就28%,aig之前的5億股加上這次20億普通股,持股比例增加到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