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得到國內的支持,賀正誠給自己的火箭發射公司做了大量限製:主力研發團隊必須是30~40歲的年輕人,研發方向是低成本可重複使用運載火箭,采用商業化運作自負盈虧,同等條件下可以優先采用國企火箭承擔發射任務,但要給他機會參與競標。所有員工必須是中幗公民,需要經過國內有關部門審核……
賀正誠從來不擅長談判,直接給出了自己的承諾,除了所有權,他甚至連管理權都沒有做要求。這不代表他會做真正的冤大頭,他可以不涉及核心技術機密,但是在保密的前提下,企業文化、管理製度和財務體係建設都要由他負責。
“你在國內成立一家火箭發射公司影響太大,不如這樣,我們這裏安排人成立一家民營火箭發射公司,你來投資……”
“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對我來說,最佳的選擇是與國內合作,國家民族大義在身,虧再多我也不心疼;其次是到歐美地區發展,再次就是和亞太諸國合作……”
孔子說的“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意思是唯有服器與爵位,不能假手他人,應有君主掌管。爵位名號是使人們產生信賴的標誌,在上位的人使人信賴,才能保享車服之器(車輿禮服,功成則賜,是禮法的體現)。
賀正誠之前對這些事情並不是很懂,所以哪怕是大疆,易購,序曲弘毅的最大股東,也並不覺得這些公司是不可或缺的,並不認為失去董事長ceo的名義會有很大的影響。
然而深入學習,在薛東輝等顧問的解釋下,他知道了很多,所謂名正言順,不管什麽時候都不過時。
真要讓賀正誠隻是一個有錢人,哪怕他有千億美元的財富,如果沒有影響力巨大的企業,國內也不會考慮和他談。
賀正誠在米國利用推特總結自己十幾年的成就,看起來很突兀,其實是有戰略考量的,他要將自己的印記深深的留在序曲數字音樂,apod,穀歌,繽客,誇父,弘毅,易購,大疆創新,讓世人知道他不止是一個投資人,也是一個連續創業者,更是一個理想與信念並重的頂級富豪。
還要讓世人知道維機百科是他推動成立,火狐是他讚助的,知道他主導了djiphone的設計,正在打破微軟和英特爾的壟斷,開拓移動互聯網時代,知道他在推動純電動汽車,也在探索宇宙星空……
知道他的成就才能接受他的財富,馬斯克成為身家3000億美元的首富,卻沒有人覺得他不配,這就是名與器的統一。
比爾蓋子過早的離開了微軟董事長兼ceo的位子,以至於後來在米國被妖魔化,類似的例子古今中外還有很多,輕易的放棄名位並不是什麽好事,就比如皇帝禪讓之後大多沒有好下場。
其中的道理很難說清楚,國內互聯網創業者過早的放棄對企業的控製,未必是好事。就比如傑克馬以後再想做阿狸ceo,恐怕不會容易。
賀正誠當然可以投資國內民營火箭發射公司,但對他來說沒有意義,這是給別人做貢獻。他出錢成立天河基金,推動國內直升機產業發展,還給國內航空事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做的貢獻已經夠多了。或許是敏銳的嗅覺,這幾年他有意無意間在國內宣傳過很多次要在國內扶持起智能手機和純電動產業……
因此在溝通中,賀正誠的意誌很堅定,他一定會成立火箭發射公司,但不一定要在國內成立,他已經等了國內五六年,不介意再等五六年,時間拖得越長,他的優勢就越明顯。
打個比方,賀正誠是香江回歸後,從98年開始崛起的。此時已經可以說是國內一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就好比十年後的傑克馬,小馬哥,他們功成名就後如果加入歪果籍,這是對誰的嘲諷?特別是他所表現出來的善意,是個人都知道他是親中的,這要是加入外國籍,誰知道會傳出些什麽。
航天部門找他,中投找他,蘋安保險的ceo也找他,去年的麥道夫案件中,蘋安出麵幫助富通銀行業務減少了13億美元的損失,作為交換,比荷盧三國朝廷給富通留下了保險業務。
弘毅與蘋安聯手收購富通集團剩餘的股份,蘋安在富通的持股比例達到了14.9%,弘毅持股比例達到9.9%,不是不想繼續收購,而是三國朝廷在塵埃落定之前不願意讓他們控製富通集團。
眼看著富通集團就要破產了,富通資產管理公司還被弘毅搶購,蘋安保險在國內被群嘲,繼續增持富通這樣的事情本來是不可能通過的,弘毅在其中出力,並且願意兜底,這才讓整件事情變得順利起來。
許多人不知道富通集團十幾年後依然存在,平安的持股比例一直都沒有變,但已經隻剩下保險業務,市值也就50多億歐元。這還是他們分拆了大量保險業務的結果,如果這個時候弘毅給他們補充現金,富通保險會不會成為歐洲的保險巨頭呢?
有些問題其實沒有答案,但弘毅的強大已經讓蘋安馬ceo放下成見,和他修好,將20億美元委托給弘毅資管公司打理。
中投則是詢問明年的發展,弘毅與中海油在環渤海,長三角地區5個超大型油庫都加滿了油,還在海外租賃了倉庫儲油,意圖非常明顯。這不僅涉及到油價還涉及經濟判斷,不得不謹慎。
這其中還涉及到中投的投資,賀正誠專門打招呼,讓他們別急著投資香江來寶,這家陷入困境的大宗商品貿易商。
這家公司總部在香江,新加坡上市,主營業務是能源(石油和煤炭),金屬礦產,天然氣,農作物等等。除了農作物貿易(巴西的糖,乙醇,國內的大豆壓榨廠,還有棉花、穀物、咖啡等),其業務範圍和弘毅大宗商品部門基本重疊。弘毅從來寶挖了許多人,可以說是很純粹的競爭關係。
中投入股了弘毅,還想入股來寶,這可不行,賀正誠他們更想看這家公司倒閉,或者和中投聯手收購其農產品部門,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還好基於戰略考量,中投聯係了中糧,這個國內糧食流通領域的巨無霸。
賀正誠沒有和他們聊這些,馬雪徵在和他們交涉,其中還包括與國內其他投資機構的合作,比如一家名叫厚樸基金的私募股權投資公司就想和弘毅一起接手中國銀行的股票。
其他如米國銀行,米國運通,安聯保險也聯係了他們,就建行,工行股權轉讓達成了許多共識。市場上想抄底的有不少,有這個實力的不多,淡馬錫就是其中比較積極的,還有不少國內企業,中幗人壽,中銀國際,還有受弘毅影響的中言證券,中金等。
可以確定的是賀正誠的弘毅已經是金融市場的頂級玩家了!
賀正誠從來不擅長談判,直接給出了自己的承諾,除了所有權,他甚至連管理權都沒有做要求。這不代表他會做真正的冤大頭,他可以不涉及核心技術機密,但是在保密的前提下,企業文化、管理製度和財務體係建設都要由他負責。
“你在國內成立一家火箭發射公司影響太大,不如這樣,我們這裏安排人成立一家民營火箭發射公司,你來投資……”
“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對我來說,最佳的選擇是與國內合作,國家民族大義在身,虧再多我也不心疼;其次是到歐美地區發展,再次就是和亞太諸國合作……”
孔子說的“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意思是唯有服器與爵位,不能假手他人,應有君主掌管。爵位名號是使人們產生信賴的標誌,在上位的人使人信賴,才能保享車服之器(車輿禮服,功成則賜,是禮法的體現)。
賀正誠之前對這些事情並不是很懂,所以哪怕是大疆,易購,序曲弘毅的最大股東,也並不覺得這些公司是不可或缺的,並不認為失去董事長ceo的名義會有很大的影響。
然而深入學習,在薛東輝等顧問的解釋下,他知道了很多,所謂名正言順,不管什麽時候都不過時。
真要讓賀正誠隻是一個有錢人,哪怕他有千億美元的財富,如果沒有影響力巨大的企業,國內也不會考慮和他談。
賀正誠在米國利用推特總結自己十幾年的成就,看起來很突兀,其實是有戰略考量的,他要將自己的印記深深的留在序曲數字音樂,apod,穀歌,繽客,誇父,弘毅,易購,大疆創新,讓世人知道他不止是一個投資人,也是一個連續創業者,更是一個理想與信念並重的頂級富豪。
還要讓世人知道維機百科是他推動成立,火狐是他讚助的,知道他主導了djiphone的設計,正在打破微軟和英特爾的壟斷,開拓移動互聯網時代,知道他在推動純電動汽車,也在探索宇宙星空……
知道他的成就才能接受他的財富,馬斯克成為身家3000億美元的首富,卻沒有人覺得他不配,這就是名與器的統一。
比爾蓋子過早的離開了微軟董事長兼ceo的位子,以至於後來在米國被妖魔化,類似的例子古今中外還有很多,輕易的放棄名位並不是什麽好事,就比如皇帝禪讓之後大多沒有好下場。
其中的道理很難說清楚,國內互聯網創業者過早的放棄對企業的控製,未必是好事。就比如傑克馬以後再想做阿狸ceo,恐怕不會容易。
賀正誠當然可以投資國內民營火箭發射公司,但對他來說沒有意義,這是給別人做貢獻。他出錢成立天河基金,推動國內直升機產業發展,還給國內航空事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做的貢獻已經夠多了。或許是敏銳的嗅覺,這幾年他有意無意間在國內宣傳過很多次要在國內扶持起智能手機和純電動產業……
因此在溝通中,賀正誠的意誌很堅定,他一定會成立火箭發射公司,但不一定要在國內成立,他已經等了國內五六年,不介意再等五六年,時間拖得越長,他的優勢就越明顯。
打個比方,賀正誠是香江回歸後,從98年開始崛起的。此時已經可以說是國內一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就好比十年後的傑克馬,小馬哥,他們功成名就後如果加入歪果籍,這是對誰的嘲諷?特別是他所表現出來的善意,是個人都知道他是親中的,這要是加入外國籍,誰知道會傳出些什麽。
航天部門找他,中投找他,蘋安保險的ceo也找他,去年的麥道夫案件中,蘋安出麵幫助富通銀行業務減少了13億美元的損失,作為交換,比荷盧三國朝廷給富通留下了保險業務。
弘毅與蘋安聯手收購富通集團剩餘的股份,蘋安在富通的持股比例達到了14.9%,弘毅持股比例達到9.9%,不是不想繼續收購,而是三國朝廷在塵埃落定之前不願意讓他們控製富通集團。
眼看著富通集團就要破產了,富通資產管理公司還被弘毅搶購,蘋安保險在國內被群嘲,繼續增持富通這樣的事情本來是不可能通過的,弘毅在其中出力,並且願意兜底,這才讓整件事情變得順利起來。
許多人不知道富通集團十幾年後依然存在,平安的持股比例一直都沒有變,但已經隻剩下保險業務,市值也就50多億歐元。這還是他們分拆了大量保險業務的結果,如果這個時候弘毅給他們補充現金,富通保險會不會成為歐洲的保險巨頭呢?
有些問題其實沒有答案,但弘毅的強大已經讓蘋安馬ceo放下成見,和他修好,將20億美元委托給弘毅資管公司打理。
中投則是詢問明年的發展,弘毅與中海油在環渤海,長三角地區5個超大型油庫都加滿了油,還在海外租賃了倉庫儲油,意圖非常明顯。這不僅涉及到油價還涉及經濟判斷,不得不謹慎。
這其中還涉及到中投的投資,賀正誠專門打招呼,讓他們別急著投資香江來寶,這家陷入困境的大宗商品貿易商。
這家公司總部在香江,新加坡上市,主營業務是能源(石油和煤炭),金屬礦產,天然氣,農作物等等。除了農作物貿易(巴西的糖,乙醇,國內的大豆壓榨廠,還有棉花、穀物、咖啡等),其業務範圍和弘毅大宗商品部門基本重疊。弘毅從來寶挖了許多人,可以說是很純粹的競爭關係。
中投入股了弘毅,還想入股來寶,這可不行,賀正誠他們更想看這家公司倒閉,或者和中投聯手收購其農產品部門,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還好基於戰略考量,中投聯係了中糧,這個國內糧食流通領域的巨無霸。
賀正誠沒有和他們聊這些,馬雪徵在和他們交涉,其中還包括與國內其他投資機構的合作,比如一家名叫厚樸基金的私募股權投資公司就想和弘毅一起接手中國銀行的股票。
其他如米國銀行,米國運通,安聯保險也聯係了他們,就建行,工行股權轉讓達成了許多共識。市場上想抄底的有不少,有這個實力的不多,淡馬錫就是其中比較積極的,還有不少國內企業,中幗人壽,中銀國際,還有受弘毅影響的中言證券,中金等。
可以確定的是賀正誠的弘毅已經是金融市場的頂級玩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