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長達半年的時間,弘毅這幾年經過審計的財務報表終於出爐了,不過做賬的痕跡很明顯,每年的收入和利潤都是呈現線性遞增。


    孔哲彥主動將自己的持股比例降到了3%,和梁柏濤,趙林歡,楊蘊和處在同一層次,關涵暢,馬雪徵和梁勁鬆是1%,其他員工持股比例沒有高於0.5%的,總共分走了20%的股份,遠遠低於賀正誠最初的預估。為此他將5%的股份劃給了員工持股計劃,用於優秀員工的股權激勵。


    賀正誠個人持股10%,員工持股25%,父母親人5%,還有60%的股份,其中30%預計分配給外部投資者,剩下的30%借用了****,和高盛的名義代持。


    公司的資產經過股權和經營方向的調整後,確定了100億股的總股本和260億美元的估值,按照計劃賀正誠將要從弘毅套現出近50億美元的現金和資產。然後現金部分又通過投資的方式回到弘毅,這還不包括他在國內qfii基金中那5億美元。


    中投負責人再次來到香江,時間已經到了四月份,米國新世紀金融公司裁員一半後申請破產保護。


    “260億美元,這個估值不高。”婁繼偉


    “關鍵是我們會對公司的盈利模式進行調整,股權投資,地產基建和財富管理將是我們最核心的業務,其次是債券、固收,投行和其他另類投資項目,包括盈利最多的對衝基金都會被嚴格限製。”馬雪徵解釋了弘毅的估值邏輯,對衝基金業務永遠不是重點,而且次貸危機之後,賀正誠會徹底放手這一塊的業務,不會進行任何技術指導。


    “這個調整有些大,你們不再對澳洲進行投資?”婁繼偉知道弘毅是香江在澳洲投資最多的企業。


    “我們會擴大投資範圍,預期資金分布是國內三分之一,亞太地區三分之一,歐美三分之一。”馬雪徵詳細解釋著這麽做的原因,基於長期主義思想,弘毅的基礎必須打牢,國內是根基,弘毅70%以上的業務都和國有關。潛力大而且經濟發展速度最快,是公司最重視的。日韓澳洲是發達國家,東南亞人口多,發展潛力僅次於國內。歐美不用說,弘毅麵臨著一個百年難遇的機會!


    “你們在大宗商品方麵做的非常好,為什麽要放棄?”


    “不是放棄,事實上,我們和中海油計劃在澳洲開發lng項目,投資規模會超過一百億美元。”馬雪徵


    “百億美元的規模還不不是你們的重點發展方向?”


    “不能這麽理解,重要性與否不能隻看錢多錢少,在傳統能源行業投入一兩百億美元,對提升我們在行業內的話語權並沒有多少作用。而且有國內市場,風險和收益相對比較穩定。


    隨著國內富裕階層增加,財富管理的重要性會隨之增加,我們可以成為這個行業的領導者。”馬雪徵也挺會忽悠的


    婁繼偉通過聊天,知道弘毅對未來有著清晰的規劃,更重要的是通過對關涵暢的挖角,知道弘毅對人才有著極強的吸引力。


    “那銀行也不是你們的重點,鵬城發展銀行也不重要?”


    “隻有國內網點的銀行對我們確實不重要,我們看好國內銀行的發展,除了鵬城發展,還成為寧玻銀行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達到了20%。但這兩家銀行對我們海外的業務並沒有幫助。”


    “你們不是想讓鵬城發展銀行和外換銀行合並嗎,為什麽會放棄?”婁繼偉


    “即使股價暴漲,鵬城發展銀行和外換銀行的市值也沒有拉開差距,而且銀行是敏感行業,難度太大。”


    “4月份總裏出訪泡菜國,還問了你們的事情……”


    “有20%的股份限製,合並是不可能的,如果是收購,就要考慮到泡菜國的民族情緒,包括外換銀行的管理層都不願意。


    其實國內如果能夠放寬限製,我們希望鵬城發展能夠走出國門收購海外的銀行……”


    “也不一定要突破20%的持股限製,有什麽需要隻管說,中投可以配合。”婁繼偉


    鵬城發展銀行作為第一家城市商業銀行,第一家股份製銀行,在深交所代號為00001,在某種意義上代表了改開放的成果。鵬發行向零售銀行轉型,隨著弘毅重心的轉變,能夠給鵬發行帶來更多幫助,現在的股價漲到了20元每股,市值超過400億。比起招行的2500億市值來說,差的太遠了。


    了解了情況後,說起了股份的事情,弘毅現在一百億股,向中投增發11億股,每股20港元,約28億美元。沒有討價還價,婁繼偉一口答應了這個價格。


    進入2007年以來,弘毅集團旗下子公司弘毅控股的持有股票的市值一路高漲,比如蘋安保險的市值3000億了,蘋安在a股上市後,弘毅的持股比例降到了6%,持倉成本約50億港元,現在的市值是180億,賺了130億。


    呃,好像偏題了,蘋安保險隻是一個縮影,這些股票全都在上漲,漲幅普遍超過30%,鵬發行已經翻倍。也就是說,弘毅控股的持股價值超過了150億美元,國內和香江沒有利得稅,如果全部套現,似乎不用交稅。


    中投的慷慨是可以預見的,但奇怪的是為什麽沒有談關涵暢那2%的股份。


    和中投談好,簽合同要另外約時間,他們的疑惑很快就得到了答案,國內一個民間資本組成的財團要購買弘毅2億股。


    “我們的員工持股計劃不具備法律效力……”


    然後關涵暢出麵了,對情況做了解釋,賀正誠當然不是有道德潔癖,接受這些有特殊背景的資本不算什麽,但關鍵是不能讓人瞧不起,所以高水準的專業性,嚴苛的條件就有意義了。


    最後按照每股18港元的價格賣給這家財團2億舊股,36億港元可不是一個小數目。至於這背後有什麽交易,也就不足為外人道了。


    弘毅對外融資的消息就此傳了出來,找上門想要入股的企業不在少數,誠意較大的有淡馬錫,中言集團,aig,花旗,雷曼兄弟,加拿大養老基金投資等,還有香江本地的一些資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香江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半樓妖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半樓妖風並收藏從香江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