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度終於上市了,賀正誠沒有去米國見證李彥紅的成功,或許是因為穀歌的強大壓力,反正市場給與白度的估值並不高,他和易購都參與到這輪ipo,易購維持了股權比例不變,他個人買了一千萬美元。


    這個決定無疑是非常正確的,白度上市當天股價就漲了三倍,市值達到了30億美元,可惜還是排在三大門戶,金山後麵,也就比企鵝公司高了一倍多。


    好吧,賀正誠想表達的意思是未來風光無限的bat,現在都隻是一個弟弟。


    國內的媒體對白度這家能夠和穀歌抗衡的企業還是非常關注的,流量入口的名字可不是浪得虛名,現在的影響力雖然才剛剛擴散,但已經不容小覷了。


    飛了一趟北津,慶祝白度成功上市,順便將安全衛士團隊安排到了北津中關村。


    因為易購和穀歌的挖角,張亞秦提前回到了國內,重整陷入動蕩的微軟亞洲研究院。本來想去見他一麵,沒想到張亞秦婉拒了他的邀請。看來比爾蓋子他們挺不放心這裏!


    國內的互聯網公司大多集中在北津,除了人才優勢,還有不可言說的隱藏因素。


    隻適配金山linux係統的方舟二號芯片難產了,在實驗室階段出了不少問題,趙威國依托於方舟科技成立的麒麟電腦難產。


    在性能和穩定性上,方舟科技的經驗太少了,芯片設計雖然不同於芯片製造,但難度還是非常大的。


    放棄了方舟二號,接力的是方舟3號,不過現在改名為方舟2b。名字是不好聽,不過現在已經沒有人關心這些了。


    連弘毅都不想要了,賀正誠更不想搭理方舟科技了,能做的他都做了,總不能讓他學習怎麽設計cpu吧?


    略過了方舟和麒麟科技,去了一趟連想,賀正誠此時已經沒有想要改變一個人,一個企業,命運的想法了,也就沒有和劉傳誌像以前那樣溝通了。


    弘毅現在也持有連想部分股票,不過這不重要,隨時可能賣掉,他們之間真正的合作在私募股權,投資和法人股交易上,因為股權分置改革,法人股這部分的預期收益非常不錯。


    弘毅公布了再工業化計劃的部分內容,吸引了不少有心人的注意,比如國內的醫藥公司,複星醫藥早就因為在鋼鐵項目上的合作聯係了弘毅,其他沒有關係的隻能另外想辦法。


    以原料藥為主的石藥集團和連想關係不錯,於是趁著賀正誠出巡北津,找到機會和他見麵。


    “我們在香江的工廠主要服務海外用戶,這一點短期內不會變,否則技術難以進步,如果能夠成功,會到國內成立新的代工廠。”賀正誠沒有雲裏霧裏繞來繞去,直接說了


    石藥的人有些失望,但這也在意料之中。


    國內的仿製藥生產規模很大,但可惜效果遠遜原研藥,和印度仿製藥的效果也差了很多。國內權威媒體曾經報道,國內仿製藥是“低仿”,長期麵臨著“安全、無效”的尷尬問題,質量遠不及原研藥。歐美日韓甚至印度的仿製藥是“高仿”。


    賀正誠推動醫藥代工,雖然不是為解決國內仿製藥質量問題,但真的成長起來,這一切都不是問題,連創新藥都能研發,仿製藥更不是問題。不就是最先進的生產工藝和技術嗎?賀正誠有錢,不管這個門檻有多高,他都可以突破。而且醫藥行業不像半導體芯片,沒有被管製。


    一旦弘毅這種高端“醫藥代工”模式能夠做起來,就能打開國內仿製藥的惡性循環的局麵,或許會讓全球仿製藥行業大洗牌。不做夢了,三星生物製藥走的是cdmo模式,從臨床前研究、臨床試驗到商業化生產階段與企業研發、采購、生產等整個供應鏈體係深度對接,為企業提供創新性的工藝研發與規模化生產服務,以附加值較高的技術輸出取代單純的產能輸出。


    說白了高端“醫藥代工”並不是富士康那樣追求產能的企業,而且這個市場的規模也沒有想象中那麽美好,直到2020年,三星生物製劑的總收入也就65億元,或許看好這個行業的前途,或許因為疫情影響代來了巨大的泡沫,這家公司的市盈率高達227倍,市值高達3400億軟妹幣。而泡菜國醫藥首富celltrion公司的市值也就2000多億軟妹幣。


    這個行業具體走向何方,賀正誠並不清楚,但他知道,掌握先進技術總不會錯,國內的市場規模不是泡菜國可以比的。所以賀正誠與石藥總經理的交流中很坦誠,初期首先是要掌握符合歐美市場要求和規劃的工廠,然後是提升技術實力。隻要符合標準,原料藥的采購不是問題……


    說完“香江在工業化”計劃,又說起了石藥集團改製問題,冀省曾經邀請弘毅過來投資,還想要促成石藥集團和華北製藥合並,不過冀省不是弘毅的重點投資區域,所以就錯過了。直到荷蘭dsm公司入股華北製藥,石藥集團才真正獲得了喘息,於是想要脫離官府的控製。


    “我不知道你們的目的是為了什麽,為了企業發展還是個人利益,或者都有,但就算都有,也有一個側重,企業還是個人。


    你們自己做出了選擇,然後再考慮改製模式……”


    賀正誠記得石藥集團後來實行了管理層收購,徹底擺脫了國企身份,確實激發了活力,公司的營收規模從2006年的40億到2020年的249億,淨利潤約51億,市值約1100億軟妹幣,是華北製藥市值的5倍以上。


    “國內的醫藥企業規模小、產業集中度較低,管理和技術研發實力都存在各種問題……


    我們希望能夠將石藥集團做大做強……”


    “可是弘毅在醫藥領域並沒有多少經驗,我們能做的除了資金,就隻有管理方麵的支持,我們缺少銷售方麵的資源……”看到他們還是想弘毅入局,賀正闡明了弘毅的優勢和劣勢,還提出了不少要求,比如數字化改造是一定要做,研發投入要保證在銷售收入的百分之10以上。


    “我們都可以做到。”石藥總經理承諾到


    “……”直到石藥的人離開,賀正誠還是沒有反應過來,這家公司明明不錯,沒必要接受他苛刻的條件啊?


    “這或許就是品牌的力量吧,他們相信弘毅……”劉傳至羨慕到,弘毅和國內其他投資機構真的不一樣。


    “你想想啊,健力寶成功了,聯發科成功了,無西尚德成功了,新能源科技成功了……你們在國內投資的項目雖然少,但成功率實在太高了……”


    好啊,他承認,弘毅確實開了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香江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半樓妖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半樓妖風並收藏從香江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