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胡子盯著一個方向看的久了,又把頭轉了回來,不知說了什麽,不一會的功夫,一個小丫頭就捧著筆墨紙硯送過來了,畢恭畢敬的放在了石桌上。
大胡子拿著那紙筆二話不說就埋頭揮霍,然而他卻又並不是在寫字,良久之後將頭抬了起來,端著那張紙左右看來看去。
離的太遠,劉玉瑤不知道他紙上寫的是什麽東西,隱約可以辨識不是字。
“咳咳……大胡子,你倒是再近一點啊……”撐著口氣,她強自打起精神來去看那紙上的東西。
也不知大胡子是不是感受到了她的目光,竟然還真就把那張紙拿的近了一些,要不是隔著幾個孔洞,劉玉瑤絕對能連沒幹的墨跡都看清楚。
然而她也知道,兩個人相距的距離並不近,而且還非常遠,否則她大聲叫人怎麽對方就聽不見呢。
隨著大胡子慢慢走近,她也看清了紙上畫著的東西了。
“塔……”不僅有一座塔,而且還有太陽,還有樹木。
“快,拿筆墨給我。”
伺候的人不疑有他,馬上,將筆墨遞到了劉玉瑤的手上。
她一著急就咳的更厲害了,手上握著筆也有點哆嗦,本來加上身體酸軟無力,不免有些力不從心,拿著筆的手就一個勁的哆嗦顫抖,半晌之後終於在紙上落下一筆。
當她好不容易憑著記憶將大胡子畫的東西在紙上畫出來之後,整個人都累的虛脫出一身冷汗。
再看紙上的東西,恐怕除了她,也沒人認得出這是什麽了吧。
隻見線條雜亂,筆畫頻顫,旁人眼中,那就是一團漿糊,她卻如捧珍寶。
“這是什麽地方?”她指著畫上的圖像問周圍的侍女:“這是王府嗎?”
那幾個人麵麵相覷,不似刻意隱瞞,而是真的搖搖頭。
在劉玉瑤一而再再而三的逼問之下,她們幾個終於支支吾吾的問道:“這是地方嗎……”
“姑娘,我們,我們實在看不清啊……”
劉玉瑤不知該是僥幸還是失望,隻是自己捧著那張紙看的出神。
管家和郎中的速度都很快,不一會的功夫就有人抓藥回來了,窗下支起了藥爐,準備煎藥。
劉玉瑤卻在屋裏發起了脾氣:“李衡喂我毒藥還不算,你們也要用毒藥毒死我嗎!”
管家一臉為難的走了進來:“姑娘,奴才們沒有要毒死您啊,是在給您治病啊……”
“你說的好聽!我憑什麽信你們!把藥給我拿來!我要自己親自看!誰知道你們是不是趁機換了什麽藥材!”
管家架不住她的叫嚷,隻得命人趕緊將抓好的藥送過來,一邊囑咐小心一點,不要撒了。
劉玉瑤一把接過那藥就拆,誰知手上無力,盡數撒在桌上,有人要上去收拾,她卻叫一聲別動,自己專心致誌的研究起那藥來。
研究完了這才冷聲說道:“拿下去吧!”
管家無奈,隻好又使了一個眼色,命人將藥拿下去。
“姑娘這病還不算嚴重,每天好好喝藥,按時調理,很快就能康複。”
“每天?每天都要喝藥?”劉玉瑤已經氣的快要翻白眼了。
隻聽管家又道:“這是為姑娘的身體著想,您可不能諱疾忌醫啊。”
劉玉瑤想了想,到底還是咽下了那口氣,點頭說道:“讓我每天喝藥也行……不過我每天都要自己親自看藥,誰知道你們哪天趁我不注意,害了我呢!”
管家無法,隻得妥協:“行,隻要姑娘能康複,看上幾遍都行。”
她冷哼一聲不再答話,隻是一隻手攥在袖子裏,靜靜等著藥好。
郎中在王府給劉玉瑤治病的時候,外頭各路人馬幾乎快要將京城翻遍。
不是沒人來王府找過人,刑部曾經打著搜查的旗號進王府來盤查有無可疑私藏,但李衡做事滴水不漏,豈會被人抓住什麽把柄。
沒找到私藏的同時也沒找到劉玉瑤的蹤跡,等他回去跟太子一交代,少不了李徹的一頓訓斥。
喝了幾天的藥,覺得身體輕快了許多,咳的也沒有之前那麽厲害那麽難受了。
在郎中給她把脈的時候,她卻又幽幽說道:“你說,我生病會影響其他的地方嗎?”
那郎中一驚:“您還有哪裏不適?”
她卻有些嬌羞的低下頭道:“我有很長時間沒來那個了……”
郎中到底見多識廣,馬上明白她說的那個就是女子的葵水,先是驚詫,繼而連忙問道:“食欲可有不振?亦或者有其他不適?”
“沒有。”
那郎中雖然知道她體虛身寒,但也明白,不至於影響葵水,不免有些擔心。
隻聽劉玉瑤道:“可否開點藥給我調理一下,既然你們連我的癆病都肯治。”
郎中不疑有他,連連點頭:“姑娘確實體寒,是應該調理調理。”
劉玉瑤莞爾一笑,這個時候的她倒顯得可愛極了,也沒了平日的牙尖嘴利。
這調理身體的藥她當然也得自己親自過目一一查看,除了每天看不見李衡之外,她的小日子過的也還算清閑。
定疆大將軍啟程離京之後,悶熱的夏天終於迎麵撲來。
溫度的上升讓這個京城內外變的異常躁動不安,不僅京中百姓都在企盼夏日裏的第一場甘霖,連帶雨水充沛的南方都傳來大旱危機。
宮裏頭的明晰帝已經沒有多少精力處理政務了,炎熱的天氣好像一個巨大的火爐坐在他的心口窩上,讓他坐立不安,喘息不定。
太醫院裏的人在養心殿隨時待命,煮好的那些消暑解氣的涼茶也都不停的往裏麵送。
養心殿幾位大臣都正襟危坐,穿著厚厚的衣裳沒有絲毫失禮之處。
幾口巨大的冰缸裏麵的冰塊大部分都化成了水,還是不能消除這裏的炎熱。明晰帝坐在首位之上,眉眼微闔,任憑宮人搖著扇子伺候坐在旁。
朱晚照正在讀一段口供,卻是洛清王李衡親口承認陷害太子和沈老將軍一案,前因後果交代的清清楚楚。如何找人臨仿太子筆跡,如何找人趁機抓包陷害,自己又是如何抽身事外的,交代的再清楚不過。
養心殿裏一片死寂,無人敢言,隻有朱晚照的聲音依舊碎玉一般,語氣中還有幾分得意之態。
待他說完了,明晰帝聽的很認真,卻沒有表態。
朱晚照也不著急,隻是垂首恭立。
半晌之後,隻聽那位一國之君用略有幾分沙啞的嗓音問道:“這麽說,洛清王所犯之罪,已經罪證確鑿?”
“誣陷儲君,意圖謀反,其罪當誅!”朱晚照回話的時候不免得意的勾起唇角,眼底一片清冷的獰笑。
“老臣以為,此案還頗有幾分蹊蹺。”洛清王一黨很快就有人坐不住了。
“老臣附議!”作為洛清王的親外公,劉升自然也不甘落後。
一直沒說話的太子抬頭看了劉升一眼道:“相爺坐鎮朝中,難道比負責此案的刑部尚書還要清楚嗎?”
劉升蹙眉看向太子,繼而又對一國之君拱手說道:“此案從最初就疑點重重,雖然臨仿別人筆跡十分困難,但也不表示這世上真的就沒有,單憑朱大人隨便找來的一個人就信口雌黃,恐怕不能服眾。”
“那相爺也隨便找個人來,推翻下官的證詞,否則也不能服眾!”朱晚照雖然年輕氣盛,但在劉升麵前也非常硬氣,大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概。
劉升又連忙說道:“洛清王人在刑部,屈打成招也是有可能的。”
“王爺畢竟是皇親國戚,下官可不敢怠慢,若是相爺有所懷疑,可屈尊就駕前往一探!”
劉升被堵了回去,反而不說話了。
他說的這些問題都是一國之君所懷疑的,如今都借劉升的嘴巴問出來了,他反而沒什麽好問的了。
“還有什麽異議?”他慢慢問了出來,聲音聽上去有些中氣不足。
剛才有異議的人也都閉上了嘴巴,明晰帝這才又問李徹道:“太子,你說此案應當如何?”
“敢問父皇,當初兒臣被陷害之後,父皇覺得應當如何處置兒臣的?”
那一瞬間,朱晚照好像在那位一國之君的臉上看到了惱羞成怒的顏色,不禁為李徹捏了一把汗。
這一對兄弟若是犯了同樣的錯誤,太子往往吃的苦頭會更大一點。
一方麵他對太子和沈家有所忌憚,但又因沈家遠在塞北所以懲治起太子來也不用手軟。李衡那方麵則是他實在器重這個兒子,又礙於劉家和皇後的顏麵不好硬來。
所以太子拿著自己和李衡做對比,顯然讓那位一國之君有點不高興了。
“你現在不是好好在這嗎!”明晰帝濃眉一蹙看向太子,那意思似乎是說,難道你也要讓朕把他給放出來?
然而李徹卻又馬上接了話頭說道:“兒臣愚笨,對國家律法不甚了解,信口開河,惹父皇不悅。既然朱大人在這,父皇何不問問朱大人,律法上是怎麽說的吧!”
一時間,殿裏的人都將目光看向朱晚照。
隻聽他施施然從容應對:“《大宸律例》第三條第七段就曾寫明,惡意誣陷,毀人名譽者當以摑刑,奪其土地田畝,為官者降官三級,為商者祿其財帛。《大宸律例》第三條第八段又寫,惡意誣陷毀皇室成員名譽者當以絞刑!”
他說的非常順溜,不吭不卑,說完之後臉上還帶著淺淺微笑。
明晰帝臉上已經一片漆黑,太子偏偏還在那裏趁機問道:“父皇,需要朱大人再給您解釋一下什麽是絞刑嗎?”
大胡子拿著那紙筆二話不說就埋頭揮霍,然而他卻又並不是在寫字,良久之後將頭抬了起來,端著那張紙左右看來看去。
離的太遠,劉玉瑤不知道他紙上寫的是什麽東西,隱約可以辨識不是字。
“咳咳……大胡子,你倒是再近一點啊……”撐著口氣,她強自打起精神來去看那紙上的東西。
也不知大胡子是不是感受到了她的目光,竟然還真就把那張紙拿的近了一些,要不是隔著幾個孔洞,劉玉瑤絕對能連沒幹的墨跡都看清楚。
然而她也知道,兩個人相距的距離並不近,而且還非常遠,否則她大聲叫人怎麽對方就聽不見呢。
隨著大胡子慢慢走近,她也看清了紙上畫著的東西了。
“塔……”不僅有一座塔,而且還有太陽,還有樹木。
“快,拿筆墨給我。”
伺候的人不疑有他,馬上,將筆墨遞到了劉玉瑤的手上。
她一著急就咳的更厲害了,手上握著筆也有點哆嗦,本來加上身體酸軟無力,不免有些力不從心,拿著筆的手就一個勁的哆嗦顫抖,半晌之後終於在紙上落下一筆。
當她好不容易憑著記憶將大胡子畫的東西在紙上畫出來之後,整個人都累的虛脫出一身冷汗。
再看紙上的東西,恐怕除了她,也沒人認得出這是什麽了吧。
隻見線條雜亂,筆畫頻顫,旁人眼中,那就是一團漿糊,她卻如捧珍寶。
“這是什麽地方?”她指著畫上的圖像問周圍的侍女:“這是王府嗎?”
那幾個人麵麵相覷,不似刻意隱瞞,而是真的搖搖頭。
在劉玉瑤一而再再而三的逼問之下,她們幾個終於支支吾吾的問道:“這是地方嗎……”
“姑娘,我們,我們實在看不清啊……”
劉玉瑤不知該是僥幸還是失望,隻是自己捧著那張紙看的出神。
管家和郎中的速度都很快,不一會的功夫就有人抓藥回來了,窗下支起了藥爐,準備煎藥。
劉玉瑤卻在屋裏發起了脾氣:“李衡喂我毒藥還不算,你們也要用毒藥毒死我嗎!”
管家一臉為難的走了進來:“姑娘,奴才們沒有要毒死您啊,是在給您治病啊……”
“你說的好聽!我憑什麽信你們!把藥給我拿來!我要自己親自看!誰知道你們是不是趁機換了什麽藥材!”
管家架不住她的叫嚷,隻得命人趕緊將抓好的藥送過來,一邊囑咐小心一點,不要撒了。
劉玉瑤一把接過那藥就拆,誰知手上無力,盡數撒在桌上,有人要上去收拾,她卻叫一聲別動,自己專心致誌的研究起那藥來。
研究完了這才冷聲說道:“拿下去吧!”
管家無奈,隻好又使了一個眼色,命人將藥拿下去。
“姑娘這病還不算嚴重,每天好好喝藥,按時調理,很快就能康複。”
“每天?每天都要喝藥?”劉玉瑤已經氣的快要翻白眼了。
隻聽管家又道:“這是為姑娘的身體著想,您可不能諱疾忌醫啊。”
劉玉瑤想了想,到底還是咽下了那口氣,點頭說道:“讓我每天喝藥也行……不過我每天都要自己親自看藥,誰知道你們哪天趁我不注意,害了我呢!”
管家無法,隻得妥協:“行,隻要姑娘能康複,看上幾遍都行。”
她冷哼一聲不再答話,隻是一隻手攥在袖子裏,靜靜等著藥好。
郎中在王府給劉玉瑤治病的時候,外頭各路人馬幾乎快要將京城翻遍。
不是沒人來王府找過人,刑部曾經打著搜查的旗號進王府來盤查有無可疑私藏,但李衡做事滴水不漏,豈會被人抓住什麽把柄。
沒找到私藏的同時也沒找到劉玉瑤的蹤跡,等他回去跟太子一交代,少不了李徹的一頓訓斥。
喝了幾天的藥,覺得身體輕快了許多,咳的也沒有之前那麽厲害那麽難受了。
在郎中給她把脈的時候,她卻又幽幽說道:“你說,我生病會影響其他的地方嗎?”
那郎中一驚:“您還有哪裏不適?”
她卻有些嬌羞的低下頭道:“我有很長時間沒來那個了……”
郎中到底見多識廣,馬上明白她說的那個就是女子的葵水,先是驚詫,繼而連忙問道:“食欲可有不振?亦或者有其他不適?”
“沒有。”
那郎中雖然知道她體虛身寒,但也明白,不至於影響葵水,不免有些擔心。
隻聽劉玉瑤道:“可否開點藥給我調理一下,既然你們連我的癆病都肯治。”
郎中不疑有他,連連點頭:“姑娘確實體寒,是應該調理調理。”
劉玉瑤莞爾一笑,這個時候的她倒顯得可愛極了,也沒了平日的牙尖嘴利。
這調理身體的藥她當然也得自己親自過目一一查看,除了每天看不見李衡之外,她的小日子過的也還算清閑。
定疆大將軍啟程離京之後,悶熱的夏天終於迎麵撲來。
溫度的上升讓這個京城內外變的異常躁動不安,不僅京中百姓都在企盼夏日裏的第一場甘霖,連帶雨水充沛的南方都傳來大旱危機。
宮裏頭的明晰帝已經沒有多少精力處理政務了,炎熱的天氣好像一個巨大的火爐坐在他的心口窩上,讓他坐立不安,喘息不定。
太醫院裏的人在養心殿隨時待命,煮好的那些消暑解氣的涼茶也都不停的往裏麵送。
養心殿幾位大臣都正襟危坐,穿著厚厚的衣裳沒有絲毫失禮之處。
幾口巨大的冰缸裏麵的冰塊大部分都化成了水,還是不能消除這裏的炎熱。明晰帝坐在首位之上,眉眼微闔,任憑宮人搖著扇子伺候坐在旁。
朱晚照正在讀一段口供,卻是洛清王李衡親口承認陷害太子和沈老將軍一案,前因後果交代的清清楚楚。如何找人臨仿太子筆跡,如何找人趁機抓包陷害,自己又是如何抽身事外的,交代的再清楚不過。
養心殿裏一片死寂,無人敢言,隻有朱晚照的聲音依舊碎玉一般,語氣中還有幾分得意之態。
待他說完了,明晰帝聽的很認真,卻沒有表態。
朱晚照也不著急,隻是垂首恭立。
半晌之後,隻聽那位一國之君用略有幾分沙啞的嗓音問道:“這麽說,洛清王所犯之罪,已經罪證確鑿?”
“誣陷儲君,意圖謀反,其罪當誅!”朱晚照回話的時候不免得意的勾起唇角,眼底一片清冷的獰笑。
“老臣以為,此案還頗有幾分蹊蹺。”洛清王一黨很快就有人坐不住了。
“老臣附議!”作為洛清王的親外公,劉升自然也不甘落後。
一直沒說話的太子抬頭看了劉升一眼道:“相爺坐鎮朝中,難道比負責此案的刑部尚書還要清楚嗎?”
劉升蹙眉看向太子,繼而又對一國之君拱手說道:“此案從最初就疑點重重,雖然臨仿別人筆跡十分困難,但也不表示這世上真的就沒有,單憑朱大人隨便找來的一個人就信口雌黃,恐怕不能服眾。”
“那相爺也隨便找個人來,推翻下官的證詞,否則也不能服眾!”朱晚照雖然年輕氣盛,但在劉升麵前也非常硬氣,大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概。
劉升又連忙說道:“洛清王人在刑部,屈打成招也是有可能的。”
“王爺畢竟是皇親國戚,下官可不敢怠慢,若是相爺有所懷疑,可屈尊就駕前往一探!”
劉升被堵了回去,反而不說話了。
他說的這些問題都是一國之君所懷疑的,如今都借劉升的嘴巴問出來了,他反而沒什麽好問的了。
“還有什麽異議?”他慢慢問了出來,聲音聽上去有些中氣不足。
剛才有異議的人也都閉上了嘴巴,明晰帝這才又問李徹道:“太子,你說此案應當如何?”
“敢問父皇,當初兒臣被陷害之後,父皇覺得應當如何處置兒臣的?”
那一瞬間,朱晚照好像在那位一國之君的臉上看到了惱羞成怒的顏色,不禁為李徹捏了一把汗。
這一對兄弟若是犯了同樣的錯誤,太子往往吃的苦頭會更大一點。
一方麵他對太子和沈家有所忌憚,但又因沈家遠在塞北所以懲治起太子來也不用手軟。李衡那方麵則是他實在器重這個兒子,又礙於劉家和皇後的顏麵不好硬來。
所以太子拿著自己和李衡做對比,顯然讓那位一國之君有點不高興了。
“你現在不是好好在這嗎!”明晰帝濃眉一蹙看向太子,那意思似乎是說,難道你也要讓朕把他給放出來?
然而李徹卻又馬上接了話頭說道:“兒臣愚笨,對國家律法不甚了解,信口開河,惹父皇不悅。既然朱大人在這,父皇何不問問朱大人,律法上是怎麽說的吧!”
一時間,殿裏的人都將目光看向朱晚照。
隻聽他施施然從容應對:“《大宸律例》第三條第七段就曾寫明,惡意誣陷,毀人名譽者當以摑刑,奪其土地田畝,為官者降官三級,為商者祿其財帛。《大宸律例》第三條第八段又寫,惡意誣陷毀皇室成員名譽者當以絞刑!”
他說的非常順溜,不吭不卑,說完之後臉上還帶著淺淺微笑。
明晰帝臉上已經一片漆黑,太子偏偏還在那裏趁機問道:“父皇,需要朱大人再給您解釋一下什麽是絞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