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天下,有四大霸主國雁國、坤國、昌國雲國,還有八個強國莫國、荊國、寒國、離國、順國、川國、金國、石國。


    天下諸侯不臣之心已經非常明顯,四大霸主國君主甚至想要與大乾天子平起平坐,更甚至有的還自稱為王。


    八個強國雖然不臣,但明麵上還是尊大乾的共主名聲,但真心擁戴並聽從調配的國家少之又少。


    如果真如太宰公輸台所言,能得到荊國的擁戴,確實對於大乾有利。


    這時,一旁的太傅吉秉站出反對道:“天子,此事不妥啊。


    那荊國張鄴雖統一了荊國,但其出身草根,背景複雜。


    我們若輕易冊封他為君上,給予如此高的稱號,萬一他日後生出異心,反噬大乾,那可如何是好?”


    公輸台反駁道:“太傅此言差矣。


    如今寒國危急,若不借助荊國之力打破聯盟,寒國恐有亡國之危。


    至於張鄴的野心,我們可在合作過程中加以製約。


    若因懼怕其野心而放棄合作,隻會讓局勢愈發糟糕。


    再者說利用張鄴的同時,我們也可派遣使者前往離國,再次勸說旦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說明其中的利害關係。


    若能說動離國脫離聯盟,那這雁、離聯盟便不攻自破。


    離國那邊,雖不能保證勸說一定成功,但嚐試一番總比坐以待斃要好。”


    見天子若有所思,公輸台繼續道:“那張鄴能在荊國那般複雜的局勢下統一全國,靠的是仁人誌士的相助以及自身的謀略與威望。


    他深知如今的局麵來之不易,若他敢對大乾不敬,不僅會失去荊國子民的支持,也會遭到天下人的唾棄。


    而且我們可以通過盟約對其進行約束,派遣使者監督其言行,確保他不敢有絲毫違背大乾之舉。”


    卿士康裕也說道:“再說,如今天下諸侯本就對我大乾時有不服。


    若我們能成功拉攏荊國,讓其成為擁護大乾的表率,足以震懾那些心懷叵測之人。


    若是因懼怕可能出現的風險而放棄這個機會,豈不是讓其他諸侯看笑話?


    也顯得我大乾太過怯懦。”


    夏嵇聽完雙方爭論,點頭道:“公輸台所言有一定道理。


    當下局勢緊急,寒國不容有失。


    當下局勢,荊國若能為我大乾所用,利大於弊。


    隻是這冊封之事,還需謹慎行事。


    太宰可有何具體操辦的建議?”


    公輸台說道:“天子放心。微臣以為,可先派遣使者前往荊國,向張鄴傳達我大乾的意願,表明願意冊封他為荊國君上並賜予荊武公稱號,同時告知他需簽訂盟約及相關事宜。


    待張鄴回應後,再擇吉日正式舉行冊封大典,昭告天下。”


    夏嵇點頭道:“好,就依太宰所言。此事交由太宰全權負責操辦,務必確保萬無一失。


    朝中其他大臣也需配合太宰,共同做好此事。”


    在大乾朝都殷都的一處破舊屋內,氣氛顯得格外沉悶。


    前宋仆射王相如坐在一張破舊的木凳上,麵容憔悴,但眼神中卻依舊透著一股執拗與堅定。


    身旁僅剩的侍從小李小心翼翼地說道:“大人,如今這日子實在是艱難。我們帶來的盤纏都快用盡了,這衣食住宿都要自行解決,往後可如何是好啊。”


    王相如微微皺眉,說道:“小李,莫要這般消極。我等此次前來,是為了求見天子,為張元帥謀求正統之名。如今雖遭遇諸多困難,但隻要我等堅持下去,定能見到天子。”


    小李歎了口氣,道:“大人,我們也多次求見太傅吉秉和太宰公輸台兩位朝中大臣,可他們都不給予機會,多是冷處理。


    如今更是連大乾王朝的重臣都見不到了,我們這樣下去,怕是連這破屋都租不住了啊。”


    王相如站起身來,踱步幾步,說道:“我深知其中艱難,但張元帥對我等寄予厚望。


    他帶領大荊完成一統,若無正統之名,恐日後諸事難行。我等既已承擔此事,便不可半途而廢。”


    另一位侍從小趙說道:“大人,還記得我們初到殷都時,還抱著一絲希望。想著憑借大人您的身份與口才,定能順利求見天子。


    可如今,這希望越來越渺茫了。”


    王相如陷入回憶,緩緩說道:“是啊,初來之時,我以為可以麵見天子,並向天子說明情況,求得冊封並非難事。


    卻未曾想,這大乾朝堂之中,看似平靜,實則暗流湧動。”


    小李問道:“大人,為何太傅吉秉和太宰公輸台二位大臣不願見我們呢?”


    王相如分析道:“或許他們各有考量。吉秉太傅掌管朝廷教化之事,對此事可能顧慮較多。


    而公輸台太宰,需權衡各方利益。他們或許是想先看看張元帥的誠意,或是擔心此舉會引起其他諸侯的不滿。”


    小趙擔憂地說:“大人,那我們這樣一直等下去,何時才能有機會麵見天子啊。”


    王相如堅定地說:“我相信,隻要我們持之以恒,總會有機會的。說不定哪天天子回心轉意,或者有其他轉機出現。在這之前,我們隻能節省度日,保存體力。”


    就在這時,外出打探消息的侍從小王匆匆歸來。


    小王喘著粗氣說道:“大人,外麵有傳聞說,張元帥在大荊甚得民心,如今大荊一統,百姓們都對他歌功頌德。”


    王相如眼中閃過一絲欣慰,說道:“看來張元帥在荊國的努力沒有白費。這是我們的一個機會,若能將此消息傳入天子耳中,或許能讓天子對張元帥另眼相看。”


    小李疑惑地說:“大人,可我們現在連王宮的大門都進不去,如何能將這些消息傳給天子呢?”


    王相如思索片刻,說道:“我們可嚐試寫信給宮中的一些舊識,或者通過其他官員間接傳達。雖然希望渺茫,但總歸是個辦法。”


    小趙說道:“大人,聽說那公輸台太宰近日奔走雁離寒三國,有人說他在為寒國的事情奔走非常不順利,但最近又回來了殷都,或許我們可以再試著去求見他。”


    王相如點頭道:“嗯,明日,我們再前往公輸台太宰的府邸,即便吃閉門羹,也要試一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烽煙四起:逐鹿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常太禹0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常太禹01並收藏烽煙四起:逐鹿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