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宣政殿。


    張鄴雖然沒有坐在王座上,但依然是文武群臣的真正話事人。


    先論軍務。


    目前張鄴在手的兵力,鴨兒關袁捷的三萬兵守兵,與南、明兩個偽政權的邊境肅雲郡和寧州,各有十萬兵駐守,仍由蔣琬和費施二人作為守將。


    除了這二十三萬人外,現在京城鹿中,總兵力也達到了七十五萬人,其中二十五萬人是二十五萬雁國降卒


    之所以張鄴首先著手處理軍隊的改編事宜,畢竟雁國降卒二十五萬人,不能一直拖著。


    “白老,負責登記戶籍的官員可有安排?”張鄴尚且不知這些文官的官職。


    白駒異似乎早有準備,知道張鄴不識百官,便出班遞上一個冊子,稟道:“元帥,此是文武百官的花名冊,有對應官職和姓名”。


    侍候的太監李公公便小心翼翼地接過花名冊,送到張鄴手中。


    張鄴翻看花名冊,一應官職名稱映入眼簾。


    他仔細瀏覽,尋找著負責登記戶籍的官員職位。


    終於,在花名冊的中段,他發現了‘戶部司徒’一職,後麵跟著一個名字——“趙啟”。


    此時,百官中的戶部司徒趙啟早聽到元帥提起負責登記戶籍的官員,他不敢怠慢,已經出列等候安排。


    張鄴看著出列的文官,問道:“你便是戶部司徒趙啟?”


    趙啟恭敬地回道:“元帥,正是下官。”


    張鄴吩咐道:“雁國降卒二十五萬人,就交給你落實他們的身份登記,並辦理了新的身份,荊國人身份。”


    “是,元帥!”這是趙啟首次接到元帥的人物,自不敢怠慢。


    隨後,張鄴環顧殿內群臣,問道:“旬佸何在?”


    “末將在!”


    原雁國上將軍旬佸,一臉疑惑地從武將群臣的末尾出列。


    他是雁國降將,雖然被通知參加朝會,但自知身份,一直站在諸將末尾。


    隻是沒想到,荊國朝會,這位未來的君上張鄴,第一件事居然與自己有關。


    張鄴沉聲道:“我將啟用雁國降卒十二萬人組建大荊虎師的第六軍團,你旬佸任軍團長,可否擔當大任?”


    旬佸連忙行禮:“多謝元帥信任,末將能為荊國效力,是我的榮幸。”


    張鄴笑道:“好,即日起你為第六軍團長,帶領降卒們重新組建軍隊。你放心,我會安排可靠的人協助你。”


    旬佸一聽,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後便是堅定:“末將定當竭盡全力,不辜負將軍的期望!”


    隨即將第二軍團的吳一刀升為第六軍副團長。


    第六軍團共十二個團,共計十二萬人,並安排了親信十二人出任兵團長。


    接著,張鄴叫上白遠、吳羅剛、郭達、肖導成、範如意等將領,吩咐道:“雁國降卒剩餘的十三萬人,打散編入其他五個軍團”


    眾人齊聲領命,他們自然高興,這是又在擴軍了。


    張鄴不放心地提醒道:“這改編之事確實有利於我們的軍隊建設,不過我們也要考慮到降卒們的想法,讓他們真正融入我們荊國的軍隊。


    你們可要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將他們一視同仁!”


    白遠第一個站出來支持:“元帥,您就放心去做吧!我們能做好。”


    其他諸將也是俺也一樣地表態。


    張鄴點頭,將這其餘十三萬人,編入其他五個軍團。


    也就是說,目前京都鹿中有六個軍團,每個軍團都有十二三萬的兵力配置。


    議完軍務,便是政務。


    在政務方麵,白駒異和李軒二人在張鄴的同意下,啟用了大量偽宋的文臣,地方治理上也算穩定。


    但是既然議事,張鄴還是要問一問白駒異和李軒等政務。


    “白老、李軒,最近政務處理得如何?”張鄴問道。


    白駒異回答道:“元帥,還好我們有這些文臣的協助,政務都能正常處理。隻是在一些稅收和民生問題上,還需要進一步解決。”


    李軒接著說:“是啊,將軍。有些地方的賦稅過重,百姓們有些怨言。我們正在想辦法調整。”


    張鄴點頭:“嗯,原偽宋稅收過重,你們要多聽取百姓的意見,製定合理的政策。


    民生無小事,隻有百姓安居樂業了,我們的國家才能真正強大。”


    李軒卻提出了關鍵的問題:“偽宋的重稅勉強撐起了八州的軍務,若我們降稅,單靠與鄉紳借糧借錢,也不是長久之事。”


    這真是問到跟上了。


    取稅於民,國家才有錢,才能養得起群臣百將和將士。


    減稅,國家從哪裏來錢?


    張鄴雖然有前世的知識,但也僅限知識,又沒有能力落實,總不至於帶著一群國家文武百官做生意吧。


    就在這時,一位文臣走了進來,行禮道:“元帥、大人,下官有一個想法,不知可行?”


    張鄴看著這位文臣,疑惑:“你叫什麽?”


    這位文官正襟行禮,回道:“回元帥,下官汪宇。”


    張鄴立刻對照花名冊,對應暫代尚書令。


    這尚書令位於三公之下,文官的前流之列。


    張鄴問道:“哦?什麽想法?說來聽聽。”


    汪宇說道:“我們認為可以設立商稅,通過發展商業,促進各地的經濟交流。這樣既能增加百姓的收入,又能提升國家的財力。”


    張鄴聽了,眼中一亮:“這個想法不錯。我們可以在一些重要的城市設立集市,鼓勵商人進行貿易活動。”


    他轉頭看向白駒異和李軒,“你們覺得這個提議如何?”


    白駒異點頭表示讚同:“元帥,此計甚妙。設立集市不僅可以刺激商業,還能帶動周邊的農業和手工業發展。”


    李軒也附和道:“確實如此。而且,通過稅收,我們可以為國家帶來更多的財政收入,用於軍事和民生建設。”


    張鄴滿意地點點頭,隨後又和文臣們商議了一些具體的措施。


    比如,如何保障商人的安全,確保他們的利益不受侵害。


    如何製定合理的稅收政策,既不能太重以致打壓商人的積極性,也不能太輕而影響國家的財政收入。


    在討論中,張鄴也不得不貢獻出自己前世的一些知識。


    他提出了發展官營生意的想法,建議國家在一些關鍵行業,如鹽鐵、糧食等,實行官營,以穩定市場和物價。


    同時,他還提議國家可以直接經營一些商業活動,比如開設國營的客棧、酒館等,為百姓提供便利的同時,也能增加國家的收入。


    當然,這些隻是張鄴的初步設想,具體是否可行,還需要進一步的探討和實踐。


    但這個提議一出,就引起了文臣們的濃厚興趣,他們紛紛表示願意深入研究,製定出更加完善的政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烽煙四起:逐鹿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常太禹0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常太禹01並收藏烽煙四起:逐鹿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