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米一陣頭疼,她甚至已經猜測到了此刻宋青書在家無能狂怒的表情了。
估摸著是宋秋水直接把冰櫃裏的雪糕都給宋青書扔出來了,隨後就放個盆……
這種腦殘到了家的活,也隻有宋秋水幹出來了。
柴米提著魚,招呼宋秋水進屋去了。
心裏都不由得可憐起來宋青書了:“秋水呀,我覺得你應該以後對你二叔好點。你二叔,是個好人呀!”
宋秋水大手一揮:“放心吧,我和我二叔說過的,以後等我二叔死了那天,我指定多哭幾嗓子……”
“你可真會說話。”
“那是自然,我二叔當時都感動的跳起來了……”
“那指定的……換成我也得跳起來……”
揍她!!!
不過柴米估摸宋秋水她二叔是不會真生氣的,畢竟人活一輩子,可能就圖死了的時候,孝子賢孫多哭幾嗓子。
而老宋家人丁稀少,就剩下宋秋水這根獨苗了,而且似乎也隻有宋秋水具備那麽一丟丟給老宋家傳宗接代的希望了。
畢竟宋秋萍生了一個閨女是柴敏,沒有兒子。
柴有福,也就是柴米的二叔,在宋家人眼裏,雖然說是一個女婿半個兒,但是柴有福那聰明勁,可不是宋家能指望上的。
柴有福在柴家就是個靠吹牛逼活著的主,人家宋家自然也就不會指望他了。
柴米猜測,宋青山兩口子把宋秋水養的這麽強勢,沒準是想找個門當戶對的茬子人家,能幫著他倆,把家裏的門麵,撐起來。
古代有大戶人家撐門麵,找一贅婿。現代也這樣,沒太多區別。
“媽,我準備做個全魚宴。清蒸草魚,紅燒大鯉魚,熬一個鯽魚湯,再來個什麽魚頭來著?”宋秋水轉頭開始問柴米。
“剁椒魚頭。”柴米說道。
“啊,對。剁椒魚頭。”宋秋水說完便開始暢享未來:“媽,你給我準備材料去吧。我隻有魚,別的啥也沒有。”
孟氏懵了:“那吃魚還準備啥材料呀?”
以往吃魚,就是油炸一下得了。
今天一下子宋秋水說了四種做法,孟氏以前都沒聽過。
孟氏是土生土長的當地人,這裏雖說不是塞外苦寒之地,不過也不是什麽江南的魚米之鄉,更不是海邊,家家戶戶的也就逢年過節,吃點魚。
平時裏的主要肉食,全部都是豬肉。炒菜燉菜,一些豬肉或者豬油,便是足夠了。
這魚孟氏做過,就是油炸的,她可沒弄過什麽清蒸紅燒,而且也沒聽過別人家這麽做。所以宋秋水說的時候,孟氏才一臉懵逼的問要什麽材料。
宋秋水其實也不太懂要啥材料,這都是她昨晚聽柴米說的,不過宋秋水在不懂裝懂的道路上早已經一去不返了:“什麽花椒大料十三香,味精鹹鹽小蘇打,麻油醬油老陳醋,雞精澱粉白糖冰糖……對了,蔥花香菜也來點。”
“不是,要蔥花香菜幹啥?”孟氏一臉懵。
“做魚呀。媽你就去準備吧……”宋秋水隨後又說道:“去村裏誰家整點牛奶,加牛奶更好吃。”
“牛奶?”這句話讓在裏屋的宋青山都蒙圈了。
這個時代,可沒有袋裝的純牛奶。
要喝牛奶的話,得需要先找一頭母牛擠奶……
這也太要缺了吧!!!
宋青山一陣頭疼,這一會兒不會讓自己出去借牛奶吧。
可是不等他思考太多,宋秋水便驕橫的說道:“爸,你出去借點牛奶。”
宋青山隻好起身出去,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從村裏一家剛生了牛犢的母牛那裏,硬借來了一瓶子牛奶。
回來的時候,宋秋水的鏟子也早就被柴米接了過去。
地上還扔著幾條魚,估摸是宋秋水做的實在太難吃了,便生氣的扔了吧。
宋青山趕緊撿起來說道:“這好玩意扔了瞎了,要不咱們就喂狗吧。”
宋秋水家裏養了好幾條狗子,說起來喂狗,宋秋水便又來了精神,把做廢了的魚,都拿出去喂狗了。
不得不說。
狗子沒有挑食。
吃的賊歡。
宋秋水開心的不行,便又開始趾高氣揚起來:“柴米你看看,這狗子吃的舔嘴不落舌的,這就足可以證明,我做的東西,其實狗是吃的。並不是你剛剛說的:哎呀,秋水你做的啥玩意呀,狗都不吃!”
說完這個宋秋水又屁顛屁顛的跑過去,拉著柴米的胳膊說道:“快誇我。”
柴米無奈的白了宋秋水一眼,用手遮住宋秋水的臉說道:“別鬧了,油熱。燙著你的臉,你細皮嫩肉的,燙壞了我可包不起。”
宋秋水這才切了一聲,跑到了一旁。
做菜,宋秋水是不在行的。
於是她另辟蹊徑,決定做點主食。
“媽,咱們主食吃啥?”
“包餃子呀……”孟氏疑惑的說道。
剛剛已經說了一遍了。
“我不吃。我要吃烤地瓜。”宋秋水不滿意的說道。
“我都吃好幾頓餃子了,不吃了。我要吃烤地瓜。”
孟氏一臉無奈:我看你像個烤地瓜……
“問題……問題,咱家沒有地瓜呀。”
沒有地瓜……可難不倒宋秋水。
宋秋水於是開始招呼宋青山:“爹,我想吃烤地瓜。”
宋青山心裏唉聲歎氣,臉上卻一副諂媚的樣子:“閨女想吃啥,我就去給整去。閨女你放心,我馬上給你借幾個地瓜去,借不來,我就算種,我也先給你種出來幾個地瓜來。”
“種倒不至於……”宋秋水笑嘻嘻的說道:“我二叔他們家院子東邊牆外種了幾個地瓜,我估摸熟了……弄來。要不早晚也得丟了,便宜了別人。”
宋青山於是又火急火燎的出去了。
柴米看的都覺得這老兩口真是慣著宋秋水,柴米都覺得這宋秋水要是要個星星,這倆老家夥都敢搭梯子去天上給摘下來。
不過柴米也不會覺得這樣子不好。
起碼,不缺父愛母愛。
宋秋水也能開心一些。這世界哪有什麽對錯呢,反正都是活著,自然是越開心越好了。
柴米前世在後廚做過零工,包餃子她很拿手,做菜的話,會做一些家常菜。
不一定特別好吃,但是比其他人倒是會強了很多。
而且別的不說,宋秋水家裏的佐料特別全。
不像柴米自己家裏,隻有醬油醋,鹽和十三香。
宋秋水家裏那瓶瓶罐罐的,老多了。佐料多,做出來的東西自然就會更好吃一些了。
魚做了四條,清蒸了,紅燒的,剁椒魚頭,還有一個水煮魚。
柴米覺得應該還湊合,味道不錯。不過當地沒有好辣椒,特別是那種小辣椒。隻有一些不太辣的綠辣椒,這方麵就會大打折扣了。
柴米前世吃水煮魚的時候,就特別喜歡裏邊的辣椒,那種辛辣的感覺,確實讓人舒服。
菜,基本就做好了。
不過主食,卻沒得。
直到宋秋水怒氣衝衝的跑了出去,過了一會兒,她才拿著幾個地瓜,罵罵咧咧的回來了:“我二叔純特麽有病呀,扣扣搜搜的,就幾個破地瓜,他還和我講道理,說什麽等以後長大了再吃,現在太小的話……我呸!這叫什麽話,種地瓜不就是為了吃的?要不種它幹啥?”
孟氏立刻不分青紅皂白的開始站隊宋秋水了:“可不是咋地,你二叔那個人,有時候也挺不是東西的。你說他家大業大的,差你那口地瓜嗎?他這就是欺負你爹沒本事呀……”
門外的宋青山一臉尷尬……
孟氏還不解氣,連宋青山一塊罵了:“宋青山,你看看。想當年,他二叔娶不起媳婦,還是咱們兩口子給張羅的。沒有我,他現在還打光棍呢,你說他現在連幾個地瓜都舍不得給,他這不是白眼狼,是什麽?”
宋青山哆嗦著嘴唇,沒敢回答。
畢竟宋青山去了才發現,那地瓜小的可憐,是小地瓜。
挖出來,隻有大拇指那麽大小,現在吃,確實有點糟蹋了。所以宋青山就也覺得好像自己兄弟說的有道理……
而且宋青書還承諾,到了地瓜長大了,一定都給宋秋水吃。
宋青山便沒有強借……
結果,宋秋水去了,連地瓜秧子都給扯了……
並且美其名曰:幫助二叔減負。
要不然二叔歲數大了,太累了。宋秋水幫著減負,宋青書應該感謝她才對。
至於宋青書有沒有感謝宋秋水,宋青山是不知道的。
宋秋水把地瓜全給扒出來,才湊了七八個大點的。不過大的也就隻有半捺長……
反正還是小地瓜。
頂多是矬子裏拔將軍了。
孟氏把宋秋水手裏的地瓜接過來,還特意看了看宋秋水的手,看見手上有塵土,她還特意吹了一下。
隨後拿著小地瓜又開始對宋青山進行輸出:“宋青山你看看,就這麽大點的小地瓜,你兄弟有啥不樂意給的?我還以為多大的地瓜,多值錢的玩意呢。就這小玩意,他是怎麽厚著臉皮,不給我閨女吃的。”
宋青山欲言又止,但是實在忍不住,便說了一句:“她二叔也不是說不給,就說地瓜太小了,容易不好吃。”
孟氏卻立刻來了火氣:“什麽地瓜小不好吃,她二叔嘴裏沒一句真的,他這麽忽悠你,你也信。她二叔就是看不起你,覺得你不行,才不給你的。我真就沒見過像你這麽沒能耐的老爺們兒,你要是村長,你看看她二叔的,別說是幾個地瓜,就是咱們閨女想吃一車地瓜,他都得洗幹淨了,送咱們家來。還是你沒能耐,啥也不是。”
“對對對。我啥也不是……”宋青山也不生氣,就是感覺有點鬱悶。
不過,宋青山已經習慣了……
心裏一麵嘮叨著自己這個老婆,越來越潑辣,一麵心裏自責剛剛確實臉皮不夠厚,沒能把地瓜給硬搶來。
還是自己的閨女宋秋水出手,硬搶來的地瓜。
所以說……
人,不能要臉……
宋青山解脫了自己的心理防線,於是就變得不那麽尷尬了。不過他剛想吃飯,宋秋水就又開始來了新的任務。
“爸,生個爐子,我要烤地瓜吃。”
宋秋水這麽一說,其他幾個人都有點懵了。
這可是夏天。
三伏天……
溫度熱的不行,生爐子就有點離譜了。
“你不嫌棄屋裏熱呀。”柴米有些不太滿意的說道:“你把地瓜扔灶膛裏烤吧。”
孟氏也勸說道:“秋水呀,這大熱天的,實在是熱的不行。生爐子屋裏不得熱的像蒸籠呀。柴米說的對,你還是把地瓜扔灶膛裏,一樣也可以的。”
宋青山剛要開口……
孟氏就罵道:“你閉嘴!還不是你沒能耐,閨女想烤地瓜,都沒地烤。”
宋青山:!!!
我可一句話沒說呢……
“啥也不是。你別吃飯了,給閨女烤地瓜吧。”孟氏冷著臉對宋秋水說道。
隨後立刻臉上笑成一朵花了對宋秋水說道:“閨女,魚都做好了。你和柴米吃飯去吧。這不用你忙活,讓你爹那個老不死的整就行。”
宋秋水覺得還好,便拉著柴米和柴秀去炕上吃飯了。
桌子早就放好了,魚也端了上來。
宋秋水拿起筷子嚐了一口。
隨後表情沉醉:“這粉條,是真好吃。”
柴米笑的不行:“吃魚,你吃啥粉條呢。”
紅燒魚裏邊放了一些粉條和豆腐,燉的比較熟,味道也非常好。
魚的清香,加上粉條的粘糊勁,宋秋水吃的的賊舒坦。
宋秋水吃了幾口,又跑到旁邊屋子拿出來幾瓶飲料,還有啤酒。
飲料和啤酒都是頭兩天宋秋水從二叔家賒來的。
宋秋水打開了一瓶大窯,嚐了一口便開始挑毛病:“有點無了巴圖的,不太好喝。”
柴米懟了懟她:“湊合著喝吧,你又沒花錢。”
“切!看不起誰呢?我賒來的,不得到時候還饑荒呀。”宋秋水倒是很看的開:“這個欠債還錢,天經地義。我這輩子還不起,我下輩子再還唄,反正這賬我早晚還,就看我二叔能不能活到那天了。”
柴米打趣道:“我估摸夠嗆了,你二叔都六十了,眼瞅了要不太行了。再過個十年八年的,他就沒了。到時候,你咋還他饑荒。”
“那我就不能以後上墳的時候多給他燒點呀……我到時候給他紮一個飛機,讓他在下邊開。”
估摸著是宋秋水直接把冰櫃裏的雪糕都給宋青書扔出來了,隨後就放個盆……
這種腦殘到了家的活,也隻有宋秋水幹出來了。
柴米提著魚,招呼宋秋水進屋去了。
心裏都不由得可憐起來宋青書了:“秋水呀,我覺得你應該以後對你二叔好點。你二叔,是個好人呀!”
宋秋水大手一揮:“放心吧,我和我二叔說過的,以後等我二叔死了那天,我指定多哭幾嗓子……”
“你可真會說話。”
“那是自然,我二叔當時都感動的跳起來了……”
“那指定的……換成我也得跳起來……”
揍她!!!
不過柴米估摸宋秋水她二叔是不會真生氣的,畢竟人活一輩子,可能就圖死了的時候,孝子賢孫多哭幾嗓子。
而老宋家人丁稀少,就剩下宋秋水這根獨苗了,而且似乎也隻有宋秋水具備那麽一丟丟給老宋家傳宗接代的希望了。
畢竟宋秋萍生了一個閨女是柴敏,沒有兒子。
柴有福,也就是柴米的二叔,在宋家人眼裏,雖然說是一個女婿半個兒,但是柴有福那聰明勁,可不是宋家能指望上的。
柴有福在柴家就是個靠吹牛逼活著的主,人家宋家自然也就不會指望他了。
柴米猜測,宋青山兩口子把宋秋水養的這麽強勢,沒準是想找個門當戶對的茬子人家,能幫著他倆,把家裏的門麵,撐起來。
古代有大戶人家撐門麵,找一贅婿。現代也這樣,沒太多區別。
“媽,我準備做個全魚宴。清蒸草魚,紅燒大鯉魚,熬一個鯽魚湯,再來個什麽魚頭來著?”宋秋水轉頭開始問柴米。
“剁椒魚頭。”柴米說道。
“啊,對。剁椒魚頭。”宋秋水說完便開始暢享未來:“媽,你給我準備材料去吧。我隻有魚,別的啥也沒有。”
孟氏懵了:“那吃魚還準備啥材料呀?”
以往吃魚,就是油炸一下得了。
今天一下子宋秋水說了四種做法,孟氏以前都沒聽過。
孟氏是土生土長的當地人,這裏雖說不是塞外苦寒之地,不過也不是什麽江南的魚米之鄉,更不是海邊,家家戶戶的也就逢年過節,吃點魚。
平時裏的主要肉食,全部都是豬肉。炒菜燉菜,一些豬肉或者豬油,便是足夠了。
這魚孟氏做過,就是油炸的,她可沒弄過什麽清蒸紅燒,而且也沒聽過別人家這麽做。所以宋秋水說的時候,孟氏才一臉懵逼的問要什麽材料。
宋秋水其實也不太懂要啥材料,這都是她昨晚聽柴米說的,不過宋秋水在不懂裝懂的道路上早已經一去不返了:“什麽花椒大料十三香,味精鹹鹽小蘇打,麻油醬油老陳醋,雞精澱粉白糖冰糖……對了,蔥花香菜也來點。”
“不是,要蔥花香菜幹啥?”孟氏一臉懵。
“做魚呀。媽你就去準備吧……”宋秋水隨後又說道:“去村裏誰家整點牛奶,加牛奶更好吃。”
“牛奶?”這句話讓在裏屋的宋青山都蒙圈了。
這個時代,可沒有袋裝的純牛奶。
要喝牛奶的話,得需要先找一頭母牛擠奶……
這也太要缺了吧!!!
宋青山一陣頭疼,這一會兒不會讓自己出去借牛奶吧。
可是不等他思考太多,宋秋水便驕橫的說道:“爸,你出去借點牛奶。”
宋青山隻好起身出去,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從村裏一家剛生了牛犢的母牛那裏,硬借來了一瓶子牛奶。
回來的時候,宋秋水的鏟子也早就被柴米接了過去。
地上還扔著幾條魚,估摸是宋秋水做的實在太難吃了,便生氣的扔了吧。
宋青山趕緊撿起來說道:“這好玩意扔了瞎了,要不咱們就喂狗吧。”
宋秋水家裏養了好幾條狗子,說起來喂狗,宋秋水便又來了精神,把做廢了的魚,都拿出去喂狗了。
不得不說。
狗子沒有挑食。
吃的賊歡。
宋秋水開心的不行,便又開始趾高氣揚起來:“柴米你看看,這狗子吃的舔嘴不落舌的,這就足可以證明,我做的東西,其實狗是吃的。並不是你剛剛說的:哎呀,秋水你做的啥玩意呀,狗都不吃!”
說完這個宋秋水又屁顛屁顛的跑過去,拉著柴米的胳膊說道:“快誇我。”
柴米無奈的白了宋秋水一眼,用手遮住宋秋水的臉說道:“別鬧了,油熱。燙著你的臉,你細皮嫩肉的,燙壞了我可包不起。”
宋秋水這才切了一聲,跑到了一旁。
做菜,宋秋水是不在行的。
於是她另辟蹊徑,決定做點主食。
“媽,咱們主食吃啥?”
“包餃子呀……”孟氏疑惑的說道。
剛剛已經說了一遍了。
“我不吃。我要吃烤地瓜。”宋秋水不滿意的說道。
“我都吃好幾頓餃子了,不吃了。我要吃烤地瓜。”
孟氏一臉無奈:我看你像個烤地瓜……
“問題……問題,咱家沒有地瓜呀。”
沒有地瓜……可難不倒宋秋水。
宋秋水於是開始招呼宋青山:“爹,我想吃烤地瓜。”
宋青山心裏唉聲歎氣,臉上卻一副諂媚的樣子:“閨女想吃啥,我就去給整去。閨女你放心,我馬上給你借幾個地瓜去,借不來,我就算種,我也先給你種出來幾個地瓜來。”
“種倒不至於……”宋秋水笑嘻嘻的說道:“我二叔他們家院子東邊牆外種了幾個地瓜,我估摸熟了……弄來。要不早晚也得丟了,便宜了別人。”
宋青山於是又火急火燎的出去了。
柴米看的都覺得這老兩口真是慣著宋秋水,柴米都覺得這宋秋水要是要個星星,這倆老家夥都敢搭梯子去天上給摘下來。
不過柴米也不會覺得這樣子不好。
起碼,不缺父愛母愛。
宋秋水也能開心一些。這世界哪有什麽對錯呢,反正都是活著,自然是越開心越好了。
柴米前世在後廚做過零工,包餃子她很拿手,做菜的話,會做一些家常菜。
不一定特別好吃,但是比其他人倒是會強了很多。
而且別的不說,宋秋水家裏的佐料特別全。
不像柴米自己家裏,隻有醬油醋,鹽和十三香。
宋秋水家裏那瓶瓶罐罐的,老多了。佐料多,做出來的東西自然就會更好吃一些了。
魚做了四條,清蒸了,紅燒的,剁椒魚頭,還有一個水煮魚。
柴米覺得應該還湊合,味道不錯。不過當地沒有好辣椒,特別是那種小辣椒。隻有一些不太辣的綠辣椒,這方麵就會大打折扣了。
柴米前世吃水煮魚的時候,就特別喜歡裏邊的辣椒,那種辛辣的感覺,確實讓人舒服。
菜,基本就做好了。
不過主食,卻沒得。
直到宋秋水怒氣衝衝的跑了出去,過了一會兒,她才拿著幾個地瓜,罵罵咧咧的回來了:“我二叔純特麽有病呀,扣扣搜搜的,就幾個破地瓜,他還和我講道理,說什麽等以後長大了再吃,現在太小的話……我呸!這叫什麽話,種地瓜不就是為了吃的?要不種它幹啥?”
孟氏立刻不分青紅皂白的開始站隊宋秋水了:“可不是咋地,你二叔那個人,有時候也挺不是東西的。你說他家大業大的,差你那口地瓜嗎?他這就是欺負你爹沒本事呀……”
門外的宋青山一臉尷尬……
孟氏還不解氣,連宋青山一塊罵了:“宋青山,你看看。想當年,他二叔娶不起媳婦,還是咱們兩口子給張羅的。沒有我,他現在還打光棍呢,你說他現在連幾個地瓜都舍不得給,他這不是白眼狼,是什麽?”
宋青山哆嗦著嘴唇,沒敢回答。
畢竟宋青山去了才發現,那地瓜小的可憐,是小地瓜。
挖出來,隻有大拇指那麽大小,現在吃,確實有點糟蹋了。所以宋青山就也覺得好像自己兄弟說的有道理……
而且宋青書還承諾,到了地瓜長大了,一定都給宋秋水吃。
宋青山便沒有強借……
結果,宋秋水去了,連地瓜秧子都給扯了……
並且美其名曰:幫助二叔減負。
要不然二叔歲數大了,太累了。宋秋水幫著減負,宋青書應該感謝她才對。
至於宋青書有沒有感謝宋秋水,宋青山是不知道的。
宋秋水把地瓜全給扒出來,才湊了七八個大點的。不過大的也就隻有半捺長……
反正還是小地瓜。
頂多是矬子裏拔將軍了。
孟氏把宋秋水手裏的地瓜接過來,還特意看了看宋秋水的手,看見手上有塵土,她還特意吹了一下。
隨後拿著小地瓜又開始對宋青山進行輸出:“宋青山你看看,就這麽大點的小地瓜,你兄弟有啥不樂意給的?我還以為多大的地瓜,多值錢的玩意呢。就這小玩意,他是怎麽厚著臉皮,不給我閨女吃的。”
宋青山欲言又止,但是實在忍不住,便說了一句:“她二叔也不是說不給,就說地瓜太小了,容易不好吃。”
孟氏卻立刻來了火氣:“什麽地瓜小不好吃,她二叔嘴裏沒一句真的,他這麽忽悠你,你也信。她二叔就是看不起你,覺得你不行,才不給你的。我真就沒見過像你這麽沒能耐的老爺們兒,你要是村長,你看看她二叔的,別說是幾個地瓜,就是咱們閨女想吃一車地瓜,他都得洗幹淨了,送咱們家來。還是你沒能耐,啥也不是。”
“對對對。我啥也不是……”宋青山也不生氣,就是感覺有點鬱悶。
不過,宋青山已經習慣了……
心裏一麵嘮叨著自己這個老婆,越來越潑辣,一麵心裏自責剛剛確實臉皮不夠厚,沒能把地瓜給硬搶來。
還是自己的閨女宋秋水出手,硬搶來的地瓜。
所以說……
人,不能要臉……
宋青山解脫了自己的心理防線,於是就變得不那麽尷尬了。不過他剛想吃飯,宋秋水就又開始來了新的任務。
“爸,生個爐子,我要烤地瓜吃。”
宋秋水這麽一說,其他幾個人都有點懵了。
這可是夏天。
三伏天……
溫度熱的不行,生爐子就有點離譜了。
“你不嫌棄屋裏熱呀。”柴米有些不太滿意的說道:“你把地瓜扔灶膛裏烤吧。”
孟氏也勸說道:“秋水呀,這大熱天的,實在是熱的不行。生爐子屋裏不得熱的像蒸籠呀。柴米說的對,你還是把地瓜扔灶膛裏,一樣也可以的。”
宋青山剛要開口……
孟氏就罵道:“你閉嘴!還不是你沒能耐,閨女想烤地瓜,都沒地烤。”
宋青山:!!!
我可一句話沒說呢……
“啥也不是。你別吃飯了,給閨女烤地瓜吧。”孟氏冷著臉對宋秋水說道。
隨後立刻臉上笑成一朵花了對宋秋水說道:“閨女,魚都做好了。你和柴米吃飯去吧。這不用你忙活,讓你爹那個老不死的整就行。”
宋秋水覺得還好,便拉著柴米和柴秀去炕上吃飯了。
桌子早就放好了,魚也端了上來。
宋秋水拿起筷子嚐了一口。
隨後表情沉醉:“這粉條,是真好吃。”
柴米笑的不行:“吃魚,你吃啥粉條呢。”
紅燒魚裏邊放了一些粉條和豆腐,燉的比較熟,味道也非常好。
魚的清香,加上粉條的粘糊勁,宋秋水吃的的賊舒坦。
宋秋水吃了幾口,又跑到旁邊屋子拿出來幾瓶飲料,還有啤酒。
飲料和啤酒都是頭兩天宋秋水從二叔家賒來的。
宋秋水打開了一瓶大窯,嚐了一口便開始挑毛病:“有點無了巴圖的,不太好喝。”
柴米懟了懟她:“湊合著喝吧,你又沒花錢。”
“切!看不起誰呢?我賒來的,不得到時候還饑荒呀。”宋秋水倒是很看的開:“這個欠債還錢,天經地義。我這輩子還不起,我下輩子再還唄,反正這賬我早晚還,就看我二叔能不能活到那天了。”
柴米打趣道:“我估摸夠嗆了,你二叔都六十了,眼瞅了要不太行了。再過個十年八年的,他就沒了。到時候,你咋還他饑荒。”
“那我就不能以後上墳的時候多給他燒點呀……我到時候給他紮一個飛機,讓他在下邊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