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振國家裏的地沒兩天工夫就收完了。


    剩下的事兒孫傳武不用管了,到時候打豆子的時候,村裏人都能過來搭把手,用不上孫傳武再跑一趟。


    回了家,四個大小夥子洗了澡,渾身幹爽的要命。


    十月份的秋天是有味道的,是那種豐收之後,萬物枯槁的味道。


    現在,就等那一場初雪,就可以進入貓冬生活了。


    說是貓冬,勤快點兒的一年四季都有活。


    他們這邊離林場近,有牛的可以去幹撈木頭的活,一個月也能混個五六十塊錢。


    幹上倆月,一大家子就能過一個肥年。


    這年頭窮人多,懶人更多。


    現在已經是十號了,天一天比一天冷。


    天還沒亮,拖拉機的聲音就響了。


    村子裏有一個脫粒機,是趙村長家的,他也不多收人家錢,就給個油錢他就跟著忙活。


    趙村長人緣兒很好,村民也擁戴,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人家真給老百姓辦事兒了。


    拖拉機一響,不少爺們兒就出了院子。


    誰家今天脫粒,靠聽聲音都能聽得到。


    這幾天他們吃飯也早,不到六點飯都吃完了,出了門兒,太陽已經冒頭了。


    孫傳武打著哈欠去了後麵做豆腐的老高家裏,今天早晨第一家就是老高家打豆子。


    院子裏站了不少人,男的女的都有。


    男的自覺的上了機器前麵,要麽就上了高高的豆子垛,女人則站在機器的另一頭,撐著袋子簸箕,裝著黃豆。


    金黃的豆粒順著機器的一頭滾落,然後被一鏟鏟裝進了袋子裏。


    豆子打完,就是水稻。


    這一忙活,一家接著一家,一直到了晚上七點多,孫傳武才捶著腰回了家。


    進了屋,老爺子說道:“你屋的鍋爐燒熱乎了,去洗個澡去。”


    孫傳武點了點頭,端起桌子上老爺子的茶杯咕嘟嘟的灌了一大口。


    “慢著點兒。”


    一抹嘴,孫傳武咧開嘴笑了笑。


    “真累。”


    老爺子嘿嘿直樂:“這好歹還有機器,以前打豆子的時候,都是人工在長垣打豆子,哪有機器。”


    “那時候天天掄的胳膊都木了,腰都直不起來。”


    孫傳武點了點頭:“倒也是,我記得我還跟著一塊兒幹來著,我爹天天嫌我沒有勁兒。”


    洗了澡,孫傳武打著哈欠去了老爺子那屋。


    屋裏看電視的人還沒走。


    村裏也不是誰和誰都和睦,買的鞋都不一定一樣大了,別說兩個不一樣的人了。


    不對付很正常。


    打了一圈兒招呼,孫傳武接過煙,然後上了炕坐在窗台上和大家夥一塊兒看電視。


    也就八點半的空檔,孫傳武家的電話響了。


    老爺子趕忙把聲音調小,然後拿起電話,屋裏的人也自覺的把嘴閉上,一言不發。


    “喂,我是紅旗村孫九道。”


    “孫老你好,我是臨市安集鎮的,您這邊能過來幫我們看看塋地不?”


    “住人了還是沒住人啊?”


    “住人了,祖墳,最近老是不順當,也不知道是咋回事兒了。”


    老爺子癟了癟嘴,對於這種一出事兒就怨爹娘埋的不好的人啊,他是一點兒好感都沒有。


    但是白送上門的錢他不能不賺,再說了,一旦真的是人家墳塋地出問題了呢。


    “行,你告訴我個地址,明天我就過去。”


    地址留下以後,老爺子補上了一句。


    “爺們兒,咱先說好了啊,你們那離我們這也不近,我孫子明天去啊,不管是不是你家塋地的事兒,這辛苦錢兒不能少了。”


    “放心吧老爺子,就算是不是塋地的事兒錢也不能少了,我打聽過了,十塊對不?”


    “對。”


    “那行,老爺子,你就放心大膽的讓小孫先生來就行,咱不是那種嘎咕人。”


    “那成,明天一早我就讓他過去。”


    掛了電話,老爺子放大了電視的聲音,然後把手裏的單子遞給了孫傳武。


    “看墳塋地的,你明天過去瞅瞅咋回事兒。”


    孫傳武掃了一眼地址,臨市安集鎮酒坊。


    收了單子,孫傳武伸了個懶腰。


    “明天早晨去唄?”


    老爺子點了點頭:“早點兒切(歇)著去吧,明天早晨康凱來了你倆吃了飯就走。”


    “行,那我睡覺去。”


    累了一天了,孫傳武也真是累了。


    趴在被窩裏抽了一根煙,孫傳武就安然入夢。


    第二天一大早,孫傳武就讓康凱從被窩裏拽了起來。


    看了眼座鍾,孫傳武一身起床氣沒地方撒。


    “這才五點半,你說你急啥。”


    “咱爺說了,一會兒人家還得打豆子,他得去幫忙,正好一塊兒吃了,省著廢兩遍事兒。”


    “行吧。”


    刷牙洗臉,孫傳武打著哈欠吃了飯。


    老爺子特意給孫傳武煮了倆鵝蛋的荷包蛋,吃完以後,老爺子就背著手出了屋。


    上了車,孫傳武精神了不少。


    開著車上了崗頂,九點過七分,倆人就到了地方。


    安集鎮是個大鎮子,比他們鎮大了不少。


    85年以後個體經濟就開了,安集鎮現在除了供銷社,還有倆商店。


    個人的和集體的在服務上明顯有很大的差異,這也是為什麽要開放個體經濟的一個原因之一。


    有句話說到好,不是自己家的那麽下力幹啥?


    那種有集體榮譽感的人不少,但是體量相較於勞苦大眾來說,也並不多。


    事主家姓楊,家裏的酒坊就在街麵上。


    孫傳武倆人一進屋,屋裏還有不少人打酒呢。


    老楊打量了眼孫傳武,笑著伸出了手:“孫先生?”


    孫傳武和老楊握了握手,笑著回應:“楊叔咋看出來是我的。”


    老楊笑著回道:“你身上有種和普通人不一樣的感覺,這玩意兒說不上來。”


    “媳婦兒啊,你先在這照看著,孫先生,咱先去後屋說。”


    領著孫傳武和康凱倆人進了後院兒,老楊給孫傳武倒上了茶葉水,然後遞給了孫傳武一根煙。


    老楊家裏的條件兒不錯,前後院兒都是新的大瓦房,開放個體經濟以後啊,富了很多人,也窮了不少人。


    “楊叔,你這邊最近是出啥事兒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爺爺,我是重生,真不是鬼上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濱城老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濱城老三並收藏爺爺,我是重生,真不是鬼上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