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1章 老卒
爺爺,我是重生,真不是鬼上身 作者:濱城老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雨淅淅瀝瀝的下了一夜,天蒙蒙亮才關閉了閥門,天地一片清明。
一大早,孫傳武帶著南誌遠倆就上了崗頂。
路過小平崗,孫傳武給南爺送了東西,然後開著車繼續往崗頂走。
車上還坐著一個穿著老式中山裝的男人,衣服的邊角已經開線了,卻洗的極其的幹淨。
這人是崗頂大頂子村兒的書記,姓郝。
郝書記今年五十來歲了,頭上已然有了些許的銀絲。
人如其姓,郝書記是個好人。
這年頭村官兒好人比壞人多得多,很多人都有著自己的信仰。
信仰這個東西,確實能夠貫穿一個人的一生。
到了大頂子,孫傳武把車停在一個小土房門口,土房不大,園子裏麵幹淨整潔。
院子裏,站了不少人,還搭著一個靈棚。
停了車,三個人往下搬著紙活,院子裏的人也跟著出來幫忙。
南誌賓還沒來,他在後麵用牛車拉著紙活,咋也得中午頭才能到。
看了眼供桌的擺設,孫傳武簡單的調整了一下,心中多少有些感慨。
死的老爺子姓付,這老爺子的一生也算是曲折的要命。
當年老爺子跟著少帥入關平亂,後來又跟著打了幾年日本兒,等解放戰爭的時候,老爺子帶著一個團直接投降。
沒兩年,他又跟著大部隊上了半島的戰場。
郝書記遞給孫傳武一根煙,對著靈棚搖了搖頭,重重的歎了口氣。
“付老爺子這一輩子不容易啊。”
孫傳武點了點頭,付老爺子的事兒四裏八鄉都知道。
他們都知道,這是個好人。
“郝書記,老爺子的事兒還沒信兒?”
郝書記苦笑著說道:“我去了縣裏,去了市裏,人家就一句話,得上報,得等著。”
“說難聽的,老爺子哪能排到人家前麵去?”
聽著郝書記的話,院子裏的村民不由得紅了眼。
一個大姐哽咽著說道:“俺家小兵得了腦炎,是付爺掏錢給治的,你說好人咋就不長命呢。”
“要不是付爺,俺家小兵早就沒了。”
“是啊,俺們家也是這樣,當年沒飯吃的時候,是付爺偷偷給了俺家二十斤地瓜幹兒,要是沒那二十斤地瓜幹兒,那年冬天我就餓死了。”
男人一麵說著一麵抹著眼淚,他哽咽著說道:“當年我爹還欺負過付爺,你說付爺就一點兒都不記恨我們呢。”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都是自發過來幫忙的。
而且,院子外麵還不斷有人往裏進,不少人跪下以後就開始嚎啕大哭,可以看得出來,這個老爺子骨子裏的善良。
世上不缺大惡,大善卻極其的少。
老爺子恰巧就是其中一個。
孫傳武沉吟了一會兒,腦子裏突然想到了趙德義。
趙德義是臨市的市長,這件事兒或許趙德義能夠幫得上忙。
不為別的,就為了老爺子這一輩子的善。
“這件事兒我想想辦法。”
郝書記紅著眼握住孫傳武的手:“傳武啊,麻煩你了。”
孫傳武搖了搖頭:“沒啥麻煩的,老爺子為了gi奮鬥了一輩子,咱不能讓他寒心。”
“就算是老爺子走了,咱們也得把這事兒講給老爺子聽,要不老爺子怎麽能安心上路?”
郝書記無奈的歎了口氣。
“哎。”
他看向靈棚裏大紅色的棺材,神色複雜。
“想當年的時候,老爺子差點兒被這些人折騰死。”
“我記得那年,老爺子被逼的沒辦法了,脫光了衣服就穿著一條褲衩,去了學校,站在了操場上的水泥台子上。”
“村裏人都在那看啊,他幹瘦的身上,一道道的疤,什麽刀的,槍的,基本都在胸前。”
“他哭著在那說啊,他說他打了一輩子仗,就會打仗,他從來沒把槍對準過自己人,為啥這麽對他。”
郝書記吐了口氣,微微揚起頭。
“我這輩子都忘不了他的那個眼神。”
“那種委屈,那種絕望,那種壓抑著的憤怒,讓我這一輩子都忘不了。”
“他還說,他可以死,但是他想死在戰場上,他不想就這麽不明不白的,讓鄉親們打死。”
郝書記自嘲的說道:“當年誰想那麽多啊,就想著隻要欺負別人,自己就不遭罪。”
“啥可憐啊,啥覺悟啊,隻要不是自己就行。”
“那一天,他看到我的時候,我才發現他的腰彎了不少。”
“他握著我的手,那雙眼睛渾濁了不少。”
“他說。。。”
“小郝啊,我,我想死在戰場上啊!”
“我委屈啊!”
孫傳武的心情有些沉重,付老爺子這種人並不在少數。
世界上有光就有暗,有些事兒去做得要個結果,要回報,有些事情不需要,對得起自己就行。
“放心吧郝書記,這事兒,我肯定盡力去辦。”
郝書記點了點頭,歎了口氣。
“傳武啊,你說今天下午指明路誰來啊,老爺子這一輩子也沒個孩子,家裏親戚當年都死光了,你說我給指明路行不行?”
還沒等孫傳武說話,郝書記就接著說道:“我和老爺子雖然沒有父子之名,但是當年老爺子也沒少幫襯我,我也算是他半個兒子吧。”
旁邊的一個漢子也舉起手:“我也行,我也能指明路,老爺子也沒少幫我!”
“我也能!”
“我也行!”
一個個人自告奮勇,孫傳武現在才明白,什麽叫做以德報怨。
老爺子這身德行,就足以讓孫傳武幫忙還一個幹淨的身份。
“就郝書記來吧。”
“大家夥不用爭,我知道你們的心情,老爺子還得有別的事兒需要處理,少不了麻煩你們。”
眾人點了點頭,孫傳武簡單囑咐了兩句,留下了南誌遠,開著車就往回走。
路上碰到南誌賓,孫傳武和南誌賓簡單說了兩句,然後下了山。
等到了家裏,老爺子眯著眼睛看著孫傳武,嘴角微微上揚,拿著蒲扇翻了個身兒。
點上一根煙,孫傳武也不知道趙德義能不能幫自己這個忙,趙德義要是不行,他就得麻煩別人。
這件事兒,必須要盡力去辦,要不自己良心難安。
深吸了口氣,孫傳武撥通了趙德義的電話。
#部分地方不連貫,改了好幾版,嗯,寫的什麽大家夥都知道,我就不說了。
一大早,孫傳武帶著南誌遠倆就上了崗頂。
路過小平崗,孫傳武給南爺送了東西,然後開著車繼續往崗頂走。
車上還坐著一個穿著老式中山裝的男人,衣服的邊角已經開線了,卻洗的極其的幹淨。
這人是崗頂大頂子村兒的書記,姓郝。
郝書記今年五十來歲了,頭上已然有了些許的銀絲。
人如其姓,郝書記是個好人。
這年頭村官兒好人比壞人多得多,很多人都有著自己的信仰。
信仰這個東西,確實能夠貫穿一個人的一生。
到了大頂子,孫傳武把車停在一個小土房門口,土房不大,園子裏麵幹淨整潔。
院子裏,站了不少人,還搭著一個靈棚。
停了車,三個人往下搬著紙活,院子裏的人也跟著出來幫忙。
南誌賓還沒來,他在後麵用牛車拉著紙活,咋也得中午頭才能到。
看了眼供桌的擺設,孫傳武簡單的調整了一下,心中多少有些感慨。
死的老爺子姓付,這老爺子的一生也算是曲折的要命。
當年老爺子跟著少帥入關平亂,後來又跟著打了幾年日本兒,等解放戰爭的時候,老爺子帶著一個團直接投降。
沒兩年,他又跟著大部隊上了半島的戰場。
郝書記遞給孫傳武一根煙,對著靈棚搖了搖頭,重重的歎了口氣。
“付老爺子這一輩子不容易啊。”
孫傳武點了點頭,付老爺子的事兒四裏八鄉都知道。
他們都知道,這是個好人。
“郝書記,老爺子的事兒還沒信兒?”
郝書記苦笑著說道:“我去了縣裏,去了市裏,人家就一句話,得上報,得等著。”
“說難聽的,老爺子哪能排到人家前麵去?”
聽著郝書記的話,院子裏的村民不由得紅了眼。
一個大姐哽咽著說道:“俺家小兵得了腦炎,是付爺掏錢給治的,你說好人咋就不長命呢。”
“要不是付爺,俺家小兵早就沒了。”
“是啊,俺們家也是這樣,當年沒飯吃的時候,是付爺偷偷給了俺家二十斤地瓜幹兒,要是沒那二十斤地瓜幹兒,那年冬天我就餓死了。”
男人一麵說著一麵抹著眼淚,他哽咽著說道:“當年我爹還欺負過付爺,你說付爺就一點兒都不記恨我們呢。”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都是自發過來幫忙的。
而且,院子外麵還不斷有人往裏進,不少人跪下以後就開始嚎啕大哭,可以看得出來,這個老爺子骨子裏的善良。
世上不缺大惡,大善卻極其的少。
老爺子恰巧就是其中一個。
孫傳武沉吟了一會兒,腦子裏突然想到了趙德義。
趙德義是臨市的市長,這件事兒或許趙德義能夠幫得上忙。
不為別的,就為了老爺子這一輩子的善。
“這件事兒我想想辦法。”
郝書記紅著眼握住孫傳武的手:“傳武啊,麻煩你了。”
孫傳武搖了搖頭:“沒啥麻煩的,老爺子為了gi奮鬥了一輩子,咱不能讓他寒心。”
“就算是老爺子走了,咱們也得把這事兒講給老爺子聽,要不老爺子怎麽能安心上路?”
郝書記無奈的歎了口氣。
“哎。”
他看向靈棚裏大紅色的棺材,神色複雜。
“想當年的時候,老爺子差點兒被這些人折騰死。”
“我記得那年,老爺子被逼的沒辦法了,脫光了衣服就穿著一條褲衩,去了學校,站在了操場上的水泥台子上。”
“村裏人都在那看啊,他幹瘦的身上,一道道的疤,什麽刀的,槍的,基本都在胸前。”
“他哭著在那說啊,他說他打了一輩子仗,就會打仗,他從來沒把槍對準過自己人,為啥這麽對他。”
郝書記吐了口氣,微微揚起頭。
“我這輩子都忘不了他的那個眼神。”
“那種委屈,那種絕望,那種壓抑著的憤怒,讓我這一輩子都忘不了。”
“他還說,他可以死,但是他想死在戰場上,他不想就這麽不明不白的,讓鄉親們打死。”
郝書記自嘲的說道:“當年誰想那麽多啊,就想著隻要欺負別人,自己就不遭罪。”
“啥可憐啊,啥覺悟啊,隻要不是自己就行。”
“那一天,他看到我的時候,我才發現他的腰彎了不少。”
“他握著我的手,那雙眼睛渾濁了不少。”
“他說。。。”
“小郝啊,我,我想死在戰場上啊!”
“我委屈啊!”
孫傳武的心情有些沉重,付老爺子這種人並不在少數。
世界上有光就有暗,有些事兒去做得要個結果,要回報,有些事情不需要,對得起自己就行。
“放心吧郝書記,這事兒,我肯定盡力去辦。”
郝書記點了點頭,歎了口氣。
“傳武啊,你說今天下午指明路誰來啊,老爺子這一輩子也沒個孩子,家裏親戚當年都死光了,你說我給指明路行不行?”
還沒等孫傳武說話,郝書記就接著說道:“我和老爺子雖然沒有父子之名,但是當年老爺子也沒少幫襯我,我也算是他半個兒子吧。”
旁邊的一個漢子也舉起手:“我也行,我也能指明路,老爺子也沒少幫我!”
“我也能!”
“我也行!”
一個個人自告奮勇,孫傳武現在才明白,什麽叫做以德報怨。
老爺子這身德行,就足以讓孫傳武幫忙還一個幹淨的身份。
“就郝書記來吧。”
“大家夥不用爭,我知道你們的心情,老爺子還得有別的事兒需要處理,少不了麻煩你們。”
眾人點了點頭,孫傳武簡單囑咐了兩句,留下了南誌遠,開著車就往回走。
路上碰到南誌賓,孫傳武和南誌賓簡單說了兩句,然後下了山。
等到了家裏,老爺子眯著眼睛看著孫傳武,嘴角微微上揚,拿著蒲扇翻了個身兒。
點上一根煙,孫傳武也不知道趙德義能不能幫自己這個忙,趙德義要是不行,他就得麻煩別人。
這件事兒,必須要盡力去辦,要不自己良心難安。
深吸了口氣,孫傳武撥通了趙德義的電話。
#部分地方不連貫,改了好幾版,嗯,寫的什麽大家夥都知道,我就不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