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秋。


    一輛火車慢悠悠的在夜幕中行駛。


    火車上的乘客大部分都已經睡著了。


    不過其中一位身著舊軍裝的年輕人,正的盯著窗外,如果能夠看到他的雙眼,可以明顯的看出呆滯的目光。


    年輕人名叫易中河,是最後一批從朝鮮撤回的軍人。


    不過這會的易中河可不是原來的易中河。


    身體還是那個身體,不過靈魂卻換成了一個後世的現代人。


    這會易中河還在懵逼狀態呢。


    沒事就喜歡看小說的他,也明白過來,他這是穿越了,而且是魂穿,占據了這個身體。


    他前世名叫易合,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之前是個大車司機。


    因為那幾年不可抗拒的因素,物流行業越來越難,不僅掙不到錢,還落得滿身是病。


    所以就把大車給賣了,回到老家的縣城。


    因為之前常年跑車,經常不在家,和媳婦的感情也不好,所以在口罩時代以前就離婚了,孩子也跟著媳婦生活。


    所以孤身一人的易合,每天閑著沒事,就看看電視,看看小說,刷刷小視頻,要不就去樓下茶室,喝茶打牌。


    他記得他就是點了一個外賣,怎麽就穿越過來了呢?


    這會他正消化著前身的記憶。


    前身名叫易中河,易合感覺這個名字怎麽這麽熟悉,不過沒有太在意,而是接著閱讀腦中的記憶。


    易中河今年24歲,是1934年生的人,也是個苦命的孩子。


    記憶中易中河就沒有過過什麽好日子,經曆了小日子入侵,光頭黨的統治,直到紅黨建立新國家。


    好不容易熬到解放,好日子來了,爹娘又先後在他17歲的時候病逝。


    村長是個退伍的軍人,見他一個大小夥子可憐,於是推薦他去當兵。


    易中河就在1951年去了部隊,當時正值抗美援朝時期,易中河的部隊被調到朝鮮。


    連長嫌棄他歲數小不讓他上戰場,把他給調到後勤幫忙。


    不過易中河機靈好學,會來事,跟著後勤的老兵,學了開車,修車的本事。


    直到1953年戰爭結束,易中河已經是熟練的駕駛員了。


    戰爭結束後,大部分的誌願軍撤回國內,但是為了支援朝鮮建設,還是留了一大批誌願軍在朝鮮進行支援工作。


    而易中河則是這些支援朝鮮的誌願軍中一員。


    後期國內調令,支援的誌願軍慢慢開始撤回國內,易中河則屬於最後一批被調回國的人。


    回到國內以後,易中河沒有繼續留在部隊,而是帶著兩個二等功,三個三等功提出了退伍。


    這個時代,到處都缺駕駛員,特別是技術過硬的駕駛員,所以他退伍後被安置在京城。


    他現在正是從東北前往京城的火車上。


    易合閱讀完易中河的記憶,不知道該說啥,也不知道是賺了還是賠了。


    穿到解放初期,還是1958年,這是什麽日子,明年就開始了長達三年的自然災害。


    由於當時國內風氣浮誇,國外老毛子關係的惡劣,再加上三年的全國大範圍的幹旱,導致糧食不足,餓殍遍野。


    後世作為一個八零後,可沒少聽家裏的老人說當時情況。


    不過好在易中河的這具身體,年輕力壯,而且作為一個從小生活在燕趙大地武術之鄉的人,也學了一身不俗的功夫。


    要不然也不能在戰爭都結束以後,還能在朝國立功。


    所以易合在心中盤算著,感覺還是賺了,他看過不少年代文和電視劇,這個時候,雖然生活質量不一定有後世好,娛樂也沒有後世那麽多,但是這個時代,有著這個時代的美好。


    更何況易中河比他年輕了20歲,而且身體素質比他前世要好多了。


    重活一世,白賺了幾十年,還有什麽不滿足的。


    想通了這些,易合也就放下了心裏的不安,在哪活不是活,指不定這輩子活的會更好。


    易合拎著隨身的挎包,側著身子從裏麵出來,準備去趟廁所,順便看看前身給他留了什麽東西。


    因為在記憶裏,易中河把身上的貴重東西都放在挎包裏。


    這會是午夜,所以車廂裏的人大部分都睡著了,即使沒有睡著的人,看著易中河身上的軍裝,也不會有什麽戒備。


    易合順利的來到廁所,火車上的廁所相對比較狹小,而且這具身體的身材高大,所以在廁所裏有點局部。


    開閘放水,易中河看著二弟,滿意的點點頭,這本錢相當的不錯,比前世強多了。


    放完水,正好看到廁所裏有塊鏡子,易合對著鏡子中陌生的臉,中二的說了句:“你好,我叫易中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我叫易中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晴瑤的小白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晴瑤的小白貓並收藏四合院:我叫易中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