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漕參政聽著是漕運衙門的二把手,實際是個文職差事,就跟在府堂、縣房上班的工作人員一樣,既沒有單獨衙署,也沒有專門保衛,最多出行有個四抬官轎,其之所以能拿捏青幫,無非是身上那套五品官服以及身後的漕運衙門起的威懾作用。
拋開官服和單位不談,他吳參政跟普通人有什麽區別?
對付普通人,當然得出動社團了。
這不比衙門見效快?
作為榮譽成員,青幫的事趙安可以問也可以不問,具體到漕運衙門這件事就可以不問,因為與他沒多大關係。
為何非要問,又給出個“餿主意”呢,因為趙安隱隱覺得這事可能就是他弄出來的。
搞不好就是他那一千兩議罪銀導致贖罪券價格瘋漲,漕運衙門那幫官員為了響應皇上號召,隻得拚命到處勒索弄錢。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主管漕運的衙門不把手伸向下轄運輸單位,往哪伸?
事實還真是如此。
就是他趙少君坑苦了青幫諸位“爺叔”們!
不僅坑自己人,也坑苦了上麵的大人們。
一個從九品小官都交了一千兩,上麵大人們要交多少?
甭管有罪沒罪,將來又是否準備犯罪,反正大江南北的官員這段時間都在拚命斂財,好按自己品級標準把議罪銀給交了。
尤其最新邸報刊了兩篇新聞報道。
一是閩浙總督伍拉納前番因治下邵武營守備餘朝武、營吏黃國材等侵餉冒領事,部議伍拉納不以實報當革職流放。
結果這位伍製台因向朝廷繳納議罪銀十三萬兩,上特命寬之。
另一則新聞也是來自福建,說福建水師提督黃仕簡因侵吞台灣軍需餉銀,部議死罪。
沒辦法,黃提督隻好學總督大人主動交銀,且一交就是二十萬兩,成了乾隆五十五年議罪銀榜單上的榜一大哥!
效果出奇的好,上命摘花翎,罰三年俸,留任。
黃提督一年合法收入是4200兩,一下交20萬兩,不吃不喝也得47年才能還清!
這錢哪來的?
皇上難道真不知道?
可事實不管是伍總督還是黃提督,都因交錢免罪。
這兩樁活生生的事實一經邸報公布,讓原本隻想應付一下的各地官員們瞬間跟打了雞血似的,一些地區甚至掀起了比比誰交的錢多的“運動”。
攀比之下,贖罪券的價格真就炒上了天。
連帶著漕運衙門這邊對青幫揚州分舵的勒索也從一萬六千兩變成了六萬兩。
真就一枝回旋鏢!
即便事情真是自己弄出來的,趙安也不可能出錢替分舵平事,除非他這個“少君”變“爺叔”,真正統領揚州分舵。
又沒法出麵跟漕運衙門打招呼,請人托人都托不到,那麽唯一的辦法就是發揮黑幫本質。
不是瞎搞,起一個投石問路效果。
如果那六萬兩是漕運總督要的,這事沒的商量,分舵這邊想辦法湊銀子就是。
如果是這位理漕參政背著總督大人要的,那這事就得說道說道了。
不是不給,但起碼打個對折是吧。
你吳參政真要心黑的沒邊,那就別怪幫裏兄弟天天給嫂夫人拎菜,替大公子背書包,替小姐買月事帶了。
這齷齪事還真就叫你吳參政沒辦法,誰讓這事是你背著總督大人幹的呢。
揚州分舵幾萬弟兄,你能抓幾個?
莫不成你吳大人真要把事搞大,傳到總督大人耳中?
辦法,趙安給了,幹不幹就是“爺叔”的事了。
張寶發不肯用這個辦法去探探這事的深淺,趙安真就愛莫能助。
爺叔很頭疼啊,因為這種公然威脅當官的事情,他打入青幫以來就沒幹過。
人吳大人可是正五品的朝廷命官,真能叫他們嚇到?
正猶豫時,丁先生突然想到什麽,若有所思道:“少君的法子倒不是不能做。”
“哪裏能做了?”
張寶發好奇看向石寺庵派下來的丁九。
丁九忙道:“爺叔,我在石寺庵時聽老太爺們說起過一件事,就是當年李衛公在時,總理事務大臣鄂爾泰的弟弟鄂爾奇仗著是戶部尚書、步軍統領,對李衛公諸多刁難,後來李衛公上書彈劾鄂爾奇壞法營私,先帝雍正爺看在鄂爾泰麵上赦了鄂爾奇,可爺叔你猜怎麽著?
那鄂爾奇一個月後就在家中被人勒死了!老太爺當時說這事就是李衛公讓咱們老幫主派人去幹的!”
事情到這還沒完呢,按丁九說法鄂爾泰這個大清朝的“宰相”明知弟弟是被李衛弄死的,可作為哥哥鄂爾泰愣是不敢報複李衛,還要舔著臉去巴結討好李衛這個外臣,你說怪不怪?
“還有這事?”
張寶發聽的目瞪口呆,轉念一想他這幾十年一直在“基層”打轉,沒進過六部也沒進過四寺庵,幫裏那些隱密事不知道也正常。
“李衛公是能人,狠人,他鄂爾泰就算是宰相又如何?還不是得怕咱李衛公!”
孫瑞說這話時一臉自豪。
“不,鄂爾泰不是怕李衛公,他是怕李衛公手裏的刀,這把刀就是咱們青幫。”
趙安輕笑一聲,“說句難聽點,當年雍正爺要不是有咱們青幫支持,他能鬥倒其他幾位阿哥?那鄂爾泰也是如此,就算他貴為總理事務大臣,官做的僅次於皇帝,可咱們青幫有百萬之眾,隻要咱們青幫想收拾他,總能找到機會弄死他,弄不死他,弄死他家人,弄死他的親信總成吧?除非他朝廷派兵把咱們給剿了,要不然咱們就跟附骨之蛆般盯著他,他能好受?”
“.”
張寶發這個“爺叔”被趙安這半開玩笑的話聽的竟是不敢吱聲。
丁九聽了這番話卻是說了個讓張寶發更吃一驚的事:“難怪庵裏有人說乾隆爺當年也怕李衛公,後來就想辦法把李衛公給毒死了。”
呃?
這什麽說道。
有說道的。
李衛在直隸總督任上感了風寒,當時才登基不久的乾隆帝聞訊立即派遣禦醫到府診治,結果禦醫走後的第三天,李衛因病去世,享年五十一。
這是巧合麽?
結合鄂爾泰這個宰相都怕李衛,那麽剛登基立足未穩的乾隆同樣怕李衛也不是不可能。
李衛有什麽能讓皇帝和宰相都怕的?
除了青幫這百萬幫眾,還有什麽!
拋開官服和單位不談,他吳參政跟普通人有什麽區別?
對付普通人,當然得出動社團了。
這不比衙門見效快?
作為榮譽成員,青幫的事趙安可以問也可以不問,具體到漕運衙門這件事就可以不問,因為與他沒多大關係。
為何非要問,又給出個“餿主意”呢,因為趙安隱隱覺得這事可能就是他弄出來的。
搞不好就是他那一千兩議罪銀導致贖罪券價格瘋漲,漕運衙門那幫官員為了響應皇上號召,隻得拚命到處勒索弄錢。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主管漕運的衙門不把手伸向下轄運輸單位,往哪伸?
事實還真是如此。
就是他趙少君坑苦了青幫諸位“爺叔”們!
不僅坑自己人,也坑苦了上麵的大人們。
一個從九品小官都交了一千兩,上麵大人們要交多少?
甭管有罪沒罪,將來又是否準備犯罪,反正大江南北的官員這段時間都在拚命斂財,好按自己品級標準把議罪銀給交了。
尤其最新邸報刊了兩篇新聞報道。
一是閩浙總督伍拉納前番因治下邵武營守備餘朝武、營吏黃國材等侵餉冒領事,部議伍拉納不以實報當革職流放。
結果這位伍製台因向朝廷繳納議罪銀十三萬兩,上特命寬之。
另一則新聞也是來自福建,說福建水師提督黃仕簡因侵吞台灣軍需餉銀,部議死罪。
沒辦法,黃提督隻好學總督大人主動交銀,且一交就是二十萬兩,成了乾隆五十五年議罪銀榜單上的榜一大哥!
效果出奇的好,上命摘花翎,罰三年俸,留任。
黃提督一年合法收入是4200兩,一下交20萬兩,不吃不喝也得47年才能還清!
這錢哪來的?
皇上難道真不知道?
可事實不管是伍總督還是黃提督,都因交錢免罪。
這兩樁活生生的事實一經邸報公布,讓原本隻想應付一下的各地官員們瞬間跟打了雞血似的,一些地區甚至掀起了比比誰交的錢多的“運動”。
攀比之下,贖罪券的價格真就炒上了天。
連帶著漕運衙門這邊對青幫揚州分舵的勒索也從一萬六千兩變成了六萬兩。
真就一枝回旋鏢!
即便事情真是自己弄出來的,趙安也不可能出錢替分舵平事,除非他這個“少君”變“爺叔”,真正統領揚州分舵。
又沒法出麵跟漕運衙門打招呼,請人托人都托不到,那麽唯一的辦法就是發揮黑幫本質。
不是瞎搞,起一個投石問路效果。
如果那六萬兩是漕運總督要的,這事沒的商量,分舵這邊想辦法湊銀子就是。
如果是這位理漕參政背著總督大人要的,那這事就得說道說道了。
不是不給,但起碼打個對折是吧。
你吳參政真要心黑的沒邊,那就別怪幫裏兄弟天天給嫂夫人拎菜,替大公子背書包,替小姐買月事帶了。
這齷齪事還真就叫你吳參政沒辦法,誰讓這事是你背著總督大人幹的呢。
揚州分舵幾萬弟兄,你能抓幾個?
莫不成你吳大人真要把事搞大,傳到總督大人耳中?
辦法,趙安給了,幹不幹就是“爺叔”的事了。
張寶發不肯用這個辦法去探探這事的深淺,趙安真就愛莫能助。
爺叔很頭疼啊,因為這種公然威脅當官的事情,他打入青幫以來就沒幹過。
人吳大人可是正五品的朝廷命官,真能叫他們嚇到?
正猶豫時,丁先生突然想到什麽,若有所思道:“少君的法子倒不是不能做。”
“哪裏能做了?”
張寶發好奇看向石寺庵派下來的丁九。
丁九忙道:“爺叔,我在石寺庵時聽老太爺們說起過一件事,就是當年李衛公在時,總理事務大臣鄂爾泰的弟弟鄂爾奇仗著是戶部尚書、步軍統領,對李衛公諸多刁難,後來李衛公上書彈劾鄂爾奇壞法營私,先帝雍正爺看在鄂爾泰麵上赦了鄂爾奇,可爺叔你猜怎麽著?
那鄂爾奇一個月後就在家中被人勒死了!老太爺當時說這事就是李衛公讓咱們老幫主派人去幹的!”
事情到這還沒完呢,按丁九說法鄂爾泰這個大清朝的“宰相”明知弟弟是被李衛弄死的,可作為哥哥鄂爾泰愣是不敢報複李衛,還要舔著臉去巴結討好李衛這個外臣,你說怪不怪?
“還有這事?”
張寶發聽的目瞪口呆,轉念一想他這幾十年一直在“基層”打轉,沒進過六部也沒進過四寺庵,幫裏那些隱密事不知道也正常。
“李衛公是能人,狠人,他鄂爾泰就算是宰相又如何?還不是得怕咱李衛公!”
孫瑞說這話時一臉自豪。
“不,鄂爾泰不是怕李衛公,他是怕李衛公手裏的刀,這把刀就是咱們青幫。”
趙安輕笑一聲,“說句難聽點,當年雍正爺要不是有咱們青幫支持,他能鬥倒其他幾位阿哥?那鄂爾泰也是如此,就算他貴為總理事務大臣,官做的僅次於皇帝,可咱們青幫有百萬之眾,隻要咱們青幫想收拾他,總能找到機會弄死他,弄不死他,弄死他家人,弄死他的親信總成吧?除非他朝廷派兵把咱們給剿了,要不然咱們就跟附骨之蛆般盯著他,他能好受?”
“.”
張寶發這個“爺叔”被趙安這半開玩笑的話聽的竟是不敢吱聲。
丁九聽了這番話卻是說了個讓張寶發更吃一驚的事:“難怪庵裏有人說乾隆爺當年也怕李衛公,後來就想辦法把李衛公給毒死了。”
呃?
這什麽說道。
有說道的。
李衛在直隸總督任上感了風寒,當時才登基不久的乾隆帝聞訊立即派遣禦醫到府診治,結果禦醫走後的第三天,李衛因病去世,享年五十一。
這是巧合麽?
結合鄂爾泰這個宰相都怕李衛,那麽剛登基立足未穩的乾隆同樣怕李衛也不是不可能。
李衛有什麽能讓皇帝和宰相都怕的?
除了青幫這百萬幫眾,還有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