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五十年代軍嫂(19)
快穿之顧七七的散裝人生 作者:雪花霜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顧七七長得好,個人形象十分突出,又一直走在時尚前端,也算家喻戶曉。
人前,她過足了風姿綽約女總裁的癮。
陳端的軍職也穩步上升。
現在年紀大些,倒是不出任務了。
轉眼就到了八零年。
顧七七望著日曆有些發呆。
跟前世完全不同了。
祖國的發展日新月異,節奏快得不行,一眨眼就一個樣,一條條好消息像排隊似的迫不急待公布。
最重要的是,她現在用上了全產業鏈國產手機了。
雖然功能不算多,可也小巧到了一手掌握的程度。
顧七七是開心的,開心得流淚,卻沒人能分享。
管他呢?
她一個人偷著樂。
壯壯還在軍校繼續攻讀呢,不過也快博士畢業了。
康康在清華讀計算機專業。
樂樂在清華讀飛機製造。
球球也爭氣,在北大攻讀法學。
顧七七也不管,現在學啥都好,都是給國家做貢獻。
她就是幾個兒子最堅實的後盾。
為什麽敢放如此豪言呢?
無它,集團發展得太好,底氣足著呢。
顧七七是知道感恩的。
集團員工很多都是當初的老鄉,起碼給他們提供一個工作機會。
老鄉們也一直感謝顧七七對屯子的照顧,沒有起刺的,相反,還處處護著顧七七。
站在頂樓的落地窗前,望著下麵的車水馬龍。
顧七七難得想起了從前。
當初害她的二賴子早就轉世了吧?
自從二賴子失蹤後,他那個老賴娘再也不敢逞凶鬥狠了,消停不少,顧七七也算間接造福鄰村了。
顧七七去年去香港開展會還意外得知了一個消息。
原主渣爹一家在船上還沒到達香港就團滅了。
據說得罪了船上的大人物,在船上就被正法了。
具體原因結果人家也隻當樂子隨便一說,顧七七也是無意間聽到的。
因為人家聊天時提了她渣爹和四姨太的大名。
據說還是那個四姨太惹出的禍端。
聽到這個消息,顧七七抿嘴輕輕一笑。
顧芳芝和原主可以含笑九泉了。
這日,陳端到家就神神秘秘的偷著樂。
顧七七一看,這是有好事啊。
“啥事呀?又要升官了?”
陳端一副你再猜的表情。
顧七七也順著她:“這麽說,不止升官?難道發財了?不太可能。猜不到,你直說吧。”
陳端一看顧七七沒猜到,就露出了得意的表情。
“七七,我不但升職了,還換防到了京城,高不高興?”
顧七七一愣:“京城?”
她真的好久沒去過了。
隨即,展顏一笑。
“當然高興了,這回孩子們回家可容易了。”
陳端什麽都沒看出來,還興奮得不行:“咱家孩子就是優秀、能力強,上大學都是自個兒去的,要不就是大的帶小的,真省心。”
就完就自顧自又笑了笑:“七七,上次你去京城還是壯壯小時候,都沒拍什麽照片做紀念,這回我們可得好好逛逛。”
顧七七笑著答應:“要買房子嗎?看樣子,以後得長住那裏,孩子們在那裏畢業,大概率也會留在京城定居。”
陳端笑的更諂媚了:“七七,娶你真是我的福氣,漂亮能幹,還會教孩子,前世也不知道我敲爛了幾百個木魚才攢下的運氣。”
顧七七溫柔一笑:“接著誇,這話聽著順耳。”
陳端臉皮也厚:“光說有什麽用,光順耳不虧了?得順心順意才行。”
說著,陳端一把抱起顧七七往臥室走去。
隨即臥室裏就傳來了低低的呻吟聲。
好在家裏一直就他們兩口子獨居。
既然是工作調動,還是早做打算。
顧七七雷厲風行的在京都買進了五套四合院,這個時候雖然漲價了,但是沒那麽離譜,而且房源還不少。
這個時候還沒有大平層的說法。
正好趁著沒有限購政策,顧七七一下子就買了整整五層,然後打通。
然後又馬不停蹄的在京城買了十幾個未來旺鋪,在上海買了五棟洋房花園和旺鋪。
她不像其他家長,非得東西攥在自己手裏才行。
所有房產直接寫兒子名字。
一方麵是讓孩子學會理財,另一方麵是想讓孩子明白家中財力。
孩子們在物質和精神上都富足,人生不用走彎路,後背挺得更直。
等全部收拾好,都過了一年。
顧七七自己住的四合院最大,反正她又把種菜的愛好撿了起來。
其實國家一直想尋找當時的捐贈人,可惜線索太少,而且方向跑偏了。
國家認為捐贈人對雍和宮那麽了解,明顯就是附近的居民,或是修建雍和宮的工人及家屬。
反正查了許多,也一無所獲。
顧七七也苟得隱秘,這事兒就不了了之了。
也就裝有她模糊不清腳印拓本的檔案袋上,多了【絕密】兩個字而已。
一九九七年,香港回歸,舉國歡騰。
一九九九年,澳門回歸,又是舉國歡慶。
顧七七隻會更高興,看著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她無時無刻不滿心歡喜。
她現在已經半退休了。
主要是孫子、孫女太多。
這時候的人都沒有做單身貴族的想法,都早早的成家立業。
除了陳正,其他孩子找的都是京城本地的大學同學。
顧七七看過就同意了,這種事她不參與,好賴都是自己選的。
巧合的是,老二的對象是熟人之女,就是陳端戰友邱強的小女兒。
陳正也是自己挑的,部隊裏的軍醫,還是東北大院裏的青梅竹馬。
顧七七很喜歡這個姑娘,長得好,性格爽快大氣,討人喜歡。
反正結婚後全部分家出去單過,兄弟之間的關係就非常和睦。
過年、過節、周末有空,一大家子就會回到四合院聚聚,倒也其樂融融。
陳端一生都十分愛重顧七七,老兩口一輩子都沒紅過臉。
他大多數情況下都順著顧七七,七七也心疼陳端的不容易,凡事也不較真,這一生,她過得美滿和樂。
顧七七一直活到2028年,九十歲才過世。
陳端哭得痛徹心扉。
他也快百歲了,身體也是油盡燈枯之相。
於是,沒一個月也跟著顧七七一起過世了。
陳正剛處理完媽媽的喪事回到部隊大院。
還沒從悲傷中恢複過來,又收到父親過世的噩耗。
頓時受不住打擊,人都晃了。
警衛員嚇了一跳,趕忙上前扶住首長。
他今年七十一,不年輕了,這一串串的打擊,有些承受不住。
陳川今年六十九歲,是一名院士。
乍然聽到父親過世的消息,無聲的淚流滿麵。
陳朗也是院士,今年六十五歲,卻依然奮鬥在設計第一線。
接到家裏電話時,正在開會,木愣愣的樣子,把同事、學生嚇壞了。
陳恩今年六十四歲,還沒到退休年齡,也忙著呢。
他小兒子一直養在老父親身邊,所以陳恩接到消息極快,受到的打擊極大。
太突然,哭著就急忙往家趕去。
一家人又因為喪事齊聚一堂。
陳端的喪事和顧七七的喪事不同,國家要出麵的。
他一生都奉獻了給祖國、人民,是一名偉大的戰士。
喪事過後,陳家長孫叫住傷心的爸爸。
“這是什麽?”陳正一時摸不著頭腦。
眼前是一個密封的盒子,看不出材質。
“爺爺死前給我的,我沒打開過。”
“你爺爺有什麽遺言嗎?”邊接過盒子邊詢問令他驕傲的長子。
“有,說是隻允許你一個人看,看過後自己決定。”
“你爺爺什麽時候有這東西,我怎麽不知道?”陳正完全不知道這東西的存在,還如此神秘。
“爺爺說,是奶奶留給他的,他並不知道裏麵是什麽,總之全是按奶奶意願留下的話。”
陳正心事重重的打開了盒子。
頗費了一番力氣。
倒不用暴力破開,而是花了些巧思。
隻不過看過媽媽留給他的信後,陳正的眼睛瞪得好似兩隻大銅鈴。
眼中盡是不可思議,好似天方夜譚。
驚得他呆立原地、久久不語……
人前,她過足了風姿綽約女總裁的癮。
陳端的軍職也穩步上升。
現在年紀大些,倒是不出任務了。
轉眼就到了八零年。
顧七七望著日曆有些發呆。
跟前世完全不同了。
祖國的發展日新月異,節奏快得不行,一眨眼就一個樣,一條條好消息像排隊似的迫不急待公布。
最重要的是,她現在用上了全產業鏈國產手機了。
雖然功能不算多,可也小巧到了一手掌握的程度。
顧七七是開心的,開心得流淚,卻沒人能分享。
管他呢?
她一個人偷著樂。
壯壯還在軍校繼續攻讀呢,不過也快博士畢業了。
康康在清華讀計算機專業。
樂樂在清華讀飛機製造。
球球也爭氣,在北大攻讀法學。
顧七七也不管,現在學啥都好,都是給國家做貢獻。
她就是幾個兒子最堅實的後盾。
為什麽敢放如此豪言呢?
無它,集團發展得太好,底氣足著呢。
顧七七是知道感恩的。
集團員工很多都是當初的老鄉,起碼給他們提供一個工作機會。
老鄉們也一直感謝顧七七對屯子的照顧,沒有起刺的,相反,還處處護著顧七七。
站在頂樓的落地窗前,望著下麵的車水馬龍。
顧七七難得想起了從前。
當初害她的二賴子早就轉世了吧?
自從二賴子失蹤後,他那個老賴娘再也不敢逞凶鬥狠了,消停不少,顧七七也算間接造福鄰村了。
顧七七去年去香港開展會還意外得知了一個消息。
原主渣爹一家在船上還沒到達香港就團滅了。
據說得罪了船上的大人物,在船上就被正法了。
具體原因結果人家也隻當樂子隨便一說,顧七七也是無意間聽到的。
因為人家聊天時提了她渣爹和四姨太的大名。
據說還是那個四姨太惹出的禍端。
聽到這個消息,顧七七抿嘴輕輕一笑。
顧芳芝和原主可以含笑九泉了。
這日,陳端到家就神神秘秘的偷著樂。
顧七七一看,這是有好事啊。
“啥事呀?又要升官了?”
陳端一副你再猜的表情。
顧七七也順著她:“這麽說,不止升官?難道發財了?不太可能。猜不到,你直說吧。”
陳端一看顧七七沒猜到,就露出了得意的表情。
“七七,我不但升職了,還換防到了京城,高不高興?”
顧七七一愣:“京城?”
她真的好久沒去過了。
隨即,展顏一笑。
“當然高興了,這回孩子們回家可容易了。”
陳端什麽都沒看出來,還興奮得不行:“咱家孩子就是優秀、能力強,上大學都是自個兒去的,要不就是大的帶小的,真省心。”
就完就自顧自又笑了笑:“七七,上次你去京城還是壯壯小時候,都沒拍什麽照片做紀念,這回我們可得好好逛逛。”
顧七七笑著答應:“要買房子嗎?看樣子,以後得長住那裏,孩子們在那裏畢業,大概率也會留在京城定居。”
陳端笑的更諂媚了:“七七,娶你真是我的福氣,漂亮能幹,還會教孩子,前世也不知道我敲爛了幾百個木魚才攢下的運氣。”
顧七七溫柔一笑:“接著誇,這話聽著順耳。”
陳端臉皮也厚:“光說有什麽用,光順耳不虧了?得順心順意才行。”
說著,陳端一把抱起顧七七往臥室走去。
隨即臥室裏就傳來了低低的呻吟聲。
好在家裏一直就他們兩口子獨居。
既然是工作調動,還是早做打算。
顧七七雷厲風行的在京都買進了五套四合院,這個時候雖然漲價了,但是沒那麽離譜,而且房源還不少。
這個時候還沒有大平層的說法。
正好趁著沒有限購政策,顧七七一下子就買了整整五層,然後打通。
然後又馬不停蹄的在京城買了十幾個未來旺鋪,在上海買了五棟洋房花園和旺鋪。
她不像其他家長,非得東西攥在自己手裏才行。
所有房產直接寫兒子名字。
一方麵是讓孩子學會理財,另一方麵是想讓孩子明白家中財力。
孩子們在物質和精神上都富足,人生不用走彎路,後背挺得更直。
等全部收拾好,都過了一年。
顧七七自己住的四合院最大,反正她又把種菜的愛好撿了起來。
其實國家一直想尋找當時的捐贈人,可惜線索太少,而且方向跑偏了。
國家認為捐贈人對雍和宮那麽了解,明顯就是附近的居民,或是修建雍和宮的工人及家屬。
反正查了許多,也一無所獲。
顧七七也苟得隱秘,這事兒就不了了之了。
也就裝有她模糊不清腳印拓本的檔案袋上,多了【絕密】兩個字而已。
一九九七年,香港回歸,舉國歡騰。
一九九九年,澳門回歸,又是舉國歡慶。
顧七七隻會更高興,看著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她無時無刻不滿心歡喜。
她現在已經半退休了。
主要是孫子、孫女太多。
這時候的人都沒有做單身貴族的想法,都早早的成家立業。
除了陳正,其他孩子找的都是京城本地的大學同學。
顧七七看過就同意了,這種事她不參與,好賴都是自己選的。
巧合的是,老二的對象是熟人之女,就是陳端戰友邱強的小女兒。
陳正也是自己挑的,部隊裏的軍醫,還是東北大院裏的青梅竹馬。
顧七七很喜歡這個姑娘,長得好,性格爽快大氣,討人喜歡。
反正結婚後全部分家出去單過,兄弟之間的關係就非常和睦。
過年、過節、周末有空,一大家子就會回到四合院聚聚,倒也其樂融融。
陳端一生都十分愛重顧七七,老兩口一輩子都沒紅過臉。
他大多數情況下都順著顧七七,七七也心疼陳端的不容易,凡事也不較真,這一生,她過得美滿和樂。
顧七七一直活到2028年,九十歲才過世。
陳端哭得痛徹心扉。
他也快百歲了,身體也是油盡燈枯之相。
於是,沒一個月也跟著顧七七一起過世了。
陳正剛處理完媽媽的喪事回到部隊大院。
還沒從悲傷中恢複過來,又收到父親過世的噩耗。
頓時受不住打擊,人都晃了。
警衛員嚇了一跳,趕忙上前扶住首長。
他今年七十一,不年輕了,這一串串的打擊,有些承受不住。
陳川今年六十九歲,是一名院士。
乍然聽到父親過世的消息,無聲的淚流滿麵。
陳朗也是院士,今年六十五歲,卻依然奮鬥在設計第一線。
接到家裏電話時,正在開會,木愣愣的樣子,把同事、學生嚇壞了。
陳恩今年六十四歲,還沒到退休年齡,也忙著呢。
他小兒子一直養在老父親身邊,所以陳恩接到消息極快,受到的打擊極大。
太突然,哭著就急忙往家趕去。
一家人又因為喪事齊聚一堂。
陳端的喪事和顧七七的喪事不同,國家要出麵的。
他一生都奉獻了給祖國、人民,是一名偉大的戰士。
喪事過後,陳家長孫叫住傷心的爸爸。
“這是什麽?”陳正一時摸不著頭腦。
眼前是一個密封的盒子,看不出材質。
“爺爺死前給我的,我沒打開過。”
“你爺爺有什麽遺言嗎?”邊接過盒子邊詢問令他驕傲的長子。
“有,說是隻允許你一個人看,看過後自己決定。”
“你爺爺什麽時候有這東西,我怎麽不知道?”陳正完全不知道這東西的存在,還如此神秘。
“爺爺說,是奶奶留給他的,他並不知道裏麵是什麽,總之全是按奶奶意願留下的話。”
陳正心事重重的打開了盒子。
頗費了一番力氣。
倒不用暴力破開,而是花了些巧思。
隻不過看過媽媽留給他的信後,陳正的眼睛瞪得好似兩隻大銅鈴。
眼中盡是不可思議,好似天方夜譚。
驚得他呆立原地、久久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