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欣然應允。


    雖然人老,但荀子心可不老,打扮打扮,穿著一身紺色帛衣,束了朱帶,肅然有威儀,帶著幾個弟子,跟著殷靈毓一行人出城遊玩。


    殷靈毓還是黑衣,荀子也不免好奇,眼見他腕上一條褪色的修補過的發帶,也多看了幾眼。


    “主君!主君!”連帛本是說要去打些獵物來烤了吃,此刻卻不要命的駕馬往回狂奔:“主君!那邊有人叫虎給咬了!虎我射了,人我不會救!”


    他是真搞不明白那些草藥,隻能把傷口一勒就往回跑搬救兵了。


    連帛的聲音還未落下,殷靈毓已高高揚起一隻手,連帛會意的跳下馬,畢竟是出遊,他們隻帶了兩匹馬來,另一匹馬背上全是幹糧行李。


    “徑直向前!有片梅林便是!”連帛補充道。


    殷靈毓應了聲,抓住馬韁,拎著應急的小藥箱翻身上馬,黑衣獵獵,向前疾馳,馬蹄踏碎一地青草,濺起細碎的泥點。


    荀子望著她遠去的背影,有些愣怔,轉頭看向跳下馬背後走過來牽另一匹馬,準備帶他們過去的連帛。


    “殷玨他,一直如此麽?”


    雖然能從各地聽聞殷玨的事跡,知道他總是行醫救人,樂善好施,但終究沒有親眼所見來的真切而動人心弦。


    “主君向來如此。”連帛理所當然:“我也是被主君在毒蛇嘴裏救回來的。”


    “今日終見‘仁者愛人’四字,不在口舌。”荀子帶著弟子邁步跟上連帛,連帛勸道:“先生,您年紀大了,不如在此稍候,我等去去就回。”


    荀子一擺手,不滿又灑脫:“老夫雖老,尚能疾行!”


    連帛無法,隻能帶著他們開始往事發的地方找過去。


    殷靈毓策馬疾馳,遠遠看見了林間景象。


    林間空地上,一名獵戶打扮的男子倒伏在地,不住哀嚎,右腿血肉模糊,看不清傷口在何處,腿根纏著草繩,勒的很緊。


    一旁,一頭斑斕猛虎已氣絕,喉間和腹部都插著箭矢,人和虎身上都有鮮血汩汩流出,浸濕了草地。


    殷靈毓跳下馬三步並作兩步上前,打開了藥箱。


    另一邊,林間難行,草木葳蕤,荀子被請上了馬背,看著牽馬佩劍的連帛,拉著付綢,走的自然又如履平地的林雀,還有時不時薅一把不知道什麽草的祝好,沉吟片刻,開始旁敲側擊。


    雖然這樣非君子所為,但他實在是很好奇啊!


    殷玨他,到底是一個什麽樣的人?


    年幼卻從容,淡然灑脫,清冷透徹,但又有著美好執著的熾烈理想,並會付諸於行動。


    荀子等人趕到時,殷靈毓已處理完畢,正扶那獵戶靠坐在樹下,腿上清洗過,敷了以前做好的藥粉和臨時采摘的止血草藥,祝好趕緊把手裏的草藥挑出來遞過去:“主君,這裏還有一些。”


    殷靈毓接過去用藥杵碾了,又往一些細碎的小傷口上上了一些藥。


    獵戶掙紮著要磕頭,嘴裏念叨著:“多謝恩公!多謝您!某家這條命是您給的!”


    殷靈毓摁住他:“勿要亂動,安心養傷,你家在何處?”


    “在東南三裏外桑林間,某是蘭陵醞村人,某家中有自釀的蘭陵美酒,可做酬謝!”獵戶感激道。


    殷靈毓把藥上完,婉拒道:“無妨,連帛,送他回家吧。”


    “這如何使得!”


    看獵戶這副誓要報恩的樣子,殷靈毓便指了指死虎:“虎皮歸你,虎骨我要入藥,如何?”


    獵戶這下才安心不少:“全給您都應當!”


    “虎皮還是留著給你養傷罷,下次勿要冒進。”殷靈毓抬腿往荀子這邊走,連帛已經利落地割斷幾根藤蔓,三兩下編成一個網,把網掛在馬身側,然後和林雀一起將獵戶抱進去躺在藤網中。


    連帛去送人,他們也不好遠走,就近找了一處空地坐下休憩,荀子從付綢連帛他們口中問出來的不多,幹脆直接和殷靈毓打聽起來。


    “殷玨小友,你這醫術,亦是民家所授?”


    “算是。”殷靈毓攤開手:“民家一切為民,醫術自然亦在其中。”


    荀子咂摸了一下。


    這殷玨口中的民家,似乎更像是百家爭鳴又融合的產物?


    也不知是避世隱居在何處,能養出這樣的人來,他倒是想拜訪一番。


    “也是,救人之術,不分流派,隻是若是醫家邀你,你還是該應下。”


    反正也沒人規定隻能學一家的理念不是?醫家子弟還是份不錯的人脈的。


    殷靈毓自然也明白荀子這是好話,笑著答應了,林雀已經拎了兩隻野兔回來,眾人便忙碌起來。


    出遊踏青,還是要吃好喝好嘛!


    荀子吃著兔腿,看著躍動的火苗,吹著微風,聽著和殷玨的門客混熟了的弟子嬉笑著玩鬧,突然就放鬆下來。


    罷了,自己擔心那麽多做什麽呢?想著楚國,想著弟子,想著立言,想著明天,卻很少想著現在快不快樂。


    前幾日殷玨所說,隻爭朝夕,他好像明白了。


    蘭陵近日成了楚國士人學子聚集之地,民家殷玨在此處會友論學,荀子不兩日也帶著弟子加入,到現在,道家鶡冠子,法家屍子,都陸續來了此處。


    就連縱橫家的春申君,楚國令伊,黃歇,也大張旗鼓趕來此處,一為論道,二為招攬,雖然楚國排外,但這樣盛名在外的人才,楚國自然也不願放過。


    用不用得上另說,先把人留住再說。


    何況看這情況,他們引進的人才荀子,都快被這殷玨勾跑了,他們再不拿點態度出來,損失估計小不了。


    黃歇其實算不上縱橫家,而是搞政治的,奈何這個時期的政治大多便是合縱連橫,一同抗秦,再加之黃歇門下的門客中也有不少縱橫家子弟,因此,黃歇也就成了縱橫家在楚國的代表人物。


    不過,黃歇終究是掌權的令伊,出行一次頗費周折,等他到了蘭陵,都過了兩三月,該到的人基本上都到的差不多了,有些人甚至已經離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快穿:每次都是地獄開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音冰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音冰兒並收藏快穿:每次都是地獄開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