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賬冊
快穿:每次都是地獄開局 作者:音冰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常遇春在一個月後還是病了。
病情來勢洶洶,不知道到底是疫病還是風寒,是突然開始燒起來的,下人發現時已經燒的渾身滾燙,嚇得常茂連夜找郎中,請禦醫。
最終是殷靈毓帶著江晚月,抱著箱子,一針皮試一針肌肉注射,把常遇春又給拉了回來。
子時過半,人最困的時候,兩個姑娘的發都是拿著素簪低低一盤,抱著藥和針劑,坐在一起等皮試結果,就沒有人能把苛責說得出口,不端莊又怎麽樣呢?不得體又能如何呢?
人命關天的時候,真的也還要要求人必須儀容得體嗎?
常茂親手從下人手上端過兩件外披,雙手遞上去。
對兩個足可以當妹妹甚至女兒的女子。
他從前不會如此,女子麽,在南宋開始,或者更早的時候,就開始更趨近於賢內助,主內,主相夫教子,也許還是會被敬重,可卻也僅限於內宅,很多男子自詡大丈夫,能做出事業,能在外走動,就不會正視其能力和本事。
換而言之,很難平等的去看待和相交。
但依然有人是優秀到可以突破這個默認的規則的,比如馬秀英,比如殷靈毓,比如如今的江晚月。
常茂這個腰彎的心甘情願。
天亮了,常遇春也終於退熱了,迷迷糊糊一睜眼睛,一臉擔憂,身著便衣的大哥大嫂,眼睛紅紅的兒子女兒,還有正給他取針的殷靈毓和另一個小丫頭。
常遇春滿臉迷茫。
發生什麽事了?他不就是累了睡的早了點嗎?
常茂見父親醒來,眼眶一熱,趕忙上前握住他的手:“爹,您可算醒了,您這一病可把我們都嚇壞了。”
常遇春還是一臉懵,扭頭看向朱元璋和馬秀英:“上位,娘娘?你們怎麽也來了?”
“再不來,咱都怕見不著你了。”朱元璋心有餘悸,見常遇春醒來,心裏的那種隱隱的慌亂終於消散,勉強笑了笑:“醒了就好,咱給你批病假,好好養著。”
殷靈毓和江晚月把最後幾根針取下來放到盒子裏,給旁人讓開了地方。
江晚月後知後覺的開始緊張,抬手抓住殷靈毓的衣角,另一隻手還抱著注射器和抗生素的盒子。
雖然圖紙和方法都是殷靈毓給她的,但她也是全程跟著跑下來,做下來的,現在也真真切切出了效果,自然是心潮澎湃。
常遇春聽聞自己原來是在生死線上走了一遭,才遲鈍的發現自己的身體狀況,越想越腦袋像漿糊一樣,眼瞅著是剛退了燒,還糊塗著,朱元璋又關心了兩句,也沒再多逗留,起身趁著還趕得上時間,回去上朝了。
隻是剛一下朝便將江晚月傳喚了來,將這救命的神藥大蒜素上上下下問了個遍,連沒有拿出來的稀釋後靜脈滴注都給問了出來,最後沉吟半晌,把人丟進了太醫院去。
沒辦法,目前看來是隻有江晚月和殷靈毓會,江太醫雖然也有陪女兒上門拜訪過,答謝過殷靈毓對自家女兒的救命之恩,卻沒有在這上麵精心鑽研,現在還在外麵查著成親年齡和近親成婚的事情,朱元璋不得不為自家人和老夥計們打算。
更何況有一個殷靈毓在前,那麽一個女禦醫也並非不能接受。
朱元璋就這麽把自己給說服了,江晚月樂的找不著北。
這是真被帶飛!
實在是太感謝殷姐姐了!
爹爹多少次感歎自己在岐黃一道頗有天分,尤其是辨別藥材,增減配比,對她又是足夠的寵愛和教導,江晚月怎麽能不生出野心來?
多虧當天她勇敢上去問!這些天也勤勤懇懇研究這些提取出來的藥!
看著江晚月行了禮退出去,朱元璋微微一歎,也覺得有些疲憊起來,拿了兩口那精致的茶味點心塞進嘴裏,對著一邊的賬本發呆。
哪怕開業前幾天做了些什麽優惠活動,看起來在貼錢賺吆喝,但這一個月下來,這本賬也把朱元璋看的無所適從。
利潤真的很高,高到繳納完商稅還有那麽那麽多,朱元璋已經開始覺得商稅太低了,可轉念一想,那些走街串巷的貨郎,三十稅一又不低了起來。
的確是味道不錯,但怎麽就能賣出幾乎一兩銀子一盒的天價來了?
他這麽兩口下去,也就是塞個牙縫,趕上飽飽吃了一頓鴨油燒餅配鴨羹的銀錢了。
看到了這本昨日才遞上來的賬本,朱元璋本來稍微理解了一些的商業,又開始出現了更多的問題。
朱元璋就那麽看著那本賬冊。
賬冊甚至還做的是表格,清晰明了,明晃晃地告訴他,即便沒有偷工減料,做生意也是一個短短一月狂攬上萬銀子的可怕事物。
朱元璋在打天下的過程中,對於手下的燒殺搶掠都是能管教則管教,因此,在民間一直有著不低的呼聲和支持,隻有對於外族才會來上一些搜刮,他一直以為那就已經足夠暴利了。
卻沒想到,哪怕合法合規,殷靈毓還能給他這麽大一個驚喜。
或者說,驚嚇。
他從前對於商業的看法未免太淺薄而浮於表麵,太過於輕視和排斥。
還有應天府周邊,關於這些點心的原材料,價格雖然浮動不大,但也能看得出是花了大筆銀錢去收購,去將銀子流通到了百姓手中的。
而且,除了標兒之外的幾個兒子,現在日日跑到養濟院去給別人當小老師,隻為了在點心鋪子裏有著隨吃隨取,現點現做的權限,不僅讀書比從前認真,對於民生的了解也比從前深。
給朱元璋的感覺是,這個生意被殷靈毓做的利用到了最大化,卻絲毫不見損傷民利。
畢竟如果真的家中揭不開鍋的人家,隻會前去應聘做工,而不是買價格這樣高的小點心。
朱樉朱棡他們幾個,也未必能這麽屈尊降貴,去養濟院裏耗費時間。
養濟院其實也有自己的賬本,朱元璋同樣看過,花銷如預期中一般並不太高,隻是目前還隻是在應天府中試行,如果普及到整個大明,還是需要多監察,監管。
病情來勢洶洶,不知道到底是疫病還是風寒,是突然開始燒起來的,下人發現時已經燒的渾身滾燙,嚇得常茂連夜找郎中,請禦醫。
最終是殷靈毓帶著江晚月,抱著箱子,一針皮試一針肌肉注射,把常遇春又給拉了回來。
子時過半,人最困的時候,兩個姑娘的發都是拿著素簪低低一盤,抱著藥和針劑,坐在一起等皮試結果,就沒有人能把苛責說得出口,不端莊又怎麽樣呢?不得體又能如何呢?
人命關天的時候,真的也還要要求人必須儀容得體嗎?
常茂親手從下人手上端過兩件外披,雙手遞上去。
對兩個足可以當妹妹甚至女兒的女子。
他從前不會如此,女子麽,在南宋開始,或者更早的時候,就開始更趨近於賢內助,主內,主相夫教子,也許還是會被敬重,可卻也僅限於內宅,很多男子自詡大丈夫,能做出事業,能在外走動,就不會正視其能力和本事。
換而言之,很難平等的去看待和相交。
但依然有人是優秀到可以突破這個默認的規則的,比如馬秀英,比如殷靈毓,比如如今的江晚月。
常茂這個腰彎的心甘情願。
天亮了,常遇春也終於退熱了,迷迷糊糊一睜眼睛,一臉擔憂,身著便衣的大哥大嫂,眼睛紅紅的兒子女兒,還有正給他取針的殷靈毓和另一個小丫頭。
常遇春滿臉迷茫。
發生什麽事了?他不就是累了睡的早了點嗎?
常茂見父親醒來,眼眶一熱,趕忙上前握住他的手:“爹,您可算醒了,您這一病可把我們都嚇壞了。”
常遇春還是一臉懵,扭頭看向朱元璋和馬秀英:“上位,娘娘?你們怎麽也來了?”
“再不來,咱都怕見不著你了。”朱元璋心有餘悸,見常遇春醒來,心裏的那種隱隱的慌亂終於消散,勉強笑了笑:“醒了就好,咱給你批病假,好好養著。”
殷靈毓和江晚月把最後幾根針取下來放到盒子裏,給旁人讓開了地方。
江晚月後知後覺的開始緊張,抬手抓住殷靈毓的衣角,另一隻手還抱著注射器和抗生素的盒子。
雖然圖紙和方法都是殷靈毓給她的,但她也是全程跟著跑下來,做下來的,現在也真真切切出了效果,自然是心潮澎湃。
常遇春聽聞自己原來是在生死線上走了一遭,才遲鈍的發現自己的身體狀況,越想越腦袋像漿糊一樣,眼瞅著是剛退了燒,還糊塗著,朱元璋又關心了兩句,也沒再多逗留,起身趁著還趕得上時間,回去上朝了。
隻是剛一下朝便將江晚月傳喚了來,將這救命的神藥大蒜素上上下下問了個遍,連沒有拿出來的稀釋後靜脈滴注都給問了出來,最後沉吟半晌,把人丟進了太醫院去。
沒辦法,目前看來是隻有江晚月和殷靈毓會,江太醫雖然也有陪女兒上門拜訪過,答謝過殷靈毓對自家女兒的救命之恩,卻沒有在這上麵精心鑽研,現在還在外麵查著成親年齡和近親成婚的事情,朱元璋不得不為自家人和老夥計們打算。
更何況有一個殷靈毓在前,那麽一個女禦醫也並非不能接受。
朱元璋就這麽把自己給說服了,江晚月樂的找不著北。
這是真被帶飛!
實在是太感謝殷姐姐了!
爹爹多少次感歎自己在岐黃一道頗有天分,尤其是辨別藥材,增減配比,對她又是足夠的寵愛和教導,江晚月怎麽能不生出野心來?
多虧當天她勇敢上去問!這些天也勤勤懇懇研究這些提取出來的藥!
看著江晚月行了禮退出去,朱元璋微微一歎,也覺得有些疲憊起來,拿了兩口那精致的茶味點心塞進嘴裏,對著一邊的賬本發呆。
哪怕開業前幾天做了些什麽優惠活動,看起來在貼錢賺吆喝,但這一個月下來,這本賬也把朱元璋看的無所適從。
利潤真的很高,高到繳納完商稅還有那麽那麽多,朱元璋已經開始覺得商稅太低了,可轉念一想,那些走街串巷的貨郎,三十稅一又不低了起來。
的確是味道不錯,但怎麽就能賣出幾乎一兩銀子一盒的天價來了?
他這麽兩口下去,也就是塞個牙縫,趕上飽飽吃了一頓鴨油燒餅配鴨羹的銀錢了。
看到了這本昨日才遞上來的賬本,朱元璋本來稍微理解了一些的商業,又開始出現了更多的問題。
朱元璋就那麽看著那本賬冊。
賬冊甚至還做的是表格,清晰明了,明晃晃地告訴他,即便沒有偷工減料,做生意也是一個短短一月狂攬上萬銀子的可怕事物。
朱元璋在打天下的過程中,對於手下的燒殺搶掠都是能管教則管教,因此,在民間一直有著不低的呼聲和支持,隻有對於外族才會來上一些搜刮,他一直以為那就已經足夠暴利了。
卻沒想到,哪怕合法合規,殷靈毓還能給他這麽大一個驚喜。
或者說,驚嚇。
他從前對於商業的看法未免太淺薄而浮於表麵,太過於輕視和排斥。
還有應天府周邊,關於這些點心的原材料,價格雖然浮動不大,但也能看得出是花了大筆銀錢去收購,去將銀子流通到了百姓手中的。
而且,除了標兒之外的幾個兒子,現在日日跑到養濟院去給別人當小老師,隻為了在點心鋪子裏有著隨吃隨取,現點現做的權限,不僅讀書比從前認真,對於民生的了解也比從前深。
給朱元璋的感覺是,這個生意被殷靈毓做的利用到了最大化,卻絲毫不見損傷民利。
畢竟如果真的家中揭不開鍋的人家,隻會前去應聘做工,而不是買價格這樣高的小點心。
朱樉朱棡他們幾個,也未必能這麽屈尊降貴,去養濟院裏耗費時間。
養濟院其實也有自己的賬本,朱元璋同樣看過,花銷如預期中一般並不太高,隻是目前還隻是在應天府中試行,如果普及到整個大明,還是需要多監察,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