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你說咋弄就咋弄
重生70,彌補老婆和女兒 作者:房車齊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刑不可知,威不可測。
是好是壞,領導一句話就能決定,不製定嚴格,看得見摸得著的標準,就好似擁有了自由裁量權。
自由裁量權的目的,本是為了讓判決更加靈活,提高效率,當法律條文含糊,不好判斷的時候,作為補充。
可卻也給了掌握此法人濫用的權力,放在受害人的身上,會毀掉這人的一生。
“關於招待所的日常事務,再有職工的工作準則,我會盡快將標準寫出來,到時嚴格按照上麵的要求規範執行。”陳浩道。
“這些東西,必須白紙黑字的寫下來,不能讓職工去猜,也是對管理人員的限製,這樣才能提升招待所,食堂的效率,提高招待所和食堂的服務水平。”
紅旗招待所和食堂,可能不是第一個搞標準化的,但陳浩能確保,卻是第一個將標準化寫的詳詳細細,並且落到實處的!
跟其他招待所不一樣,有不同的地方,才有宣傳的點。
有宣傳了,才能撈到各種支持。
“不要看這些地方是小細節,但做好了,能給紅旗生產隊帶來不小的好處。”陳浩道,“不說其他方麵,就說農業生產資料,化肥,薄膜,種子,農機等,這些東西緊張的不得了,特別是如今分田到戶,還有大棚種植的推廣。”
“花山公社對這些生產資料的需求很高,縣裏那邊能動用一些人脈關係,可也很有限,還得是省裏發話,才能給紅旗生產隊,給花山公社批更多的生產資料。”
“將來從紅旗生產隊走出去的村民,去縣裏發展,去市裏發展,跟別的單位合作,紅旗生產隊就是最好的名片,一說是紅旗生產隊的,人就願意相信你,比介紹信都好使,這些東西,都要能預料的到才行。”
提到溫州人,都知道做生意很厲害,提到福建人,就知道很有闖勁,提到上海人,都知道很精明,提到四川人,都知道很吃苦耐勞,提到廣東人,都知道很會養生。
地域歧視,或者是地域標簽,不對,可既然存在這個東西,就表明有一定的道理。
壞的標簽,都厭惡。
好的標簽,都喜歡。
陳浩想給紅旗生產隊打造標簽,就從這會兒開始,從分田到戶,從招待所和食堂開始。
“分田到戶了,各家各戶都想要化肥,要薄膜,這些的確是不夠。”陳洪興道,“要是省裏能發話,給我們多批些生產資料,真是解決了大問題。”
“隻不過因為招待所建的好,食堂建的好,省裏就會給我們多批些農業生產資料,會這麽關照?”
陳洪興有點想不明白其中的邏輯。
這其中似乎沒有什麽關聯的地方啊。
“舉個例子,比方你一個兒子,明顯可以看的出來他是塊讀書的料,你願不願意在他身上多投些成本?私下多給他弄點好吃的,補充營養,讓他有體力和精神,把心思放到學習上,田地裏有活,不讓他幹活,好好在家用心的讀書,他要買個什麽東西,隻要不是太過分,就同意了?”陳浩道。
“其他的兒子學習成績不行,提這些要求,你肯定是不可能答應吧,就這個學習成績好的兒子,願意偏袒。”
“那是肯定的啊,學習成績好,是能分配工作的,高考不是恢複了嗎?陳小婷就到大城市去讀大學了,等大學讀完,就是幹部了,多有出息?比當農民要好多了,能吃商品糧,端鐵飯碗,還有麵子,是管人的,不像是農民,在泥巴地裏跟莊稼打交道,一年忙到頭還,沒幾個錢。”陳洪興想都沒想,認真的點頭。
“學習成績好,是讀書苗子,就是砸鍋賣鐵也要讓他去讀,地裏的莊稼可以不用管,隻要能上大學,能做幹部,騎在我頭上拉屎撒尿都行。”
陳小婷通過讀書,上了大學,就在身邊發生的,讓紅旗生產隊的不少人,對讀書的好處有了更深的認知。
一些原本不讓女娃上學,覺得女娃上學沒啥用,最後便宜的還是外人的,也鬆了口,願意讓女娃上學。
這裏頭,當然也有紅旗生產隊日子好過的原因。
要是放之前,還都是搞集體,沒弄分田到戶,沒副業那會兒,別說女娃,就是一些男娃,也得回家幫著生產。
“一樣的道理,這個心理放在分田到戶,大棚種植上,也是可以用的,紅旗生產隊搞分田到戶,搞大棚種植,搞副業,帶著村民致富,在領導的眼中,就是優秀的娃,是可以培養的娃,肯定會私下給優待。”陳浩道。
陳洪興還是似懂非懂。
不過他也沒多深究,“行,你說咋樣弄就咋樣弄,你說的話,做的事,總歸不會有錯。”
想不通,不明白其中的邏輯,幹脆就不想了,丟給陳浩,自己按照陳浩的話去做,去執行就行了。
“招待所,食堂這邊,差不多弄好了,就剩下些被褥,床單,還有鍋碗瓢盆之類的,職工也招收好了,什麽時候讓他們過來工作?”陳洪興問道。
招待所和食堂的職工,已經走了程序,招收好了。
“明天中午吧,就在食堂,一起吃個飯,然後跟他們談談。”陳浩道,“招待所和食堂正式開張,對外營業的日子,定在一個星期之後,到時把公社的領導邀請過來,一起搞個儀式。”
開張儀式。
得留影。
動工儀式可以沒領導,但開張儀式,得把領導喊過來,這也是分潤功勞,主動給公社的領導一些露臉的機會。
“行,我去安排這些事。”陳洪興點頭。
陳浩說好的事,他直接去做,不用想,他很樂意。
“還是跟農作物打交道方便,跟人打交道是真麻煩。”出去的時候,陳洪興感歎著說了句。
回了家後,陳浩忙著寫職工行為規範、招待所標準規範、食堂標準規範。
對人和事,都提出要求,設定標準和參考。
這東西好寫的很。
先前陳浩就已經寫了一部分,這會兒不過是再完善完善。
《紅旗生產隊職工行為規範》裏頭,對職工的職業道德,工作紀律,儀容儀表,健康安全,等地方,都做了要求。
這些地方再細分。
《紅旗生產隊招待所標準規範》裏頭,則是對設施標準,服務標準,衛生標準等,做了規定。
《紅旗生產隊食堂標準規範》,對設備使用,衛生清潔,食材采購等,做了規定。
“浩哥,你在寫什麽呢?”正寫著,陳傳福跑了過來。
是好是壞,領導一句話就能決定,不製定嚴格,看得見摸得著的標準,就好似擁有了自由裁量權。
自由裁量權的目的,本是為了讓判決更加靈活,提高效率,當法律條文含糊,不好判斷的時候,作為補充。
可卻也給了掌握此法人濫用的權力,放在受害人的身上,會毀掉這人的一生。
“關於招待所的日常事務,再有職工的工作準則,我會盡快將標準寫出來,到時嚴格按照上麵的要求規範執行。”陳浩道。
“這些東西,必須白紙黑字的寫下來,不能讓職工去猜,也是對管理人員的限製,這樣才能提升招待所,食堂的效率,提高招待所和食堂的服務水平。”
紅旗招待所和食堂,可能不是第一個搞標準化的,但陳浩能確保,卻是第一個將標準化寫的詳詳細細,並且落到實處的!
跟其他招待所不一樣,有不同的地方,才有宣傳的點。
有宣傳了,才能撈到各種支持。
“不要看這些地方是小細節,但做好了,能給紅旗生產隊帶來不小的好處。”陳浩道,“不說其他方麵,就說農業生產資料,化肥,薄膜,種子,農機等,這些東西緊張的不得了,特別是如今分田到戶,還有大棚種植的推廣。”
“花山公社對這些生產資料的需求很高,縣裏那邊能動用一些人脈關係,可也很有限,還得是省裏發話,才能給紅旗生產隊,給花山公社批更多的生產資料。”
“將來從紅旗生產隊走出去的村民,去縣裏發展,去市裏發展,跟別的單位合作,紅旗生產隊就是最好的名片,一說是紅旗生產隊的,人就願意相信你,比介紹信都好使,這些東西,都要能預料的到才行。”
提到溫州人,都知道做生意很厲害,提到福建人,就知道很有闖勁,提到上海人,都知道很精明,提到四川人,都知道很吃苦耐勞,提到廣東人,都知道很會養生。
地域歧視,或者是地域標簽,不對,可既然存在這個東西,就表明有一定的道理。
壞的標簽,都厭惡。
好的標簽,都喜歡。
陳浩想給紅旗生產隊打造標簽,就從這會兒開始,從分田到戶,從招待所和食堂開始。
“分田到戶了,各家各戶都想要化肥,要薄膜,這些的確是不夠。”陳洪興道,“要是省裏能發話,給我們多批些生產資料,真是解決了大問題。”
“隻不過因為招待所建的好,食堂建的好,省裏就會給我們多批些農業生產資料,會這麽關照?”
陳洪興有點想不明白其中的邏輯。
這其中似乎沒有什麽關聯的地方啊。
“舉個例子,比方你一個兒子,明顯可以看的出來他是塊讀書的料,你願不願意在他身上多投些成本?私下多給他弄點好吃的,補充營養,讓他有體力和精神,把心思放到學習上,田地裏有活,不讓他幹活,好好在家用心的讀書,他要買個什麽東西,隻要不是太過分,就同意了?”陳浩道。
“其他的兒子學習成績不行,提這些要求,你肯定是不可能答應吧,就這個學習成績好的兒子,願意偏袒。”
“那是肯定的啊,學習成績好,是能分配工作的,高考不是恢複了嗎?陳小婷就到大城市去讀大學了,等大學讀完,就是幹部了,多有出息?比當農民要好多了,能吃商品糧,端鐵飯碗,還有麵子,是管人的,不像是農民,在泥巴地裏跟莊稼打交道,一年忙到頭還,沒幾個錢。”陳洪興想都沒想,認真的點頭。
“學習成績好,是讀書苗子,就是砸鍋賣鐵也要讓他去讀,地裏的莊稼可以不用管,隻要能上大學,能做幹部,騎在我頭上拉屎撒尿都行。”
陳小婷通過讀書,上了大學,就在身邊發生的,讓紅旗生產隊的不少人,對讀書的好處有了更深的認知。
一些原本不讓女娃上學,覺得女娃上學沒啥用,最後便宜的還是外人的,也鬆了口,願意讓女娃上學。
這裏頭,當然也有紅旗生產隊日子好過的原因。
要是放之前,還都是搞集體,沒弄分田到戶,沒副業那會兒,別說女娃,就是一些男娃,也得回家幫著生產。
“一樣的道理,這個心理放在分田到戶,大棚種植上,也是可以用的,紅旗生產隊搞分田到戶,搞大棚種植,搞副業,帶著村民致富,在領導的眼中,就是優秀的娃,是可以培養的娃,肯定會私下給優待。”陳浩道。
陳洪興還是似懂非懂。
不過他也沒多深究,“行,你說咋樣弄就咋樣弄,你說的話,做的事,總歸不會有錯。”
想不通,不明白其中的邏輯,幹脆就不想了,丟給陳浩,自己按照陳浩的話去做,去執行就行了。
“招待所,食堂這邊,差不多弄好了,就剩下些被褥,床單,還有鍋碗瓢盆之類的,職工也招收好了,什麽時候讓他們過來工作?”陳洪興問道。
招待所和食堂的職工,已經走了程序,招收好了。
“明天中午吧,就在食堂,一起吃個飯,然後跟他們談談。”陳浩道,“招待所和食堂正式開張,對外營業的日子,定在一個星期之後,到時把公社的領導邀請過來,一起搞個儀式。”
開張儀式。
得留影。
動工儀式可以沒領導,但開張儀式,得把領導喊過來,這也是分潤功勞,主動給公社的領導一些露臉的機會。
“行,我去安排這些事。”陳洪興點頭。
陳浩說好的事,他直接去做,不用想,他很樂意。
“還是跟農作物打交道方便,跟人打交道是真麻煩。”出去的時候,陳洪興感歎著說了句。
回了家後,陳浩忙著寫職工行為規範、招待所標準規範、食堂標準規範。
對人和事,都提出要求,設定標準和參考。
這東西好寫的很。
先前陳浩就已經寫了一部分,這會兒不過是再完善完善。
《紅旗生產隊職工行為規範》裏頭,對職工的職業道德,工作紀律,儀容儀表,健康安全,等地方,都做了要求。
這些地方再細分。
《紅旗生產隊招待所標準規範》裏頭,則是對設施標準,服務標準,衛生標準等,做了規定。
《紅旗生產隊食堂標準規範》,對設備使用,衛生清潔,食材采購等,做了規定。
“浩哥,你在寫什麽呢?”正寫著,陳傳福跑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