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權和使用權有啥區別?”陳傳福沒搞明白這一點。


    不隻是他,好多人也沒搞明白這一點。


    哪怕是分田到戶了,還以為產權也是自己的。


    “就比方這把凳子。”陳浩拍了拍自己屁股底下的凳子,“是我的,但是我可以借給你,你可以拿回家去自己坐,可什麽時候我想收回來,你就得要還給我。”


    “還有這樣的事?”陳傳福吃了一驚。


    他有些慌張,“這麽說田地不是農民的,還是生產隊和公社的?到時候生產隊和公社不讓咱們種地了怎麽辦,是不是又要收回去了?就沒有田地可以種了。”


    田地就是農民心目中的底氣,有了田地,別的不說,至少能種糧食,能吃飽肚子,隻要能夠解決溫飽問題,心裏就沒有那麽的慌張。


    沒了田地,心裏就沒譜。


    “你不要慌張,產權不在農民個人的手中,但是在集體的手上,這麽多田地,自然不可能不給農民種,真要不給農民種,那不得出大亂子了?”陳浩說道。


    “把產權放在集體的手上,也是為了杜絕一些情況,比方防止田地被農民拿去售賣,連最基本的保障都沒有了,那怎麽搞?”


    “土地的產權在集體手上,個人輕易不能變賣,才能防止出現大量失去土地的失地農民產生。”


    土地集體所有製,有利有弊,就看從哪些方麵去看。


    集體所有製,產權在集體的手上,從理論上來講,集體的每個人都有份,國家能很好的調節土地的分配。


    從辯證的角度去看,誰掌握了土地的分配權,誰就掌握了財富的密碼。


    這個不隻是在土地集體所有製方麵,包括在其他集體所有製方麵,也是一樣的道理,誰的再好聽,都是人民的,都是集體的,可如果分配權不在人民的手上,人民也不過是佃戶。


    真的擁有者是掌握分配權力的人。


    另一方麵來講,土地集體所有製,實際是一種防呆機製,萬一有的農民覺得自己有能力幹別的行業,能發大財,幹脆將手裏的田地給賣了,結果高估了自己的本事,做別的不行,再回頭,卻沒有退路了,連基本解決溫飽的條件都沒有。


    這類呆子稍微多點,到時肯定會聚在一起,鬧起來,會增加社會的不穩定因素。


    “分田到戶,總的來說肯定是好的,單積極性這方麵而言,就能讓田地的產量得到比較大的提升。”陳浩說道。


    他及時終止了先前的話題,沒在就土地使用權和所有權這方麵的問題,跟陳傳福繼續聊,而是轉向別的方向。


    “我對你是比較放心的,所以也願意給你提供一份工作,你要是不想走太遠,紅旗生產隊這邊的招待所要人,你可以在招待所這邊做事。”


    “一個月工資差不多20塊錢,這隻是暫時的,後續工資肯定還會提升。”


    “20塊錢已經不少了,還能提?”陳傳福問道。


    “肯定會提的,招待所和食堂都是要盈利的,盈利越豐厚,職工的工資肯定也會跟著水漲船高。”陳浩點頭。


    “紅旗生產隊是第1個搞分田到戶的,也算是第1個比較集中搞大棚種植的,一步領先便能夠步步領先,將來紅旗生產隊的發展勢頭,肯定跟大多數的農村不一樣。”


    “憑借著第1個搞大棚,第1個搞分田到戶,獲得的關注將會是全國性的,到時候到紅旗生產隊來參觀的單位會不少,包括來參觀的領導幹部,還有個人,同樣也會不少,這些人過來都得要吃喝拉撒,招待所和食堂就能產生利潤。”


    政治地位是可以產生經濟效益的。


    最通俗的一個例子就是做幹部,往上爬,有了政治地位後,就能夠帶來源源不斷的經濟收益。


    放在其它方麵也是一樣的道理。


    隨著社會的開放,人口的流動性增大,到紅旗生產隊來參觀的人會越來越多,完全可以將紅旗生產隊發展為一個旅遊景點。


    陳浩對這些都有計劃。


    一步步的來,將紅旗生產隊發展為自己的基地,不單單是農業基地,還得是其它方麵的!


    第一個搞分田到戶,不僅僅是讓紅旗生產隊的村民吃飽肚子,還能為紅旗生產隊帶來豐厚的後續經濟收益!


    紅旗生產隊村民的都得感謝他。


    “你要是對做飯方麵感興趣,想要到城裏去待著,看看城裏的景象,我也可以安排,華山飯店和興盛酒樓都還可以安人進去。”陳浩又道。


    “當然,去飯館不一定是要做飯,包括管理,也同樣也需要人,到縣裏的飯館去工作,一個月的工資比生產隊的招待所這邊要高些,能有三四十塊錢。”


    “另外,逢年過節也會發些福利,有油,有米,有肉,有時候也會發紅包。”


    聽到陳浩的描述,陳傳福已經驚呆了。


    他知道陳浩這幾年日子好過了不少,在長豐縣那邊負責2家飯館的生意,,可再具體一些的內容,就不太清楚了。


    可沒想到陳浩本事這麽強,隨便就能夠安排他到長豐縣的飯館工作,一個月的工資還不低,能有三四十塊錢,逢年過節的還會發福利。


    福利還這麽豐厚!


    “不是說壯勞力得要留在生產隊,不能去城裏嗎?安排我去城裏工作,會不會讓浩哥你難做?”陳傳福問道。


    他生怕給陳浩添麻煩。


    “規定是死的,人是活的。”陳浩道。


    他朝外頭瞧了一眼,自家的雞鴨在屋前尋覓著吃食,沒有人過來,聲音放低了些,“規矩是給老實人定的,聰明人都遵守潛規則。”


    “知道啥是潛規則嗎?就是不被法律認可,不被傳統的道德所認可,但卻在行業,在社會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


    “陳東升和陳偉既然能去縣裏,你自然也能去。”


    記工分,搞集體製,其實也束縛了勞動力,分田到戶後,效率提升了,勞動力也得到了解放。


    實際的情況也的確如此。


    分田到戶後,加上經濟的改善,城裏迎來了用工潮,很多農村的富裕勞動力都往城裏跑。


    過幾年後,也就是1984年,為了應對到城裏找工作的農民,出台了暫住證政策。


    “浩哥,你本事真大。”陳傳福感歎道。


    陳浩比他也沒大多少,可本事讓他仰望。


    “我這本事算啥?”陳浩搖搖頭,“隻不過是在時代的縫隙中尋找機會罷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70,彌補老婆和女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房車齊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房車齊全並收藏重生70,彌補老婆和女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