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阻礙就是用來突破的
重生70,彌補老婆和女兒 作者:房車齊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過年,中秋,端午。
這是國內的三大節。
闔家團圓,去長輩家中走動,送節,主要就是這三大節,別的時候不去沒問題,這三大節不到,會得怪。
“浩哥,還是你心善,要是換了別人,哪會這麽好。”陳東升道。
其他幾人也深以為然。
陳浩給職工發福利,而且福利還這麽好,真不多見。
“別人怎麽做,我們不管,也管不著,但有些東西,必須得對的起自己的良心。”陳浩道。
幾人坐在一起,喝茶,抽煙,聊了會兒。
主要是關於花山飯館和興盛酒樓,還有酒水生意方麵的安排,對這一年進行的事做了個總結,對來年的計劃,也做了些大致的安排。
而後,陳浩將張俊單獨留了下來。
“1978年會是一個非常不一樣的年份,這一年會有重大的事情發生,政策方麵的傾向會更明確,不少東西都會以法律文件的形式確定下來。”陳浩吐了口煙氣,看著他。
“手頭上的事必須抓緊。”
“全國名酒那邊,必須要找到突破口,錢方麵不要舍不得,你手上錢要是不夠,就從我這邊拿。”
“不要在意自己的臉麵,誰讓我們求著別人,先當孫子再當爺,茅台酒一定要多拿,能拿多少就拿多少。”
1978年,是改革開放的元年。
雖然很多事在1977年就已經有了苗頭,比方對個體戶的態度,教育方麵的改革,但最終確定下來,還是1978年。
茅台等酒水的價格,隨著市場的好轉,需求一直在上漲,價格也會慢慢的調整,一路上漲。
這個時候不搶先拿下份額,搞好關係,後麵等茅台起飛的時候,再去攀關係,隻會比這會兒更難。
“茅台那邊我去過,但隻見了相關負責人一麵,才說了幾句話,人就將我給打發了。”張俊歎了口氣。
“這還是讓鬆江大曲這邊,一個認識的領導,牽線搭橋的結果,要不然連麵都見不到,人肯見我一麵,就算是給了麵子。”
說到底,其實還是瞧不上張俊。
因為張俊沒什麽來頭,毫無背景。
茅台還沒徹底的成氣候,卻也是全國名酒,聲譽很大,產量又有限,別說張俊沒什麽來頭,就是來頭稍微小一點的,也不一定能見到人。
見到人了,還是因為讓鬆江大曲的領導,在中間牽了根線的結果,可也僅僅隻是見個麵,算是給了牽線人麵子。
餘下的,啥事都沒談成。
想到先前對陳浩的保證,張俊有點不好意思,“陳總,我有罪,說的話沒做到,說是年前一定拿到全國優質名酒的批條,可一瓶都沒拿到。”
“白花了那麽多錢,吃喝,還有油費,住宿費用,事情卻沒辦好。”
陳浩一句責怪的話都沒有,這讓他心裏更有愧。
“別這麽想,至少見到了茅台的相關負責人。”陳浩擺擺手,“再說,襄樊特曲的批條,你不也拿到了嗎?”
“茅台的批條沒拿到,等過完年,接著努力就是,凡事就怕較真,隻要堅定了信心,一定要拿到批條,就肯定來得及。”
張俊雖然沒拿到茅台等全國優質名酒的批條,卻拿到了襄樊特曲的批條,一個月有1噸的量。
鬆江大曲和襄樊特曲,加起來,每個月能有2噸了。
放在長豐縣這個小地方,還沒有哪個單位能吃下這麽多的量。
份額是一個方麵,再一個就是消化能力。
就是長豐商場,也吃不下去!
“對了,茅台那邊的負責人是誰?”陳浩想起一件事,問道。
茅台並不是剛出來就一炮而紅,而是經曆了發展,在數代掌門人的帶領下,才最終成為酒水行業的老大。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茅台一直是虧本經營。
市場放開,茅台漲價後,才扭虧為盈。
產地價7塊5一瓶,非產地價格要8塊錢一瓶,普通人壓根舍不得買的茅台,一瓶價格抵得上不少人一個星期的工資收入,在不少人看來,應該是賺了,可實際上,這會兒的茅台還在虧損中。
“你指的是跟我見麵的相關負責人,還是指整個人茅台廠的負責人。”張俊問道。
“整個茅台廠的負責人,是張興忠,還是周高廉?”陳浩問的更具體了些。
茅台酒廠是1950年成立的,張興忠是第一任掌門人,軍人出身,1950年的時候,按照上級的命令,帶了十多個人,接管了華茅、賴茅和王茅。
華茅、賴茅、王茅,這三家酒廠就是茅台的前身。
這些事,陳浩清楚,對茅台的曆史稍微關注的,大部分也有了解,可以說,張興忠是茅台廠的創建者。
隻是茅台酒廠創建後,一直是虧損的。
而周高廉是茅台酒廠的第二任廠長,在周高廉的帶領下,茅台漸漸地扭虧為盈,隻是陳浩不太記得周高廉這會兒有沒有走馬上任。
陳浩在腦海中計較。
可張俊聽了陳浩的話後,眼珠子都圓了不少。
“陳總,你怎麽知道茅台廠廠長的名字的?”張俊驚訝的問道,“今年上半年,茅台廠的廠長是張興忠,下半年的時候,也就是我去茅台廠,找人時,張興忠廠長卸任,調到別的地方去了。”
“現在周高廉是茅台廠的廠長。”
他很驚訝。
茅台廠在仁懷縣,跟長豐縣就不在一個省,離著1000多公裏,開卡車,得要近20個小時,陳浩怎麽知道茅台廠領導的?
他壓根就沒說啊。
“周高廉啊,那就好辦多了,這樣,過完年後,你馬上再去一趟茅台廠,直接找周高廉廠長。”陳浩道。
茅台在周高廉的帶領下,扭虧為盈。
但哪怕扭虧為盈也需要時間,周高廉才剛上任,多半沒找到方法,心裏或許隻有一顆種子,一個想法,成不成,心理沒把握。
這個時候,隻需要有一個附和者,對方可能就會下定決心,而作為附和者,肯定能得到對方的賞識。
“上次去茅台廠,也隻見到一個車間主任,喝了杯茶,就被禮送出辦公室了,年後再去,還是見廠長,阻礙肯定不小。”張俊為難道。
“阻礙都是用來突破的。”陳浩道,“不管你用什麽法子,一定要見到周高廉,你就跟他說,你有法子讓茅台扭虧為盈,業績上漲。”
“能見到,你就親自跟他說,見不到,你就讓能見到的人幫著傳話。”
這是國內的三大節。
闔家團圓,去長輩家中走動,送節,主要就是這三大節,別的時候不去沒問題,這三大節不到,會得怪。
“浩哥,還是你心善,要是換了別人,哪會這麽好。”陳東升道。
其他幾人也深以為然。
陳浩給職工發福利,而且福利還這麽好,真不多見。
“別人怎麽做,我們不管,也管不著,但有些東西,必須得對的起自己的良心。”陳浩道。
幾人坐在一起,喝茶,抽煙,聊了會兒。
主要是關於花山飯館和興盛酒樓,還有酒水生意方麵的安排,對這一年進行的事做了個總結,對來年的計劃,也做了些大致的安排。
而後,陳浩將張俊單獨留了下來。
“1978年會是一個非常不一樣的年份,這一年會有重大的事情發生,政策方麵的傾向會更明確,不少東西都會以法律文件的形式確定下來。”陳浩吐了口煙氣,看著他。
“手頭上的事必須抓緊。”
“全國名酒那邊,必須要找到突破口,錢方麵不要舍不得,你手上錢要是不夠,就從我這邊拿。”
“不要在意自己的臉麵,誰讓我們求著別人,先當孫子再當爺,茅台酒一定要多拿,能拿多少就拿多少。”
1978年,是改革開放的元年。
雖然很多事在1977年就已經有了苗頭,比方對個體戶的態度,教育方麵的改革,但最終確定下來,還是1978年。
茅台等酒水的價格,隨著市場的好轉,需求一直在上漲,價格也會慢慢的調整,一路上漲。
這個時候不搶先拿下份額,搞好關係,後麵等茅台起飛的時候,再去攀關係,隻會比這會兒更難。
“茅台那邊我去過,但隻見了相關負責人一麵,才說了幾句話,人就將我給打發了。”張俊歎了口氣。
“這還是讓鬆江大曲這邊,一個認識的領導,牽線搭橋的結果,要不然連麵都見不到,人肯見我一麵,就算是給了麵子。”
說到底,其實還是瞧不上張俊。
因為張俊沒什麽來頭,毫無背景。
茅台還沒徹底的成氣候,卻也是全國名酒,聲譽很大,產量又有限,別說張俊沒什麽來頭,就是來頭稍微小一點的,也不一定能見到人。
見到人了,還是因為讓鬆江大曲的領導,在中間牽了根線的結果,可也僅僅隻是見個麵,算是給了牽線人麵子。
餘下的,啥事都沒談成。
想到先前對陳浩的保證,張俊有點不好意思,“陳總,我有罪,說的話沒做到,說是年前一定拿到全國優質名酒的批條,可一瓶都沒拿到。”
“白花了那麽多錢,吃喝,還有油費,住宿費用,事情卻沒辦好。”
陳浩一句責怪的話都沒有,這讓他心裏更有愧。
“別這麽想,至少見到了茅台的相關負責人。”陳浩擺擺手,“再說,襄樊特曲的批條,你不也拿到了嗎?”
“茅台的批條沒拿到,等過完年,接著努力就是,凡事就怕較真,隻要堅定了信心,一定要拿到批條,就肯定來得及。”
張俊雖然沒拿到茅台等全國優質名酒的批條,卻拿到了襄樊特曲的批條,一個月有1噸的量。
鬆江大曲和襄樊特曲,加起來,每個月能有2噸了。
放在長豐縣這個小地方,還沒有哪個單位能吃下這麽多的量。
份額是一個方麵,再一個就是消化能力。
就是長豐商場,也吃不下去!
“對了,茅台那邊的負責人是誰?”陳浩想起一件事,問道。
茅台並不是剛出來就一炮而紅,而是經曆了發展,在數代掌門人的帶領下,才最終成為酒水行業的老大。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茅台一直是虧本經營。
市場放開,茅台漲價後,才扭虧為盈。
產地價7塊5一瓶,非產地價格要8塊錢一瓶,普通人壓根舍不得買的茅台,一瓶價格抵得上不少人一個星期的工資收入,在不少人看來,應該是賺了,可實際上,這會兒的茅台還在虧損中。
“你指的是跟我見麵的相關負責人,還是指整個人茅台廠的負責人。”張俊問道。
“整個茅台廠的負責人,是張興忠,還是周高廉?”陳浩問的更具體了些。
茅台酒廠是1950年成立的,張興忠是第一任掌門人,軍人出身,1950年的時候,按照上級的命令,帶了十多個人,接管了華茅、賴茅和王茅。
華茅、賴茅、王茅,這三家酒廠就是茅台的前身。
這些事,陳浩清楚,對茅台的曆史稍微關注的,大部分也有了解,可以說,張興忠是茅台廠的創建者。
隻是茅台酒廠創建後,一直是虧損的。
而周高廉是茅台酒廠的第二任廠長,在周高廉的帶領下,茅台漸漸地扭虧為盈,隻是陳浩不太記得周高廉這會兒有沒有走馬上任。
陳浩在腦海中計較。
可張俊聽了陳浩的話後,眼珠子都圓了不少。
“陳總,你怎麽知道茅台廠廠長的名字的?”張俊驚訝的問道,“今年上半年,茅台廠的廠長是張興忠,下半年的時候,也就是我去茅台廠,找人時,張興忠廠長卸任,調到別的地方去了。”
“現在周高廉是茅台廠的廠長。”
他很驚訝。
茅台廠在仁懷縣,跟長豐縣就不在一個省,離著1000多公裏,開卡車,得要近20個小時,陳浩怎麽知道茅台廠領導的?
他壓根就沒說啊。
“周高廉啊,那就好辦多了,這樣,過完年後,你馬上再去一趟茅台廠,直接找周高廉廠長。”陳浩道。
茅台在周高廉的帶領下,扭虧為盈。
但哪怕扭虧為盈也需要時間,周高廉才剛上任,多半沒找到方法,心裏或許隻有一顆種子,一個想法,成不成,心理沒把握。
這個時候,隻需要有一個附和者,對方可能就會下定決心,而作為附和者,肯定能得到對方的賞識。
“上次去茅台廠,也隻見到一個車間主任,喝了杯茶,就被禮送出辦公室了,年後再去,還是見廠長,阻礙肯定不小。”張俊為難道。
“阻礙都是用來突破的。”陳浩道,“不管你用什麽法子,一定要見到周高廉,你就跟他說,你有法子讓茅台扭虧為盈,業績上漲。”
“能見到,你就親自跟他說,見不到,你就讓能見到的人幫著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