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俊涵卻繼續匯報道:“主要是兩方麵:一是我們的培訓材料不夠本土化,二是現場支持團隊的技術能力不足。很多同事習慣了按部就班地實施oracle係統,對自研erp的靈活性和定製化需求適應不了。”


    “那你的解決方案是?”陳默追問。


    “我想在實施部內部成立一個‘海外攻堅小組’,抽調有海外經驗的骨幹,專門負責自研erp的海外實施和培訓。同時,和區域it部合作,讓他們提前介入,了解係統架構,這樣現場支持會更高效。”


    羅俊涵看向陳默,“不過,這需要區域it部周部長那邊的配合。”


    周明遠不等陳默開口先搶答,“我這邊沒問題。”


    輪到羅俊涵正式匯報時,中央空調恰好切換送風模式。


    氣流掀動他有些花白的鬢角,這個才四十歲的實施部部長看麵相比實際年齡大了不少。


    他和馮亦如一樣,是典型技術型領導。


    “實施部今年要完成三件大事。”他點開布滿甘特圖的ppt,“第一,六月前完成馬來西亞子公司係統切換;第二,建立海外交付能力中心;第三......”


    激光筆紅點突然在“培養200名全棧工程師”的條目上定格,羅俊涵轉頭看向陳默:“這個指標可能需要馮部長支援。”


    馮亦如推了推眼鏡剛要開口,陳默的鋼筆已敲在桌麵上:“羅總,全棧工程師不該是實施部的菜。”


    這話說得重,羅俊涵臉色瞬間發白。


    陳默卻調出份文檔:“看看這個。”


    屏幕上滾動著密密麻麻的代碼片段,羅俊涵突然瞪大眼睛。


    這是他兩年前帶隊開發的部署工具,當時被蘇總的副手評價為“華而不實”。


    當然後續蘇總的這位副手離開了it部門,而他的新部署工具也就擱置了下去。


    “這套工具能節省40%的交付時間。”陳默放大某個函數模塊,“我要你把它迭代成標準化產品,中國區交付團隊下季度就用這個,然後再繼續迭代更新。”


    羅俊涵手指微微發抖。


    這個硬件開發又轉型程序員最後當上開發領導的實施部部長忽然紅了眼眶,忽然覺得自己和自己團隊曾經的努力沒白費。


    當然沒白費,陳默有來自未來的標準答案嘛,低代碼、標準化部署是大勢所趨。


    他覺得老羅是有幾把刷子的,提前三年就開始研究這玩意兒了。


    “再加個指標吧。”陳默在計劃書批注,“年底前培養30個低代碼開發專家,區域it部等著要人。”


    鋼筆與桌麵的敲擊聲像某種暗號,羅俊涵知道,這是陳默在給他鋪路。


    等到馮亦如匯報時,會議室燈光自動調暗三度。


    幾塊分屏同步亮起,左邊是高斯數據庫性能曲線,右邊是eda工具設計界麵。


    “自研係統研發部今年要突破三個瓶頸。”他語速快得像編譯器運行,“第一,高斯數據庫集群規模突破500節點;第二,erp核心交易響應時間壓縮到0.8秒;第三......”


    馮亦如忽然氣勢一變,握著拳頭虛空一揮,像是要打破什麽無形屏障:“第三,在380天內完成首款國產eda工具原型開發。”


    好家夥,陳默真是很難得看見對方如此中二的一麵。


    說實話還嚇了他一跳,搞得他都差點以為馮亦如要破丹結嬰了。


    一旁周明遠倒吸冷氣的聲音格外清晰。


    作為芯片設計領域的門外漢,他都知道這個目標有多瘋狂。


    當前國際主流eda工具都是數十年積累的產物。


    “具體方案。”陳默身體前傾,他想聽聽哪來的信心口出狂言。


    “三管齊下。”馮亦如調出人才矩陣圖,“光芒國際已經幫我們挖到23個台積電資深工程師,同時與中科院微電子所共建實驗室,另外...”


    “另外矽穀有家初創eda軟件公司叫pristech,cto是我清華同學,公司裏一大堆鍾耀祖mit的同學,我們倆已經聯手忽悠,聯手邀請了16個核心骨幹回國了。”


    他突然切換屏幕,展示出密密麻麻的專利預審文件:“目前鍾耀祖團隊拿出了一些之前的研究成果,他們過去在eda算法上的累積,已經在全球主要國家提交47項專利申請,我們判斷是新係統完全可以繞過專利陷阱。”


    陳默忽然笑出聲,他突然覺得挖到鍾耀祖這個天才少年公司真的賺大了,400萬年薪也值啊。


    其實陳默不知道的是,鍾耀祖也覺得自己賺大了。


    他要人給人,要錢給錢,實驗室還是最好的環境和設備。


    關鍵是聽馮總說是陳總力排眾議把他這個入職不到一年的新人提拔到了四級部門經理的位置上。


    他是真的很感激陳默。


    畢竟鍾耀祖又不是小孩子,入職快一年的他當然知道華興管理序列是很不容易進入的。


    而相較技術序列,管理序列更是有很多隱藏的好處。


    關鍵是他個人在華興沒走專家路線的情況下依舊能全身心投入在研發上,個人發展和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兩頭兼顧,簡直不要太爽。


    當時鍾指向十一點,周明遠的匯報才剛開始。


    這個常年泡在海外機場的男人,連ppt都帶著時差紊亂的痕跡。


    某頁底部還留著哈薩克代表處子公司的水印。


    “區域it部今年要解決四個痛點。”他聲音沙啞得像砂紙,"第一,將亞太區係統故障響應時間壓縮到2小時;第二,建立全球三級備件中心;第三,把海外用戶滿意度從92%提升到95%。第四..."


    陳默突然起身走到屏幕前,手指點在雅加達與大阪之間的空白地帶:“這裏缺個二級樞紐。”


    “馬尼拉站點預算沒批......”


    "現在批了。"陳默在提案上簽字。


    周明遠怔住時,沒想到陳默這麽爽快。


    當然爽快,陳默今年信息技術工程部預算可比去年多了不少,就這他還不滿意。


    又找徐董死皮賴臉的多要了一些,說是自己渡河項目不容易。


    巴拉巴拉一大堆,愣是又從“義父”手裏搞了一筆特殊的渡河項目預算。


    不然哪有他陳默裝逼的份啊。


    不過現在已經要到預算了,可以裝逼了。


    隻見他從調出地圖:“馬來西亞站點的教訓還不夠?上個月光網絡中斷就損失三百多萬。”


    然後大手一揮,“後續需要什麽資源,找我,我來協調。”


    趙坤忽然插話:“解決方案部可以抽調東南亞業務組...”


    “用不著。”陳默圈出幾個坐標,“老周需要的是硬件工程師,不是架構師。”


    他轉頭看向馮亦如:“從你那邊撥五個嵌入式專家?”


    “三個。”馮亦如推眼鏡,“eda項目正在關鍵期。”


    “四個,明天到位。”陳默一錘定音。


    兩個老大爺完成菜市場買菜時討價還價的動作。


    散會後,羅俊涵在茶水間堵住趙坤。


    咖啡機吞吐著巴西豆的焦香,咖啡機上還貼著“華興p10即將發布”的字樣。


    終端市場部的人喪心病狂,連自己公司的咖啡機都不放過。


    “真舍得把徐蔚送出去?”羅俊涵摩挲著咖啡杯沿,“那小子寫的物料編碼轉換器,能省下你多少實施成本。”


    趙坤盯著咖啡液麵的波紋:“其實他兩周前提交的離職申請,原因欄寫著''技術天花板'',隻是被我勸下來了。”


    虹吸壺突然發出輕響,如同某種時代更迭的歎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後我隻做正確選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躺平擺爛二選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躺平擺爛二選一並收藏重生後我隻做正確選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