鵬城崗頭天安雲穀樓下的茶室裏飄著普洱的陳香。


    紫砂壺嘴騰起的熱氣在穿透玻璃的陽光中緩緩向上攀升。


    是的,忙碌的陳師傅在參加完靈境互動的慶功宴後立馬又飛回了鵬城。


    此刻孟常雲用鑷子夾起茶盞在沸水裏轉了三圈,動作輕柔得像在擦拭文物。


    “去年這個時候,俊涵還在為oracler11升級r12焦頭爛額。”他將茶湯注入公道杯,琥珀色的液體在瓷麵上蕩開漣漪,“現在倒好,你連他吃飯的家夥都要端走。”


    陳默把玩著手機殼上的川劇臉譜貼紙,咧嘴一笑:“孟總您這就冤枉人了,我這是幫羅總培養複合型人才。”


    他忽然點開平板推過去,“您看應用實施部去年晉升率,明顯低於整個it平均數字,那要是參加完了咱們渡河項目不得原地齊飛?”


    茶室門恰在此時被推開,羅俊涵走路帶著一陣風,黑色外套敞開著,是他習慣的樣子。


    他看了眼茶台上並排擺著的兩部筆記本,他先跟孟總打了個招呼,“師傅來啦。”


    然後苦笑著脫了外套隨手掛在板凳靠椅上:“我說今天怎麽趙坤兒為什麽要去南都出差呢,原來是陳總來了。”


    陳默暗自想著回去得讓部門內部對自己行程保密了,不然將來影響了自己薅羊毛的進度。


    “陳總,現在機關這邊都在說你是陳扒皮,看上什麽就往自己碗裏扒。”羅俊涵跟陳默也算是很熟了,直接就開起了玩笑。


    “天地良心,這話肯定是解決方案那幫人傳的。”陳默起身給師兄斟茶,腕表不小心磕在茶海上發出“叮”地一聲響,“肯定是坤兒哥記恨你們沒有把去年的ego和ibuy係統做好,導致他們一起挨罵。”


    ego和ibuy是華興前年把整個“行政采購”和“工程采購”業務單獨剝離出來,采用web化的方式單獨上線了兩個係統,核心數據最終會接入oracleerp中。


    但是怎麽說呢...


    這兩個外圍係統最終做出來的效果就是在整個it負責的400多個係統當中被用戶排名倒數前三中穩穩占據了其中兩個席位。


    是的,你沒有看錯,內部的係統多到令人發指,而且每個係統的用戶都還不少。


    當然,作為采購係統,最大的作用是為了滿足公司的管控需求,本身係統設計就不是偏向於“係統易用性”這個方向。


    再加上層層審批層層管理的業務邏輯,這兩個係統從出生那一刻開始就是被用戶罵的重災區。


    因為buy(買)和bug(缺陷)兩個英文單詞還很接近,所以直接有人就叫ibuy為ibug了。


    之前有提及過在華興,解決方案部(趙坤)、應用實施部(羅俊涵)、it運維支撐部(陳默)三個部門之間的關係。


    以修建一棟大樓為例,解決方案部是建築設計院/單位,負責根據需求出整體的設計圖紙。


    應用實施部是承建單位即施工單位,把房子修好了就扔給it運維支撐部了。


    it運維支撐部則最苦逼,既是物業公司,也是維修公司,還特麽要承擔一些住建局的功能——既要負責把業主伺候舒服了,又要負責日常的修修補補,還得保證這樓不能塌了。


    至於房子裝修和改造的問題,這部分是應用實施部和it運維支撐部共同負責的。兩個部門要通力合作,負責係統後續的更新迭代。


    所以這也是為什麽渡河項目出來後陳默一開始是薅的趙坤的人,這會兒卻拉上了孟常雲叫羅俊涵喝茶。


    孟常雲聽著兩人聊天笑而不語,從公文包抽出份泛黃的《華興技術通訊》。


    九七年刊的封麵正是年輕時的羅俊涵在機房調試交換機的照片,配文標題刺目得很:《七年磨一劍,國產程控交換機終破壟斷》。


    陳默晃眼看到這玩意兒就特麽直接一個離譜,孟總你是多愛緬懷啊,走到哪裏都把你的軍功章帶上...


    “俊涵,當年你要從研發轉實施部,多少人覺得可惜。”他指尖撫過老照片上密密麻麻的配線架,“現在看倒是因禍得福,更貼近業務以後的比純粹搞技術的更懂怎麽落地。”


    羅俊涵接過雜誌的手頓了頓。


    他知道師傅這是在提醒什麽,二十年前自己帶著團隊吃睡在機房時,陳默還在小學玩泥巴。


    如今這個後生仔要動他經營了這麽多年的班底,總得拿出點真東西。


    “這是要讓我的''傷筋動骨''啊。”他翻開人員名單,鋼筆在幾個名字上敲出噠噠輕響,“孫驍帶著項目組在啃歐盟子公司新版本,王若曦的是什麽最資深的項目經理,還有肖航......”


    他突然把名單遞回給陳默,“你要抽走我四成核心骨幹,跟拆我脊椎骨有什麽分別?”


    陳默等的就是這句話。


    他調出渡河項目資源池看板,代表應用開發部人員缺口的藍色柱狀圖已經成為最靚的那個崽:“前幾天剛開完的經營決策會,再次統一的內部思想,咱們it部門所有項目要為渡河讓路。”


    他故意頓了頓,“再說涵總當年能把研發成果落地成產品,靠的不就是敢打敢拚的狠勁?”


    茶室裏響起清脆的瓷器碰撞聲。孟常雲往紫砂壺裏添水,“九八年我們在鄭州調試第一台自主交換機,七天睡了不到二十個小時。那時俊涵才剛進公司就累到站著打點滴,手裏還攥著信令流程圖。”


    這話看似追憶往昔,實則把羅俊涵架在了火上,當年能拚命,如今怎能惜力?


    孟常雲現在隻能烤他啊,生怕自己最看好的徒弟看不清形勢,為了自己鍋裏的肉壞了前途。


    別人不清楚,他還不清楚嗎,現在的形勢就是眼前這個26歲的年輕人通過渡河項目飛升了不說,還在公司團結了一大波高層力量。


    存儲事業線總裁林有為那護犢子的老貨就不說了,還有新進入董事會的左夢安,老板的左膀右臂、董事會能排進前三徐平,不顯山不露水的蘇新宇,海思總裁何庭波,半導體事業線總裁陳立仁,國際稅總監袁錦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後我隻做正確選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躺平擺爛二選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躺平擺爛二選一並收藏重生後我隻做正確選擇最新章節